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科普:藥物相關基因檢測的分類及適合人群

2020-12-05 中國軍網

張捷,常李榮,解放軍306醫院,藥學部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編輯

一、藥物相關基因檢測的適合人群。通常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接受某種藥物治療的患者(如心血管藥物、精神病藥物、消化道藥物、抗病毒藥物);有過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史或家族成員中有過藥物不良反應的人;同時接受多種藥物治療的患者;經常接觸有毒物質的患者;使用某種藥物效果一直不理想,病情控制不穩定的患者;某些特殊人群:兒童和老年人等適合作藥物相關基因檢測。

二、基因檢測的分類。目前,在我國一些醫院和科研機構主要可以進行以下基因檢測:

1、CYP2C19基因檢測。CYP2C19是CYP450酶第二亞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是人體重要的藥物代謝酶,在肝臟中有很多表達。CYP2C19基因座位於染色體區10q24.2上,都由9個外顯子構成。CYP2C19具有很多SNP位點,最常見的是CYP2C19*2和CYP2C19*3。根據不同個體基因型,可分為快代謝型、中等代謝型和慢代謝型。CYP2C19涉及到的代謝藥物主要有:氯吡格雷、奧美拉唑、伏立康唑、丙戊酸等。

2、CYP2C9和VKORC1基因檢測。華法林為香豆素類抗凝劑的一種,在體內有對抗維生素K的作用。可以抑制維生素K參與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在肝臟的合成。對血液中已有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並無抵抗作用。因此,不能作為體外抗凝藥使用,體內抗凝也須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消耗後才能有效,起效後作用和維持時間亦較長。主要用於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華法林臨床使用治療窗窄,個體差異大,容易導致出血不良反應。2007年8月,美國FDA批准更新抗凝藥物華法林的產品說明書,要求在警示信息中標明CYP2C9和VKORC1遺傳差異可能影響其對該藥物的反應。長期抗凝治療患者,通過檢測華法林代謝有關的CYP2C9和VKORC1基因型,考慮患者遺傳因素的基礎上確定起始給藥劑量,可使患者INR水平更快達標,極大提高了使用華法林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在肝臟的微粒體中,CYP2C9能代謝超過100種治療性藥物。除了華法林以外,還有治療驚厥和癲癇的苯妥英(Phenytoin),以及常規處方藥如醋硝香豆素、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氯沙坦和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藥。因此,可以通過CYP2C9檢測對這些藥物的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

3、ALDH2基因檢測。酒精代謝能力評估:ALDH2(乙醛脫氫酶2),它是乙醛(酒精的代謝產物)在體內分解的關鍵酶。ALDH2的基因型直接影響了乙醛在體內的清除率。對ALDH2基因正常的人,能及時將酒精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這些人可適度飲酒;ALDH2基因異常人,不能快速完成酒精代謝過程,導致乙醛在體內堆積,對人的肝、腎、心造成傷害。因此這些人如果飲酒不當,對身體會造成嚴重損害。硝酸酯酶活性: 硝酸甘油由ALDH2代謝轉化為一氧化氮發揮擴冠脈作用,用於急性心絞痛發作。如慢代謝患者,可導致藥物無效意外死亡。對ALDH2的基因檢測可指導臨床正確使用硝酸甘油,避免藥物無效導致的意外死亡。

4、MTHFR基因檢測。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可以催化5,10-二甲基四氫葉酸向5甲基四氫葉酸的轉化,該酶的C 677T遺傳多態會影響到酶活性,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反應。MTHFR是葉酸代謝系統中的關鍵酶,其基因多態性可導致葉酸代謝關鍵酶活性降低,引起葉酸代謝障礙,從而引發多種疾病,其中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腦卒中以及新生兒缺陷最為嚴重。MTHFR基因多態性與氨甲喋呤藥物的毒副作用存在相關性。氨甲喋呤是很多腫瘤(急性細胞性白血病)和風溼病的一線用藥,研究結果表明677位TT純合子對氨甲喋呤治療的毒性反應比677C的基因型嚴重得多。此外,MTHFR的多態性也影響到5-氟尿嘧啶(5-Fu)對胃腸道腫瘤的化療效果,677位TT基因型攜帶者化療有效率顯著高於TC和CC基因型攜帶者。檢測MTHFR基因C677T位點多態性可作為化療療效和毒副作用的良好預測指標。

