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鏖戰地方:攫取高原資源 不繳水土流失費

2020-12-05 搜狐網

  不斷攫取黃土高原資源的中石油,為何不願繳納水土流失補償費?這樣一個在陝西榆林享受「超國民待遇」的「釘子戶」又是如何煉成的?

  法院偏袒被告?

  兩年間,邸飛四次站上同一個席位——榆林市中院和榆林市榆陽區法院的被告席,他不得不面對一個不屈不撓的原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下稱長慶油田)。

  2012年,長慶油田原油產量超過2230.58萬噸,天然氣產量超過285.44億立方米,油氣總當量超過了4500萬噸,一舉取代大慶油田,成為中國最大的油氣田。

  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紀委宣布,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長慶油田總經理冉新權在內的多位中石油高管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幾乎在同時,距離長慶油田西安總部700公裡之遙的陝北榆林,一場低調的庭審正在榆林市中院舉行,榆林市本地的媒體甚至沒有報導這起標的達8億元的行政訴訟案。

  「這應該是榆林市,甚至陝西省最大的行政官司。」邸飛說。他是被告榆林市水土保持監督總站的代理律師。

  兩個月之前的6月9日,榆林市榆陽區法院行政審判庭審理了長慶油田訴榆林市水土保持監督總站(下稱榆林市水保總站)撤銷「水土保持行政徵收決定書」一案。

  原告稱,被告以榆林市水監徵字[2012]1號、2號《水土保持行政徵收決定書》要求其繳納欠繳的水土流失補償費、滯納金共計人民幣逾八億元,被告無收費主體資格,徵收項目未經財政部和發改委審批和備案,收費依據違法,請求撤銷。

  7月初,榆陽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為被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依據充分,依法維持《水土保持行政徵收決定書》。

  接近辦案人員的人士透露,「長慶油田認為一審法院偏袒被告,已向榆林市中院提起上訴。」邸飛也表示,榆林中院正在審理此案。

  水土流失費「交易」

  「判決還沒下來,我們不好說什麼。來了幾撥記者,都被我拒絕。」南方周末記者幾次通過不同渠道聯繫榆林市水保總站站長劉順勤,均被其一口謝絕。

  比照其他場合的表態,劉順勤顯得胸有成竹。比如在一次內部工作總結會議上,他就說到,水土流失補償費徵收「困難重重」,但是,「有信心在年底完成」。

  劉順勤的同僚在私底下與南方周末記者交流時,「信心」同樣溢於言表,「就是讓他們走完程序。」無論起訴理由、舉證材料還是申訴程序,長慶油田都在重複2011年的訴訟之路。

  2009年9月份,由於欠繳當年上半年1.29億元水土流失費,榆林市水保總站對長慶油田下達行政處理決定書,要求按期繳納。

  「反應非常大,鬧到中央那了。」陝西水保系統人士透露,長慶油田曾多次向國務院法制辦、國務院糾風辦、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國資委等相關單位反映情況:陝西省的「土」政策未經財政部批准,企業有權拒繳。

  2009年12月,長慶油田向榆陽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駁回榆林市水保總站的處理決定書,一審敗訴後,進入二審程序,榆林中院終審判決原告長慶油田敗訴。

  長慶油田的強硬,在一處細節可以管窺。南方周末記者通過陝西省財政廳了解到,一審結束後,中石油曾致函陝西省政府:免繳水土流失補償費。

  不願意在法庭上撕破臉皮的陝西省,提出交易條件:如果中石油每年無償供應陝西省屬企業延長油田100萬噸原油,可以給予補償費部分減免。

  中石油拒絕「勾兌」。交易流產,榆林市中院的終審裁定如期而至,長慶油田拒不執行。

  2011年5月份之後,榆陽區法院開始依法凍結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西安、延安等地若干帳戶。

  雙方對壘的高潮發生在2011年8月12日。當天上午,由榆林市副市長帶隊,包括陝西省高院執行廳、榆林市政府、榆林中院一行人馬,前往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強制划走長慶油田帳戶上的1.29億元。長慶油田亦組織人力阻攔,未果。知情人士介紹,雙方差點發生肢體衝突。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長慶油田認為,陝西省的水保收費新規,系選擇性執法,專門針對其出臺的政策。

  「釘子戶」長慶油田

  從地圖上看,榆林市地處黃土高原溝壑丘陵區,以陝西省水保區劃分,屬陝北溝壑極強度、強度侵蝕區,生態脆弱。

  2008年11月,陝西省出臺《陝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開採水土流失補償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開採企業水土流失補償費計徵標準為:原煤陝北每噸5元、關中每噸3元、陝南每噸1元,原油每噸30元,天然氣每立方米0.008元。

  榆林市水保總隊生態環境監察支隊一名副隊長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相比新標準,最大的變化是計徵方式。「以前按項目建設用地,每平方米兩毛到五毛,非常低,現在是按照產量。」

