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遷移學習走向整體建構

2020-12-04 教育信息速報

【一堂好課】

遷移是一條重要的心理學原理。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指出,有學習的地方就有遷移。先前學習對後續學習產生積極影響的,稱為正遷移;產生消極影響,稱為負遷移(或稱「幹擾」)。

雖然遷移廣泛存在,但要能夠進行正遷移並非易事。我的師父——張興華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的正遷移量越大,他們通過學習所產生的適應新的學習情境或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就越強。這種正遷移量的實質,是學生掌握已知的概括化程度。

在我20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始終注重讓學生溫故知新,探新再連舊,實現新舊知識的「跨越」。隨著數學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思維能力、培育核心素養、落實學科育人等時代呼聲越來越高,我開始跳出只在一節課中進行遷移學習的局限,走向整體建構教學研究。

所謂「整體建構」教學,就是基於數學知識的內在系統關聯,幫助學生完善認知體系,發展思維能力,進而更好地理解數學,輕鬆地學好數學。我從小學數學六年學習視角,尋找不同領域、學段、分冊各知識內容間的邏輯關聯,再基於全景結構展開教學。

這樣的教學理念,可以從《角的度量》一課開頭、結尾片段中來感受:

【課始片段:整體進入,激活學習經驗】

師:角的度量,也就是角的測量,我們以前都學過哪些測量?

生:長度、面積、質量……

師:溫故而知新。以前是怎麼測量長度和面積的呢,(課件出示用直尺量鉛筆長度的畫面)瞧,這支鉛筆多長?

生:7cm。

師:這裡的「cm」是什麼?「7」呢?

生:「cm」是長度單位。「7」表示鉛筆有7個1cm長。

師:回顧長度、面積這些量的計量,它們有什麼相通的地方?

生:都是先確定一個計量標準,再用這個標準去測量,得出計量結果。

師:今天我們研究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到底測量它的什麼呢?

生:測量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

師:聯繫先前的學習經驗,要測量角的大小,首先要做什麼?

生:首先,我們要定一個標準。

師:角的測量標準會是什麼樣子呢?

生:我想會是一個小小的角,因為測量長度是用短的長度做標準,測量面積是用小的面做標準。

師:有道理。你真會聯想!

【課尾片段:整體建構,通透計量本質】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量角的標準,有什麼收穫呢?

根據學生回答,形成結構化板書。

這節課,將「角的度量」連結到學生以往計量學習的經驗上去,幫助學生回顧、梳理出計量學習的三部曲「定標準→去測量→得結果」。打通關聯後,「把新知之舟停泊在舊知的『錨樁』上」,從而較高層次實現認知的建構。

我的師父曾說過,直接影響學生遷移學習過程的主要有三個認知結構變量:一是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是否有適當的觀念可以利用;二是新的學習任務與原有概念系統可以辨別的程度如何;三是原有觀念的穩定性和清晰性如何。細細想來,相比以前「單節課」視角的遷移學習,雖然整體建構教學實現了更高層面的擴展超越,但就其本質而言,又是相承相通的。

(作者:許衛兵,系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校長)

