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學否,十萬定輸贏?

2020-11-23 健康界

周末本平淡,正欲昏昏睡,卻差點被一條微博嚇傻了:某醫界大V要以賭局定科學。

事件起因如下:微博大V@燒傷超人阿寶於2014年9月11日21時發布了一條超級震撼的微博,稱:「中醫不是號稱能號脈號出懷孕甚至男女麼?可以選三組人,每組十名。一組是懷孕婦女,一組是味(原文如此,疑為「未」之別字)孕婦女,還有一組是手臂白皙無明顯男性特徵的帥哥。受試者躲在屏風後面,只露出手腕。不知道有沒有人敢應戰?」

隨後阿寶正式發出戰貼:【阿寶挑戰中醫脈診大師公告】挑戰對象:全國三甲醫院副高及以上職稱中醫均可參加。挑戰內容:中醫脈診妊娠與否,隨機盲法測試。準確率超過80%為勝。獎勵:挑戰者無論勝負無需付任何代價。若勝利,阿寶將提供獎金五萬元並終身不稱中醫為偽科學。歡迎愛好科學的土豪增加獎金,歡迎有興趣媒體和我聯繫。

不久某神秘土豪將獎金一舉加到十萬,迅速有中醫應戰,阿寶稍後將賭局交由「第三方」王志安操作,連果殼都興致勃勃地加入了。

看到這裡,俺這個本來就不大相信中醫的人本能地雞凍了一下:中醫被黑,俺所欲也,嘿嘿……

不過,稍一愣神,邏輯縝密的俺又覺哪裡似有不妥。

首先,要想確認「中醫」在此賭局中的勝負,那就必須先確認中醫教科書中是否曾經明確聲稱可以僅憑脈象判斷妊娠這一實事。但可惜所謂的僅僅根據脈象判斷妊娠或男胎女胎之類影視劇中的情節或市井傳言,似乎並未得到過當下正統中醫的認可,那麼,設此賭局豈不也有可能成了無的放矢?想到這兒,俺忽覺黑掉中醫的大業堪憂,後背狂汗……

其次,參加挑戰的中醫代表是否具備相關的資格?王志安是傳統的中醫黑,俺喜歡,嘿嘿……不過,為了讓觀戰者心服口服,是否有必要找一個相對中立者出任主持捏?另外,今天還有一個邪惡的傢伙竟然對我說:「那個應戰的中醫先生,不是阿寶自己找來的託吧」?這這這……怎麼可能?中醫粉的思想就是骯髒複雜啊……

最後,俺想談談這個賭局的終極目標:科學。科學,多麼高大上嚴肅而威武的詞彙,小夥伴們年復一年頭懸梁錐刺股發奮讀書考試一路走來,每個人都自以為對這個詞彙擁有至高無上的解釋權。

不過,俺還是悄悄找度娘問了一下,度娘告訴我:所謂科學,就是「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

OK,一個知識體系,就要由一場賭局來決生死了,這讓人多少感到有些穿越,貌似我們真的已經回到明朝當醫生了……

所謂科學,是一個體系,其中某個細節是否真實,似乎並不一定可以據此判斷其整個體系是否科學,這個邏輯應該很容易理解。

當今,中醫可謂千瘡百孔,危機四伏,中醫黑前僕後繼、此起彼伏,論證中醫非科學的理論和文章也是汗牛充棟,然而,做為一名傳統而堅定的中醫黑,俺也灰常希望能夠多一些豬一樣的對手和神一樣的隊友,而不是相反。

周末幾個朋友在飯局中談到這個賭局,席間各抒己見,其中有不少利益分析和八卦猜想,甚至還有陰謀論,這些俺就都不多說了,不過最後有個朋友的說法蠻有趣:「這個賭局無釐頭,應屬在網絡空間尋釁滋事」。

