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動物更可能是人類傳染病宿主?猩猩、蝙蝠赫然在列

2020-12-03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一些物種通過努力繁殖「活得快,死得早」,比如兔子和野兔,而其他「活得慢」的物種為生存保存更多的能量,比如獾、蝙蝠和靈長類動物。

  生活緩慢的物種也擁有更多樣的寄生蟲和病原體,比如北美部分地區的一些齧齒動物攜帶漢坦病毒。

  英國研究人員說,動物宿主的生存特徵——無論是節能還是繁殖——可以幫助預測人畜共患疾病的宿主,以及人類在疾病導致的滅絕面前的脆弱性。

  專家們關注的是與宿主物種長期共存的地方病,而不是目前在全球迅速傳播的冠狀病毒大流行。

  專家們測量了他們所謂的人口能力——宿主物種在維持高水平感染的情況下大量生存的能力。

  他們的研究發現,生活緩慢的物種通常具有更強的人口能力來應對持續性感染。因此,研究表明,它們更有可能成為感染的宿主,從而擴散到其他物種。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戴夫•霍奇森(Dave Hodgson)教授說:「野生動物疾病對全球瀕危物種的生存構成了威脅,我們知道,在關係密切的野生動物、牲畜和人類之間,疾病有外溢的風險。」

  「我們知道,這些外溢事件的影響因素包括相似的免疫系統,以及對熱帶雨林等自然生態系統的開發導致人類和野生動物接觸越來越多。」

  「我們的發現強調了利用其他更生態的特徵,如壽命、繁殖能力和種群規模來識別和預測可能出現新疾病的野生動物宿主的潛力。」

   

  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數學模型來探索哪種動物物種和疾病可能會長期共存。

  他們發現,與繁殖相比,受生存控制的寄主的人口統計能力通常更強。

  「不僅發現生活緩慢的物種可能是傳染病的宿主,我們還展示了另一方面,低人口能力的物種可能無法與新的疾病共存,因此可能遭受局部或完全滅絕,」該研究的作者、埃克塞特大學的馬修·希爾克(Matthew Silk)博士說。

  希爾克博士說,不同物種對生活節奏的定義存在差異,比如嚙齒類動物。

  他說:「就它們的體型而言,嚙齒類動物在快-慢連續體中是相當中立的,或許它們在快的那一邊更中立。」

  「顯然,許多齧齒動物也是人畜共患疾病的重要宿主,這說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寄主物種的生活節奏並不是影響其人口能力的唯一重要因素。

