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微博新詞彙的研究

2020-11-24 中國質量新聞網

    田書慧

   【摘要】隨著網絡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信息交流日益便捷,越來越多的微博新詞彙正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微博新詞彙的構成主要有字母的縮略化、數字的特指化、文字諧音轉義等十個方面。微博語言對規範語言的負面影響主要是構成形式多樣但不規範、文化審美由雅文化走向俗文化等。應客觀地分析和對待網絡語言,加強對網絡語言的使用引導,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

    【關鍵詞】微博新詞彙;構成方式;語言規範

   微博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它囊括了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以及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以其用戶量巨大、發布信息快、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極大地促成了微博網絡文化的生成,許多微博新詞新語也應運而生。網絡語言已漸漸成為漢語詞彙系統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之一。本文針對微博新詞彙的使用進行了一些調查研究,並就如何規範網絡語言提出了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微博新詞彙的構成方式

   微博新詞彙與傳統漢語詞彙構成方式有很大的差異,一般詞彙嚴格按照語法規則及構詞法構成,而微博新詞彙則是網友在日常表達中隨意運用、創造的,有極強的隨意性,基本上無章法可循。如果沒有使用微博的習慣與接觸網絡文化的背景,大眾很可能無法理解微博新詞彙的含義。本文以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微博新詞彙為對象,對其構詞方式進行梳理,最後系統地總結了微博新詞彙常用的幾種構詞類型,並列出實例輔證,力求研究翔實、準確。

   (一)字母的縮略化。因微博字數容量的限制,字母縮略化的現象很容易在微博上出現,其特點就是言簡意賅。通過英文字母和漢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的角度諧音,字母也有了非常大的表情達意的功效。例如:CU的讀音跟英語Seeyou諧音,就是「再見」的意思;英文大寫字母GG,漢語拼音跟「哥哥」諧音,GG常用來指「哥哥」,MM用來指「妹妹」;烘焙機跟英文單詞homepage諧音,網絡上人們常用烘焙機指個人主頁。

   (二)數字的特指化。用數字代替語言,利用數字的諧音,婉轉地傳情達意,增強語言的渲染力,從而產生特別的效果。例如:2333表示大笑,笑得打滾,多的那個3是滾出來的影子,所以有些人也喜歡用很多3來加強效果;201314表示「愛你一生一世」,因為諧音,2013年1月4日也就成了一個特殊的日子,很多情侶因此選擇在這一天永結百年之好;520表示「我愛你」,簡單的網絡流行語言,表達的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嚮往,每年的5月20日就成了網友們自發興起的節日——網絡情人節。

   (三)數字和字母組合以及漢字和英語組合。網絡新詞語不再拘泥於傳統的詞語構成法,各種漢字、數字、字母或者特殊符號混雜在一起,怎麼方便怎麼用,新詞新意層出不窮,五彩紛呈。例如:3Q=Thankyou,表示「謝謝你」。3的漢語讀音和thank第一個音接近,字母Q的讀音和這個句子中剩下的讀音接近,3和Q組合在一起,既方便鍵入,又非常調皮活潑,大受青少年網民的青睞。3H學生,是三好學生的意思,這個詞也是利用數字與字母讀音和漢語拼音諧音組成的。用……ing表示進行時,如:無限鬱悶ing,表示此時此刻鬱悶的心情;8錯、8給,利用8是不的諧音,表示不錯、不給的意思,形象而生動,給人聲音和視覺的衝擊,很容易理解並使用。

   (四)文字諧音轉義。諧音轉義的使用在網絡中大量存在。在極具傳播力的微博平臺,因為轉發和評論的互動,使得這類活潑靈活的表達技巧和方式更受歡迎。例如:醬紫=就這樣子呀,童鞋=同學,稀飯=喜歡,有木有=有沒有,雞凍=激動,黴女=美女,菌男=俊男,桑心=傷心,神馬=什麼,帥鍋=帥哥,灰常=非常,表嘛=不要嘛,等等。

   「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糖高宗」「蘋什麼」等新詞彙不斷在微博上湧現出來。在百度百科「蒜你狠」詞條的定義是:「蒜你狠」成為時髦用語是源於2010年大蒜價格瘋漲超過100倍,甚至比肉、雞蛋還貴。在百度公布的2010年網民搜索風雲榜顯示,在2010年網民點擊檢索的十大網絡新詞中,「蒜你狠」位列第一名。

