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新高地

2020-12-03 騰訊網

「以前每個月都要跑大良四五次,現在足不出園就可以辦事,太方便了!」11月30日,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順德園)行政服務中心(下稱「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可實現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三級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通辦,佛山市天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喻小明對此點讚不已。

這也是佛山高新區順德園用一流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鍛造核心競爭力的縮影。作為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百強區之首順德高端製造業的集聚區,佛高區順德園打造集產業集群、產業服務體系、高品質公共空間於一體的高質量發展空間,吸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搶灘落地,助力順德打造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

「硬措施」託舉「軟實力」

「一站式」服務送到門口

走進位於順德高新區機械裝備產業園1棟首層,嶄新的服務中心已正式運作,首批10個綜合受理窗口前,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正在熱情接待聞訊而來的企業辦事人員。

當前,國際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營商環境的競爭,國內各大城市改革發展競速,如今也正在轉向優化營商環境的競速。佛山高新區自2019年機制體制改革以來,不斷授權各園管理局實施市、區兩級審批事項管理權限,提升行政服務質量與效能,營造一流創新激勵環境,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但需要「硬措施」來託舉。佛山高新區順德園管理局(順德區高新區管委會)以市場主體感受為導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對標最高最好最優,積極聯動順德區政數局、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和杏壇鎮行政服務中心,通過流程優化再造、服務模式創新,高標準建成服務中心,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為實現企業辦事「少跑腿」,政務服務「零距離」,服務中心由佛山高新區順德園管理局(順德高新區管委會)與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共建共管,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務」模式,承接市級權限事項46項,提供區級投資建設類、經營許可類、民生許可類等「一門式」綜合窗口業務以及部分區、鎮註冊登記業務及稅務涉企業務。後續將逐步完善事項內容,實現市、區、鎮三級事項一地辦結。

服務中心還將探索「政府服務上門辦」新模式,對於企業需要辦理的審批事項,可提供預約上門辦理服務,協調相關部門對企業在招商引資、政務服務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會審會商,以及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政務服務綜合體,大力推行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一次搞定」和「不見面辦理」,提高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讓企業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

「投資備案、工程報建、工商登記、稅務、環保審批等等,以前這些事項都要到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有時候要提前預約四五天才能拿到號,現在在園區一站式辦理,肯定高效很多,節約了不少成本。」喻小明說,天勁新能源在2017年入駐佛高區順德園,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園區的服務越來越完善,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環境,企業明年產值有望達到12億元。

佛山高新區順德園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梁嘉斌表示,服務中心著力打通為企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努力打造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不僅將大大減少企業政務辦事成本、強化資源對接交流,也必將成為順德園乃至佛山高新區的金字招牌,為未來的招商引資注入新動能。

「服務中心的啟用,將有效釋放順德園創新發展活力、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服務效能,也是佛山高新區實施市級事權下放改革的重要起點。」佛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潘東生表示,佛高區將以此為契機,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相關改革舉措在佛山高新區先行先試,為佛山高新區挺進全國高新區20強而不懈努力。

「懂智造+優服務+生態圈」

新興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我第一次來就決定入駐了。」廣州高鐵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偉健說,在進駐順德高新區機械裝備產業園之前,房產證辦理、銀行貸款、公司註冊等事項都是園區招商團隊在幫忙跟進,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令人印象深刻。

當前,佛高區順德園著力打造機械裝備產業園、中集智谷產業園、智能製造產業園、中南高科智能科技產業園等產業綜合平臺,積極推進產業配套項目建設。其中順德高新區機械裝備產業園是順盛投資公司建成的首個高端產業平臺,集生產、科研、辦公和生活配套等綜合產業功能於一體,已吸引一批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產業項目搶灘入駐。

除了產業平臺的強大資源「磁聚」能力外,佛高區順德園優質的投資服務和政策扶持軟環境也吸引各方資本用腳投票。

尤其是在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考驗的形勢下,園區堅持以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更優的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穩產增效,甚至逆勢增長。

比如,復工復產前夕,多家企業不具備設置隔離間的條件,佛高區順德園管理局(順德高新區管委會)立即對接聯繫貨櫃供應商,免費將貨櫃送至企業。

為了充分發揮高新區產業基金的引導作用,今年順盛公司攜手廣州市城發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建總規模達5億元的廣東城發順盛股權投資基金,對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鏈等有潛力的優質雙創類項目進行股權直投,助力雙創產業加速集聚發展和有序轉型升級。

