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的「囚徒困境」 小基金如何逆襲成「大塊頭」

2020-12-04 新浪財經

原標題:小基金如何逆襲成「大塊頭」 來源:上海證券報

公募基金產品數量近年來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目前已超過6000隻。在新基金不斷發行的同時,產品同質化現象也日益嚴重,不僅造成了行業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也給基民「選基」帶來了很大困擾。

通過新發基金來獲得增量已成為業內的普遍做法,但也就此陷入了難以走出的「囚徒困境」。我們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公司開始發力持續營銷,不僅靠業績驅動,而且在提升投資者的投基體驗上下足功夫。我們試圖通過三個典型的樣本,包括偏股型基金、絕對收益產品以及ETF產品,復盤小基金逆襲成「大塊頭」的路徑,尋找蘊藏其中的大智慧。

相關焦點

  •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博弈與社會》:人類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200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當選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8年入選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評選的「中國改革30年經濟30人」;2011年,因對雙軌制價格改革的開創性貢獻榮獲第四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
  • 約翰·納什:走出「囚徒困境」的指路人
    是馮·諾依曼開創了經濟博弈論,而被馮·諾依曼貶低過的納什的思路卻比馮·諾依曼的合作博弈理論更能反映現實的情況,最終,他關於「非合作博弈」的長篇博士論文一鳴驚人,並發展成了著名的非合作博弈理論(noncooperativegames)。
  • 一文讀懂囚徒困境
    這樣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囚徒困境」的秘密。03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如何走出囚徒困境?由囚徒當事人的報復機制形成的合作雖然脆弱,但是提供了一條走出囚徒困境的可行思路:只要對囚徒不合作行為的懲罰是足夠的並且是可信的,那麼就可以使囚徒的行動轉到合作的軌道上來。現實中,的確有很多犯罪團夥的成員,被捕後拒不坦白,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一個由第三方實施的懲罰機制有關。
  • 博弈論之囚徒困境
    今天我們來講博弈論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叫做囚徒困境。兩個人因盜竊被捕,警方懷疑其有搶劫行為,但未獲得確鑿證據可以判他們犯了搶劫罪,除非有一個人供認或兩個人都供認。即使兩個人都不供認,也可判他們犯盜竊物品的輕罪。
  • 約翰·納什:均衡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常被提及的「囚徒困境」即是「納什均衡」理論的經典模型。即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五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實,二者都判刑兩年。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
  • 「囚徒困境」在商戰中的應用,竟然還可以這麼玩?
    結果是,兩個囚徒之間不可能達成穩定的盟約。囚徒困境通常被看作個人理性衝突和集體理性衝突的經典情形。因為在囚徒困境局勢中,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決策,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集體遭殃。現實中諸多的問題和現象,正是囚徒困境問題的翻版。
  • 中日能否走出「囚徒困境」
    由於「雙方合作」的結果優於「雙方背叛」,從邏輯上講在雙方知道對方的策略行為的情況下,雙方是有可能走出「囚徒困境」的。中日本輪改善的外部動力來自川普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強勢和霸道,內生動力來自兩國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如此境界,日本若戴著民族主義的有色眼鏡是無論如何也打不開的。
  • 如何突破生活中的囚徒困境?
    突破囚徒困境只有一種方法:所以有人的行為都應該符合集體理性。哪些事是我麼生活中的囚徒困境?每天到了下班時間還不肯走,怕準點走了留給領導的印象不好,所以都要僵持一會兒且爭做不是第一個走的人。囚徒困境就是為了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而出現的不合理的選擇和行為產生的困境。囚徒困境的最初版本原來是這樣的兩個囚徒。警察給了他們三個選擇:A、都坦白,每人判5年。
  •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2016年03月16日 15: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如下:有兩個共同犯罪的囚徒被警察抓住了,但是警察卻缺乏足夠的證據指控他們所犯的罪行
