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專家稱:已研製出利用體溫發電的新材料
新華社瀋陽2月9日電(記者王瑩)據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向記者介紹:這家研究所研製出能夠利用體溫發電的新材料。研究團隊預計,未來5年,這種新材料就可以實現商業化,為藍牙耳機、健康監測器、手錶、智能手環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
中科院研製出利用溫差發電材料 通過體溫就能為智能手錶充電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日前研製出可利用人體體溫與周圍環境的溫差發電,可為藍牙耳機、健康監測器、手錶、智能手環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在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邰凱平研究員介紹了這一新材料:不足一指寬、0.1毫米厚的單片灰色軟質薄膜,貼在人體手腕處,所連接的測量電錶上立刻顯示出有明顯輸出電壓。「這種高性能柔性熱電材料可實現最薄僅為數十微米。」
-
你的體溫也能發電,為隨身電子裝置充電已無障礙
利用太陽發電的太陽能,但沒有太陽怎麼辦;下雨的雨滴也要產生能量,可以加以利用,天不下雨又怎麼辦......後來人們想到了人的體溫也是能量之一,有生命就有體溫,有體溫就有能量,有能量就能加以利用。溫差發電是一種基於新材料的薄膜電池,即「柔性、可裁剪碲化鉍/纖維素複合熱電薄膜電池」。採用熱溫差發電,變形能力強。它能適應人體表面複雜的曲率變化,完全貼合,保持與周圍環境的溫差,提高熱能轉換效率。它可以應用於低功耗微系統的供電技術,為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展提供了翅膀。
-
什麼是熱電材料呢?
如果能將這些熱能善加利用,即可成為再次使用的能源;電能是最廣泛使用的能源形式,但是目前發電的主要形式還是化石能源,這些能源的使用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現代製冷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氟裡昂製冷劑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卻不容忽視。熱電材料以其獨特的性能成為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功能材料, 它的應用包括溫差發電和溫差製冷。什麼是熱電材料呢?
-
熱電薄膜材料的設計及其器件集成
熱電材料是能將「熱」與「電」兩種不同形態的能量相互轉換的「綠色能源」材料,可充分利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廢熱再發電。以熱電材料製造的溫差電池具有清潔、穩定性高、堅固、壽命長等一系列優點,是我國資源高效利用、餘熱餘能回收等節能環保科技專項中的重要研究內容。然而,目前熱電材料的能量轉化效率普遍只有~10-15%,嚴重製約著能量的利用率。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總結了熱電研究領域裡的最新研究熱點,包括數據科學輔助分析,低維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自旋熱電效應,高熵熱電合金,離子熱電,機械性能強化機制,先進熱電性能分析測試手段,基於無機以及無機/有機複合熱電材料的柔性器件設計,器件服役穩定性及評價方法,以及熱電發電及製冷的最新應用。
-
能用體溫發電的薄膜了解一下?
水電站、火電廠、風電站、核電站…… 如果我告訴你,只需要通過一塊薄膜,體溫也能發電呢? 這怎麼可能?!這和「用愛發電」有區別嗎?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發的高性能柔性熱電材料就能做到! 發電、製冷、控溫,熱電材料全能幹!
-
華中科大楊榮貴教授團隊在柔性熱電器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在柔性熱電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論文《可自我修復,可回收和樂高式模塊化的高性能可穿戴熱電發電機》(High-performance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th self-healing, recycling, and Lego-like reconfiguring capabilities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蔡克峰教授、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陳立東研究員及南方科技大學何佳清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同濟大學是論文的第一單位。性能優異的柔性熱電薄膜熱電技術是一種「綠色」的能源技術,它可以直接將熱能轉化為電能或利用電能製冷, 該技術的關鍵是製備高性能熱電材料。
-
中科院研製出體溫電池新材料,存在溫差即可發電
IT之家2月10日消息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10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科研人員研製出可利用人體體溫發電的新材料,該材料只要存在溫差即可發電,人體體溫高於環境溫度或環境溫度高於人體體溫均可。
-
熱電薄膜材料產業化前景廣闊
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具有綠色環保的優點,熱電材料在很多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危機趨於嚴重的今天,進行新型熱電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熱電材料薄膜不僅能夠通過低維結構調控其熱電特性,且能與目前的微半導體器件工藝兼容,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通常而言,熱電材料的應用主要通過熱電器件來實現。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製出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通過材料組成設計以及製備理念創新,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工作,成功實現了顯微結構及電熱輸運調控,並由此製備了一系列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目前,該研究的部分基礎成果已經發表,並獲授權發明專利四項。這些工作將為進一步改善熱電性能提供有力幫助,並為熱電轉換應用奠定材料基礎。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熱電材料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直接相互轉換,在工業廢熱、汽車尾氣餘熱等低品質環境廢熱的回收利用領域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隨著新材料、新理論和新工藝的不斷開發和優化,熱電材料的性能也顯著提高。
-
我國該如何讓熱電材料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10月12日,在第十二屆中國熱電材料及應用學術會議上,來自國外近600多位從事熱電學理論、材料與應用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行業重點骨幹企業負責人集聚江蘇省溧陽市,共同圍繞熱電輸運理論與新物理機制、高性能熱電材料及其製備與表徵、宏觀熱電器件及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等6個方面的前沿與熱點,展開了深入的討論,並分享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展望我國熱電事業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科學家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 可用於廢熱發電冷凍裝置 原標題: 科技日報東京9月12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低溫熱電材料,該材料能在低溫條件下顯示出比鉍系熱電材料高出100倍以上的熱電效應。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上海矽酸鹽所舉辦國際熱電材料及器件研討會
第一屆上海國際先進材料——熱電材料及器件研討會於11月9日至11日在蘇州召開。國際熱電協會主席、美國密西根大學C. Uher教授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黨委書記王龍根到會並致賀辭。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副所長陳立東研究員主持。 本次會議邀請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B. Sales博士、美國JPL的T.
-
利用「器件」指導「材料」的反向設計實現「雙高」熱電器件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收錄於話題#Cell Press論文速遞66個物質科學Physical science熱電發電器件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澤貝克效應將熱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可用於空間特種電源
-
新型材料面世有望推動熱電產業化
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葛玲玲 李玉勝 記者張曄)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唐國棟副教授課題組製備出一種新型的熱電材料——硒化錫—硒化鉛相分離塊體,具有製備工藝更簡單,機械性能更穩定,生產成本更低,便於規模化生產應用,熱電優值(ZT值)高等優點。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美國化學協會期刊》上。
-
南方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在環境友好型中溫區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首次在環境友好型SnTe基熱電材料中引入二維範德瓦爾斯(van der Waals)面缺陷以增大其平均熱電優值,為中溫區熱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