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裡,人類為何要前往比鄰星,不怕與三體人發生衝突嗎
引言:說起《三體》,不少人想到了比鄰星,因為比鄰星周圍似乎隱藏著神秘的三體家園。談到《流浪地球》,許多人也會不由自主想到比鄰星,因為那是人類計劃前往的地方。但是,比鄰星真的適合人類嗎?另外,在此軌道上長期運動還會出現另一問題,即地球會受到比鄰星潮汐作用的限制,地球只有一面面對比鄰星,而另一面永遠背對比鄰星。如此情況,與月球非常相似。那麼,地球上大多數生物將擠到向星面,生物生存空間將變得無比擁擠。
-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它是一顆小紅矮星,距離我們4.2光年。它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第三個成員,雖然它離我們很近,但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它的。2016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圍繞著比鄰星運行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幾天前才被確認。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第二顆行星比鄰星c的存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有三顆恆星。比鄰星是最小的,也是離我們最近的。
-
太陽膨脹之後,我們要去哪裡?比鄰星怎麼樣?
地球文明需要一顆恆星,而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恆星就是比鄰星了,它距離我們約4.2光年。4.2光年就是以光速行進4.2年所經過的距離,這聽起來十分遙遠,但在宇宙的尺度之下,這個距離可以說是非常近了,近得幾乎貼在一起了,所以比鄰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那麼我們怎樣前往比鄰星呢?能夠帶著地球一起去呢?
-
在去比鄰星b炒房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是,每一個都那麼迷人,但是每一個又總有那麼些不盡人意的地方:要麼你們的太陽太昏暗,再過幾十年也看不清楚;要麼和地球比你們的個頭實在太大,我們都不確定你們是不是真的是巖質行星。所以,都給我靠邊站!新選手已經上場了,它叫比鄰星b(Proxima b)。它的質量下限只比地球高30%,很可能是個真正的巖質行星;它的軌道就在恆星的宜居帶裡。
-
半人馬座比鄰星!我們來了!
光跨越這段距離僅需20個小時,而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雲有1光年遠,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離我們4.2光年,以旅行者一號的「龜速」到達那裡至少要花16,700年。短短幾分鐘之內飛船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6億公裡,在20年之內就能抵達比鄰星,再用搭載的傳感器拍下比鄰星附近行星的照片並傳回地球。光帆技術不僅可以幫助人類親眼目睹系外行星的真容,還能大大縮小太陽系旅行的時空距離。
-
比鄰星發來的無線電,信號源正在高速移動,我們到底該不該回復?
來自比鄰星的無線電信號發現比鄰星的行星後由於代入感太強,一度有很多朋友正在感嘆,《三體》人已經在前往地球的路上,而且在日前的2020年12月18日,英國衛報披露了一個令人無比震驚的消息,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的六十四米射電望遠鏡在2019年接收到了一個來自比鄰星系的無線電信號!
-
人類目前最快速度去比鄰星需要18000年,但使用這種技術只要30年
在太陽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就是比鄰星了,距離大約是4.22光年,在這顆恆星附近,已經觀察到有一顆行星,被稱為比鄰星b,這顆行星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有一定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可能性,將來人類若要走出太陽系,比鄰星b或者會成為我們到達的首站。
-
人類有什麼辦法可以到達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
人類有什麼辦法可以到達離太陽系最近的看得出提這個問題的人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但是其實這個辦法不具有可行性,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人到達比鄰星呢第二是時間,目前的探測器,在經過了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之後,最快的速度達到了23公裡/秒,也即光速的13000分之一,即人類以這個當前最快速度到達比鄰星,也需要5萬多年。
-
到達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需要多久
太陽系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是比鄰星,遠親不如近鄰,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鄰居。比鄰星的質量為木星的150倍,它卻只比木星大1.5倍而已。由於質量小,內部的核聚變烈度要比太陽低的多,這也導致比鄰星的平均光度很低。但它卻是一顆耀星,其亮度隨時可能由於磁場活動而劇烈增加。比鄰星上的磁場是由恆星內部物質的對流運動產生的,由這一磁場導致的耀斑活動使得比鄰星產生的X射線總量與太陽差不多。
-
比鄰星,發來可能的人造訊號
❞在澳大利亞的帕克斯望遠鏡於 2019 年 4 月和 5 月探測到 980MHz 的窄頻無線電波,這個訊號來自比鄰星。研究人員仍在梳理這一發現並預計發表論文。為什麼說可能是人造訊號?但是這個訊號似乎直接來自比鄰星,而且這種限制窄頻的行為,以目前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似乎只能依賴科學的力量才能達成。「這是自 1977 年的 WOW!訊號以來,第二個可能的「人造」訊息。」
-
人類到達比鄰星需要多久?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實現星際航行?
