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的開始,孩子期末考的成績也陸陸續續送到家長手中。相信部分家長肯定發現了,自己的孩子在某些科目上分數極高,某些科目考的卻不甚理想。
如果每科成績做成一個折線圖,就跟股市一樣那叫一個忽高忽低。#嚴重偏科是怎樣的體驗#
對於孩子的偏科,家長肯定是焦慮的,甚至不惜重金報各種輔導班,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反而有可能會造成孩子對學習上的厭煩。家長該怎麼辦呢?
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了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知識和建構自己對事物的認識的,換句話說,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不同和興趣點不同,都有自己的優勢領域和弱勢領域,這也是造成孩子偏科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外在原因,相信家長們都深有體會,就是孩子反感哪一科的老師,那麼偏的就是這一科。說白了,有些孩子偏科就是偏老師,比如老師講課枯燥,讓孩子提不起興趣;孩子被老師批評過,從而討厭老師等等。
其實,偏科並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少偏科的人在最後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大放異彩。然而,在目前國內的教育制度之下,孩子早期的偏科若不能加以引導糾正,是會影響到後期的學習的,甚至會錯過優秀的初中、高中或者大學。因為通過「木桶效應」就知道,孩子學科上的短板,最終影響的是考試成績的總分。
對於孩子的偏科,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調整心態,樹立信心。
孩子偏科,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理性對待,不要太過於焦慮。家長要切忌給孩子傳遞負能量,而且教育孩子每次能超越自己就行了。其次,可以引導孩子從簡單的題目入手,每次有進步之後,要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激發學習的興趣。
2、制定學習計劃,查漏補缺
隨著孩子不斷升入更高的年級,學習科目不斷增加,難免會有種應接不暇的感覺。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幫助孩子制定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在薄弱的學科上多投入些時間和精力,但是也不能一開始就花費大量的時間,因為這樣孩子很快就會感到疲憊甚至厭煩,就適得其反了。可以嘗試著把薄弱的學科穿插在其他學科中學習。還要注意查漏補缺,讓孩子整理錯題集,找出這門學科的薄弱點,再逐個擊破。
3、消除孩子對老師的個人看法
哪個老師教授哪門科目以及老師的教學水平是既定的,無法改變,家長能做的就是和孩子好好溝通,消除孩子對老師的個人看法。可以嘗試著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如果由於厭惡老師而放棄學習這門學科,對於老師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反而會使自己的成績下降,是十分得不償失的行為。還可以鼓勵孩子多和老師溝通,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4、家長多和老師溝通
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時候,可以跟老師說一下孩子最近在該學科上進步的表現,如此一來,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也會慢慢變好,對孩子也會有好的關注,從而讓孩子逐漸喜歡上該學科的老師,產生良性循環。
總之,糾正孩子的偏科問題是一個持久戰,不能操之過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長時間積累的問題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