5、GPIⅡa PlA2、PEAR1、PTGS1基因檢測。阿司匹林作為一種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廣泛應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臨床發現部分患者儘管長期低劑量服用阿司匹林仍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即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其發生率約50%~60%且存在明顯種族差異性。血小板整聯糖蛋白Ⅱb/Ⅲa(GPIⅡb/Ⅲa)在血管損傷部位血小板聚集和急性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基因多態性在阿司匹林抵抗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GPIⅡa P1A1/A2、PAI-1 4G/5G和PEAR1基因多態性。GPIⅡa P1A2是阿司匹林抵抗主要基因,該基因突變使得GPIⅡb/Ⅲa受體結構發生改變,使血小板之間發生交叉連接,導致血小板聚集。糖蛋白Ⅱb-Ⅲa 的基因多態性被認為是與血小板高凝狀態和心肌梗塞危險增加相關的潛在遺傳因素。研究發現,發生阿司匹林抵抗患者攜帶P1A2等位基因的頻率明顯高於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且P1A2/A2純合突變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後療效均不良。攜帶突變型P1A2等位基因患者行支架術後,其亞急性血栓事件發生率是P1A1純合野生型患者的5倍,需要更高劑量的阿司匹林才能達到抗凝效果。PAI-1是血漿中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的主要抑制劑,PAI-1基因研究較多是PAI-1 4G/5G插入或缺失多態性。4G等位基因與PAI-1血漿水平升高有關,導致血小板聚集趨勢增加,導致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發生風險增加,攜帶4G等位基因的患者比5G心肌梗死風險高5倍,需要更高劑量的阿司匹林。PEAR1 GG等位基因對阿司匹林應答好,AA或AG基因型患者支架植入術後服用阿司匹林(或結合氯吡格雷),其心肌梗死和死亡率高。

6、OPRM1基因檢測。與阿片類藥物的鎮痛、耐受和依賴等效應有關的OPRM1基因存在900多個單核苷酸多態性和4個連鎖不平衡,其中攜帶有G118等位基因的患者阿片類藥物的鎮痛作用明顯下降,因此該類患者就需要更大劑量的嗎啡來達到鎮痛效果。檢測OPRM1基因多態性可作為阿片類藥物(如嗎啡、芬太尼、曲馬多、氨酚羥考酮、度冷丁)個體化劑量給藥的預測指標。