  • 小米和華為的囚徒困境
    小米和華為在價格上的死拼讓我想起了囚徒困境的博弈問題,描述如下: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有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選擇: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或是保持沉默。 若一人選擇背叛,而對方選合作,則此人將即時獲釋,合作者將判監10年。若二人都選合作,則二人同樣判監半年。
  • 如何利用囚徒困境,讓選擇的利益最大化?
    唐寂看了一眼電視,答道:「是囚徒困境。」2. 囚徒困境2.1「囚徒困境」理論簡介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極具代表性的例子。非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者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區別於零和博弈(例如「你」贏就一定「我」輸的對賭),是一種合作下的博弈。
  • 囚徒困境模型
    本文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囚徒困境,第二部分是參考該模型做的三個練習囚徒困境指兩個囚徒被抓後,選擇相互背叛還是忠誠的博弈問題囚徒困境的實驗:囚徒AB被抓後,信息不相通,警察告知對方,互相指控,雙方都判5年;互相沉默,雙方都判2年;一個指控一個沉默,
  • 合作的真相(重複囚徒困境的探討)
    博弈論中有個非常經典的案例叫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遊戲中,有兩個對策者,他們可以選擇:合作或者背叛,每個人都必須在不清楚對方選擇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論對方選擇什麼,背叛總比合作收益要高。所謂困境是指,如果雙方都選擇背叛,其結果比雙方合作要糟,個人最優策略卻是集體最糟策略。
  • 囚徒困境——這才是人性!
    今天分享心理學裡經典的:「囚徒困境」遊戲,也被稱為「囚徒二難」或者「囚徒博弈」。這是一個鬥智的遊戲,往往做到最後,卻是一個兩敗俱傷;或者一方大勝,另一方全輸的結局。這就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自私。「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以囚徒故事加以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
  • 法國總統憂心脫歐談判:小夥伴們當心囚徒困境…
    法國總統憂心脫歐談判:小夥伴們當心囚徒困境… 文/維多利亞2018-01-05 19:46:09來源:FX168財經網
  • 從「囚徒困境」現象談企業競爭情報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
    【摘要】本文從博奕論的經典命題「囚徒困境」現象出發,論述了「囚徒困境」現象及其普遍意義,「囚徒困境」現象與企業競爭情報以及價格戰中的合作雙贏;運用「囚徒困境」博奕對兩個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之間的價格進行了分析,認為價格戰是可以避免的,合作可以帶來雙贏。
  • 一報還一報——如何正確破解夫妻情侶之間的「囚徒困境」?
    夫妻之間博弈的方式幾乎就是「囚徒困境」的翻版。不過具體的博弈方式會更複雜,為此有必要解釋一下為什麼夫妻雙反會有這些顧慮以及反應。我曾在文章《婚姻情感危機即想像力危機,兼論如何減少婚姻危機的傷害》中提到過一個說法——婚姻危機即想像力危機。
  • 小讀者學堂張志斌:囚徒困境給我們日常推廣中的啟示
    大斌小課 丨成長贏丨 發起人張志斌這是張志斌公眾號的第925篇日更原創文章>在了解囚徒困境前有一個概念需要了解-次優化問題。就如同樊登讀書、小讀者學堂、各種代理機制的設計,有時各代理商和公司之間為了完成好各自的工作,都想各自利益最大化,最終卻沒能實現整體最好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囚徒困境,幫大家進一步理解這個問題。假設你我合謀作案,不幸被抓住了。如果我倆誰都不招供的話,我們都會判5年監禁。
  • 囚徒困境的困境究竟在哪?
    不知道手機前面的各位有沒有聽說過囚徒困境,這是一個很經典很有代表性的博弈論模型,甚至由此能產生很多關於生活中事例的思考,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囚徒困境。以上就是模型的樣子,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假定我是囚徒中的一個,如果對方揭發我,那麼我不可能傻傻的保持沉默蹲十年,我也會揭發蹲八年,如果對方沉默,我當然也要選擇揭發,這樣可以額直接獲釋,所以無論對方怎麼選我都是選擇揭發對自己最有利咯,我是這麼想的,對方也不傻
  • 囚徒困境與社會心理學
    大家都聽過那個著名的非零和博弈——囚徒困境。兩人共同犯罪並同時被抓獲,警察所掌握的證據只夠判其輕罪。於是,兩人被分開審訊並被告知:如果都不認罪,將分別被判1年;如果都認罪,將分別被判5年;如果一人認罪一人不認,則認罪的將被無罪釋放,餘下一人將被判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