可見,針對智能製造領域的發展特點,佛高區順德園打造了一套「懂智造」的創新服務生態系統,既能提供「一門式」政務服務,又能提供人才招聘、營銷推廣、金融等專業服務,構建一個有資源聚集、人才交互、產業自行調節的經濟生態圈,從而形成產業鏈集聚效應。

今年以來,佛山高新區順德園籤約落戶重大項目9個,總投資額近255億元,其中超百億項目2個,20億元項目1個,10億元項目3個,項目涵蓋集成電路、大數據、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同時吸引了騰訊、華為等行業頭部企業展開業務對接,逐漸顯現出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產業鏈集聚效應。

「歸屬感+舒適感+未來感」

「產業版」未來社區呼之欲出

順德高新區作為佛高區順德園的拓展片區,也是產城人文融合的典型代表,園區環境的蝶變已成為其獨特的發展優勢。以服務中心為圓心,15分鐘步行範圍內,職工之家、體育公園、步行綠道、休閒公園等配套讓人流連忘返,探索產業社區服務新功能的15分鐘生活圈在順德高新區已經成型。

佛山市順德區礪劍鑫翰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許敬足正在準備施工許可證的材料,在服務中心遞交後就可以領證,不用再往大良跑。

2017年,由於生產擴大需要,專注於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的礪劍鑫翰開始接洽順德高新區。「短短一年後,這裡的環境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為這種速度感到很驚喜,很快就下定決心落戶。」許敬足說。

許敬足所說的變化,是順德高新區「產業版」未來社區的呼之欲出,一個集產業集群、產業服務體系、高品質公共空間於一體的公園式產業新城雛形已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順德高新區整合利用水系、綠地,正在形成花園式生態園區。在順業西路,3公裡的黃花風鈴木全部盛開的時候,就像一條絕美的「黃金大道」;德富路兩側屆時也會呈現壯觀的三角梅美景。在這裡,將很快實現冬看三角梅、春賞黃花風鈴木的體驗。

除此之外,這裡還引進了順德區內最優質的公辦教育資源,包括百年名校西山小學和順德一中,並將實現從幼兒園到大學全學齡段優質教育資源體系,優質教育高地正在崛起。

何偉健透露,雖然廠房還正在裝修,但有些員工已經第一時間在順德高新區買房落戶,準備紮根順德安居樂業。

由美的、中交、恆大、榮盛等知名房產商開發的高品質商住項目,同時濱江親水平臺等公園群陸續投入建設,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在籌劃建設,園區空間類型越來越多元化,從以生產為主的傳統園區向「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產業社區轉型的足跡日益清晰。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順德高新區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這裡臨近順德新港,為貨運物流提供便捷的水路運輸。「蛇口-順德組合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首個啟動項目,順德企業將進出口貨物交到順德新港視同交到深西港區,大大節約了物流成本,為企業打造了便捷的出海通道。

