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GWAS分析找到調節膽固醇和脂代謝的microRNA

2021-01-09 生物谷

                               

2015年10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在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新發現四個microRNA在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謝過程中發揮重要調節作用,他們詳細描述了這些microRNA究竟如何降低有益的HDL膽固醇合成,如何幫助具有堵塞血管風險的LDL膽固醇合成以及如何控制甘油三酯和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水平。

 

研究人員表示,在此項研究之前沒有文章對人類疾病背景下非編碼因子,比如microRNA在膽固醇和脂肪代謝運輸方面所起的作用進行系統性研究,他們藉助接近190,000人的人類基因數據,發現69個microRNA與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異常有關,而其中4個可以控制參與代謝過程的已知蛋白表達。

 

人類基因組中只有不到2%的DNA能夠編碼蛋白,人們在很早之前認為剩餘的98%DNA不具有功能,將其稱之為"垃圾DNA"。現在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垃圾DNA"序列在決定蛋白編碼DNA表達的時間,空間以及表達方式方面發揮重要調節作用。其中一個重要調節機制就是通過單鏈microRNA結合mRNA防止其翻譯為蛋白質,從而阻斷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超過188,000人的GWAS研究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了69個表達microRNA的基因位於之前發現的與脂質異常有關的基因突變周圍,隨後他們利用一種工具預測了這些microRNA的靶向基因,篩選出4個microRNA能夠調節參與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調節以及其他代謝功能調節的基因表達。

 

研究人員最後表示,他們正在進行下一步研究,探究通過反義阻斷的方式抑制這些microRNA的功能是否能夠降低實驗動物的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炎症性脂肪肝等疾病發生,同時,他們還希望這些發現能夠促進開發治療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謝紊亂疾病的新方法。(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regulating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homeostasis

 

Alexandre Wagschal,S Hani Najafi-Shoushtari,Lifeng Wang,Leigh Goedeke,Sumita Sinha,Andrew S deLemos,Josh C Black,Cristina M Ramírez,Yingxia Li,Ryan Tewhey,Ida Hatoum,Naisha Shah,Yong Lu,Fjoralba Kristo,Nikolaos Psychogios,Vladimir Vrbanac,Yi-Chien Lu,Timothy Hla,Rafael de Cabo,John S Tsang,Eric Schadt,Pardis C Sabeti,Sekar Kathiresan,David E Cohen,Johnathan Whetstine,Raymond T Chung,Carlos Fernández-Hernando,Lee M Kaplan,Andre Bernards,Robert E Gerszten& Anders M N??r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s) have linked genes to various pathological traits. However,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regulatory noncoding RNAs, such as microRNAs (miRNAs), to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has remained unclear. We leveraged GWAS meta-analysis data from >188,000 individuals to identify 69 miRNAs in physical proximity to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levels of circulating lipids. Several of these miRNAs (miR-128-1, miR-148a, miR-130b, and miR-301b)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key proteins involved in cholesterol-lipoprotein trafficking, such as th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receptor (LDLR) and the ATP-binding cassette A1 (ABCA1) cholesterol transporter. Consistent with human liver expression data and genetic links to abnormal blood lipid levels, overexpression and antisense targeting of miR-128-1 or miR-148a in high-fat diet-fed C57BL/6J and Apoe-null mice resulted in altered hepatic expression of proteins involved in lipid trafficking and metabolism, and in modulated levels of circulating lipoprotein-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altered expression of miRNAs may contribute to abnormal blood lipid levels, predisposing individuals to human cardiometabolic disorders.

 

相關會議:2015第三屆非編碼RNA學術研討會

 

 

