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放在冰箱裡,3天以後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醫生告訴你答案

2021-01-14 消化內科支傑華

黃麴黴毒素的毒性與危害

大家都知道黃麴黴毒素(AFT)是致癌的有害物質,那麼它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天然存在的致癌物,而且是一種毒性極強的毒素,它的衍生物多達約二十種,且在自然界中分布極廣。主要汙染糧油以及糧油製品,比如花生、花生油、大米、玉米等。甚至動物食用了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飼料,也能在其血液、肉、肝及奶、蛋中檢測出微量的毒素。

1962年人們成功分離出了黃麴黴毒素並對它的毒性作了進一步研究,發現黃麴黴毒素的毒性比大眾所熟知的劇毒氰化鉀還要毒10倍,黃麴黴毒素衍生物中的B1會引起細胞錯誤修復DNA,導致嚴重的DNA誘變,還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黃麴黴毒素還是理化性質非常穩定的一類黴菌毒素,也就是說它在人體內不能被降解代謝,只會沉積在肝細胞中日益積累,當黃麴黴毒素的沉積量超過了人體本來的耐受力,就會造成肝臟的損傷,以及誘發肝癌。

黃麴黴毒素不光具有急性毒性,也具有慢性毒性。人體攝入大量的黃麴黴毒素後可能出現肝實質細胞壞死、膽管上皮細胞增生、肝脂肪浸潤及肝出血等急性病變,前期症狀為發燒、嘔吐、厭食、黃疸,繼而出現腹水,下肢浮腫並很快死亡。

黃麴黴菌的生長條件

提到黴菌的生長就能想到肯定與溫度脫不開關係,其實能產生AF的真菌主要是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而黃麴黴菌是一種廣泛分布並且比較常見的腐生菌,適宜的條件是它產生毒素的溫床。影響黴菌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的因素有很多,與食品相關的條件主要有水分、溫度、食品基質、通風等。有研究者表明寄生麴黴的最佳生長溫度為33~38攝氏度,當溫度溫度在24~28攝氏度之間,相對溼度在80%以上,黃麴黴菌產毒量最高。

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3~10攝氏度之間,過低的溫度以及溼度顯然是不利於黃麴黴菌的生長。所以在冰箱裡冷藏三天的饅頭基本不會產生黃麴黴菌,但這也不代表著不會產生其他的黴菌,不新鮮的食物還是儘量少食用為好。

反倒是生活中易被忽視的作物——花生,極易被黃麴黴毒素汙染。土壤是花生黃麴黴菌的主要來源,而花生這種作物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花生果實跟土壤中含有的黃麴黴一直在「親密接觸」,地下潮溼的環境更加有助於黃麴黴毒素生長。

既然黃麴黴毒素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在生活中也防不勝防,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方法來防止黃麴黴毒素在體內沉積呢?

已經攝入了黃麴黴毒素,可以通過兩種途徑降低體內黃麴黴毒素的毒性和致癌性。

【阻斷減少吸收】

益生菌具有改善腸道微生態,防腐和治療功效。它可以吸附黃麴黴毒素,形成一種菌體——AF複合體,使得黃麴黴毒素在腸道內不易被吸收,同時還能分泌多種抗菌物質,阻止病原菌的生長。

【調節AF體內代謝】

研究發現許多中藥及其有效成分可作用於藥物代謝酶系統,從而影響黃麴黴毒素的代謝活化並起到解毒的作用,比如黃岑、丹參、薑黃素、黃酮等中藥藥材和成分可利用酶的專一性,高效地催化、降解AF為無毒化合物或小分子無毒物質。