相關焦點

  • 癌症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怎麼做?上海瑞金醫院主任告訴你
    本期圓桌派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科項軼教授、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胸外科趙鐵軍教授以及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李雪飛教授,從不同角度探討基因檢測在腫瘤診療中的臨床應用。從確認肺癌的驅動基因到找到精準的靶點,再到使用有效的靶向藥物,患者的生存獲益越來越高,肺癌人群根據基因和靶點的分類也越來越細,每一個小亞組對應可選藥物,這也是精準醫療的精髓所在。
  • 為什麼癌症要做基因檢測,怎麼做?上海瑞金醫院主任來告訴你
    本期圓桌派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科項軼教授、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胸外科趙鐵軍教授以及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李雪飛教授,從不同角度探討基因檢測在腫瘤診療中的臨床應用。從確認肺癌的驅動基因到找到精準的靶點,再到使用有效的靶向藥物,患者的生存獲益越來越高,肺癌人群根據基因和靶點的分類也越來越細,每一個小亞組對應可選藥物,這也是精準醫療的精髓所在。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治療相關基因檢測的規範建議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率在亞洲人群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50% ,然而,研究表明除EGFR 外,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和ROS1 融合基因也分別各自代表了一類具有特定臨床與病理特徵的NSCLC 分子亞群,從而為肺癌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分子靶點。而c-MET、RET 和BRAF 在NSCLC 中的基因改變以及相應的靶向藥物的治療效果等也正在開展積極的研究和評估當中
  • 一文匯總:BRCA基因突變及相關靶向藥物
    原來,這一切都跟BRCA基因有關,她的媽媽和小姨都攜帶BRCA1基因突變,且為乳腺癌患者,其母親於49歲確診乳腺癌,56歲因卵巢癌去世。邱醫生總結並分享了關於BRCA基因突變和相關的藥物治療。BRCA是人體的一種基因。
  • Septin 9 基因甲基化大腸癌檢測適合哪些人群?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腸癌的發生與環境、飲食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通過採外周血,檢測其中甲基化的Septin9基因,可初步判斷受檢者是否患大腸癌,且左、右半結腸癌檢出率無顯著差異,無經驗依賴。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依從性好的特點。早期檢出率顯著高於傳統檢測方法,且無痛無創、採樣方便,是目前大腸癌定期篩查的重要方法。
  • 肖文靜:哪些肺癌患者適合免疫治療藥物?
    2019年CSCO新版肺癌指南更新了大量臨床試驗數據,新的藥物和治療源源不斷擴充進臨床醫生的彈藥庫。腫瘤科醫生有何感想?
  • 羅氏診斷cobas KRAS基因突變檢測獲批上市 可預測結直腸癌治療效果
    核心提示: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腫瘤專科醫院院長王東教授在接受39健康網採訪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在上升,且年輕人逐漸增多。結直腸癌已位居癌症發病率第五位。治療前,醫生首先要通過KRAS基因突變檢測,明確區分結直腸癌患者的基因突變狀態,以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減少過度治療。
  • ...發布腫瘤相關突變基因檢測試劑和CYP2C19藥物代謝酶基因多態性...
    國家藥監局關於發布腫瘤相關突變基因檢測試劑和CYP2C19藥物代謝酶基因多態性檢測試劑2項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19年 第83號)為加強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工作的監督和指導,進一步提高註冊審查質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腫瘤相關突變基因檢測試劑(高通量測序法)性能評價通用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和《CYP2C19藥物代謝酶基因多態性檢測試劑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現予發布。
  • 中國特色藥物分析科學成績斐然——第六屆全國藥物分析大會
    利用質譜技術對藥物代謝行為和毒性進行評價時,無法獲取藥物在組織中的分布信息。顯微成像技術可以標識物質的位置,但無法分析確認原藥及其相關代謝物。為滿足藥物分析檢測對儀器的新要求,島津開發了質譜顯微鏡——IMscope,在空間解析度、基質噴塗方法、定性分析、高速分析和數據處理等方面具有出色性能。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基因檢測目前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主要有如下三點: 1)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檢測。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遺傳具有重要的聯繫,很多基因突變會在家系中遺傳,攜帶這些突變基因的人群,患腫瘤的風險更高。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相應腫瘤的發生風險,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
