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給你說了一百遍了,怎麼還不懂」?相信很多家長都這樣吼過孩子,迫切的想讓孩子明白這麼做是不對的,得按照我的方法來,但奈何孩子就是聽不進去,不僅如此這麼一說還會哭鬧不止,著實令人生煩。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不能只是一味地去吼孩子,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同時還改正不了,這樣其實是無濟於事的,更有甚者還會氣急攻心,動手打孩子,事後又悔恨不已,但事情已經發生。
很多時候,家長們以為的「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往往並不這麼想,有時候父母用盡了全部的「愛」,都給了孩子,但卻被孩子吐槽,被孩子嫌棄,其實有時候父母的愛也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助推手。
哈佛大學的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A.Teicher的整個團隊在腦科學上的研究上花費了數十年,在漫長的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如長期受父母語言攻擊的孩子,可能會在成年後大腦的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要比正常孩子多14%,這意味著孩子的各方面都將受到影響。
大腦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的這個區域和語言、智商其實是有著很大關係的,也就是說長期吼罵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語言能力,這對於孩子來說將是巨大的改變,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應該怎麼去合理的教育孩子並且有效戒「吼」呢?這4點比吼管用
1、進行有效的親子溝通
有效的親子溝通不僅有助於解決問題本身,還能提高親子的親密度,讓親子關係更和諧,更健康。其實,在教育的過程中,建議和激勵往往比打壓和命令要來得容易得多,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一個好孩子如果做錯了一件事情,他就會很無地自容,因為他知道他就不應該犯錯,所以正因為這樣這個孩子也才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好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所以說家長們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面對孩子們所犯的低級錯誤,不要動不動就怒火攻心,要要負面的話變成正面的話來正確引導孩子,這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2、控制情緒後再談論對錯
情緒是一把雙刃劍,情緒給人帶來歡樂也給人帶來苦痛,是人之所以這樣之所以那樣所表達的根源,對於孩子來說情緒是很難控制的,那麼作為家長就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想要戒「吼」那麼就作為家長就應該先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和孩子討論錯誤應該以正確的態度,而本身歇斯底裡,更不應該去打罵孩子,應該事後肯定會悔恨不已,但沒辦法,已經發生了。
所以不要徒增親子之間的痛苦,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十分有深度的活動,要以正確的心態去不斷學習才對。
3、將指責換成方法
所有的指責都是人所不願意接受的,人是最願意聽好話的動物,當然,教育孩子也一樣,前面說到面對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以誇為主,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那麼面對孩子做題一次次的錯誤家長們就應該壓住怒火,把指責換成方法,並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樣就是對,為什麼那樣就是錯,這樣孩子下次才不會再犯。
4、教育孩子進行正確的情緒管理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本身就很容氣,但光是氣還沒辦法,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先哭鬧或者發脾氣,那麼我們的情緒也會被帶動。
所以面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一定要先教會孩子情緒管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大幅減少我們發脾氣的可能。
或許所謂的大人都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小孩,你所講的大道理,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真的聽不懂不能理解,要以孩子的角度與孩子對話,這樣就會輕鬆很多。
強烈推薦各位家長朋友們買給孩子這套《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精美的裝飾,豐富的故事內容,高清的印刷,讓孩子沉浸其中,進行深度閱讀,徜徉在知識與人生智慧的海洋之中。
對於孩子的發展問題,家長們應不要給孩子的成才設限,要讓孩子自由,全面的發展,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一定要多下功夫的同時還要給孩子買一些「乾貨」。
全套繪本共10冊,僅需69塊錢,平均下來一本不到7塊錢,孩子一包零食錢就可以讓孩子學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說百分百學會,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進步是有很大幫助的。
以上四點就是對於家長朋友們面對教育孩子時的種種解決辦法,希望各位家長朋友們都能仔細閱讀,吸取精華,同時讓孩子受益,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真的很懂教育。
同時家長朋友們還一定要切記,面對孩子們的撒潑哭鬧,忍住情緒,控制情緒,孩子不會控制那麼作為家長就要先做個榜樣給孩子看,要帶給孩子正確的三觀讓孩子快樂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