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學的素養:美國一篇論文證實美國根本沒有疫情?

2020-08-20 美國知識點達拉斯蔡子

8/13日美國一名醫學博士(Dr. Colleen Hubernmd)發表了一篇文章,對比了美國過去20年的年平均死亡率,然後得出結論2020年是美國年死亡率第二低的一年,因此得出結論,美國根本就不曾有過所謂的疫情,一切都是騙局。


論文摘要


根據此文章的數據和分析,2020年的截止到8/8日的死亡率是0.015358%,過去20年第二低,因此疫情根本不存在。


過去20年死亡率對比


過去20年死亡率對比


她的這篇文章有一些研究方法和數據解讀的錯誤,是一篇典型的爛論文的範本,我一一解讀一下。


1 原始數據解讀錯誤

這篇文章的數據來自美國的疾控中心(CDC)以及其他統計機構,原始數據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她的解讀出現重大謬誤。根據文章的論述,依據CDC的統計,2020年截止到8/8日,一共經過了32周,因為各種原因死亡人數共1627731。但是如果仔細分析CDC的原始數據,你會發現1627731 (這個數字在8/14這周有稍微調整到1671434,誤差範圍內)是從2/1到8/8共28周的數據,而不是32周的數據。所以作者誤以為是從1/1日開始統計的,而忽略了4周的死亡數據,嚴重低估了2020年實際死亡人數。


CDC的原始數據


2 結論推理方法有錯誤

假設我們認為她的數據理解是正確的,那麼她的結論也是錯誤的。總體死亡率低,不代表因新冠死的人少,不代表沒有疫情,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死亡人數降低。

美國平均每天因為各種原因死亡7000-8000人,十大死因如下:心臟疾病,癌症,可以避免的意外傷害(車禍,意外,犯罪等等),慢性呼吸疾病,中風,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流感,腎病,和自殺。疫情期間,因為居家令的影響,人們的外出頻率大大降低,因交通事故,犯罪事故,以及意外傷害而死亡的人數大大降低。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因為居家令,自殺增多,因為醫療擠兌導致因其他病死的人增多。這些情況也不能排除。總之,要經過更加系統和精細的數據分析才能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美國的十大死因


3 知錯不改還狡辯


最新的消息是,這位醫學博士已經在她的主頁主動下架了這篇論文。但是她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只說「其他學者讀了我的文章之後,給我指引了一些CDC網站上的其他數據,而這些數據我是不曾看過的,因此我的數字需要調整」。我會密切追蹤她的新修改的論文。


