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star 1樣車接受碰撞測試 碳纖維車身表現出色

2021-01-10 百家號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準備推出其首款車型之際,Polestar向其裝配線,生產基地以及各種評估項目投資數百萬美元。事實上,Polestar 1 的試驗樣車已經開始生產,該公司也正在用組裝好的樣車進行碰撞c測試。

這也是沃爾沃和Polestar首次試用碳纖維增強聚合物車身,並將其置於真實的碰撞情況之下進行研究。與標準的鋼製車身相比,碳纖維通過破碎和破裂來抵消撞擊帶來的能量,因此這需要全新的工程技術,並注重於材料在撞擊過程中對極大衝擊力的反應方式。

通過這種新的測試,Polestar希望他們的車型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因此他們將在不同的速度和角度下對試驗車進行碰撞測試。

Polestar模擬的最為嚴重的情境是將樣車以每小時35英裡(約56公裡) 的速度正面碰撞靜止屏障。在這種情況下,撞擊的大部分能量被汽車的碰撞結構吸收。 其餘的能量通過碳纖維車身板減輕到車身結構中。

Polestar的執行長託馬斯因根拉特(Thomas Ingenlath)對此表示,「我們對這次碰撞測試感到非常興奮。Polestar 1的首次碰撞測試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索,這也是該車型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知道製造這款車的想法和計算是正確的 –事實證明如此。」

新Polestar 1的碰撞測試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繼續進行。該公司正在使用沃爾沃在瑞典哥德堡的汽車安全中心,在那裡可以對汽車和其他車輛進行大量真實世界碰撞的模擬,並進行測試。

(實習編譯:陳利峰 審稿:劉洋)

