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求學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偏科的現象。孩子只對一到兩門學科感興趣,學習很有勁,對另一些科目沒有積極性。家長時長這樣抱怨孩子:"如果你把學英語一半的勁去學數學,你數學就不會不及格了!"「如果學語文能有學物理那樣,語文成績也會很好的!」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學習積極性偏科現象,家長和老師可以試著將這個孩子的興趣進行立體化!
立體化的學習興趣是針對平面化的學習興趣。在平面化的學習世界中,只有兩類知識,本類和非本類知識,比如語文就分成了 語文還有和語文不相關的知識!而在立體化的學習世界中,知識就分成很多類,四面八方上下左右都可以填充知識。以一個感興趣的知識點為中心,再將其他不感興趣的學科知識組合進去,從而輻射到其他學科知識。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舒華老師在一項關於學習障礙的研究中心發現,很多數學能力差的孩子,並不是他們的數學概念、抽象能力缺乏,而是由於閱讀能力不夠,不能正確理解題意造成的。這個時候,如果在語文閱讀中加入數學知識,或是將數學題目的題幹加長,猶如閱讀一篇小短文一樣,逐步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數學成績自然而然就會提升。
現在也有一些培訓機構的學習模式就是立體化學習,但大部分都是局部結合,比如有一家名氣很大的培訓機構,名字我就不說了,是將各類學科和英語結合,這樣既可以幫助英語不好但學科知識好的學生,也可以幫助學科知識不好而英語好的學生。但是培訓機構也有弊端,這些弊端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在筆者以前的文章中,都說過不少!最好的立體化教育永遠是在家庭中!
筆者有一個做老師的朋友,他會定期設計一個單元的課程,這個單元涵蓋大部分學科的知識,從語數英到歷史地理政治。他的孩子周末就會學習他設計的課程,用他設計的學習工具,所以他的孩子的知識架構很飽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寫起文章來滔滔不絕!
但是這樣的父母畢竟少數,對於大多數家長而言,都沒有這麼大精力去弄這樣的課程,那麼怎麼辦呢?在這裡筆者推薦一個工具,就是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聯想,構造!比如一個數學知識點,可以構造出中文概念、英文概念、數學應用、繪畫等多個分支!也可以直接搜尋或購買一些設計好的PBL項目課程,直接應用!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請不要吝嗇您的點讚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