本期節目我們來討論一下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實現星際旅行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它具有兩顆行星。但即使是比鄰星因為即使我們乘坐最快的火箭,仍然需要11萬3000年才能夠到達比鄰星。,然後在航行的過程中利用太陽的引力進行加速,速度達到每小時幾百萬英裡,我們仍然需要6600年才能到達比鄰星。
-
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我們已經鎖定比鄰星了
不管外星文明是否存在,我們身在地球上,只是地球文明的一部分,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自身文明的發展。如果外星文明並不存在於高我們中的一維,那麼它們的生命進化也必須與我們一樣,從初級到高級。從比鄰星信號中得到了這個信息,實際上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第一,比鄰星是最接近太陽系的恆星系統中的可居住的行星,據推測,它上面可能有水。
-
如果比鄰星b上有外星生命,我們能找到它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都是社會中的一分子,一條條看不見的線條把我們串聯在一起,我們並不孤獨。把宇宙中的星球當成人類,可能就會感到孤獨了,因為彼此之間的距離都是以光年為單位,恆星的體積普遍是行星的好幾百倍,差距顯而易見。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而比鄰星則是第二近的恆星。
-
比鄰星b被潮汐鎖定沒法宜居?科學家:超算模擬結果是這樣的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鑑於地球是已知的生命星球,是一顆能夠發展出生機勃勃跡象的生命星球,所以,我們在尋找宜居行星、外星生命時,都會參考地球的環境條件。如宜居星球需要位於宜居地帶,這顆星球的自身環境要比較優越,溫度適宜、有大氣層、磁場、液態水等。
-
《流浪地球》:比鄰星並非地球歸宿,這顆恆星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在《流浪地球》的故事情節當中,人類為了避免太陽將要發生的「氦閃」,於是決定利用行星推動器,驅動地球脫離太陽的引力束縛,前往半人馬座的一顆恆星比鄰星。從宇宙時空的距離來看,半人馬座距離太陽系的地球大概4.2光年左右,也是除了太陽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而人類大概要用2500年的時間,帶著地球「流浪」這4.2光年的距離,直到最終在比鄰星附近的宜居帶。
-
不要小看人類的實力,如果比鄰星b真有外星人,必定會被我們發現
這顆類地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觀測數據顯示,它的質量約為地球的1.3倍,與主恆星(比鄰星)之間的距離約為700萬公裡。試想一下,比鄰星形成於48.5億年前,這與太陽的年齡相差不多,假如比鄰星b上真的存在生命,那麼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這些生命也可能會像我們地球一樣演化出了高等智慧生物(外星人)。現在問題就來了,如果比鄰星b真有外星人,以人類的實力能發現他們嗎?
-
前往火星要6個月,去比鄰星要7萬年,什麼能源能助人類突破太陽系
可是,當我們實實在在展開太空探索時,才發現自己的能力有麼有限。目前人類發射的所有探測器中,飛出最遠的就是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我們也只有223億公裡。這個數字看似非常驚人,但它距離比鄰星仍然非常遙遠,需要7-10萬年才能到達。在太空中,人類探測器比烏龜還慢。
-
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
前幾日,澳洲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比鄰星信號的消息掀起了新一輪的外星人討論熱潮,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再次變得撲朔迷離,或者說從來也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覆。無論外星文明存在與否,我們身處地球,就是地球文明的一份子,要做的,就是繼續維護自己文明的發展就是了,沒必要把我們想像中的那些設定強加到外星文明身上。只要外星文明不是高我們一個維度的存在,那麼他們生命的演化也必須和我們一樣,由初級到高級。地球被比鄰星人盯上?科學家:恰恰相反,是地球人盯上比鄰星了。這次我們接受到來自比鄰星信號這件事,其實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
-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恆星,那麼它到底有多大?
比鄰星與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系統相距約13000天文單位(AU),約為五分之一光年,如果比鄰星受到了半人馬座雙星系統的引力束縛的話,那麼它應當具有一個周期約為50萬年的公轉軌道,然而Anosova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比鄰星圍繞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系統做雙曲線運動。
-
比鄰星b曾被視為「世外桃源」,為何變了說法,低估了它地表環境
比鄰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只有4.2光年,並且在恆星的發展進程中,比鄰星還是處在紅矮星的階段,比太陽進程要慢一些,但是年齡卻比太陽還要大,有48.5億年,在科學界一直認為這個最靠近地球的恆星,是第二個太陽的化身,等到將來有一天如果太陽真的衰竭的話,比鄰星就會成為我們另外一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