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吼叫有用

2021-01-12 網易

  「這件事給你說了一百遍了,怎麼還不懂」?相信很多家長都這樣吼過孩子,迫切的想讓孩子明白這麼做是不對的,得按照我的方法來,但奈何孩子就是聽不進去,不僅如此這麼一說還會哭鬧不止,著實令人生煩。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不能只是一味地去吼孩子,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同時還改正不了,這樣其實是無濟於事的,更有甚者還會氣急攻心,動手打孩子,事後又悔恨不已,但事情已經發生。

  

  很多時候,家長們以為的「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往往並不這麼想,有時候父母用盡了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但卻被孩子吐槽,被孩子嫌棄,其實有時候父母的愛也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助推手。

  

  哈佛大學的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A.Teicher的整個團隊在腦科學上的研究上花費了數十年,在漫長的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如長期受父母語言攻擊的孩子,可能會在成年後大腦的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要比正常孩子多14%,這意味著孩子的各方面都將受到影響。

  

  大腦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的這個區域和語言、智商其實是有著很大關係的,也就是說長期吼罵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語言能力,這對於孩子來說將是巨大的改變,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應該怎麼去合理的教育孩子並且有效戒「吼」呢?這4點比吼管用

  1、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

  有效的親子溝通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本身,還能提高親子的親密度,讓親子關係更和諧,更健康。其實,在教育的過程中,建議和激勵往往比打壓和命令要來得容易得多,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一個好孩子如果做錯了一件事情,他就會很無地自容,因為他知道他就不應該犯錯,所以正因為這樣這個孩子也才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好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所以說家長們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面對孩子們所犯的低級錯誤,不要動不動就怒火攻心,要要負面的話變成正面的話來正確引導孩子,這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2、控制情緒後再談論對錯

  情緒是一把雙刃劍,情緒給人帶來歡樂也給人帶來苦痛,是人之所以這樣之所以那樣所表達的根源,對於孩子來說情緒是很難控制的,那麼作為家長就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想要戒「吼」那麼就作為家長就應該先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和孩子討論錯誤應該以正確的態度,而本身歇斯底裡,更不應該去打罵孩子,應該事後肯定會悔恨不已,但沒辦法,已經發生了。

  

  所以不要徒增親子之間的痛苦,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十分有深度的活動,要以正確的心態去不斷學習才對。

  

  3、將指責換成方法

  所有的指責都是人所不願意接受的,人是最願意聽好話的動物,當然,教育孩子也一樣,前面說到面對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以誇為主,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那麼面對孩子做題一次次的錯誤家長們就應該壓住怒火,把指責換成方法,並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就是對,為什麼那樣就是錯,這樣孩子下次才不會再犯。

  

  4、教育孩子進行正確的情緒管理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本身就很容氣,但光是氣還沒辦法,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先哭鬧或者發脾氣,那麼我們的情緒也會被帶動。

  

  所以面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一定要先教會孩子情緒管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大幅減少我們發脾氣的可能。

  或許所謂的大人都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小孩,你所講的大道理,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真的聽不懂不能理解,要以孩子的角度與孩子對話,這樣就會輕鬆很多。

  強烈推薦各位家長朋友們買給孩子這套《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精美的裝飾,豐富的故事內容,高清的印刷,讓孩子沉浸其中,進行深度閱讀,徜徉在知識與人生智慧的海洋之中。

  

  對於孩子的發展問題,家長們應不要給孩子的成才設限,要讓孩子自由,全面的發展,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一定要多下功夫的同時還要給孩子買一些「乾貨」。

  全套繪本共10冊,僅需69塊錢,平均下來一本不到7塊錢,孩子一包零食錢就可以讓孩子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說百分百學會,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進步是有很大幫助的。

  以上四點就是對於家長朋友們面對教育孩子時的種種解決辦法,希望各位家長朋友們都能仔細閱讀,吸取精華,同時讓孩子受益,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真的很懂教育。

