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進展:有氧運動促進帕金森病患者腦內釋放更多「多巴胺」?

2020-11-24 騰訊網

北京天壇醫院

公眾號ID:tiantanhospital

關注

導讀

醫學專家一直在研究運動方式能否有益於帕金森病患者。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找到了運動有望治療帕金森病的科學依據。

運動促進PD患者腦內釋放多巴胺

2019年10月最新出版的國際著名帕金森病學術期刊《運動障礙性疾病雜誌》發表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Sacheli等學者撰寫的研究文章。

該研究通過功能核磁技術和分子影像技術檢測發現,帕金森病患者進行有氧運動後,腦內紋狀體代謝活動增強,尾狀核多巴胺釋放增強。

這項研究表明適度的有氧運動,有望調節紋狀體的神經可塑性、促進紋狀體多巴胺釋放,產生治療作用。

運動對PD有哪些防治作用?

從帕金森病動物模型的研究,以及對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發現,適度運動有神經保護作用。

認知和步態障礙是帕金森病中出現的兩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症狀。近期國外學者回顧分析三種運動方式(有氧運動、阻力運動和伸展運動)對帕金森病患者步態的影響,大多數研究顯示步態有所改善。

適度運動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情緒。有氧運動有益於老年人的大腦功能,已經成為國內外學者的共識。

哪種運動方式適合帕金森病患者?

常見的運動形式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運動。

有氧運動主要是改善和提高人體的有氧活動能力,這類運動有步行、慢跑、自行車、健美操等。

力量訓練是以增強力量、健美形體為主的運動,如利用啞鈴、彈力帶等負重法或阻抗法進行的力量練習。

柔韌性運動主要是拉伸肌肉和韌帶,並且伴有調整呼吸節律的運動,如瑜伽、太極、養生操等。這種運動形式以伸展和平衡運動為主要內容。

國外研究發現,早期和中期帕金森病患者進行為期16周的多模式運動項目,包括每周兩次的持續30-60分鐘的運動健身訓練,主要訓練敏捷性、平衡性和協調性,結果顯示這些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能力、認知功能和情緒均有改善。

帕金森病的運動鍛鍊應個體化

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千差萬別。需要個體化分析,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健康情況、以往運動能力等多種因素來綜合判斷,決定如何進行合理的運動鍛鍊和康復。

避免運動負荷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注意控制心率,加強運動中的保護,避免跌倒等外傷風險,熱身時間要有保障,運動後適度按摩恢復。

一般推薦在帕金森病症狀相對較好的「開期」進行運動鍛鍊。因此,運動應與藥物治療相互銜接好,在藥物治療比較到位的前提下進行運動,可以事半功倍。單純依靠運動,藥物治療不合理,很可能適得其反。

