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BioChem:科學家成功利用糖分子實現對癌症的診斷!

2021-02-23 生物谷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半乳凝素(Galectins)是一種家族蛋白,近些年來其不斷推動癌症領域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半乳凝素-1,其數量巨大,位於所有人類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這就使其成為癌症診斷和新型療法開發領域的新型靶點。

圖片來源:Workgroup Seibel, VCH-Wiley

日前,來自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利用糖分子實現了對癌症的診斷,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ChemBioChem上;研究者Jurgen Seibel教授表示,我們都知道,半乳凝素-1分子會幫助腫瘤細胞隱藏起來免於機體免疫系統攻擊,近來有研究認為,當半乳凝素-1的功能被阻斷時,免疫細胞就會識別腫瘤並且發動T細胞對腫瘤發起攻擊。

因此,半乳凝素-1或許就會成為癌症研究的焦點,研究者Seibel和其同事非常感興趣對該蛋白的特殊部分—碳水化合物識別結構域進行研究,文章中他們設計了一種能夠非常適合於該結構域的複雜糖分子。Seibel說道,我們將糖分子固定在一個「停泊位點」上,並且連接上螢光染料或藥物分子,此外,研究者還描述了該糖分子如何同具有高分辨X射線結構的半乳凝素-1進行結合。

本文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半乳凝素-1的高親和配體及藥物;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開發能夠檢測半乳凝素-1的快速檢測手段,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早日開發出快速診斷諸如神經細胞瘤等腫瘤的新方法;未來研究者Seibel及其同事將會通過研究把糖分子擴展為一種新型的穿梭系統來幫助藥物製劑直接運輸到腫瘤位點實施殺滅活動。

原始出處:Nadja Bertleff-Zieschang,Julian Bechold,Clemens Grimm, et al. Exploring the Structural Space of the Galectin-1–Ligand Interaction. ChemBioChem (2017). DOI: 10.1002/cbic.201700251