尋釁滋事?這也太難聽了吧……

相關焦點

  • 等待科學之中西文化差異與中醫的地位
    科學,是少數人所擁有的權利!更多的人,只是屬於被履行科學的義務!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那些擁有頭銜的專家、博士、科學家等等,有身份的人才擁有的東西!普通人講科學是要笑掉大牙的。為什麼?因為,你懂什麼叫科學嗎?你都可以,那我也可以!普通人講科學是很讓人氣憤的,為什麼?因為你說什麼誰誰誰說過的,你那個誰又算什麼東東?
  • 中醫,「科學」嗎?-虎嗅網
    「科學化」作為中醫的持久焦慮當今中國,「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認為某事物「科學」抑或「不科學」,基本等同於價值判斷。從這一點來說,科學已經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即科學主義。如果追問「為什麼科學的地位一定至高無上」這樣的問題太過空泛,也許可以問的是:為什麼只能有一個大寫的科學,而不能有很多個小寫的科學?在一定意義上,儘管中醫一直盡力接納科學,「大寫的科學」卻從來都是中醫的『他者』,即便中醫已經深深投入到力求實現自身「現代化」的努力當中。如果大家只認可唯一的、大寫的科學,會給中醫留下怎樣的一席之地?中醫可否作為一種「他者的科學」,以保障自身、走向未來?
  • 中醫科學嗎?
    中醫科學嗎?科學?不科學?看誰說? 科學指的是普適性,中醫不科學,因為中毉大夫可以做到,無病不治,揮手之間,症狀消失。凡夫俗子,普通的人用同樣的方法,達不到相同的效果,所以說中醫不科學,因為正心修身天人合一,通天地的人可以做到,醫天,醫國,醫人,醫病,可以為良相,可以為良醫,非要讓一個凡夫俗子去做中醫之事,凡夫俗子又怎麼可能勝任呢?所以中醫沒有普適性,所以中醫不科學。 我說中醫科學,因為人人正心修身,天人合一後,成神,成聖,神聖之人,人人可以為醫。
  • 為什麼有人認為中醫不是科學?中醫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超科學」
    導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醫的理念,更是讓很多國外科學家大呼神奇!然而這樣一個傳承了五千年的國粹,卻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更有甚者,居然認為中醫是偽科學!作為一門傳承了五千年之久,並且擁有無數臨床實踐的學科,中醫毫無疑問是科學嚴謹的!但為什麼還會有人會懷疑中醫呢?
  • 職場百科:王福重說,中醫不是醫?是不科學的?難道就該下崗?
    中醫不是中國所獨有的「這一點小編倒是認同」科學醫療:現代的醫學,它是在科學產生之後才有的,真正的醫學,取代了傳統的醫學和診療手段,現代醫學是建立在分子生物的基礎上,建立在解剖學基礎之上,因此所謂中醫是傳統醫學。
  • 錢學森論中醫科學
    從人體科學的觀點,中醫有許多比西方醫學高明的地方,但將來的醫學一定是集中醫、西醫各民族醫學於一爐的新醫學。醫學的前途是中醫現代化,而不在什麼其他途徑。人體科學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
  • 中醫:一個懸而未決的「科學身份」
    [摘要]時過境遷,新的研究新的看法湧現,餘英時對「五四」時期否定中醫的意見倒是有一些疑問。這首先涉及中國到底有沒有科學,如果中國從來就沒有科學,自然中醫也不可能是科學。中醫可算是「廣義國學」的一部分。我曾經提出「中醫是哲醫」的觀點,即奠定了中國學術一般性基礎的哲學理論,主要指太極、陰陽、八卦等等理論,同樣也是中醫的支援意識。如果傳統文化在很多地方繼續有效,那麼,中醫就不應該無效。我還曾經提出,「在後現代科學意義上,中醫是科學」的想法,不過,這個需要做仔細的研究。把過往的直覺記錄下來,留待將來深入,是我這篇文章的用意。
  • 中醫是否是科學?有定論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一個說中醫是科學,另一個說中醫不是科學。其實對於直接探討中醫是否是科學,實屬有點欠妥。首先中醫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標誌產物之一,在上千五千年的歷史中從未中斷。
  • 堅信中醫是科學,就需要有科學態度
    經了解,過去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管理《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MS)時,把傳統醫學院校(中醫院校)與西醫院校並列。然而,WFME在接管WDMS後,對此做法改變了,即現在WDMS只收錄開辦西醫臨床醫學專業醫學院校,而不把中醫等傳統醫學列入此名錄。但是,這並不表明世界衛生組織不承認只開辦中醫臨床專業中醫院校的醫學院校地位。
  • 論道丨中醫到底是不是科學?
    點擊「經典中醫自洽體系」關注我們 ●論 道● 論中醫與科學的關係 作者:潘曉川面臨這樣的挑釁時,我們要回到現代科學的定義,根據科學的定義,中醫不是科學,它是非科學,而不是「不科學的」,更不是什麼「偽科學」。醫學是獨立於現代科學的一種認知體系,中醫不是科學,西醫也不是科學。中醫出現的時候,還沒有「科學」這個名稱,當然也不可能按現代科學的模式發展。經典中醫是一個自洽體系,它正確與否與其它學科沒有一點關係,其它學科可以支持中醫的正確性,這是互恰關係。