   (五)非語言符號的運用。網友們還大量運用非語言符號來代替言語,如早期的「囧」「槑」等,還有微博運營商目前推出的大量表情符號。非語言符號的使用與微博轉發的便捷性有關,轉發者在承接原創微博的同時加入簡單的符號,這既符合微博發布信息簡潔且迅速的特性,還表達了轉發者模糊的情感態度。如最近「。。。。。。。」被廣泛使用,用以表達內心的無語感;(⊙?⊙)表示驚訝,(→_→)表示懷疑,╮(╯▽╰)╭表示沒辦法等等。

   (六)詞義轉化。在原有的詞義中大家隨意轉化成相關的引申義,擴大詞義範圍,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好的表達效果。例如:天然萌、天然呆,原指動漫人物形象可愛,現在評論別人微博中趣事時常常用「你天然呆啊!」。節操,即貞操(在這裡詞義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與過去相比多了調侃意味,並沒有那麼嚴肅)。例如:你的節操掉了一地。相反來說,無節操就是指沒有節氣操守,做人沒有原則。

   (七)名詞動詞化。例如:「汗」表示慚愧,用汗很形象地表達了慚愧時流汗尷尬的狀態;「汗」也被用來表示吃驚,因為吃驚而大汗淋漓了。

   (八)方言化。很多網絡新詞來源於方言。最典型的是「二」這個字,常用於形容一個人分不清場合,掂不出輕重,說話不過大腦,做事不想後果。例如:那個人二得很!「二」字還用來形容自己聽到驚人且不能理解的言論時的心理狀況,如「我二了」;再比如形容某方面比較強悍,帶有戲謔,如「那傢伙踢球二得很」。

   東北方言中「人」的發言和「銀」一樣,現在往往用「銀」來指「人」了。還有像用「哇涼哇涼」來說明對某事或某人寒心了。

   (九)特殊格式。微博中句法格式要求不嚴格,形式感更強的「段子體」受到創作者的熱烈追捧,並且一經個別網友運用立即引起大量網友效仿,傳播力極強。例如:「好坑爹啊!!!坑爹啊!!!爹啊!!!啊!!!!」起加強語氣的作用,沒有褒貶等語氣色彩,其中句子中的字逐句減少,格式體現出規律性,標點符號疊用!!!!表示使用者強烈的情感表達願望;555,嗚嗚嗚(哭)的諧音,如果想表示傷心欲絕,可以用更多的555555……來表示,這類格式都強烈地體現出網友創作的隨意性和創意性。

   (十)口語化表達。口語化、通俗化、事件化的表達方式也是微博大量新詞彙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轉發性微博中,簡短的口語表達更受歡迎。如「贊」「頂你」等簡短的口語詞彙頻繁地出現在原創微博的轉發中,既表達了轉發者對原創作者的支持,同時也體現出微博詞彙的隨意性與便捷性。微博語言多是寫作者即興或者隨意的語言,對句法要求不是十分嚴格。例如:

   噗:在網絡用語中,常有「我倒」的含義。形容發言者對所見所聞的極其無語,內心所要表示出的狀態。也有「噗」一聲笑了的意思,表示某事出乎意料,或者對某種程度雷人的事情,懷有一種嘲笑、偷笑的態度。網友們還經常使用「噗哈哈哈哈」的表達方式,表達大笑不止的狀態,很有畫面感。

   點讚:微博排版中,一條新的微博發布右下角有個大拇指豎起的圖標「贊」,點一下表示支持。網友們在瀏覽微博時,不想發表評論但表示支持態度時,順手點讚,這已成為很多網友的習慣。

   亮瞎:一般是形容帖子樓上的內容太過誇張震撼(貶義),太亮了,讓人承受不起。這既表現了對帖子內容的排斥,也體現了網友的態度,用經濟、簡潔的詞語精準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這樣的微博新詞彙還有很多,如躺槍、中國大媽、逗比、屌絲、團購、秒殺、房嫂等詞的走紅,因其新聞含量高、與時政相關,還由於其含義能精準地概括某一社會現象或內涵。

   微博新詞彙就像新生事物一樣,發展日新月異,且明顯具有時事性的特點,受眾非常廣。在流行之後都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並衍生出相關的「周邊產品」。越來越多的諧音詞誕生並風靡網絡,這些具有娛樂和樂觀精神的新名詞也成為網絡上的一大看點。

    二、微博語言對規範語言的負面影響

   為了提高速度,網民們挖空心思「創造」出令人新奇的「網語」,這種另類表達因為簡潔直觀、通俗、風趣、幽默、個性化,很快就成為他們的通行語。而這些並沒有在大部分成人中實現「掃盲」,反而成了大多數中老年人進入網絡的最大障礙。提意見叫「拍磚」,強烈支持叫「狂頂」,看不懂叫「暈」,尷尬叫「汗」……這一連串的用詞讓許多成人面對屏幕不知所云。還有些詞,如「我夥呆」「喜大樂奔」等,更是讓許多人一頭霧水,這無疑給我們的網絡交流設置了障礙,影響了更多人融入網絡平臺。