  • 衛健委:抗腫瘤靶向藥物突出基因靶點檢測,需用合規伴隨診斷
    原則上,在病理確診結果出具前,醫師不得開具抗腫瘤藥物進行治療;2.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診療規範、臨床診療指南、臨床路徑或藥品說明書規定需進行基因靶點檢測的靶向藥物,使用前需經靶點基因檢測,確認患者適用後方可開具;3.測所用的儀器設備、診斷試劑和檢測方法應當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特別是經過伴隨診斷驗證的方法。
  • ...要做基因檢測嗎?中山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專家為您解讀基因檢測報告!
    基因檢測目前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主要有如下三點:1)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檢測。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遺傳具有重要的聯繫,很多基因突變會在家系中遺傳,攜帶這些突變基因的人群,患腫瘤的風險更高。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相應腫瘤的發生風險,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2)腫瘤的篩查,主要是液體活檢技術,通過對游離DNA的測序,實現癌症的早期篩查,目前基因檢測在腫瘤篩查上比較成熟的是癌症的復發篩查檢測。
  • 濫用靶向藥|基因檢測_網易財經
    因為樣本往往是通過中間機構(從醫院)送到檢測機構的。」吳一龍攤開兩手,「這簡直就是拿生命開玩笑。」一位不願具名的基因檢測公司員工,對《21CBR》記者證實了這種懷疑。「某些基因檢測公司做假報告,在醫生和靶向藥物銷售人員的影響下人為提高陽性比例。更惡劣的是,有的根本沒有做檢測,數據完全是假的。」基因檢測,只是靶向藥物治療的一個小環節,一個判斷病人是否適合用藥的準入門檻。
  • ...信息學,基因晶片相關信息學技術,藥物基因組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
    72.郭政,張田文,李霞,屠康,喻輝,徐建震,王辰光.利用GeneHub軟體多角度分析基因功能相關與表達相關的聯繫,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2004。,2002; 數理醫藥學雜誌  59.郭政, 李霞, 用仿真方法對用基因晶片檢測基因突變類型可行性的研究, 2002; 數理醫藥學雜誌  58.宮濱生, 李霞, 郭政.SAGE系統簡介及應用,中國優生與遺傳學雜誌,2002  57.許傑,郭政,李霞.
  • 癌症基因檢測納入醫保,報銷比例高達90%!但並非適合所有人
    尤其是在進入中後期之後,靶向藥物的治療或者免疫療法,花費開銷都很大,但是有些藥物目前還不納入醫保,這都需要患者自費治療,所以壓力很大。 不過從去年開始,北京的醫療機構中,使用靶向藥物之前的基因檢測已被納入了醫保,報銷比例最高可以達到90%。這樣一來,患者的就醫壓力就大大減輕了。
  • 基因檢測:個性化用藥,再也不怕吃錯藥了
    藥物基因組學,是研究基因組或基因變異對藥物的吸收、代謝、療效及不良反應的影響及其機制,從而指導新藥開發和合理用藥的一門新學科。因此,檢測藥物基因是個性化用藥至關重要的一環。以治療兒童癲癇的藥物卡馬西平為例,攜帶人白細胞抗原HLA-B*1502等位基因的癲癇患者使用該藥時容易發生重型大皰型多形紅斑等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甚至可危及生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在卡馬西平說明書中增加了警告,建議用藥前進行基因測定。研究顯示,中國人群中攜帶HLA-B*1502等位基因的人群比例為4%~22%。
  • 基因檢測技術,對治療癌症幫助有多大?
    隨著靶向藥物治療的逐漸普及,近幾年癌症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也逐漸廣泛應用起來。基因診斷能夠幫助腫瘤醫生針對不同分子變異類型的病人選擇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從而實行靶向藥物治療。除此之外,基因檢測技術在癌症的預防上也有一定的應用,通過檢測基因的情況能夠查出罹患各種癌症的風險機率,從而提前做出預防。什麼是癌症基因檢測?
  • 肺癌靶向基因檢測:為何測?給誰測?如何測?
    只有早期進行基因檢測、早期合理用藥,才能儘可能獲得新藥帶來的生存獲益。02給誰測?由於高加索人群EGFR/ALK/ROS1等基因突變概率不如「亞洲/不吸菸者/腺癌/女性」類肺癌患者高,故而國外和我國關於受檢人群的專家意見有所不同。
  • 如何根據基因多態性選擇抗栓藥物,專家來支招
    根據中國口服抗栓藥物治療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中國人群華法林和氯吡格雷基因多態性特點,以及亞洲尤其中國人群基因多態性在指導臨床抗栓藥物選擇中循證醫學的證據,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精準醫療分會臨床專家與心血管藥學分會藥理學專家發表了《基因多態性與抗栓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建議》。現將要點整理如下。
  • 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一開始,大多基因檢測服務公司使用基因捕獲測序技術(一種對特定基因組進行抓取並檢測的技術),如23魔方、水母基因;而少部分則採取高通量全定製基因晶片技術(一次性檢測數十萬代表性位點用於解讀的技術),如微基因。對比基因捕獲測序技術,高通量基因晶片檢測具有多種優勢,包括準確性高、檢測通量高、檢測成本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