相關焦點

  • 沃爾沃Polestar 1碳纖維車體碰撞測試表現如何
    沃爾沃Polestar 1碳纖維車體碰撞測試表現如何,對於汽車安全這個話題不過到那個年代好像都是揮之不去的,就說現在的很多車型在發布前都是要做安全測試,還有很多機構的碰撞測試這些數據的,然後就是各種設計優化,其實有時候車本身的碰撞上安全還不是唯一的考核標準還有要注意是行人的安全也是要考量的範圍
  • Polestar 1成功進行碰撞試驗 證明碳纖維車身有足夠強度應對碰撞...
    據Polestar官網報導,作為Polestar 1車型研發的一部分,沃爾沃汽車集團旗下獨立高性能電氣化品牌Polestar首次對其進行了碰撞試驗,並且也是沃爾沃汽車集團首次在實際碰撞情況下評估Polestar 1碳纖維增強聚合物車身
  • 碳纖維車車身有一戰之力 外企進行碰撞試驗
    據外媒報導,沃爾沃汽車集團((Volvo Car Group))旗下獨立高性能電氣化品牌Polestar首次對其進行了碰撞試驗,證明了碳纖維車身能夠安全可靠地應對正面撞擊事故。碳纖維車車身有一戰之力 外企進行碰撞試驗(圖片來自汽車科技)Polestar 1驗證原型車是首款量產Polestar 1系列的一部分,其以50公裡/小時的速度被推進到固定障礙物,模擬正面碰撞。大部分碰撞衝擊力被該車的碰撞結構吸收,剩餘衝擊力通過車身結構的碳纖維車身板得以減輕,而且車身結構保持剛性,在碰撞後也沒有出現彎曲或錯誤的跡象。
  • 600匹馬力,1000牛米扭矩,極星polestar 1,內飾優雅實用!
    極星polestar 1,它是沃爾沃派生出來的一個高性能的電驅車的豪華品牌,是一個新品牌,它的造型是一個高級gt豪華跑車,是適合優雅的長途旅行跑車,所以這臺車是一個很修長的很優雅的體型,然後它的座椅布局是2加2的,它有後坐,在側面看就非常的整潔,前面整體上比較方,比較有稜角。
  • Polestar1證明碳纖維強度可以應對碰撞衝擊力
    Polestar官網報導,作為Polestar 1車型研發的一部分,沃爾沃汽車集團((Volvo Car Group))旗下獨立高性能電氣化品牌Polestar首次對其進行了碰撞試驗,並且也是沃爾沃汽車集團首次在實際碰撞情況下評估Polestar 1碳纖維增強聚合物車身(carbon fibre reinforced
  • TNGA架構立功 豐田塞納IIHS碰撞測試解讀
    【有車以後 碰撞測試解讀】TNGA架構下的豐田車型,猶如脫胎換骨一般,在全球多家碰撞機構的嚴苛測試環境下,均取得不錯成績。日前,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公布了2021款豐田塞納的碰撞測試成績,最新的碰撞測試中,2021款塞納獲得TSP+(Top Safety Pick+)的優秀成績。現在我們一同來看看豐田塞納的碰撞測試成績表現如何吧。
  • 2020款帕薩特要參加中保研碰撞測試啦
    關注車市冬動態的網友應該知道,最近有消息傳出說「2020款上汽大眾帕薩特要申請中保研碰撞測試」。眾所周知,自從去年中保研測試之後,上汽大眾帕薩特就一直被大家吐槽,今年帕薩特出了新款,參加中保研測試也是很正常的。
  • 碳纖維車身為何高不可攀?車叔帶你看清本質!
    近年來,車輛製造工藝流程中,我們常聽到「碳纖維」這一材料,它究竟是個啥,為什麼車身架構能用,車身包圍、尾翼也會用,甚至後視鏡材料也有用碳纖維的?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的新型纖維材料,也是一種力學性能優異的新型材料,廣泛用於軍用飛機、太空飛行器、醫療衛生、休閒體育用品中。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汽車領域也開始廣泛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它不僅可以帶來輕量化的車身,還能起到環保的功效。不過,碳纖維車型可是「高不可攀」哦,接下來,車叔帶大家一起看看它為何高高在上?
  • 時速200km碰撞測試,那些年車企宣傳安全性到底有多狠?
    碰撞測試是最直觀體現汽車安全性的項目,歷史上第一次車輛固定障礙物碰撞測試是在1959年,自此汽車安全的發展逐漸被推廣到全世界的汽車製造企業,人們對汽車安全越來越看重。皮實耐撞,也成為了當時乃至今時今日汽車產品的最大賣點之一。
  • 現在的碳纖維車身到底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缺點呢?
    「虹之間i」給大家分析一下現在的碳纖維車身到底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缺點呢?碳纖維不是什麼新型材料,但是目前在汽車上的應用也不太多,更多的情況是人們在汽車外殼貼上仿碳纖維貼膜。目前的碳纖維車身主要還是用於高端汽車以及賽道汽車上面,典型的就是寶馬的i3就用的是全碳纖維的車身,另外很多方程式賽車為了減重也有大量的部件用了碳纖維的材料。就目前而言,碳纖維的成本對於應用碳纖維是一個較大的限制。下面說一下碳纖維車身的好處。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的纖維。它是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向方向堆砌而成,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 中保研碰撞測試中的5款高分國產車
