清華才女連續3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遠赴海外,花落美國科學院

2020-05-21 阿瑪談史

引言

在我國曾經出現過一位優秀的生物學博士顏寧,她被稱為是「清華才女」,在其科研道路中,曾經為我國的生物學事業作出了許多巨大貢獻,然而,就在院士評選的過程中,她卻連續三年落榜。最終,這位中國生物學的代表人物也遠赴海外,成為了美股科學院的一位專家。在顏寧的科研事業中,她都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清華才女連續3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遠赴海外,花落美國科學院


顏寧開始走上生物研究之路

在顏寧小的時候,她的學習成績就一直非常出眾。她的心裡一直都有著從事文學創作事業的夢想,正因如此,她在成長過程中也閱讀過很多經典書籍,所以在最開始,顏寧想要報考的其實是北大中文系,在畢業後成為一名文學創作者。但由於她在理科方面也有著非常高的天賦,因此在老師和家長的建議之下,她也進入了清華,走上了生物學研究的道路

在此之後,顏寧也沒有辜負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她不僅以非常優異的成績獲取了生物學的學士學位,後來又被保送到美國高校繼續進行生物學的研究。在美國博士畢業後,她並沒有選擇像其他同學一樣留在美國,而是選擇回到了祖國,回到自己的母校。畢竟對於中國來說,是非常需要她這種高科技人才的,她的回國,也能夠幫助母校的科研事業更上一層樓。

清華才女連續3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遠赴海外,花落美國科學院

顏寧的回國研究經歷

在顏寧回到祖國的時候,她也才剛剛三十歲,年紀輕輕的她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可以說從這些職位中也能感受到清華大學對於顏寧的重視。在回到清華之後,顏寧就帶領著清華的生物學團隊,成功攻克了一個困擾世界生物學界50年的重大難題,可以說顏寧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成就,與她個人多年來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在回國科研期間,由於顏寧有很多巨大的貢獻,因此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對她也是非常重視的。在其導師的引薦之下,顏寧也成為了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中的特聘教授,不僅如此,顏寧還受邀參與了一些綜藝節目。可以說顏寧在回國發展之後的道路一直都是非常順利的,而我國也對這樣一個優秀的科研工作者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獎勵。

由於顏寧在蛋白質結構方面有著很多重大的研究成果,因此在2016年的時候,她也成功入選了《Nature》雜誌,被評為中國科學之星。但是,就在中科院院士的評選過程中,顏寧卻沒有了之前的好運氣。

清華才女連續3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遠赴海外,花落美國科學院

連續3年院士落選導致顏寧回到美國

自2015年開始,顏寧就參加到了中科院院士的評選過程中,然而令她非常失望的是,她卻連續三年落榜。這件事情對於年輕的她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打擊。就在這種情況下,顏寧也決定離開清華,回到美國發展,就這樣,顏寧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博士學校——普林斯頓任教。

在美國任教的過程中,她也繼續在世界生物學研究領域內發揮著自己的能力。回到美國兩年後,她也成功入選了美國科學院,成為了一名外籍院士。由於其在國際學術界做出的巨大貢獻,因此她也被很多人認為是能夠影響世界的華人。

清華才女連續3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遠赴海外,花落美國科學院


結語

對於很多青年人而言,顏寧都能夠成為他們的奮鬥目標,在其求學生涯中,她憑藉自己的努力一直都保持著非常優異的成績,而在她開始工作後,她又能將自己全部的學識投入到對事業的發展之上。雖然說顏寧連續三年落選中科院的院士,但這並不會對她的科學成果有任何的影響。

從後來美國科學院對於她的認可上也能看出,顏寧的科研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她來說,雖然成為一個美國院士是她事業的最終歸宿,但與此同時,這種身份也象徵著她在科研領域內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她也能夠為世界生物學研究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影響世界華人》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相關焦點