相關焦點

  • 提醒:隱藏在冰箱裡的4種「黃麴黴素」,最易致癌,你別捨不得扔
    夏天一來,很多人習慣買很多飲料和食物放在冰箱儲存,吃不下的食物也會放在冰箱,過幾天再吃,其實這樣吃不僅沒了營養,而且也容易致癌,容易發生感染病毒等疾病。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你就懂了。多餘的亞硝酸鹽就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亞硝胺,這就是致癌物質了,會導致患上胃癌等消化疾病。大家都知道公認的黃麴黴素,它就是發黴的毒素,我們能看到你層黑黑的顏色,長毛的那種食物,就是黃麴黴素。而有的毒素髮黴物質不容易被發現,比如:木耳、玉米等食物。
  • 人人害怕的黃麴黴毒素,可能藏在廚房裡,檢查一下你家有沒有?
    這些竹筷在使用以後需要清洗,洗完以後會放在筷籠,水分不會立即就風乾。筷子就會受潮,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一些黑色斑點或者白色黴塊,這就是黃麴黴素了。如果經常食用這樣的筷子吃飯,毒素很容易通過筷子進入人體,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如果家裡的筷子是木質的,要及時更換,一旦發現黑點斑塊,不要心疼,及時扔掉。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上饒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繆麗華告訴記者,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 冰箱真乾淨嗎?這4種最容易致癌的「黃麴黴素」,你家冰箱有嗎!
    大家都知道的「黃麴黴素」也就是發黴的的毒素,就是那種我們能看到表層長了一層黑黑的食物。但是有些物質產生這些毒素卻不易被發現,例如:木耳、花生等等。夏天來了很多人喜歡在冰箱裡儲存許多的飲料或者零食,包括我們吃不完的食物也會放到冰箱裡。
  • 饅頭有黴點,去掉後剩下部分還能吃嗎?發黴食物建議直接扔掉
    北方人習慣吃麵食,饅頭就是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一般家庭裡習慣在超市買饅頭,又便宜又方便,買得多了就放冰箱裡慢慢吃。但是,很快大家就會發現饅頭出現長出黴點的情況,家裡有老人的話,生活比較節省的,就會把黴點挖去繼續吃,這種做法到底可不可取呢?
  • 黃麴黴毒素致癌,但真的沒有「解毒」方法嗎?醫生:有1物可幫忙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都聽說過黃麴黴毒素,比如說發黴的東西會有黃麴黴毒素之類。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黃麴黴毒素真正的危害,以及哪些東西會帶有黃麴黴毒素。下面醫生就和大家簡單的聊一下黃麴黴毒素。那我們不吃那些帶有黃麴黴毒素的東西不就行了。其實,醫生也希望大家平時生活中注意黃麴黴毒素。但是讓我們無奈的是,黃麴黴毒素讓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一旦不謹慎就有可能中招。為了大家的健康,醫生給大家聊聊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避免那些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物。1.
  • 黃麴黴毒素是什麼?這些食物出現黴變,就別再吃了!
    一般饅頭髮黴之後,直接把饅頭的皮撕掉,然後放到蒸籠裡整一下就可以了;甚至有些人看到食物出現一點發黴,就直接把發黴的地方給挖掉,然後繼續食用。但是有些黴菌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有些食物發黴之後,其發黴的地方存在有黃麴黴毒素,而這種物質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當中。而下面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黴變,就很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別再吃了,趕緊扔掉吧!
  • 黃麴黴毒素,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家中有三物含量高,儘量避開
    黃麴黴毒素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它適合生存在適宜的溼度、以及溫度下最容易生長。自從我們人類發現黃麴黴毒素以來,黴菌與黴菌毒素對食品的汙染日益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這些黴菌會對我們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放久了的土豆會發芽,發芽的土豆不要吃,特別是發芽土豆的牙根部會變綠,此時不管是在芽眼還是牙根部,或者是綠色的部位,一旦發芽土豆裡就會產生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它會刺激我們的腸胃黏膜,影響我們的呼吸功能,所以很多人食用之後,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的現象,從而引發
  • 綠葉菜久放冰箱產生大量致癌物 饅頭等也別久存
    實驗顯示:菠菜放冰箱三天 亞硝酸鹽每天都在增加  在哈市一所高校的食品化學與分析實驗室裡,研究員廷昊先後分3天對冰箱中存放的菠菜進行了亞硝酸鹽數值含量的測試,「結果顯示,在冰箱裡保存的菠菜第一天亞硝酸鹽含量為0.076毫克/千克,第二天為0.089毫克/千克,第三天是0.112毫克/千克。」