  同時家長朋友們還一定要切記,面對孩子們的撒潑哭鬧,忍住情緒,控制情緒,孩子不會控制那麼作為家長就要先做個榜樣給孩子看,要帶給孩子正確的三觀讓孩子快樂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哈佛醫學院:長期被吼罵的孩子,大腦受損,影響智商和語言能力
    很多父母都吼罵過自己的孩子,很多孩子都遭受過父母的怒吼以及大聲責罵。父母覺得,對自己的孩子兇一點並無大礙,甚至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抗壓能力。殊不知,長期被吼罵的孩子大腦容易受到損傷,做一個"不吼不罵"的父母很重要。
  •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受損」嚴重,背後原因警醒千萬中國家庭
    原創 樓 小樓聊心理 01孩子長期被吼,大腦發育會「受損」上個周末,看了一檔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裡面有這樣一對母子。媽媽脾氣不好,孩子一犯錯就會大吼大叫。裡面有這樣一幕,母子二人去逛超市。在超市裡,小男孩的好奇心被激起,一路上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媽媽被問煩了,對著兒子大聲喊道:「別再煩我了,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
  • 哈佛醫學院:語言暴力改變大腦結構!你的滿目猙獰害孩子懦弱自卑
    科學研究證明,吼孩子的行為大部分是遺傳導致 很多家長之所以無法管控住自己的情緒,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往往這種家長在童年也遭遇過類似的經歷,經常被父母吼叫,被打擊,被嘲諷,出現了心理創傷,所以即便知道這樣不好,但也很難改變這種遺留下來的管教方式,會不自主的見這種行為投射到孩子身上。
  • 父母常用的「獅子吼」對孩子傷害很大?那不如試試「低聲教育」吧
    他在後來的採訪裡說「我從來沒想過他會跟我有那個對答,我相信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段對話。」「獅子吼」是這樣煉成的!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都有這樣的感觸吧,明明自己不想吼孩子的,但是一直以來,父母們在面對像永動機一樣不停的折騰著的熊孩子的時候,已經逐漸形成不知道孩子們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什麼時間,會觸碰到自己或因生活或因工作而快要崩潰的某個敏感的神經,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那一瞬間嘭的一聲爆發了,「獅子吼」對於父母來說是快速終結自己爆炸的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知道「孩子將要或正在做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張本智和原來也討厭自己在比賽時吼叫,但每一次都忍不住大聲吼!
    不知道各位喜歡桌球的球迷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日乒小將張本智和在每一次的比賽裡,無論是激動,還是失去比賽,都會進行吼叫一聲,不知道這是不是張本智和的個人習慣呢?畢竟在這個問題上,張本智和也是給予了一定的回答,原來張本智和在比賽中吼叫是因為自己忍不住啊!
  •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其實,這句話已經從側面說明教育需要以愛為契機,才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想法,並且對孩子實施更加深刻且全面的教育。如果說父母選擇用謾罵的方式去"脅迫"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和教育的方向,則會讓孩子無法感受到愛,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對此,有個育兒專家就用牛頓第三定律來分析:為什麼家長越"吼"孩子,孩子越容易反抗?
  • 面對熊孩子,怎麼「不吼不叫」?
    同時,為了幫助孩子剝離誤解,我們還可以加上一句話——「我不喜歡你這個行為,但我永遠愛你這個人」。在親子關係中,這是一句非常有用的話。當孩子聽到這句話時,就可以保護到他的自我價值感和安全感。罵和吼不是一回事,不能罵,但能吼。那就能肆無忌憚地吼了嗎?當然不是。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對其造成不可逆傷害
    著名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曾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在研究中發現:語言暴力能夠輕易的影響孩子大腦區域中的胼胝體、海馬回、和前額葉,這些大腦關鍵結構管理著孩子的感覺、認知、情緒、思考、決策,而當孩子長期在打壓式育兒環境下成長,在本能反應下大腦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使的孩子性格變得負面
  • 家長別再吼罵了,這個意念真的會讓孩子大腦受傷
    家長別再吼罵了,這個意念真的會讓孩子大腦受傷(帝族智慧) 關注我啦 看此文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一個問題:人的情感、想法和意念,特別是吼罵孩子會影響並改變孩子的大腦嗎?
  • 哈佛大學: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這三個特徵,是個學習的好苗子
    我曾經有一個願望:就是我的寶寶未來數學一定要好,因為我的數學太次了,不想讓孩子步我的後塵。所以我特別注重孩子的大腦發育,我也因此去研究過,很多家長都為了孩子可以更上一層樓,而做各種「訓練」,甚至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腦開發」的訓練班。卻發現孩子反而沒有以前聰明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只是我們還不清楚孩子大腦發育的重點在哪裡?