本文為基於文獻的分析和解讀,僅用於學術交流和討論,不能代替在醫院診治的具體方案。各類藥物使用時請嚴格遵守國家批准的藥物說明書和有關規定。

北京天壇醫院宣傳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有最新療法
    帕金森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長期引發醫學界和民間的廣泛關注。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的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病最新療法。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Alim Louis Benabid)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對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腦深層刺激手術的發展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 帕金森病的用藥注意事項有哪些?
    治療帕金森病常用的藥物1、左旋多巴類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體,在腦內經多巴脫羧酶的脫羧可轉變為多巴胺,從而補充腦內缺失的多巴胺。代表藥物包括美多芭和息寧。2、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多巴胺通過和多巴胺受體結合在腦內發揮作用,受體激動劑可以增強受體的作用,從而和更多的多巴胺結合,控制運動症狀,適用於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也可以與左旋多巴類藥物聯用治療中晚期患者。代表藥物包括泰舒達和森福羅。泰舒達:對震顫的療效更明顯一些,服用時要整片吞服,不要嚼碎。
  • 基因療法提高多巴胺水平,帕金森創新藥要來了?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在美國約有70萬患者,全世界病人約有700萬至1000萬例。據估計,高達15%的帕金森病患者群體(在美國該數量約為100萬)具有左旋多巴難治或無良好控制的運動波動。雖然在大多數患者中帕金森病的根本原因是未知的,但該疾病的運動症狀來自產生神經遞質多巴胺的中腦神經元的損失。
  •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藥--第一節 擬多巴胺類藥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藥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又稱震顫麻痺。臨床主要症狀為進行性運動徐緩、肌強直及震顫,此外尚有知覺、識別及記憶障礙等症狀。   現認為帕金森病是因紋狀體內缺乏多巴胺所致,主要病變在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通路。
  • 多巴胺能提高帕金森患者「運動能量」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愛平)「帕金森病並不像它最初起病時那麼簡單,涉及多個神經遞質網絡的多系統變性,小腦網絡的異常改變可能也參與某些運動症狀的發生。幸運的是,多巴胺能提高運動能量,足以改善運動控制,但最終其他的退行性改變更加重要。」
  • 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最新策略,聽聽權威怎麼說
    2018年3月23日,國際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會(MDS)循證醫學(EBM)委員會在《MOVEMENT DISORDER》(雜誌影響因子7.072)上發表了最新循證醫學綜述,旨在通過回顧循證醫學證據,更新對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幹預措施的建議。
  • 新進展: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膠質細胞代謝異常
    雖然帕金森氏病的確切病因仍然未知,但近年來,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其病理學中的多種分子機制。近期,有研究人員發現了帕金森氏病患者體內星形膠質細胞的特殊代謝變化。星形膠質細胞(Astroglia),是哺乳動物腦內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細胞,也是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的一種。近日,有研究人員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技術,研究了星形膠質細胞功能障礙與帕金森氏病(PD)病理的關係。
  • 家有帕金森病患者,居家照護記住六要點
    由於腦內黑質多巴胺神經元進行性減少,疾病也呈不可逆的進行性進展,晚期會導致患者臥床、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便秘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非運動症狀,請鼓勵患者多飲水、多活動,多進食高纖維素飲食;另外,也推薦患者多飲用綠茶,因為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保護多巴胺神經元的作用。
  • 「快樂因子」多巴胺,有哪些最新研究?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希望能夠理解為何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缺失會誘發機體運動功能障礙而這正是帕金森疾病的標誌,比如機體僵硬、動作緩慢等;目前被認為更為廣泛接受的解釋就是,機體為了能夠正常移動,大腦會持續需要特定水平的多巴胺,而帕金森疾病患者會表現為進行性地失去多巴胺。
  • 影像「新」技術有助於早期診斷帕金森病 新藥物或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一、核醫學影像「新」技術可檢測腦多巴胺水平,有助於早期診斷   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帕金森病可延緩疾病的進展,但由於帕金森病早期症狀不一定十分典型,以及對抗帕金森病藥物治療可能不敏感,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被誤診為腦梗塞、焦慮症等其它疾病。
  • 帕金森病具體有哪些症狀?
    資料表明隨年齡增長,正常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會漸進性減少。但65歲以上老年人中PD的患病率並不高,因此,年齡老化只是PD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PD發病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重視。
  • 陳海波:關注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
    大會期間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就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進行了討論。 一、運動波動的臨床特點及流行病學 在帕金森病(PD)的運動併發症中,運動波動出現較早。對於早期PD,目前的治療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功能。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隨著對帕金森病的進一步研究,瑞典學者Arvid Carlsson進一步研究確認,帕金森病是大腦特定部位多巴胺缺乏所致,推動了抗帕金森病藥物左旋多巴(L-dopa)的研製。由此,左旋多巴應用於臨床,大大提高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成為帕金病治療的第一個裡程碑。
  • 【Nature子刊】新進展:科學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膠質細胞代謝...
    導言:帕金森氏病(PD)影響全球600多萬人,是世界範圍內第二大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雖然帕金森氏病的確切病因仍然未知,但近年來,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其病理學中的多種分子機制。近期,有研究人員發現了帕金森氏病患者體內星形膠質細胞的特殊代謝變化。星形膠質細胞(Astroglia),是哺乳動物腦內分布最廣泛的一類細胞,也是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的一種。
  • 近期帕金森病相關研究進展
    今天最常見的PD治療是通過多巴胺調節增強腦中黑質紋狀體通路的活性,從而增加紋狀體多巴胺水平並改善與該疾病相關的運動損傷。然而,這種治療長期來看具有顯著的局限性和副作用。相比之下,幹細胞技術顯示出治療PD的希望,並且可能在未來幾十年中至少減輕運動症狀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 幹細胞療法:分泌多巴胺神經元神經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前景廣闊
    帕金森病會引起運動障礙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危害中老年身體健康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全球有600多萬人患有帕金森病,它是阿爾茨海默病之後第二常見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主要病理特徵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dopaminergic neuron, DN)進行性喪失,導致紋狀體多巴胺(dopamine, DA)含量缺乏,從而引起運動障礙。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症狀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姿勢不穩與運動遲緩。此外,一系列非運動症狀可出現在運動障礙之前,包括焦慮、嗅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情感和記憶障礙等。
  • 帕金森病腸道微生物群紊亂的研究進展
    已有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帕金森病病人在確診之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功能障礙。臨床觀察提示:帕金森病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胃排空延遲、便秘等消化道症狀,且發生時間比運動症狀提前,並呈逐漸加重趨勢。大多數帕金森病病人存在胃腸動力異常,胃固體食物排空延遲;1/3的帕金森病病人腸道通透性增加,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也是帕金森病致殘的重要原因之一。
  •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該病一般表現為錐體外系統的症狀和體徵,與帕金森病的症狀體徵相似,大多數表現為肌張力的障礙,患者的臨床表現,比如症狀和體徵,一般情況下較帕金森病進展為快,主要症狀有震顫、肌肉強直、動作遲緩和姿勢反應異常,失眠等。目前RSHWHO渡氧腦細胞營養補劑腦細胞營養補劑進行了帕金森伴失眠的研究資料並明顯改善帕金森疾病進展導致的抑鬱、焦慮、失眠等症狀。
  • 帕金森病,時刻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需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鐵代謝異常相關與帕金森病亦有相關性,患者腦內異常鐵水平沉積部位主要在黑質,而鐵含量的增高在多巴胺能神經元中尤為顯著。當其他神經遺傳性疾病患者腦組織中出現異常鐵沉積時,可表現出與帕金森病類似的症狀。PTEN誘導的蛋白激酶1的異常激活和線粒體修復不足等可能加重線粒體自噬,促進細胞凋亡,進而導致帕金森病的發生。其激活的決定性步驟是線粒體損傷和線粒體修復後的泛素化,直接促進多聚泛肽鏈的磷酸化以及調節線粒體修復和激活Parkin蛋白質,它可以加速多巴胺神經元變性以及細胞質的形成。
  • 患者的福音!幹細胞成為治療帕金森的關鍵
    帕金森小科普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全世界約有500萬患者正在受著帕金森病的困擾,近幾年,帕金森患者也趨於年輕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佔據總患者人數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