最新聲明


最後感謝大家加入我的圈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方舟子:對中醫態度可判斷中國人是否有科學素養
    然後,突然有人翻出了五年前一個電視選秀節目的視頻,一個初中學歷的下崗工人在介紹他自稱能得幾個諾貝爾獎的成果時,遭到評委的否定,但因為他蹦出的一串術語裡頭有一個「引力波」,很多人認為既然引力波的存在現在被證實了,評委就該給這個「諾貝爾哥」道歉。從網上輿論看,絕大部分人都支持「諾貝爾哥」。於是就讓人感慨中國公眾基本科學素養之低了。
  • 科學網—美國化學會前會長一篇論文涉嫌自我剽竊
    據美國化學學會(ACS)網站報導,因涉嫌「自我剽竊」,ACS旗下權威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網站近日取消發表
  • 美國著名科教主播比爾·奈說美國國家科學素養「考試」不及格
    美國面臨著兩個巨大的威脅,即氣候變化和冠狀病毒,沒有科學就無法解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些所謂的政治家在慢慢玩遊戲,隨著我們繼續燃燒化石燃料,情況變得越來越糟。另一個災難在美國正在迅速發展,因為我們未能遏制該病毒的傳播,給人類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 來論丨偽科學溯源,無法理索賠:美國把疫情政治化反作繭自縛
    在美國疫情簡報會上,以傳染病專家福奇為代表的醫學家與科學家總是偏居一角,他們的發言時長僅佔12%,科學提議並沒有被及時採納。在政客們罔顧事實、指鹿為馬、肆意妄言時,無奈的福奇們除了成為大眾表情包外別無他法。由一個不尊重科學的政客來主導所謂的「科學溯源」,本身就是對科學最大的玷汙,只會淪為笑柄。科學就是科學,容不得一廂情願,容不得政治正確。
  • 外媒:科學素養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4日發表一篇題為《科學素養是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的》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專家布魯斯·米勒日前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周刊上發表的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 一半美國人拒絕進化論,崇尚神創論,科學最發達的美國為何如此?
    但是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進化已經被化石記錄,遺傳學和其它科學學科所證實,此外,沒有證據可以證明聖經的創造故事或證明上帝在人類或任何其它生物的發育中的作用。實際上,一些州,包括華盛頓,加利福尼亞和喬治亞州的立法機關,學校董事會和鎮議會已經考慮了旨在限制進化論教學的提議。不過包括俄亥俄州的法案在內的大多數措施都已被擊敗。
  • 民科學素養調查就要結束了?你的科學素養達標嗎?
    科學素養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對於你接收到的科技信息,它的來源(官方渠道還是公朋友圈),你對科學技術的態度(凡是我三十五歲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受天譴的),以及你對科學的理解(地球為什麼繞著太陽轉)。上一次2018年的普查,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眾只有8.47%,對於2020年這次普查,我國的目標是達到10%,是不是覺得數據很低很寒酸,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情況。
  • 關於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看看這些院士專家和諾獎得主怎麼說
    論壇上,結合新冠疫情,國內外多位院士專家及諾貝爾獎得主就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性和方法談到了各自看法。公眾科學素養是戰勝疫情的重要力量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實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隔離等科學的社會性措施需要廣泛社會支持,而這有賴於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即公眾科學素養。
  • 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一邊是許多Nature、Science的論文以及許多國際大獎,另一邊是一堆網絡文章,哪邊可信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2020年10月7日,美國白宮量子協調辦公室發布了《國家量子信息科學戰略投入的量子前沿報告》(美國白宮發布量子前沿報告,量子工程學科將建立)。報告說,美國已將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保持領導地位,作為確保美國長期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的關鍵優先事項。
  • 蔑視科學的「反智主義」,為何在美國泛濫?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梁燕 侯健羽 陳聖源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丁雨晴】全球已有600多萬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美國在確診和死亡人數上遙遙領先。有人總結說,在反智主義和民粹主義情緒衝擊下,科學理性的聲音被淹沒,擁有世界先進醫療資源的美國因此成為疫情中的「失敗國家」。
  • ...觀察:美國疫情時間線再前移 美科學家證實病毒來源自然而非實驗室
    全球和美國的科學家都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以科學的方法和態度看待新冠病毒的起源。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強調,目前已有約1.5萬個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她說:「從我們所看到的所有證據來看,這種病毒起源於大自然。」
  • 拋棄科學,美國疫情將雪上加霜
    沒有特殊原因,市民不得離開武漢,機場和火車站進入武漢的通道暫時關閉。多麼勇敢,多麼犧牲,多麼明智的決定。正是因為這個決定,我們才得以從戰爭流行病中退出來,贏得了勝利。回首美國,雖然它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經濟和最好的醫療設備,但疫情已經失去了控制。主要有兩個原因。
  • 一篇論文引發武漢疫情爭議
    圖源:醫學界北京時間1月30日凌晨,美國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線了一篇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瞬間引發輿論關切。有批評者認為,論文提到的 「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觸者中發生了人際傳播」,顯示包括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在內的論文作者至少在1月初已經掌握了明確的人傳人的證據,但外界直到1月20日才了解到病毒可人傳人。
  • 羥氯喹療法、口罩無用論等多篇關於新冠肺炎的頂級期刊論文被撤稿
    2020年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年,許多科學家為此努力奮鬥,爭分奪秒幫助人類戰勝疫情。可是,仍然有一些人,他們被政治所操弄,肆意發聲,不僅招來了較大的爭議,而且引起了極壞的影響。2020年的主題是新冠肺炎,科學家為此發表了很多論文。
  • 南京林業大學沒有一篇論文的教授,網友:區分教授標準,別害人!
    中外名校教授的不同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教授,不論名牌高校還是高職院校,不論水平如何,只要各種的灌水論文就可以被評為教授,甚至還有一些完全不做科研,沒有任何科研著作的教授存在,最近南京林業大學把一位專職授課的教師評為教授,這名教授沒有一篇科研學術論文,引發媒體的讚揚,認為這是讓廣大高校教師回歸教學的本質
  • 馬上評|提高科學素養媒介素養,莫讓謠言蝙蝠滿天飛
    馬上評|提高科學素養媒介素養,莫讓謠言蝙蝠滿天飛 澎湃特約評論員 張濤甫 2020-02-14 18:06 來源:澎湃新聞
  • 2015年美國科學家曾在實驗室創造了一種冠狀病毒,並能感染人呼吸道...
    五年前的爭議論文2015年11月9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傳染病學家Ralph Baric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 雜誌發表了一篇極具爭議的研究論文。印度學者湊熱鬧2019年12月起,中國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疫情,目前已有超過15000名確診病例,超過20000名疑似病例,超過300人死亡。隨著疫情的持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研究論文發表了很多,相關的陰謀論也隨之出現。
  • ...講述美國中小學校園中的進化論的教育問題。有教授,學者進行了...
    近來已有不少譯著談到美國的這個問題,認為是新的反智主義在作祟,而且地方控制中小學教育也比較突出,這導致了美國全國的教育質量藏起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有調查表明,僅有不到半數美國人(48%)接受各種形式的進化論(包括上帝引導下的進化),而接受達爾文自然選擇的進化論的人只有26%。足足有42%的人認為,自宇宙誕生以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一直共存著。
  • 具備怎樣的科學素養才算合格?
    按照美國教授米勒對於科學素養的認識,這些人都應該是具備科學素養的人,因為,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獲得知識,了解自己暫時不懂的事物。按照美國對科學教育的研究,認為現在是移動學習、泛在教育時代,也同樣印證了科學素養的理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雖然教育尤其是正規教育體系是科學素養的主要來源,但已經完全不是傳統認識上的科學素養概念了。
  • 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 袁嵐峰
    一邊是許多Nature、Science的論文以及許多國際大獎,另一邊是一堆網絡文章,哪邊可信不是顯而易見的嗎?2020年10月7日,美國白宮量子協調辦公室發布了《國家量子信息科學戰略投入的量子前沿報告》(美國白宮發布量子前沿報告,量子工程學科將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