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偽狂犬病在我省以及河北、湖北等地的一些豬場暴發流行,發病豬場損失較大。在生物製品中,偽狂犬疫苗是開發得相對成熟的病毒性疫苗。近幾年來的疫情穩定,也證明偽狂犬疫苗的有效性。為何偽狂犬疾病又再度暴發?是病毒的變異,還是疫苗質量出現問題?業內權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楊漢春、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何啟蓋,為讀者釋疑解惑。
偽狂犬病為何會再度暴發?
楊漢春:偽狂犬病在我國的再度流行和發生確實有些令人費解。綜合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出現毒力增強的新流行毒株,儘管偽狂犬病毒屬DNA病毒,變異不應該如此大,但雞馬立克氏病病毒也是DNA病毒,就有超強毒株,因此出現偽狂犬病毒超強毒株也不是沒有可能;二是一些因素會影響偽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如豬群的免疫抑制。除此之外,就是疫苗的質量問題,但從「不論哪家企業或公司的偽狂犬疫苗免疫豬群均發生偽狂犬病」的現象分析,這一原因應該可以排除。如果第一個原因成立,毒株從何而來?是偽狂犬病毒野毒演變還是重組?尚不能解釋。
何啟蓋:這跟免疫鬆懈有一定關係。近年來,不少養殖場在控制偽狂犬病毒方面確實做得不錯,因此,不少人會將疫苗的免疫次數從以前的每年3~4次減少到兩次,這在豬場免疫抑制存在的情況下,給偽狂犬病的暴發留下隱患。
此外,從2010年底開始,我國出現嚴重的仔豬流行性腹瀉。許多豬場使用返飼方法控制疫情,但返飼病料中不能排除其他病毒或病原菌。
為什麼大型種豬場有偽狂犬轉陽現象?
何啟蓋:所謂的淨化其實只是個概念,檢測結果呈陰性,並不代表沒有病毒感染。因為忽略了一點:每次抽檢的群體是不是同一個?如果不是同一個,只能證明抽檢當時該群體是偽狂犬陰性。此外,有沒有檢測腦組織裡面的帶毒情況?如果沒有,如何能排除陰性感染?在臨床中,不少養殖場檢測時每次抽檢的豬群都不同,更多的是檢測母豬或是後備母豬。而對於流動豬群則較少關注,這些豬群帶毒在檢測結果中並不能體現。而經過幾年的積累,隨著養殖場對偽狂犬病毒疫苗免疫次數的降低,這些隱性感染或是帶毒的豬群會影響種豬群,出現轉陽情況。
淨化偽狂犬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楊漢春:偽狂犬病的淨化,關鍵在於做好疫苗免疫接種,不同豬場根據種豬群偽狂犬病毒野毒感染陽性率,制訂淨化方案,加強檢測,堅決淘汰陽性種豬。 (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