  此外,陝北、關中和陝南分區域採取不同標準徵費。陝西省水利廳曾解釋,陝北、關中地區生態環境更加脆弱,治理難度更大,費用支出更多。

  長慶油田認為,在這一規則設計中,自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據榆林市水保總隊相關人士介紹,僅在榆林,長慶油田每年需繳納的水土流失費就在3億元左右。

  不過,過去二十多年,長慶油田在榆林交出的確實是一份不合格的環境答卷。「除了府谷縣,長慶油田的主產區遍布整個榆林市。」上述人士稱。在中石油還未成立之前,榆林市就和長慶油田就水土流失問題發生過衝突。

  1990年,長慶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處所屬的6個作業隊,在榆林市10個鄉鎮範圍內活動,破壞地貌林草植被420萬平方米(折合6301.2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93.5萬元。長慶油田採用爆破地震法,採用大功率推土機開道,單寬4米左右,所過之處沙柳、沙蒿等林草植被全部連根鏟掉。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曾親筆批示,「有關單位和地方,引起嚴肅注意,並要求擔起責任來。」

  更大的破壞則發生在過去5年。2012年,長慶油田的油氣當量超越大慶,成為國內第一大油田。而在此之前,長慶油田為達到此目標,連續5年,不斷創高。然而,長慶油田單井日均產量僅2噸,長慶奇蹟均賴於此:遍地開井,大密度油氣井開掘。

  32元與732元

  「長慶曆來都是比較霸道,水土流失費,延長油田都交了,神東煤炭雖然拖拖拉拉,也交了一部分。」2013年9月8日,榆林市委宣傳部一名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抱怨。

  顯然,水土流失費只是表象,背後則是央企在榆林享受的「超國民待遇」。

  以榆林市所屬定邊縣為例。2012年長慶油田原油產量達到650萬噸,年經營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平均每噸油留歸地方的稅費只有32元,當年繳納各項稅費只有1.92億元。但延長石油公司噸油向地方交納的稅費為732元,2012年繳納稅費總計14.64億元。

  懸殊的稅費負擔日益引爆長慶和榆林的脆弱的生態問題。2009年3月8日,靖邊縣民警在長慶油田第四採油廠的辦公區,傳喚一名刑事犯罪嫌疑人時,遭遇數百名長慶油田護礦隊隊員圍毆,先後導致十幾名警察受傷住院,3部警用車被砸壞。

  由於利益分配失衡,長慶油田不斷與地方發生流血衝突。尤其在近年原油和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後。

  2013年2月份,陝西省人大代表、靖邊縣縣長李永奇向陝西省人大提交議案,天然氣價格高漲,長慶油田分公司在榆林市從事資源開採,享受了一切優惠政策,並從價格高漲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但對榆林市財政的貢獻遠遠小於地方企業。

  而陝西省方面只能期待國家從立法層面解決與中石油的「扯皮」。早在1980年代,榆林就曾扮演試水者的角色。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水利部以第1號令聯合發布了《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這是我國第一部區域性的水土保持法規。其中提出了「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

  如今,這一角色有望重演。「財政部牽頭的調研組來過我們這兒,草擬的《全國水土保持補償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基本上是以我們省的做法為藍本。」陝西省水利系統人士透露。