  • 送檢3份花生米 兩份黃麴黴毒素超標
    3.將檢測卡平放,用滴管吸取待檢樣品溶液,垂直緩慢滴加2-3滴無氣泡樣品溶液於加樣孔中。   實驗結果:如果檢測區T區出現紅線,說明樣品中未檢出黃麴黴毒。如果T區未出現紅線,說明樣品中檢出黃麴黴毒素超標。   8分鐘後觀察檢測卡,樣品1和樣品3的T區沒有任何變化,樣品2的T區出現了一條紅線。
  • 遠離黃麴黴素 醫生教你這樣做
    及時扔掉黴變糧食「日常生活中,以花生為例,我們在食用之前當出現變色、紅衣不全、發芽、顆粒缺損時應及時去除黴粒,這已經可以排除80%含有黃麴黴毒素的花生顆粒。 」顧萍指出,丟掉黴變糧粒是首要的。由於黃麴黴素在整批糧食中的汙染分布不均勻,烹飪前要把黴爛、長毛的花生、豆類及時丟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黴變部分去掉,因為黃麴黴只需要一點點就會中毒,肉眼看不見的不一定就沒有毒素。
  • 食材在冰箱裡冷凍一年,9人食用,7人死亡!這些冰箱使用誤區,你中招...
    看到標題的你,肯定嚇了一跳。到底是什麼食物,居然這麼毒?據了解,他們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製「酸湯子」(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引發食物中毒,製作「酸湯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裡冷凍一年。
  • 家裡5樣東西暗藏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為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並且非常耐高溫,我們平時做菜的溫度並不能夠殺死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事實上,最損傷的臟器就是肝臟,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韓建高告訴記者,研究數據顯示,很多肝臟問題,都與黃麴黴毒素的攝入有直接關係。
  • 【科普知識】如何遠離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尤其是黃麴黴毒素B1,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黃麴黴素是致癌的一大「禍首」,它善於隱藏在4種食物裡,別大意
    提起黃麴黴素,很多的人可能都會感到非常的恐慌,因為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質,是致癌的一大禍首。其實這種毒素非常善於隱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裡,可能就有很多的黃麴黴素,希望你一定要擦亮眼睛。泡時間長的木耳正常情況下,木耳是非常容易被泡開的,如果泡開之後最好抓緊時間食用,如果木耳泡的時間過長,超過了一天的時間,這樣很可能就會受到細菌和病毒的入侵,很可能會產生一定量的黃麴黴毒素。
  • 黃麴黴毒素毒性超砒霜100倍!黃麴黴毒素快速檢測儀
    黃麴黴毒素毒性超砒霜100倍!黃麴黴毒素快速檢測儀黴菌毒素是黴菌代謝產生的一類有毒產物,會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造血組織及皮膚組織等,對人和動物都具有急性或慢性毒性。黴菌毒素中的黃麴黴毒素,毒性超砒霜100倍,具有最強的致癌性。
  • 什麼叫黃麴黴毒素,如何產生的,主要存在於何種食物
    核心提示:黃麴黴毒素一直以來都是人體肝癌產生的主要原因,其發現於1960年,是黃麴黴和寄生麴黴的次級代謝產物,目前已分離鑑定出12種以上,常見的有黃麴黴毒素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黃麴黴毒素是主要由黃麴黴 (aspergillus flavus)寄生麴黴 (a.parasiticus)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黃麴黴素廣泛存在於土壤當中,菌絲生長時產生毒素,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在合適的條件下侵染合適的寄生體,產生黃麴黴毒素。在溼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麴黴毒素的機率最高。
  • 花生油黃麴黴毒素常用去除手段
    黃麴黴毒素一種毒性很強的天然毒素對於黃麴黴毒素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談之色變,從它的名字上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種有毒物質,其中以黃麴黴毒素B1毒性最厲害,含量超過5ug/kg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食用油作為每天都接觸的用油,尤其是花生油在眾多食用油中是黃麴黴毒素高發率的植物油之一
  • 黃麴黴毒素,能否被「殺死」?吃了黴變食物,如何降低危害?
    黃麴黴毒素是大家平時接觸最多,也是對大家的身體危害巨大的一種化合物。它的毒性有多大呢?和砒霜作比較的話,它的毒性接近砒霜的七十倍,如果不小心攝入量過大,就會出現急性肝炎或抽搐致死的嚴重後果。通常黃麴黴毒素都是潛伏在土壤之中的,然而廚房也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