  • 中醫既不是科學,也不是偽科學
    中醫是智慧!多年以來,中醫的地位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質疑。因為中醫和西醫的區別過大,和現代科學的理論體系也區別過大,導致很多人攻擊中醫是偽科學,中醫在正規治療中的比重也不斷下降,直到近幾年來有小小的改觀。中醫的理論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包括陰陽,平衡,氣血循環,經絡等,整個中醫是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但這個體系與整個現代醫學體系乃至整個科學體系的是衝突的。科學講究的是嚴格的實驗證明和理論推導,中醫理論大而空,沒辦法進行局部和整體的實驗,還有理論推導就更別提了,只能通過中醫的對人體的成效來反推。過程推導的缺失就喪失了其科學性。但是就最終治療結果來說,就證明中醫不是偽科學。
  • 中醫太超前,科學還不懂!
    ,而探索真相不只有科學這一種方法,中國傳統文化的「取象比類」、「格物致知」也是探索真相的方式。 科學就是用大量的經得起邏輯檢驗的方式去論證這個世界,然後得出結論的過程。相信科學,相信的是用這個方式去論證這個世界,而不是相信科學本身。科學本身是質疑一切的,他的根本邏輯在於沒有證明之前一切結論都是可能存在的;即使被證明了的事情,在出現了新的技術以後也存在被推翻的可能性。科學的態度就是允許一切可能性存在。
  • 楊念群:「中醫」究竟是科學還是「玄學」?
    「廢止中醫案」及其隨後引發的「中醫自救運動」,表面上聚焦於一些中西醫理異同的主題,如「中醫」是科學還是「玄學」,中醫藥名是否應統一於西醫標準等。但重要的是,中醫的存廢及其命運已經與更廣義上的「社會革命」主題建立了相互呼應的關係。
  • 錢學森:中醫是國之瑰寶,是頂級的生命科學
    但讓人痛心的是,到了今日,仍然有人對中醫這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持強烈的否定態度!他們認為,中醫並非是科學,只是一門過氣的手藝!中醫當真無用麼?又或者,單憑望、聞、問、切這些手段,當真已經是落後的醫療手段?
  • 隨機雙盲實驗:中醫的終結者?
    那麼,被大多數人只是買菜時候討價還價的工具 —— 數學,卻在量化科學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統計是這代人的信仰。當我和賭神玩擲硬幣的時候,已知有50%的概率可以獲勝。但你一定要堅持選兩個人就足夠了,一局定輸贏。
  • 中醫的神奇就在於「不科學」!(深度好文)
    自一八七九年(清末),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廢除中醫」的俞樾發表《廢醫論》起到現在,「廢除中醫」的呼聲就從沒停止過。其間,各時期的「廢除中醫」主張者,雖各有其歷史的和社會的原因和目的,所使出的「殺手鐧」也花樣百出,但其基本套路卻是一樣,即打著「科學」的旗號,煞有介事地斥責「中醫不科學」,「中醫是偽科學」。在這把「科學」當「絕對真理」來迷信的當下,這一招真夠致命的!
  • 當我們爭論中醫是否科學,美國已有中醫診所3萬家,搶聘老中醫
    中醫是否科學,中醫、西醫究竟誰當家,這在中國是一個跨世紀的爭論話題 從鴉片戰爭後西醫大量進入中國開始,10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曾經發生過三次大的中醫廢止事件:1912年,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1929年,通過了餘雲岫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障礙案》;1950年,餘雲岫提出「改造舊醫實施步驟」的草案。
  •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用文學講述科學故事
    ■ 學文學的應當懂科學,學科學也應當有一定的文學修養。  中國科普讀物最具影響力的第一品牌、當屬半個多世紀以來影響了幾代人、家喻戶曉的《十萬個為什麼》,總發行量至今已超過1億冊。1960年,我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此後半個多世紀我參與了《十萬個為什麼》各版的寫作,第一版至第六版、版版參與。
  • 錢學森談中醫,他到底懂不懂科學?
    附:錢學森談中醫(全文摘自錢學森書信集)從人體科學的觀點,中醫有許多比西方醫學高明的地方,但將來的醫學一定是集中醫、西醫各民族醫學於一爐的新醫學。醫學的前途是中醫現代化,而不在什麼其他途徑。人體科學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
  • 比賽輸贏影響體味
    捷克布拉格查爾斯大學心理學專家吉特卡·菲亞洛娃博士團隊通過試驗來考察輸贏對體味質量的影響吉特卡·菲亞洛娃分析指出,比賽輸贏的確影響運動員的體味,失敗者的消極情緒會直接對其體味吸引力產生不良影響。▲(林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