  他說:「病原體本身的特性——比如它傳播的容易程度和殺死宿主的可能性——也將起到關鍵作用,還有宿主物種的社會行為。」

  「我們還必須考慮免疫系統的作用——我們知道,快速和緩慢宿主之間存在的免疫系統差異,可能會影響個體患病的時間以及他們是否會再次感染。」

  其他相關因素包括種群密度和物種與人類的距離。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生態和進化》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研究稱「慢性子」動物更可能是人類傳染病宿主?猩猩、蝙蝠赫然在列
    研究稱「慢性子」動物更可能是人類傳染病宿主?猩猩、蝙蝠赫然在列  Winnie Lee • 2020-11-10 11:47:06 來源:前瞻網 E765
  • 為何很多烈性傳染病都起自非洲?科學分析,大概有這些因素
    (首先聲明:本文絕無種族歧視的意思,我個人也和非洲朋友交流過,他們也很友善)最近,我們一直在介紹各種人類歷史上的傳染病。其中,除了古代的那些烈性傳染病起源於歐洲之外,現代的很多傳染病如伊波拉、愛滋病等,都最早發現於非洲。大家很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何非洲有如此之多的病毒,而且這些病毒如此恐怖呢?
  • 王放:殺掉蝙蝠,人類可能會面臨更嚴重的傳染病
    其實平原城市中的蝙蝠並不是新冠病毒潛在的自然宿主菊頭蝠,就算部分蝙蝠是可能的病毒攜帶者,我們減少任何直接的幹擾,減少衝突,讓它們安全地在犄角旮旯的縫隙裡面越冬,對人們來說才是最安全的。此外,沒有想到的是,在傳染病鏈條還完全沒有搞清楚的情況下,人們開始懷疑身邊出現的各種動物,包括蛇、巴西龜、穿山甲、水貂等,很多物種變成了所謂的「中間宿主」。
  • 大多數傳染病來自於動物 非典病毒如何傳給人類
    許多專家相信,這種病毒在自然界中早已存在,原先寄生在動物身上,近來才轉移到了人體。轉自搜狐  大多數人類傳染病都來自於動物轉自搜狐  據統計,人與動物共患的疾病常見的有幾十種,人類有1/3的傳染病是與動物的共患疾病。
  • 冠狀病毒的宿主除了動物外,植物有可能是宿主嗎?
    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豬、牛、雞、鳥等動物,也可以感染人類。研究表明,這類病毒的根源是野生動物,主要的宿主之一是蝙蝠。冠狀病毒在中間宿主上發生遺傳變異之後,它們就有可能會感染人類。那麼,除了動物之外,植物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嗎?植物會被冠狀病毒感染嗎?冠狀病毒是一種動物病毒,這意味著它們不會感染植物,所以植物不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也不會是中間宿主。
  • 猩猩、蝙蝠、老鼠...歷史上那些傳播疫病的動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歷史上,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疾病並不罕見,蝙蝠、老鼠、大猩猩等動物攜帶的病毒在歷史上都曾給人類社會製造過大災難。
  • 以前人類獵食野生動物沒有得傳染病?現在為何不行了?有兩個原因
    而病毒學上的研究發現,這三種冠狀病毒都是新出現於本世紀,也都被認為來源於野生動物,對病毒的基因溯源發現幾乎都源自於蝙蝠,不過,蝙蝠雖為這三種病毒的自然宿主,但研究發現這三種病毒的形成也經歷了多種野生動物的接力,它們曾在多種野生動物身上演變和傳播
  • 免疫系統與眾不同:蝙蝠經常接觸傳染病,確很少染病
    蝙蝠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免疫系統在工作方式上有著根本的不同。這個結論是由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研究犬吻蝠時得出的。雖然蝙蝠是許多傳染病毒的攜帶者和宿主,但是目前對它們免疫系統的研究少之又有。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康士坦茨大學和位於巴拿馬的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試圖填補這項研究上的空白。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相關背景自18年前的SARS爆發以來,在其天然宿主蝙蝠中發現了許多嚴重的急性呼吸綜合症相關冠狀病毒(SARSr-CoV)。先前的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蝙蝠樣冠狀病毒具有感染人類的潛力。
  • 思考:傳染病越來越猖狂,人類哪裡做錯了嗎?
    因為他們擔心,在未來,或許會有更有的病毒從動物跳躍到人類身上,而如果能實現常規病毒檢測,將病毒基因序列添加到資料庫中供科學家監測與學習,或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大流行的風險。  細細琢磨,你會發現,以上這些傳染病無一不與野生動物有關,科學家普遍認為,愛滋病由黑猩猩傳染人類,伊波拉病毒可能來源於大猩猩、猴子、蝙蝠、森林羚羊、豪豬等野生物,流感、禽流感由禽畜生物引起,非典與新冠皆與蝙蝠有關,鼠蚤叮咬則是黑死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 柳葉刀談新冠病毒:蝙蝠冬眠,誰是中間宿主?
    不過該病毒的原始宿主與SARS-CoV相同,都是蝙蝠。同時,論文發現新型冠狀病毒進入人類細胞所使用的分子「通道」,即人類的受體,可能也與SARS病毒相同,都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值得注意的是,論文還披露了4個細節:第一,疫情的首次報告是在2019年12月下旬,此時武漢的大多數蝙蝠都在冬眠。