相關焦點

  • 生物技術與新型生物標誌物助力多種疾病的診斷
    人工智慧有助於皮膚癌症的早期診斷最近,來自Waterloo大學以及Sunnybrook研究所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一種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檢測皮膚黑色素瘤的方法。這項研究利用機器學習軟體,通過對皮膚傷口圖像進行分析,從而為醫生們提供與黑色素瘤生物標誌有關的客觀證據。目前來講,黑色素瘤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惡性癌症,但如果治療及時的話還是能夠治癒的。
  • Angew.Chem.:金納米殼層微膠囊:實現癌症診斷和治療過程的完美結合
    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先診斷再治療這樣兩次醫療過程,而且間隔時間較長,容易貽誤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期。另外,由於診斷用藥物和治療用藥物通常都對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分為兩次用藥會增大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風險。因此,如何實現診斷用藥和治療用藥合二為一是對生物醫藥界提出的一個極大挑戰。眾所周知,超聲診斷是一種安全、便捷、價格低廉且實時成像的常用診斷技術。
  • 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得「反物質」,在癌症診斷等領域有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得「反物質」,在癌症診斷等領域有應用前景 新華網 2016-03-10 22:21 來源:澎湃新聞
  • 科學家僅利用1毫升尿液就能診斷出多種類型癌症!
    2018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線設備,該設備能通過對尿液進行測試來實現對癌症的檢測;細胞間能通過一系列不同的機制來互相「交流溝通」,其中有些機制是我們所熟知的,比如在動物之間,捕食威脅能夠有效驅動去甲腎上腺素的產生
  • 科學家首次在太空發現糖分子:或暗示生命存在
    天文學家們近期取得了一項「甜蜜」的發現,他們發現在一顆距離地球約400光年遠的恆星周圍的氣體雲中存在單個的糖分子,這一發現提供了在另一顆行星上存在生命的一種可能性。新浪科技援引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稱,這一發現並非就直接說明了生命已經在宇宙其它區域出現,它只是證明了這樣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 科學家發現一種治療肺氣腫的糖分子
    近期發表於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Lu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通使用小鼠模型,來自RIKEN-Max Planck系統化學生物學聯合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和許多其他研究所已經確定了一種可減少肺氣腫炎症反應和進展的糖分子
  • 雷射為源的光片顯微分析用於癌症的診斷,將同CT診斷一樣簡單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TU Wien 和TU Munich的聯合研究小組,發展了一種新的顯微分析技術,以雷射為光源,可以實現更加可靠的癌症診斷結果。這一技術可以允許腫瘤在外科手術後進行3D分析,而不需要對腫瘤進行切片分析。不在需要切片,同CT診斷技術一樣非常簡單.
  • 【科技前沿】我國科學家成功獲得反物質 癌症診斷領域有重要作用
    來源:科普中國視頻:中國科學家成功獲反物質
  • GRAIL與Cirina合併創建早期癌症診斷與篩查全球公司
    Cirina是一家同樣專注於早期癌症診斷的公司,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CUHK)盧煜明教授(Dennis Lo)及其同事趙慧君教授(Rossa Chiu)、陳君賜教授(Allen Chan),以及主要投資者德誠資本(Decheng Capital)共同創建。該公司的總部位於香港,研究團隊則分布於香港和加州南舊金山。
  • 科學家如何利用聯合療法來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要開發出新型療法治療多種類型癌症,而在治療癌症的道路上,研究者們常常會將不同療法進行結合使用來治療癌症,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重磅級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聯合療法來成功治療癌症。
  • Ang Chem Int Ed:科學家首次實現利用連結化學技術合成DNA分子
    2014年2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揭示,連結化學或許可以用於對人類活細胞內的DNA進行裝配,連結化學(Click Chemistry)是繼組合化學之後又一給傳統有機合成化學帶來重大革新的合成技術,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該項研究為利用純粹的化學方法進行基因合成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
  • Chem.文獻速遞:20200424-20200501
    鑑於HDAC抑制劑和其他抗腫瘤藥(例如BET抑制劑,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和RTK途徑抑制劑)對癌細胞的細胞過程可以產生協同作用,因此將兩個靶點聯合抑制被認為是治療癌症的合理策略。這一策略的優勢在於可以提高單一目標藥物治療癌症的有效性。在這篇綜述中,作者討論了設計涉及HDAC的雙靶標藥物的理論基礎,並深入了解了這些雙靶標藥物的構效關係。
  • 新型表觀基因組平臺或有望實現對早期胰腺癌的準確診斷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藍星基因公司(Bluestar Genomics)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證實了其所開發的新型平臺在檢測早期胰腺癌方面的強大潛力,這或有望幫助解決目前僅在美國每年都有超過6萬名被診斷為胰腺癌患者未得到及時診斷的需求
  • 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技術使癌症突變失活
    圖片摘自:blog.houstonmethodist.org2016年9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由於在許多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或將完全打開癌症研究領域的大門
  • 俄中在核醫學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利用核反應堆對付癌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016年,世界上首例利用核反應堆能量消除癌腫的試驗成功在俄羅斯進行。利用中子源加速器治療癌症的試驗3月初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成功完成。據科學家們介紹,這種方法甚至可以用於治療其他療法均束手無策的腫瘤,如腦瘤的一種常見形式膠質母細胞瘤,罹患這種疾病的患者存活時間平均只有一年多。核醫學是藉助放射性製劑治療和診斷各種疾病的方法,在中國和俄羅斯發展迅猛。
  • Commun Biol:開發出一種用於癌症診斷的新型生物標誌物技術
    2020年7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識別癌症生物標誌物的新方法,這種新方法能夠更加敏感、快速且有效地對癌症生物標誌物進行識別。
  • 2020年全球癌症診斷初創企業融資排行TOP 10
    PathAI的CEO安迪·貝克說 「我們在解決一個長期存在的重要問題,就是準確診斷疾病並利用這些信息有效地指導癌症患者治療」。PathAI公司在其與合作公司的三期臨床研究中發現,與人工評估相比,基於AI的方法可準確量化腫瘤和免疫細胞上PD-L1的表達,並有效地預測患者病情。
  • 用於人和寵物癌症早期診斷!首爾Viosys最新概念技術
    領先的化合物半導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首爾Viosys宣布,通過韓國蔚山大學科學家進行的臨床測試,該公司已開發出一種先進的概念技術,該技術利用紫外線LED Violeds用於寵物癌症早期診斷。根據首爾Viosys的研究小組稱,與人類一樣,寵物患癌症的機率很高,但在癌症的早期診斷上卻相當困難。因此,首爾Viosys正在開發一種不僅可以應用於寵物,也可以用於人類癌症診斷的技術。
  • 我國試管嬰兒孕前基因診斷首次攔截家族癌症
    據悉,這是我國首次將試管嬰兒的孕前基因診斷範圍擴大至惡性腫瘤領域並取得成功,不僅意味著PGD技術的應用範圍被拓寬,打開了癌症相關基因篩檢的大門,也標誌著我國在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及孕前診斷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這一被「阻斷」的致癌基因是位於人類染色體13q14位置的RB1。它本是一個抑癌基因,但時常因發生突變而「失活」,失活後極可能導致視網膜母細胞瘤。
  • 新的DNA掃描技術可以更快地診斷癌症和罕見病
    了解人類 DNA序列可以為科學家提供有關疾病的信息,包括可能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的一篇新論文中,該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指出,現在人們可以比以前更快、更經濟地選擇 DNA片段序列,而無需尋找與 DNA無關的 DNA鏈。生物題,得到答案的速度比以前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