   (一)構成形式多樣但不規範。網絡語言五花八門,大量的詞語不符合現代漢語常規,違反了漢語正常的構詞規律和語法規則,對現代漢語規範化發起了挑戰。如十動然拒、男默女淚、累覺不愛、人艱不拆等詞。(二)語言運用規則的失範。網絡語言隨意的成分太大,怪詞、錯字、別字隨處都是,省略句多,造成句法成分殘缺和詞性的變化。規範的語言被所謂的幽默調侃代替。對尚無辨別能力與正在學習漢語使用的學齡兒童及漢語學習者來說,有很強的負面影響。

   (三)文化審美由雅文化走向俗文化。網絡語言的簡單直接破壞了文字的內涵和美感,傳統書面語言的深厚意蘊將面臨挑戰,傳統語言的雅文化日漸被網絡的俗文化所取代。網絡語言具有的快捷、簡略、雜糅等特點,決定了網絡語言好比是一種富含添加劑的速食,青少年吸食過多,反而會影響其吸收豐厚而典雅的中華文化。文字與詞彙本是漢語文化的載體,越來越多的俗文化侵佔了雅文化的地位,對漢語文化的傳播十分不利。

    三、對微博新詞彙規範的建議

   微博新詞彙形式多樣,富於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詞彙在網絡上的迅速發展和變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但微博新詞彙的主觀性、隨意性和局限性,對現行的語言規範有一定的衝擊,已引起社會的關注。抵禦這種衝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對這些網絡詞語進行規範,尋求一種既符合網絡語言特點,又不違反語言規範,具有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有效途徑。

   (一)客觀地分析和對待網絡語言,讓其合理地存在,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縱觀漢語的發展史,語彙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失去生命力的詞彙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新的詞彙總是被大眾廣泛應用。以官名為例,「尚書」「侍郎」「大夫」「陛下」「太師」等只能出現在歷史劇中了,生活中已失去用武之地。而網絡中盛行的「白領」「閨蜜」「粉絲」卻煥發出勃勃生機。網絡語言更多地有著生動幽默的表達效果,不僅豐富了現代漢語語料庫,還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的想像力、審美鑑賞能力和語言創新能力,優點誰都不能予以否認。

   (二)尊重個性表達。青少年是鮮活的生命個體,有其獨特性,他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得到認可後所獲得的成就感。因為各自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環境不同,對事物的感悟理解也各有千秋,所以他們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積累運用規範語言,而不至於死搬硬套去使用網絡語言。因此,我們既要看到網絡語言引發的語言規範應用問題,也應看到它對語言發展的積極作用。教育和引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健康的語言文字運用觀。

   (三)加強對網絡語言的使用引導。面對網絡時代語言中的不規範現象,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要加大對網絡語言的宣傳引導力度,承擔起傳播語言規範的功能,形成宣傳聲勢。通過持續不斷的宣傳,引導人們充分認識語言不僅僅是個人現象,更是一種社會規範。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傳承優秀文化每一個網民都要承擔責任,絕不能只顧自己高興隨意放縱自己的不規範語言,言無遮攔。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對青少年網絡語言的教育引導,納入國民教育範圍,引導青少年認清自身的語言責任,使學校成為語言規範的主要陣地。

   (四)利用法律槓桿儘快制定規範網絡語言的管理辦法等。日益流行的網絡語言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規範和引導網絡新詞新語的發展,北京廣播學院語言傳播研究所所長於根元教授認為,首先應制定網絡新詞新語規範的基本原則,研究哪些詞語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個網站應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規範引導網絡語言的正常發展。對一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語言現象要制止,對一些特別的語言表達方法要觀察、分析、探討。目前,國內已有地區開始制定有關規定,如上海推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對網絡用語作出這樣的規定:「國家機關公文、教科書和新聞報導中將不得使用不適合現代漢語詞彙和語法規則的網絡語言。」福建等地將對如何規範網絡用語進行立法討論,等等。因此,各級政府有必要對網絡語言進行規範和清理。

   網絡語言是社會和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產物,也是漢語言發展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如何趨利去弊,促進漢語言的健康發展是應該引起語言學家和廣大群眾高度關注的問題。基於網上交際的互動性特別強這一特點,語言文字部門應該同宣傳、傳媒等機構密切協作,加大宣傳和監控力度,在大力倡導網民規範自己語言文字的同時,糾正和勸導網上不規範語言現象,傳播文明,引領風尚。只有這樣,才能使網民逐步提高自身素質,規範網絡語言,準確理解傳統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參考文獻:

    [1]汪麗娟,李曉.微博傳播中的輿論引導策略[J].新聞愛好者,2011(17).