  • 科學家擔心這一行為或導致傳染病從動物身上傳播給人類
    已經有先前研究指出,包含 SARS 以及禽流感在內的由動物傳播至人類的傳染病類型爆發案例在過去數十年中有變多的趨勢,可能就和人類與野生動物或者牲畜接觸越來越頻繁有關。當人類逐漸擴張居住範圍往未開發地區遷移發展,就會改變自然地貌與環境,也會增加和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
  • 研究證實蝙蝠確實更危險—新聞—科學網
    研究人員正在從剛果共和國的一隻錘頭果蝠中提取血液,該蝙蝠疑似攜帶了伊波拉病毒。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宿主是蝙蝠?千萬不要吃野味
    哪些野生動物會攜帶冠狀病毒?很多野生動物都可能攜帶病原體,成為某些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狀病毒的常見宿主。武漢地區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發,與2002年廣東爆發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之處,都發生在冬季,初始發生都起源於人與動物市場交易的鮮活動物接觸,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狀病毒導致。由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鄰居和外類群都在各類蝙蝠中有發現,推測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 人工合成還是來自動物?專家:人跟動物越親近,共通傳染病越多
    源自動物的傳染病,大部分,甚至所有獨特的文明傳染病,都可能是由動物傳給人類的。由於人類和家禽、家畜的接觸最密切,因此目前許多常見的傳染病,都發現與某些家禽、家畜疾病有關,這點並不令人訝異。除了源自家畜動物的疾病外,人類也可能因為捲入某些野生動物的疾病循環中而致病。譬如,源自穴居齧齒動物的淋巴腺鼠疫、來自猴子的黃熱病,以及來自蝙蝠的狂犬病等,都是這類險惡傳染病的例子。寄生物在新宿主之間轉移的情況,從來不曾停止過,即便在近代也一樣,有時甚至造成突發、劇烈的後果。
  • 蝙蝠,人類的另一面!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類和蝙蝠及所有的動物一樣,無論在人類的體內還是體外,都有微生物棲息著,在人身上微生物的數量超過人類細胞,在豬的消化道內,微生物多達500—1000種。並有可能引發瘟疫。 瘟疫是由於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瘟疫的產生中國古代認為需要三方面的條件才能形成,第一是癘氣。
  •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愛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通過科學研究,我們知道蝙蝠身上攜帶了大量的冠狀病毒,但是這些病毒並不一定會直接導致人類感染,就像猩猩和人類和平相處了很多年,都一直相安無事。那麼第一個感染愛滋病的人,他到底對猩猩做了什麼不可描述之事。首先我們需要講的是一個概率問題,就像要同時滿足傳染性疾病流行得需要多個條件。
  • 宿主可能是蝙蝠?武漢病毒所研究發現……
    導讀:引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可能仍然是蝙蝠。但目前不明確其間是否還有中間宿主。該論文顯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序列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也就是說,引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可能仍然是蝙蝠。但目前不明確其間是否還有中間宿主。石正麗團隊在文章中指出,自18年前SARS爆發以來,大量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的冠狀病毒(SARSr-CoV)在它們的天然宿主蝙蝠中被發現。
  • 這次新冠疫情是有人吃蝙蝠之類的野生動物引起的?不然不然
    有外國人說咱們中國有吃蝙蝠的陋習,而且還吃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我看到這一消息後非常氣憤,這分明就是在抹黑咱們!更令人不齒的是,居然有不少國民也信以為真!其實,在咱們中國,多數人是不吃野生動物的。吃野生動物是一種反自然行為,應堅決反對和制止!你要吃肉,有那麼多家養牲畜,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野生動物沒有吃人類一顆糧食,完全靠自食其力生存,只要不威脅我們人類的生存,我們就沒有理由去獵殺它們。說新冠肺炎是吃蝙蝠引起的,跟當年說非典是吃猩猩肉引起的一樣,是一種意識綁架!
  • 世界自然基金會: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正間接導致傳染病不斷爆發
    問題出現在病原體從宿主物種轉移到另一個宿主物種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病毒會從動物轉移到人類。 目前,科學家們認為冠狀病毒最有可能的宿主是某些種類的蝙蝠,但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某些「中間宿主」,它們更容易傳播。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冠狀病毒的真正起源是什麼,但很可能來自於野生動物的合法或非法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