  • 被傳「3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離棄祖國」,顏寧:扯淡!
    連日來,網上流傳著多則講述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早年經歷的故事,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對於這些說法,北京時間5月25日凌晨,顏寧在微博上回應了兩個字:「扯淡!」
  • 清華顏寧留學之後回國,落選中科院又出國,入選美國科學院
    ,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顏寧進一步解釋,自己在參加過美國國家科學院投票後才明白,其實留在清華,比去普林斯頓更容易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至於中科院院士,是兩年一次的「提名」而非網傳的「申請」。她自己做事則比較隨心所欲,落選時以「旁觀者」的視角覺得好玩,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她也不追求名利。
  • 非因落選院士!清華大學任教十年後,再度出走海外,顏寧自揭原因
    頂著學霸光環的顏寧,1996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在這裡完成了博士研究生學業,並作博士後研究。2007年,學成歸國的顏寧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不到30歲的她成為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這樣的履歷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 她在中國4次申請院士被拒,後來在美國評上院士。大家怎麼看?
    02李愛珍曾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因年齡過大被拒。期間,她曾四次申請院士,分別是1999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第一次碰壁,她以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最後一次被拒,原因竟然是「年齡過大」,這時她才明白,此生她已經和院士無緣了。作為復旦大學一名高材生,李愛珍的能力和水平大家可以想像,經過多年的研究,能力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 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終成為美國院士,原因令人深思
    但就是這樣浩然正氣的學術大家,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在學術上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處於學術上的追求,在她已經成為國內材料科技方面的頂尖專家時,她申請成為中科院院士,但卻失敗了。於是她在科研領域加倍努力,可之後的三次申請全部以失敗告終。尤其是最後一次因為「超齡」被拒,這也表示李愛珍此生再沒機會成為中科院院士。這讓她非常的痛苦和鬱悶。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被拒,如今卻成美國外籍院士
    此後,她一直在做化學方面的研究,也曾前往美國訪問。這幾十年來,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四次申請院士被拒絕,引發了爭議。中國「科學家」李愛珍李愛珍研究期間,獲得了21個專利和1個國際發明展銀獎。2003年,李愛珍當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科學院院士。2005年11月,李愛珍又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
  •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
    她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入選美國科學院,稱:這是中國驕傲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大豐收的同時著名材料學家、現年84歲的李愛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一生致力於我國新型材料研發,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卻成為了中國第十一位入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但是,當記者問她有何感想時?她依舊說:「這是中國驕傲!」
  • 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卻被美國評上,最後怎樣?
    2007年5月,4次落選國內院士評選的李愛珍,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知道了李愛珍4次申請院士被拒,立即感到了濃厚的興趣!美國人不是慈善家,無利不起早,評選李愛珍為院士的同時,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李愛珍堅守著自己的中國心,一生未變,高薪聘請沒有讓她失去家國情懷和初心,果斷拒絕!
  • 華人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一直以來,在我們國家,傑出的人才也有不少,尤其是科研領域更是人才輩出,不過其中卻有很多都流失到了海外。所以,如今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要如何留住人才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 四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卻評上美國院士
    我國的小學生都能做博士課題研究了,清北的學生都去美國效力了,而一個勤勤懇懇為了祖國的發展和材料科學的進步奉獻了50年大好年華的研究員李愛珍卻四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無一例外被拒絕了。2005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三世界科學院第15屆院士大會上,李愛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她本人也於2007年5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是中國首個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女院士。
  • 她是國寶級科學家,四次申請院士落選卻被美國評上,依然無怨無悔
    哪怕是她4次申請院士被拒,但是在她接到美國授予外籍院士消息時,她這麼說道:「我跟學生講,任何一個人都會在地球上消亡。你再有名,離開這個世界後很快就會被遺忘,但是『中國』這兩個字永遠在地球上存在。所以你的生命價值,就是要為我們國家爭取榮譽。」
  •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
  • 中國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外籍院士
    而今天所說的這位女科學家李愛珍,她就曾先後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後來怎麼樣了呢?美國先進的科研成果讓李愛珍頗受震撼,她看到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科研方面的差距,從而更加努力吸取經驗,獲取知識。當時李愛珍身邊不少人認為,她出國之後一定會被國外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所吸引,很有可能不回來了。在李愛珍老師的堅持下,最終成功推薦她去了美國,並堅信她一定會回來。
  • 當年落選中國院士,遠赴美國被選上外籍院士的清華才女,現狀如何
    今天我們就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她作為清華大學的理科才女,憑藉出眾的科研成果讓不少人非常佩服,但比較可惜的就是,當年的她落選了中國院士卻被選上美國外籍院士,並且遠赴到美國執教和科研,那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她過得怎麼樣了呢?
  •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看看我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的或許就能得到答案了!
  •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
  • 李愛珍:中國女科學家,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美國院士
    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叫李愛珍,在2007年5月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原本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自豪的事情,畢竟在中美整體科技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能有中國科學家成為美國院士,足以證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然整個輿論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件事情本身上面,人們更加感興趣的是,這位成功當選美國院士的女科學家,在國內申請中科院院士曾經4次遭到拒絕。
  • 她數次申請成為院士被拒,卻被美國選為外籍院士,你怎麼看?
    她的名字叫做李愛珍,勤勤懇懇研究50年,4次申請院士被拒,最後一次申請被以年齡太大拒絕,這也就是說,科學家李愛珍此生可能與我國院士無緣了。1、李愛珍4次被薦,4次落選科學家李愛珍是1936年人,現在已經是83歲年齡了,畢業於復旦大學,是中國材料學家,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研究,獲得了很多的榮譽。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評選上我國院士,但是卻被美國科學院評為外籍院士。
  • 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最後成為美國外籍院士,依然堅持為我國奉獻
    而這句話如果放在李愛珍身上那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她曾經四次申請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絕雖然之後成為了美國的院士,卻依舊留在了我國為國家發光發熱。李愛珍是1936年出生的一個普通女孩兒,她從小就聰穎機敏,復旦大學畢業之後她便來到了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半導體材料。在這段工作期間李愛珍申請了28項國家專利並且發表了256篇論文,可以說她的這些成績使得她的名聲大震。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毛河光清華演講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毛河光清華演講  清華新聞網1月12日電  1月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做客清華大學海外名師講堂,發表了題為「中國物質科學崛起之捷徑——高壓下的新世界」的主題演講。清華大學校長助理施一公在演講前與毛河光進行了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