    [2]鄭勇.網絡諧音詞語研究[J].文學藝術,2012(8).

   [3]馮念,馮廣藝.網絡詞語的諧音及規範問題[J].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1).

    (作者單位: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相關焦點

  • 詞彙類型學拓展詞彙研究視角
    詞彙類型學是詞彙學的跨語言和類型學分支,其研究目標是揭示不同語言詞彙系統在語義層面的共性與個性。目前語音、形態和句法領域的類型學研究已取得較多進展,詞彙領域的類型學研究卻發展緩慢。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詞彙類型學研究注重一手材料,但並不代表其排斥二手材料,可用的二手資料依然具有參考價值。成功的詞彙類型學研究受益於不同類型的語言材料,這些材料可以相互補充,在不同的研究階段使用。
  • 牛津年度新詞彙
    權威英語詞典的選詞標準是——「在特定時間段內,某一詞彙被人們廣泛使用,並被多家出版物所引用」。也就是說,當這些詞彙頻繁出現並完全融入地球人的生活方式,不再只是曇花一現轉眼便成雞肋的「快速消耗品詞彙」,它便可以被收錄進當今世界上最全面最權威的英文詞典。  如果排列出收錄這些新詞的年月,你就基本可以回顧一次英語使用者的世界裡,有關生活方式的焦點演變和趨勢。
  • 中古漢譯佛典詞彙研究
    15日16:51     浙江大學顏洽茂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漢譯佛典詞彙研究》(批准號為01BYY017),最終成果為專著《中古漢譯佛典詞彙研究》。
  • 一百年前,專家預言了,知乎為什麼會比微博更「乾淨」
    短評論限制字數,網友發表的文本就不得不以破壞語境完整性為前提,進行一定的刪減與縮略,使用詞彙代替短語,使用短語代替長句。 微博短評論使得網民發布言論時,其字數限制使得文本中的句子不完整,語境缺失,導致他人的誤解。
  • 從傳統政務平臺到民間輿論場:政務微博傳播特徵研究
    對於政務微博的研究多從兩個角度,一是從傳播者角度進行傳播特徵的研究,二則從受眾角度進行傳播效果研究。     首先,關於傳播特徵研究,主要研究政務微博的開通狀況,發布時間、發布內容及形式,通過研究發現其是否具有固定的傳播模式。
  • 有道詞典推出2011十大年度英文詞彙
    分析大眾對英文詞彙的查詢記錄,從而分析今年和英文詞彙相關的社會熱點,就是這樣一件有趣的事。臨近2011年歲末,目前國內用戶量最大的翻譯軟體——有道詞典推出2011十大年度英文詞彙。觀察榜單我們可以看出,它們有些是今年新出現的詞彙(比如Siri),有些是在今年被演繹出新的解釋或賦予新的內涵的詞彙(比如hold),有些是過去並不為人所了解而在今年被人熟知的(比如VIE、PM2.5),有些是今年依然熱得發紫的詞、或代表了今年的熱點(比如CPI、B2C)。
  • 人工智慧對英語詞彙造成的影響,9個比較有意思的新詞彙
    如果把時間穿越到二十年前,恐怕在座的沒有幾個人聽過網際網路、垃圾郵件、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等等現在耳熟能詳的詞彙。 一些原有的詞彙,在新的場景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比如標籤、郵件、網、錦鯉等等。 無論是創造出來的新詞,或者使舊有詞彙擁有新的含義,總是伴隨著從籍籍無名到廣泛使用。
  • 分類詞彙:中餐飲食英語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分類詞彙:中餐飲食英語詞彙 2011-07-19 14:16 來源:新東方汪亮微博 作者:
  • 微博使用習慣與自我意識及動機的相關性研究
    也就是說,要理解心理及性格對於網絡使用的影響,特別是在與人交往過程中的性格自我認知,跟使用者在使用微博時是否具有「與人交往」這一動機有密切的聯繫,因此,本文使用「使用與滿足」理論框架研究微博的使用習慣與使用者的動機有無關聯,即「使用者想要在微博上得到什麼」這樣一個命題。
  • 新GRE常考察詞彙vacillate
    making a decision   3) to waver; to sway back and forth; to fluctuate or oscillate;   4) to waver in attitude; show indecision   5) to waver; to sway indecisively   相近詞彙
  • 微博核心傳播者挖掘與傳播規模預測研究