相關焦點

  • 聚焦| 《光明日報》聚焦武大生命科學學院膽固醇與脂代謝研究團隊...
    為此,團隊大膽猜測,是否存在一種新的膽固醇調控基因?帶著這樣的疑問,團隊與新疆醫科大學馬依彤教授合作,發現了一個家族性低膽固醇的哈薩克族家系,這個家族中的一些成員血脂明顯低於正常人,但他們卻很健康。通過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和基因關聯性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新的膽固醇吸收調控基因——LIMA1。
  • GWAS大家都耳熟能詳, TWAS又是何方神聖
    GWAS稱之為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是研究複雜疾病遺傳易感性的一種方法,已經廣泛應用於各種複雜疾病中,識別到了許多與疾病相關的SNP位點,然而GWAS識別到的很多SNP位點很多位於非編碼區,位於非編碼區的基因,也由於連鎖不平衡的存在,無法確切定位致病的候選基因。只基於gwas的結果,僅能給出候選的染色體區域。
  • 膽固醇合成代謝的調控
    人體每天從膳食中攝入膽固醇,自身也在不斷合成。這些膽固醇主要用於膽汁酸的合成,其次為類固醇激素合成。正常情況下,人體會控制自身合成速率,使其與攝入和消耗達成三方平衡,保證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穩定在150-200 mg / dL範圍內。HMGR(HMG輔酶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所以它的活性和數量調控是膽固醇合成調控的主要手段。
  • Cell Metabolism: 調節膽固醇水平的關鍵基因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營養科學教授布萊恩·帕克斯(Brian Parks)說:「不幸的是,我們對這些遺傳差異如何導致性狀差異(無論是膽固醇還是肥胖)沒有真正的了解。」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來自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營養科學教授Brian Parks等人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將以前未知的基因剔除。
  • Nature重磅:這個調節膽固醇代謝的基因,或成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
    當地時間11月11日,杜克大學醫學院Chuan-Yuan Li教授課題組聯合中山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第一人民醫院以及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在《Nature》發表了題為「Inhibition of PCSK9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for cancer」的研究報告,指出一種調節膽固醇代謝的關鍵蛋白具有腫瘤免疫調節功能,抑制該蛋白的活性能夠促進細胞毒性
  • Cell Stem Cell:磷脂重塑和膽固醇供應可以調節小腸細胞乾性和腫瘤...
    2018年1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Lpcat3和磷脂重塑能夠調節小腸幹細胞增殖缺失Lpcat3會增強膽固醇合成過量的膽固醇會增強小腸幹細胞增殖Lpcat3缺失以及膽固醇合成增加會促進腫瘤形成
  • 總膽固醇6.31、甘油三酯2.82、低密度脂蛋白5.29,這是什麼情況?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體檢查血壓的結果是總膽固醇6.31mmHg、甘油三酯2.82mmHg、低密度脂蛋白5.29mmHg,這是什麼情況?在血脂檢測中,通常主要包括四項指標,分別是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其中前三項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在防治心腦血管病中是必須進行積極控制的指標,而後一項與前三項作用相反,盡力提升其水平是盡力要做的。
  • Nat Med:人工智慧新技能,協助篩查自閉症
    隨後,整合其家族完整外顯子組序列(WESS)、神經發育表達模式、電子健康記錄(EHR)和醫療保健聲明的大型數據集。並檢查了調節神經發育、性別差異表達、ASD分離的有害突變,來確定遺傳的、可能的基因破壞(LGD)變體,即無義突變、移碼突變和剪接位點突變,同時嚴格控制多重假設檢驗。從而確定了33相關的外顯子蔟。
  • 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曾經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大批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了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該結果為人們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的秘密,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了科學依據
  • 研究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機制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研究,曾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研究結果為學界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機制,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科學依據
  • 研究發現節律性調控染色質重塑和脂代謝基因表達的分子開關
    該研究發現MRG15作為一個進化上保守的表觀調控因子在調控肝臟組織染色質開放狀態和脂代謝基因轉錄活性的節律性振蕩中行使重要的分子開關作用。研究提示MRG15複合物在肝臟組織感應外界營養狀態,並在營養豐富環境下進行有效能量儲存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該研究為營養過剩環境下脂質代謝紊亂導致的代謝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標。
  • 反義寡核苷酸療法降低「壞」膽固醇70% 顯示口服給藥可能性
    Ionis Pharmaceuticals14日宣布,其在研靶向PCSK9的反義寡核苷酸(ASO)藥物ION449,在1期臨床試驗中顯著降低患者的PCSK9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而且,該公司公布的動物實驗結果顯示了口服給藥的可能性。這些數據在今日的美國心臟協會(AHA)科學會議上公布。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
    在真核生物中,miRNA參與多種生命過程,天然反義轉錄本是一類廣泛存在於動植物基因組中的編碼或非編碼的RNAs分子,與正義基因互補,在轉錄水平或轉錄後水平調節正義基因的表達。但是目前,學界尚不清楚天然反義轉錄本與miRNA之間的調控關係。
  • 高血脂的「根源」找到了,飯後3不急,血脂降,血管也「年輕」
    高血脂的「根源」找到了,飯後3不急,血脂降,血管也「年輕」。早在2012年時,成人血脂異常的發生率大概在40.40%左右。也就是說,每10個成年人裡,有4個人可能就存在血脂異常。如今,比較2002年的水平,血脂異常的機率還在增加。
  • 膽固醇的「清理工」已找到,不是黑木耳,時常吃點,血管或更通暢
    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看不懂體檢報告單,在這裡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傳統的血脂檢測主要包括4個指標,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除高密度脂蛋白以外,其它指標一般都儘可能低,當然這種低不能低於正常的範圍,如果這三個指標都出現了向上箭頭的情況,說明已經偏高了,膽固醇一旦偏高,就有可能會出現血脂升高的問題。
  • Science:我國科學家鑑定出有助調節血液膽固醇水平的LIMA1基因突變
    2018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武漢大學、新疆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科技大學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至少部分地負責調節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的基因突變。
  • 科學家揭示心血管疾病家兔模型的基因組和轉錄組特徵
    科學家揭示心血管疾病家兔模型的基因組和轉錄組特徵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6-20   今日/總瀏覽:1/3013
  • NAT地址轉換概念分析與應用設置技巧
    —-定義本地埠IP位址    Ip nat inside  !—-定義為本地埠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Ip address 202.99.160.129 255.255.255.252  !—-定義廣域網埠IP位址    Ip nat outside  !
  • 科學家發現MicroRNA有望促進頭髮再生
    在脫髮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人們迫切需要新的療法來預防脫髮和增強頭髮的再生長。7月27日,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為脫髮患者帶來了曙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microRNA(miR-218-5p),在調控毛囊再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促進毛髮再生[1]。
  • 低鹽脅迫下大菱鮃肝臟脂質代謝紊亂的轉錄組分析
    已證實的與脂質代謝相關的基因在低鹽脅迫下基本呈明顯下降趨勢,包括乙醯輔酶A羧化酶α、肉鹼O-棕櫚醯基轉移酶1、膽固醇7α單加氧酶、肝X受體αα、載脂蛋白A-IV、脂肪酸結合蛋白和甾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這些基因幾乎都與LXRα相關。生理實驗結果顯示,SW組和FW組的血清膽固醇含量均保持穩定,而FW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隨時間的延長而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