  • 你越吼,孩子數學學得越差勁!用這種方法,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提起孩子數學學習,很多家長都是一肚子苦水倒不完。許多家長都說:我平時生活中都是挺溫和的一個人,但是拿到他的試卷和成績單,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馬大哈啊,做了八百遍的題,照樣還是錯,而且有時加減法都算不對,粗心得讓人無語!真是不吼他,氣都順不過來!
  • 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不止會傷害感情,也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
    很多父母自認為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正確的,沒有用任何暴力的方式去對待孩子。但語言暴力往往被家長忽視了:你幾句一時過激的批評與辱罵,可能孩子一生的陰影都揮之不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請你記得像語言暴力這種打壓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 低聲教育是種智慧,教育孩子時用低聲調,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從張先生的故事當中看到張先生脾氣太火爆了,小智也有做錯的地方,但大聲吼叫除了嚇到孩子,讓孩子有陰影之外沒什麼實際好處。孩子是因為害怕你而不去做這件事情。不是因為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才不去做這件事情。生活中的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說不聽的時候也大部分都是大聲罵孩子,為什麼家長都習慣了使用「吼叫教育」這種解決方式?
  •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來越「笨」?哈佛大學: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犯了4種錯誤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為啥我家孩子以前學習挺好,現在的成績卻越來越差?」、「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挺機靈的,現在越變越呆笨?」 以前挺聰明的孩子,為什麼現在越來越笨,難道說人的智商會降低?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只發育一次,但智商的提高卻不是
    可實際上孩子的智力提升是有系統性的方法的,哈佛大學的研究早就對孩子的智力發育給家長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孩子的大腦發育只有一次,但是智商的提高卻並不只是一個方法。科學家們曾經對愛因斯坦死後的大腦進行研究,結果表示愛因斯坦大腦皮層中的額葉部分要比一般人更加厚大,這就是為什麼他的理學思維強的原因;而哈佛大學根據對7500名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的大腦掃描,得出了這樣的統計結果:新生兒的大腦平均重量僅有320克,還不到成年人的1/4;但在三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就會成長到1250
  • 一吼真能吼碎玻璃杯
    《最強大腦》幕後故事 成都個體戶呂飛龍的獅吼功 他這招絕活是躲在車裡吼出來的 記者 杜青寶 獅吼功,少林七十二絕學之一。清嘯之下,猶如迅雷疾瀉聲聞數裡,令敵肝膽劇烈、心驚膽戰。不少武俠影視劇中就有這個功夫——電影《功夫》裡,頭戴捲髮棒、腳踩人字拖,咬著香菸也能一嗓子「吼」死對手的絕世高手「包租婆」;《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中,張飛孤身一人在長坂坡上怒吼一聲嚇死了夏侯傑…… 就在本周五(1月2日)晚上,江蘇衛視首播的第二季《最強大腦》中,令人聞風喪膽的獅吼功再次重現江湖——來自成都賣缽缽雞(當地一種名小吃)的街邊個體戶呂飛龍,憑藉聲音吼碎玻璃杯的表演,震驚了無數觀眾
  • 「媽媽,求求你別再罵我」哈佛醫學博士:語言暴力能改變大腦結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壓式教育、激將式教育是很多家長慣用的手段,卻不知道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壓力,讓孩子變得自卑、怯懦甚至抑鬱,而且這種傷害是終生的,孩子可能需要耗費一生的時間來治癒這樣的童年。綜藝《少年說》自播出開始就經受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很多人表示,孩子所說的問題都真實的存在於自己的童年。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強孩子大腦腦力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閱讀
    正確的答案是:不管我們年齡有多大,都可以做一些事情來使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尤其是孩子。 確實如此,曾經被認為在某個生命階段之後我們的大腦是恆定的,現在主流科學已經表明,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升級我們的大腦。 那麼,升級大腦的第一方法是什麼?
  • 現在的熊孩子吼不得,那憋成內傷的大人該怎麼辦?
    但可惜自己做不到天天這樣機智。都說對孩子要有耐心!都說吼孩子會帶來難以癒合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過錯!可是我們自己呢?憋成內傷有誰知道?等有一天憋不住了,還不是會積壓到爆炸嗎?天天早晨起床上演同樣的劇目:哭叫、磨蹭、吹毛求疵!天天一寫作業就小便、吃東西、喝水、摳指甲各種小事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