    關於微博意見領袖挖掘的研究眾多,但當前大多數挖掘意見領袖是基於微博整個的傳播環境而言。本研究從給定的數據集裡找「核心傳播者」,非嚴格意義上的「意見領袖」,不考慮用戶評論、點讚、活躍度等因素。由此,本研究嘗試引入網頁排名算法PageRank 思想:其中,Vn,Vn-1代表一系列節點組成pagerank值向量,M為N×N概率轉移矩陣。相較於傳統微博影響力研究針對粉絲-關注網絡進行PageRank計算,本研究創新性地將PageRank思想引入微博轉發網絡。PageRank算法的思想與微博轉發網絡相吻合。
  • 牛津詞典公布今年年度詞彙:新冠肺炎、在家工作紛紛「上榜」
    為此,牛津詞典在公布其2020年年度詞彙時,不再用單一的一個詞彙來進行概括。在其新公布的年度詞彙中,叢林大火(bushfires)、新冠肺炎(Covid-19)、在家工作(WFH)以及封鎖(lockdown)等詞紛紛「上榜」。
  • 每日一讀:基於雙重注意力模型的微博情感傾向性分析
    2.基於雙重注意力模型的微博情感傾向性分析2.1 論文信息太原理工大學信息與計算機學院,羅春春,郝曉燕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20年歸檔:WPS網盤\我的雲文檔\論文匯報\畢業論文\論文部分\短文本情感分析算法部分\參考文獻2.2 論文重點研究目的
  • 微博評論gkd是什麼意思 gkd是什麼縮寫含義解釋
    微博和貼吧評論gkd是搞快點的縮寫,微博上gkd出處是有人發美女圖片網友都會求速度上圖,最近說的gkd就是這個含義啦!微博評論gkd是什麼意思  gkd就是催快一點,發出處的意思,如果有人在微博下面評論gkd的話,要麼是催博主快更,要麼是催圖快放的。
  • 英國有專業測試詞彙量的網站
    近日,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中國區考試部業務總監James對外推薦了一個專業、快速測試詞彙量的網站:http://testyourvocab.com,只需3-5分鐘就能知道你目前掌握了多少詞彙量。現已有20萬人次參加測評,結果顯示:非英語國家的人詞彙量介於2500-9000個,而英語為母語的人詞彙量介於20000-35000個。
  • 2013年度最傷人聊天詞彙出爐:「呵呵」摘桂冠
    2013年度最傷人聊天詞彙出爐:「呵呵」摘桂冠   近日,網友評選出「2013年度最傷人聊天詞彙」,「呵呵」摘得桂冠。隨後,《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發布微博,稱戲謔背後,是人們對真誠溝通的渴望,對冷漠敷衍的拒絕。此微博一出,更引發了網友們對「呵呵」的關注。  1月6日,@三湘都市周末列舉出網聊最反感的四個詞彙「哦」、「呵呵」、「額」、「你懂的」,以及網聊最反感的四個表情「摳鼻」、「笑臉」、「屎」、「色色」,並通過新浪微博、本報官方微信平臺發布,供讀者和網友投票。
  • 英語詞彙:introduce new measures是「引入」還是「提出」新辦法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introduce new measures是「引入」還是「提出」新辦法 2019-07-22 14:57 來源:新東方英語
  • 字典中的2020:「新冠」相關詞彙成年度最熱詞
    這一詞典與復旦大學出版社5月出版的《英漢新冠詞典》是姊妹篇,以《英漢新冠詞典》為語料基礎,兩本詞典都是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編纂而成的。  《漢英新冠詞典》共計收詞7683條。近期,多個外國詞典評選出年度詞彙,與疫情相關的詞彙均成為「年度熱詞」。
  • 嘻哈說唱當中的常見詞彙了解一下
    嘻哈說唱當中的常見詞彙了解一下時間:2019-07-13 10:03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煩skr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嘻哈說唱當中的常見詞彙了解一下 煩skr是什麼意思 煩skr的意思是,煩死個人。 煩skr就是煩死個人一詞的諧音的說法,源自skr一詞諧音的用法死個。
  • 微博與微信廣告接受意願影響因素對比實證研究
    3.2 效度與信度檢驗 本研究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對量表進行效度檢驗,在對微信廣告量表進效度檢驗時,本應歸屬於「社會影響」因子的題項「我周圍認識的很多人都會關注微博/微信廣告」,在因子分析中被單獨析出,故將其單獨列為一個因子,命名為「親友關注度」。因子分析檢驗結果顯示微博、微信廣告量表各因子層面的題項變量的因子負荷量均在0.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