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曾經出現過一位優秀的生物學博士顏寧,她被稱為是「清華才女」,在其科研道路中,曾經為我國的生物學事業作出了許多巨大貢獻,然而,就在院士評選的過程中,她卻連續三年落榜。最終,這位中國生物學的代表人物也遠赴海外,成為了美股科學院的一位專家。在顏寧的科研事業中,她都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在顏寧小的時候,她的學習成績就一直非常出眾。她的心裡一直都有著從事文學創作事業的夢想,正因如此,她在成長過程中也閱讀過很多經典書籍,所以在最開始,顏寧想要報考的其實是北大中文系,在畢業後成為一名文學創作者。但由於她在理科方面也有著非常高的天賦,因此在老師和家長的建議之下,她也進入了清華,走上了生物學研究的道路。
在此之後,顏寧也沒有辜負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她不僅以非常優異的成績獲取了生物學的學士學位,後來又被保送到美國高校繼續進行生物學的研究。在美國博士畢業後,她並沒有選擇像其他同學一樣留在美國,而是選擇回到了祖國,回到自己的母校。畢竟對於中國來說,是非常需要她這種高科技人才的,她的回國,也能夠幫助母校的科研事業更上一層樓。
在顏寧回到祖國的時候,她也才剛剛三十歲,年紀輕輕的她就成為了清華大學的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可以說從這些職位中也能感受到清華大學對於顏寧的重視。在回到清華之後,顏寧就帶領著清華的生物學團隊,成功攻克了一個困擾世界生物學界50年的重大難題,可以說顏寧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成就,與她個人多年來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在回國科研期間,由於顏寧有很多巨大的貢獻,因此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對她也是非常重視的。在其導師的引薦之下,顏寧也成為了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中的特聘教授,不僅如此,顏寧還受邀參與了一些綜藝節目。可以說顏寧在回國發展之後的道路一直都是非常順利的,而我國也對這樣一個優秀的科研工作者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獎勵。
由於顏寧在蛋白質結構方面有著很多重大的研究成果,因此在2016年的時候,她也成功入選了《Nature》雜誌,被評為中國科學之星。但是,就在中科院院士的評選過程中,顏寧卻沒有了之前的好運氣。
自2015年開始,顏寧就參加到了中科院院士的評選過程中,然而令她非常失望的是,她卻連續三年落榜。這件事情對於年輕的她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打擊。就在這種情況下,顏寧也決定離開清華,回到美國發展,就這樣,顏寧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博士學校——普林斯頓任教。
在美國任教的過程中,她也繼續在世界生物學研究領域內發揮著自己的能力。回到美國兩年後,她也成功入選了美國科學院,成為了一名外籍院士。由於其在國際學術界做出的巨大貢獻,因此她也被很多人認為是能夠影響世界的華人。
對於很多青年人而言,顏寧都能夠成為他們的奮鬥目標,在其求學生涯中,她憑藉自己的努力一直都保持著非常優異的成績,而在她開始工作後,她又能將自己全部的學識投入到對事業的發展之上。雖然說顏寧連續三年落選中科院的院士,但這並不會對她的科學成果有任何的影響。
從後來美國科學院對於她的認可上也能看出,顏寧的科研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她來說,雖然成為一個美國院士是她事業的最終歸宿,但與此同時,這種身份也象徵著她在科研領域內有了全新的發展方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她也能夠為世界生物學研究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影響世界華人》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