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將使全球碳排放下降6%,但不足以抑制全球變暖
全球碳計劃組織主席羅布傑·克遜表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同比下降超過5%,這將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首次下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下降最多的一次。」但這並不足以抑制全球變暖,WMO敦促各國政府在疫情恢復計劃中完善氣候行動部分。羅布·傑克遜指出,無論是蘇聯解體,還是過去50年間的各種石油危機或儲蓄和貸款危機,都沒有像這次的疫情一樣影響排放量。
-
水蒸氣是全球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主要影響因素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 水蒸氣是已知的地球上最豐富的溫室氣體,但其在全球變暖中的地位一直備受爭議。最近,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的美國宇航局衛星數據,更科學準確地估算出它在空氣中的熱誘捕能力,從而確認它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
氣候變化壓力將驅動中國努力求變|全球變暖|排放量|氫能_網易訂閱
中國需要未雨綢繆,儘早在全球氣候變化領域進行布局,除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積極參與者,還要結合經濟與產業的升級、消費社會的建設,以開放的姿態來構建氫能社會!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摩擦顯著加劇,中美兩國走向全面脫鉤並不斷強化對立,新冠疫情大流行衝擊全球各國。在這種背景下,全球氣候變化還是一個受人關注的重要問題嗎?
-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
不過有觀點提出,氣候變化是地球自身運轉規律的體現,就算有化學變量的存在,碳排放也只是眾多作用因素中的一個方面。那麼請問,大氣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如何才能更為準確地觀測和分析氣候變化?———上海臨沂北路何大舟答:早在上世紀中葉,大氣科學界就已明確提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含碳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可通過輻射強迫引起氣候變暖。
-
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問題的解決之道
南北極融化,海平面上漲,全球最高溫度逐年攀升,森林大火頻繁發生,全球物種銳減,氣候變化開始反覆無常甚至病毒開始頻繁肆虐。這所有一切的根源都是全球變暖,氣候和環境所導致的。進入新的世紀,這些問題已經日漸顯著。
-
清華大學地學系劉竹研究組揭示新冠疫情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
應對氣候變化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下簡稱新冠疫情)是當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人類燃燒化石能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氣候變化的最主要驅動因素,而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人類活動呈現大規模縮減的趨勢,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工業生產和能源消費下降了近30%,對全球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影響。
-
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中國處氣候變化敏感區
【財新網】(實習記者 趙煊)全球變暖趨勢仍在繼續,而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4月3日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下稱《藍皮書》)指出,2017年,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並伴隨全球海洋熱含量創新高、北極地區異常偏暖、海冰急劇消融等現象,而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 氣溫和降水等氣候要素是反映氣候變化的核心指標。
-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董文杰談全球變暖及中國氣候變化
我們想問一下,這是不是全球變暖的後果?2007-07-26 15:01:18董文杰: 極端的氣候災害形成的原因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氣候的自然變化,這就意味著有沒有全球變暖,有沒有人類影響,這個氣候都會變。在地球上沒出現人的時候,氣候也在變。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李志青:全球氣候變化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編者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愈演愈烈,至今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與生態話題。「復旦通識」組織「全球變暖」系列,邀請不同高校相關學科的教師撰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學術興趣出發,圍繞全球變暖這一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與討論,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如何面對這一可能即將席捲全球的危機。以下是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教授的文章《全球氣候變化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
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健康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會有不利影響,這在許多人眼中或許是個笑話。然而,事實卻證明,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威脅著人類的生命。 今年1月以來,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的強降雨令多處道路和房屋遭到洪水或泥石流衝擊,842人死亡,逾2萬人流離失所。
-
世界各國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近50年來,氣溫上升的腳步在加快。據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劉洪濱博士介紹,過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明顯升高,本世紀變暖幅度還會增大。最新觀測表明,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20世紀後半葉北半球平均溫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
-
氣候變化九問-環流 溫鹽 氣候變化 PewCenter 科學家 氣候變暖...
美國一家致力於研究應付氣候變暖對策的非營利機構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勞森就氣候變暖的一些常識和問題回答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提問。 問:什麼是氣候突變? 答:科學家們所說的氣候變化,通常指的是"氣候漸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球在逐漸變暖",或者是"氣候在慢慢變暖"。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其中,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剛剛經歷了141年以來,記錄的最暖的1月,平均氣溫約為0℃,比以往同月的平均氣溫高9.3攝氏度。而1月的平均積雪深度只有約7釐米,較過去平均的32釐米少了很多。熱點解讀以熱點事件為背景,主要考察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全球氣候變暖原因、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危害、全球氣候變暖對水循環、工業、農業、氣候、生態環境的影響、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措施。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2018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0℃左右,位於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第四位;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海洋熱含量最高的一年,海平面持續上升,南極和北極海冰範圍遠低於平均值;全球天氣、氣候災害帶來的損失在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的90%以上,發生次數為1980年以來最多。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日益凸顯,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
氣候變暖成全球颶風「加速器」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颱風「環高」11日晚至12日過境菲律賓北部,包括首都馬尼拉在內的多個地區受災嚴重,數以萬計房屋遭洪水淹沒。這是11月14日卡加延河谷地區「環高」過境後的景象。
-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 氣候周期變化還是全球變暖所致?(組圖)
新華社/法新8月4日,一名消防員在俄羅斯多爾吉尼諾村附近工作。新華社/法新..........................................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5時13分報導,俄羅斯大火持續肆虐、巴基斯坦持續強降雨、中歐多國暴雨成災、阿根廷寒流冰凍,最近,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現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飯」。異常天氣今年為何如此猖狂?多災多難的地球能否做到防患於未然?
-
確認人類因素造成氣候變化?全球變暖達到「黃金標準」
近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科學家表示人為全球變暖已經達到「黃金標準」,這將進一步加大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和限制氣溫上升的壓力。「黃金標準」是指在2012年被應用於確認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亞原子粒子的發現。
-
聯合國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原標題:聯合國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來源: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厄瓜多《宇宙報》3月16日報導,聯合國官方網站近日刊發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題為「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
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凸顯全球變暖危害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報訊 根據聯合國3月31日在日本橫濱發布的一份最新氣候科學報告,從冰川收縮到海洋酸化,氣候變化已經給地球的自然系統留下了顯著印記。該報告首次提出氣候變化對人類安全的影響,並強調將平均氣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不到2攝氏度的重要性。
-
正視氣候變暖事實 採取措施適應、應對氣候變化
2012年6月5日(星期二)9時,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氣象防災減災與應對氣候變化」與網友在線交流。 [主持人]您講到很多關於氣候變暖以後我們如何應對。那氣候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因為歐洲現在嚴寒的影響。 [鄭國光]我們講的全球氣候變暖是衡量整個地球平均的狀況,講氣候變暖是有一個時間尺度的。比如說這個地方氣候狀況怎麼樣,按照氣象的統一標準,它有一個30年的尺度。比如今年1月1號使用的氣候值就是1980年到2010年的氣候值。所以全球氣候變暖是講全球的氣候變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