更值得期待的是,從中山快速直達深圳的深中通道預計提前到2023年通車,屆時從順德高新區到深圳前海,通勤時間將由以往2小時縮減為40分鐘。

承擔著順德的產業高新夢想和高質量發展使命,佛山高新區順德園將堅定邁出順德智造走向全世界的鏗鏘步伐,為推動佛山高新區爭創全國高新區20強貢獻順德力量。

撰文:蔣曉敏

相關焦點

  • 司法助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而這些企業發展的背後,都離不開法治化營商環境。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召開,提出了「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等多項要求。這為深圳進一步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提出了新的目標。
  • 【甲秀評】打造開放經濟新高地 提升樞紐輻射能力
    逐夢高質量發展徵程,必須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搶抓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機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為抓手,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流合作,加快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匯聚跨境電商服務資源,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和良好法治環境,打造西部地區陸地港口和重要進出口貨物集拼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周年成績秀——「一個平臺八大體系...
    特別是近半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增城)便利區在廣州市增城區正式啟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正式推出自動售賣新模式,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達到了第六批,集區域總部、商務洽談、線上線下交易、產品發布、展示推廣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成功落戶越秀……一項接一項的工作又快又穩,打造出一個高標準的惠民惠商優質農產品服務平臺。
  • 奮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常州高新區「高新事高興辦」
    「今年將緊扣『發展所需、企業所盼、時代所向』,奮力打造『審批最簡、效率最高、服務最優、活力最足』的一流營商環境。」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表示。為此,常州高新區將紮實提升「高新事高興辦」品牌的服務力和美譽度,加快建設營商環境新高地,助推高質量發展走在更前列。
  • 多維度、集成化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
    【關鍵詞】 優化營商環境市黨代表 台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生產總監 郭勇軍市黨代表 浙江奧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志國市黨代表 臨海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 謝 偉「營商環境只有更好
  • 打造營商環境「畢節高地」——畢節市強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掃描
    這是畢節市強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優質服務的一個縮影。隨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選擇到畢節投資發展。為吸引企業到畢節投資興業,畢節著力打造服務和效率高於周邊、成本和負擔低於周邊的營商環境「畢節高地」。
  • 濱海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 到2022年實現濱海新區營商環境建設水平處於全國前列,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35年實現營商環境建設國際領先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國際化海濱新城。昨天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濱海新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10月,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相繼印發了加快推進新時代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文件。
  • 保障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 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
    近日,水利部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立足大灣區灣情、水情,深入分析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面臨的形勢,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的總體布局,明確了2025年、2035年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目標任務。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如何?如何做好保障措施?
  • 不見面審批、辦事「零跑腿」,數字賦能廣州營商環境優化
    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數據共享。為讓「數據多跑路、市場主體少跑腿」,廣州大力推進數字賦能營商環境優化,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數據共享,印發《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專項信息共享目錄》,依託廣州市政務信息共享平臺,目前已共享103個數據主題累計超6億條數據,支撐了企業開辦、辦理建築許可、登記財產、執行合同、辦理破產等優化營商環境指標。
  • 張家界市與粵港澳大灣區知名商協會、企業對接懇談會在深圳舉行
    紅網時刻張家界4月18日訊(通訊員 張新芳)4月17日下午,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舉辦對接懇談會,與30多位粵港澳大灣區知名商協會、企業代表同商發展大計,共謀合作良機。會上,張家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虢正貴講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歐陽斌作市情推介,張家界市駐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資聯絡處主任佘芳發言。
  • 榕江: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發展潛能
    近年來,榕江縣不斷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為市場活力充分迸發創造良好環境,企業在這裡投資安心、放心、順心,項目實現早落地、早生產,同時給全縣富餘勞動力帶來穩定就業。 據第三方營商環境評估,榕江縣由過去2017年的全省81位,躍升到2019年排全省13位,上升了68個位次。
  • 京津冀區域城市營商環境排行:北京全國第三 天津全國第二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京津冀區域城市營商環境排行:北京位居全國第三 天津排第20名 石家莊唐山進入全國百強京津冀地區哪個城市營商環境好?根據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296個地級以及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20年全國前十名中北京位居第三,也是唯一的北方城市。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舊金山灣區良性循環的創新生態系統、科技灣區的塑造經驗,對粵港澳大灣區有著極強的借鑑意義;東京灣區同屬亞洲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有著相似的文化淵源,發展路線亦是由上至下的高度規劃下的發展路徑,其發展經驗值得粵港澳大灣區借鑑;紐約灣區作為世界文化之都,其文化產業發展經驗,對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文化灣區具有借鑑意義。
  • 種好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西安營商環境表現搶眼 多項指標居全國前列
    優質的營商環境不言而喻。近日,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了全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後,於12月21日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西安營商環境表現搶眼,位列全國第十一位。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新高地」見聞:科創走廊蓄能量
    新華社深圳8月3日電題:科創走廊蓄能量——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創新高地」見聞新華社記者 孫飛、王豐位於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位置的深圳光明科學城,今年核心區建設項目已有6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這裡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近期,致力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的深圳灣實驗室,正式落地光明科學城。
  • ...新高地打造雙循環的重要樞紐扛起自貿港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劉賜貴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自貿港的引領作用,著力建設開放新高地,著力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切實扛起海南自貿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 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
    原標題:富力地產籤約南沙小烏村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典型不久前,富力地產與南沙區東湧鎮小烏村籤署前期服務協議,富力地產將通過產業規劃與引進,將小烏村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鄉村示範項目。小烏村黨委書記何錦柏也發表致辭,高度肯定了富力地產在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領域的豐富經驗,相信富力地產能夠在尊重小烏村人文歷史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將小烏村打造成南沙北門戶的新形象。據介紹,小烏村位於東湧鎮西北部,番禺大道南段、南沙大道北段,是粵港澳大灣區重地廣州南沙的北門戶。一小時車程能到達廣州城區、佛山、東莞,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 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發布
    新華社深圳4月10日電(記者孫飛)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深交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聯合工信部下屬單位賽迪研究院9日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開幕式上,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指數(簡稱:灣創100,代碼:980001)。
  • 粵港澳大灣區火熱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香港重磅官宣「機場城巿」
    2019年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明確指出,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為呼應《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在大灣區內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及十四五戰略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核心,香港機管局結合成熟時機,率先提出「機場城市」發展藍圖。大灣區人口約7000萬,國內生產總值約10萬億人民幣,其發展計劃為香港國際機場帶來龐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