    通過中保研的碰撞測試,我們就可以看出,原來有很多合資車都在偷工減料,而國產車中也有用料厚道的車型,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中保研碰撞測試中的幾款高分國產車。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榮威RX5 MAX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驗證,取得了六項全優的出色成績,安全性在國產車中屬於領先水平。
  • 皓影碰撞測試成績被撤回有何貓膩?這款車的真實質量到底如何?
    其中三項實車碰撞試驗包括100%正面剛性壁障碰撞、側面碰撞和40%正面偏置碰撞。(若想了解車身結構方面專業知識,還請移步IND4汽車人APP平臺)廣汽本田皓影是廠家自願申請參與測試的車型,所測試車型為售價20.68萬元的240TURBOCVT兩驅尊貴版,而從這個版本開始才安裝了頭部安全氣簾,其餘三款低配車型均沒有頭部安全氣簾。
  • 碳纖維車身的優缺點
    【太平洋汽車網】碳纖維車身的優點是其剛性強度比較大,質地堅硬不容易變形,而且碳纖維車身的自重比較小,可以進一步降低汽車的油耗,但是碳纖維車身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造價比較高昂,一旦被破壞則不能進行修復。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1.1輕質高強高模CFRP由碳纖維增強相與樹脂基體組成,具有輕質、高強、高模的特點。其密度為1.5~2g/cm3,約為高強鋼的1/4、鋁合金的2/3,與GFRP、鎂合金相當。另外,CFRP部件在柱式撞擊和側面撞擊中,即使局部承受較重的點式力量也不會凹陷,同樣表現出了較高的碰撞安全性和結構可靠性。而同為複合材料的GFRP部件,由於模量較低、耐疲勞性能較差、吸能性不強等因素,安全性不夠理想。
  • 全鋁車身在這10種材料面前...簡直弱爆了!|碳纖維|鋁合金|內飾|...
    為了保證車身剛性,汽車都會使用金屬來打造車身。但由於汽車體積相對較大的關係,廠家通常會在普通民用車上使用鋼材來控制成本。而對於一些對價格不敏感的豪車來說,則會使用單位重量更輕、製造成本更高的鋁材。不過,要是跟接下來出場的這10種車用材料相比,鋁合金可真是弱爆了!
  • 汽車的碰撞測試,頭可斷、血可流,單單A柱不能斷?
    說來也巧,眼看著到了年關,在學習中卻拿帕薩特做碰撞測試,就這麼一下,撞斷了帕薩特A柱的同時也撞走了大眾的安全 "遮羞布",之前在事故中表現不佳的大眾車型還有真愛粉拿位置的力道、行駛速度來遮掩,這次權威的測試足以讓一些自欺欺人的用戶看到大眾的真面目,此次事件的核心關鍵詞無疑是 "A柱",不了解的人難免會有疑問
  • 中保研碰撞測試榜單中成績最好的5名,豐田汽車獨佔3名
    而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之嚴格,也讓許多汽車消費者們大聲叫好,表示其「公正客觀」,是個為真正為消費者著想的機構,畢竟汽車安全這個話題永遠都是我們消費者最關心的,所以今天就就圍繞這個問題好好跟大家聊聊,看看最新公布的中保研碰撞測試榜單中成績最好的前5名都是哪些車型。
  • 全球首次將可替代碳纖維的天然纖維應用在賽車碰撞結構中
    全球頂尖的汽車技術研究機構YCOM和Bcomp宣布成功進行了天然纖維前碰撞吸收結構(FIAS)的碰撞測試,這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個。防撞箱旨在優化ampliTex天然纖維增強材料的性能,並在FIA認可的米蘭Politecnico測試室進行了測試,得出的結果與傳統的碳纖維結構一致。從安全的角度來看,這種材料不僅顯示出所需的均勻碰撞性能,而且還消除了尖銳碎裂的危險。此外,天然纖維複合材料廢料可用於熱能回收。
  • 賽迪專稿 | 石墨烯增強碳纖維在汽車輕量化領域應用需注意三個問題
    ,能夠生產出石墨烯增強型碳纖維,比原來基於聚丙烯腈生產的碳纖維的強度大225%、剛度高184%,生產成本可降低66%。目前,石墨烯增強型碳纖維在汽車輕量化領域應用還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在整車設計中無法兼顧質量最輕和車身扭轉剛度、碰撞吸能、最大碰撞力等指標要求,造成設計不合理。如石墨烯增強型碳纖維材料表面的溝槽和缺陷仍然存在,會造成側護板防撞性能的降低,多數車企製備側護板時,更傾向於採用同等體積下重量更大的高強度鋼或鋁合金材料。
  • 2.3噸的車以50公裡每小時速度撞上1.1噸的車,結果不意外
    以海外的一個實車碰撞試驗看,2.3噸的奔馳S級和1.1噸的Smart撞在一起,結果不出所料。兩車的整備質量,奔馳S級為2308kg約為2.3噸,而smart整備質量為1124kg約為1.1噸三門兩座車。從級別上看,奔馳S級屬於大型豪華轎車,而smart屬於微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