相關焦點

  • 三北工程建設30年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成效顯著
    國家重點工程三北工程建設30年取得了多方面的建設成果,其中一個突出成果是,30年始終不懈地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取得了突出成效。共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3億多畝,每年減少輸入黃河泥沙3億噸。    三北工程自1978年上馬以來,將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作為一項主要任務。
  • 從水土流失到綠色新生,黃土高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海潮青年:中學地理課本中的黃土高原,是被治理的對象,故給人的印象是水土流失、乾旱貧瘠、生態惡化、生活艱苦,其實,這些只是黃土高原的一面;黃土高原還有另一面,你是否會想起它曾育養早期文明之曙光,華夏古文明之搖籃,除了豐富的礦產,你是否還會想起它別樣風土人情和尚未被周知的地貌景觀,你是否會回顧它從哪裡來,是否會想像它到哪裡去?
  •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逾45萬平方公裡
    新華網銀川9月8日電(姜雪城 李雪)記者從正在銀川召開的黃河中遊水土保持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了解到,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經達45.4萬平方公裡,佔總土地面積的70.9%。
  •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西部地區水土...
    為落實我校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工作,加強與西部實驗室合作交流,8月9日-12日,由我校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青海大學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舉辦的「西部地區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學術研討會」在西寧舉行。
  • 陝西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新華社西安11月26日電(記者劉彤)陝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魏小抗26日在西安表示,多年來,通過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陝西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達5.5萬平方公裡,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成果明顯。魏小抗說,陝西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省份之一,其中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近10萬平方公裡。近年來,陝西通過採取預防保護、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推進小流域、固溝保塬、坡耕地治理和淤地壩建設,強化生產建設項目遙感監管。
  • 陝西累計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記者了解到,2019年底,陝西在黃土高原累計治理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建成淤地壩3.4萬座,攔泥58億噸,淤地86萬畝,增產糧食4億公斤。傾全力推進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提質增效建成21個國家級水土保持示範園區陝西省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省份之一,近年來,全省採取預防保護、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推進小流域、固溝保塬、坡耕地治理和淤地壩建設,強化生產建設項目遙感監管。
  • 黃土高原竟然是大風颳來的,秦漢時期毀林開荒導致水土流失加劇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便形成了黃土高原。資料顯示,第四紀冰期始於距今約200~300萬年前,結束於約1~2萬年前,也就是說黃土高原的形成經歷了大約200~300萬年,但是造成黃土高原大面積水土流失卻始於秦漢,主要是由於這一歷史時期社會相對穩定,隨著人口的大幅增長和少數民族的內遷以及大興土木而出現的大面積的毀林開荒所致。
  • 東北地區有關水土資源配置、生態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若干...
    為響應中央關于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決策,中國工程院從2004年4月啟動了「東北地區有關水土資源配置、生態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戰略問題研究」的諮詢項目。 由於過伐,可採森林資源枯竭,林分質量下降,森林生態功能嚴重衰退;由於過牧和濫墾,很多地方的草地資源退化、沙化和鹽鹼化。 耕地資源的開發已經飽和,有的地方已經過度開發,珍貴的黑土資源侵蝕嚴重,很多地方土地質量下降。
  • 413公務員行測常識:水土資源
    我國雖然土地總面積較大,但山地多,平地少,地形錯綜複雜,再加上氣候、土壤、水分等條件因素,使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已開發土地面積約佔總面積的69%,而其中耕地僅佔13%,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2,所以說,我國是一個耕地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我國的土地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水土資源不平衡。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及示範」啟動 來源: 水保所 科研院 作者: 王兵 王磊 發布日期: 2016-11-10
  • 陝西黃土高原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積2074平方公裡
    ■ 減少年入黃沙685.05萬噸■ 城鎮汙水處理率達到80%■ 森林覆蓋率提高3%10月31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近日,財政部陝西監管局對我省黃土高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資金進行績效評價。
  • 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長江源區生態遭遇陣痛
    長江源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流域最為重要和敏感的區域之一,科學界有著「江源打個噴嚏長江都要感冒」之說。江源地區人為幹擾較少,是長江生態保護、全球氣候變化的「本底」。然而,由於江源地區地形險峻複雜,氣候環境惡劣,高寒缺氧,不少地方屬人跡罕至的「無人區」。
  • 科學網—鹹海流域水土資源利用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 針對中亞鹹海流域水土資源利用效率問題,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亞寧團隊利用
  • 中國四大高原——雲貴高原(地形篇)
    雲貴高原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樣性,是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地區,各民族保留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是中國森林植被類型最為豐富的區域,動植物資源豐富,富林、礦資源;是古人類起源與擴散的重要地區
  •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比青藏高原還大兩倍,而且礦產資源豐富
    另外的一部分是亞馬孫平原,高原與平原讓巴西的自然資源豐富風景優美。巴西高原的海拔並不高,比起我國的青藏高原來說,兩地的海拔高度簡直不在一個層次,但是跟青藏高原對比,巴西高原的面積就比青藏高原要大得多,它是青藏高原的兩倍。提起巴西,很多人印象中的巴西就是巴西的足球隊和巴西狂歡節,巴西的足球可以說是他們的國家運動。
  • 為什麼我國西南部雲貴高原地形區,會多發「石漠化」現象?
    當前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環境汙染問題、生態破壞問題和資源短缺問題。環境汙染問題包括大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光汙染等類型;生態破壞問題包括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類型;資源短缺問題主要是指各類非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的短缺問題。
  • 高原上的石油人
    中石油近年來,選派多名援藏幹部進駐雙湖,並投入巨資,建起村委會、衛生院、敬老院和太陽能電站等民生項目,多次組織員工開展贈書和捐款活動。  中新網記者 陳璞中新網記者8月7日起,前往中國石油在西藏高原地區的石油站點
  • 陝西累計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5.5萬平方公裡
    (陝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魏小抗) 傾全力推進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提質增效 陝西省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省份之一,其中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近10萬平方公裡。
  • 中國在青藏高原發現大量重要礦產資源
    中新社發 朱鴻山 攝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 韓潔)中國地質調查局12日在北京宣布,歷時7年、投資3.4億元的青藏高原地質調查獲重要發現,青藏高原新發現600餘處礦床、礦點及礦化點,包括銅、鐵、鉛鋅等目前中國非常緊缺的重要礦產資源。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高原鼠兔
    清晨當你邁步在西藏草原上的時候,就會聽到吱吱的叫聲,原來是高原鼠兔在活動。高原鼠兔沒有尾巴,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它善於鳴叫,又稱它為「鳴聲鼠」,藏語叫「阿不扎」。高原鼠兔主要分布於西藏高原,青海、甘南、川西高原等地也有分布,它最喜歡棲居在氣候比較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寬谷、灘地和坡麓地帶的草甸草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