【來源:光明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基於建構主義的學習觀,知識的學習過程可以分成哪些階段?
    基於建構主義的學習觀,知識的學習過程可以分成哪些階段? 查看答案解析【正確答案】 基於建構主義的知識學習觀,我們把知識的學習過程劃分為知識的生成與理解、知識的整合與深化、知識的應用與遷移三個階段。
  • 聯邦學習 OR 遷移學習?No,我們需要聯邦遷移學習
    與此同時,基於遷移學習的的特性,FTL 的參與方可以擁有自己的特徵空間,而無需強制要求所有參與方都擁有或使用相同特徵的數據,這使得 FTL 適合於更多的應用場景。本文關注聯邦遷移學習方法,在介紹聯邦學習和遷移學習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探討向經典聯邦學習中引入遷移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此外,本文還將梳理目前主流的聯邦遷移學習方法,並重點介紹其中的 4 篇文章。
  • 教師招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的基本理論有四大流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是我國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重要考點,因此幫助大家梳理一下主要內容,從而輕鬆應對考題。一、建構主義的產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從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在吸取認知等理論觀點後,朝著與客觀主義更為對立的方向發展起來的。
  • 高效率學習,從「整體性學習」開始,逆襲成為學霸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高效的學習,應該學會學習。今天就介紹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整體性學習」,該方法來自於一個加拿大的學霸——斯科特·楊,他使用整體性學習的方法在1年內完成MIT的4年33門課程的學習。大寫的服!
  • 教師資格證筆記: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
    教師資格證筆記: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教學高頻考點1.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線):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動機水平與作業難度密切相關:任務較容易,最佳動機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也適中;任務越困難,最佳動機水平越低。4. 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
  • 皮亞傑和他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被視為「教育界的一場革命」,創始人是皮亞傑,後來在維果斯基的推動下,得到完善。03建構主義的學習觀:1.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習不應該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應該學生主動去構建信息。2.社會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性:學習是通過參與社會文化活動而內化相關的知識技能、掌握有關工具的過程。這個過程常常通過一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3.建構者提出了情境性學習的觀點。
  • 快速掌握學習遷移理論
    近期很多地市都在開展教師招聘考試,很多同學都進入了最後的備考衝刺階段,進入了刷題階段,但是很多同學都在反映在學習遷移理論的人物和觀點時,還是不能理解相關考點,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遷移理論的相關人物和主要觀點:首先我們要清楚,教育心理學所研究的學習遷移是狹義的遷移,特指前一種學習對後一種學習的影響或者後一種學習對前一種學習的影響。
  • 種植活動建構幼兒數學核心經驗
    在活動中,我們不斷探索如何幫助幼兒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建構有益經驗、積累學習方法、形成積極情感。以「石榴豐收啦」為例,我們是這樣在種植活動中建構幼兒數學核心經驗的。關注幼兒已有經驗,讓「問題」成為活動主題首先,幼兒的「問題」在哪裡找尋?找尋幼兒的「問題」就是找尋幼兒的好奇心與興趣點。
  • 建構主義與傳統教育的差別
    建構主義心理學的教育觀在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中,集各家之所長,自成一派,影響之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指導教育實踐工作。在建構流派縱向發展上來了解建構主義心理學,有突出貢獻的心理學教育學家主要有這麼幾位:皮亞傑,維果斯基,斯滕伯格,科恩伯格等。他們提出的觀點是按照先後順序的擴充和發展。
  • 建構主義的基本派別
    建構主義表現出六種不同的傾向:建構主義」可謂當代教育心理學界的時髦字眼,很多人都想表明自己的立場:我是建構主義者。然而,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建構主義者對學習的理解並不完全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分歧。知識是在人類社會範圍裡建構起來的,又在不斷地被改造,以儘可能與世界的本來面目相一致,儘管永遠也達不到一致(見Ernest, 1995)。另外,它也把學習看成是個體建構自己的知識和理解的過程,但它更關心這一建構過程的社會的一面。
  • 遷移學習怎麼做?遷移成分分析 (TCA) 方法簡介
    王晉東 (不在家),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生,目前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遷移學習、人工智慧等。之前整理總結遷移學習資料的時候有網友評論,大意就是現在的類似資料大全的東西已經太多了,想更深入地了解特定的細節。從這篇文章開始我將以《小王愛遷移》為名寫一系列的介紹分析性的文章,與大家共享遷移學習中的代表性方法、理論與自己的感想。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學備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
    學習的基本理論有四大流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是我國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重要考點,因此幫助大家梳理一下主要內容,從而輕鬆應對考題。一、建構主義的產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從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在吸取認知等理論觀點後,朝著與客觀主義更為對立的方向發展起來的。
  • 認知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區別和聯繫
    認知結構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區別和聯繫聯繫:建構主義和認知結構主義,都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都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由學生自己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學習觀。區別: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學生通過學習共同體在具體的情景中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是不一樣的。認知結構主義的學習觀:學生通過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 中公專項輔導:建構主義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區分
    學習理論是各地區教育心理學的一大。學習理論包括行為主義理論,認知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等。考生在複習中除了要對最基礎的行為主義理論有深度了解,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也是一大重點,因為這兩個理論是我們開展新課程改革的依據和理論基礎。單方面理解建構主義並不難,包括書上的學習觀,學生觀,教師觀。代表人物有皮亞傑等。
  • 自監督學習知識遷移
    如何判斷一個表示學習的好壞?線性分類:利用固定特徵進行ImageNet分類小樣本設定:ImageNet分類只使用1%至10%的數據。遷移學習:在PASCAL VOC上進行目標分類、目標檢測和語義分割。我們可以看到,上述評價方法要求我們對前置任務和目標任務使用相同的模型架構。
  • 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的區別
    建構主義在教育和心理學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課程改革、科學和數學教育、教師教育以及教育研究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文獻中也頻繁出現,而人本主義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那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兩者有什麼聯繫與區別。首先,建構主義不是一個學習理論,而是眾多理論觀點的統稱。很多研究都認為自己的理論是建構主義的理論,但他們之間卻有很多分歧和不同。
  • 基於建構主義的五大教學模式之:問題教學模式
    討論教學模式是大家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通過協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體驗教學模式是將問題設計成一個個項目或任務,學習者通過體驗、實踐完成任務的教學方式。可見,所有的建構主義教學都是基於問題的教學。所以,基於建構主義的教學法都有相似性:圍繞問題、學習者為中心、協作學習等。那麼,為什麼又將問題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法單列出來呢?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經典實驗篇之學習遷移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經典實驗篇之學習遷移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而學過折射原理的學生,則能迅速適應水下4英寸的學習情境,學得快,投得準。
  • NLP領域中的遷移學習現狀
    圖1一、內容簡介我們在這篇文章中的對遷移學習的主要定義如圖所示,遷移學習是一種從源設置中提取信息並將其應用於不同設定目標的方法 圖2:遷移學習過程的說明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以預訓練的語言模型形式進行的遷移學習已經在NLP領域中普及,為許多不同的任務帶來了新的最好成績
  • AAAI 2019 | 自動機器學習計算量大!這種多保真度優化技術是走向...
    本工作利用有限的高保真度評價樣本學習一個預測器,用於預測高低保真度評價之間的殘差,在優化中使用低保真度評價和殘差預測值之和代替高保真度評價。關鍵難點在於高保真度評價有限,用於訓練預測器的樣本極少,本工作提出了一種系列化遷移擴展的方式,預訓練數個基預測器,然後線性組合基預測器的方式得到最終的殘差預測器。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訓練樣本較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