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裡藏著一處潑墨山水畫,霧氣飄渺,摩崖石刻

2020-11-22 騰訊網

有人說,生活有時就像一幅畫,充實忙碌的時候是一幅《清明上河園》,熱熱鬧鬧煙火氣;文藝清新的時候是一幅《星空》,靜靜凝望加沉思;積極奮發的時候是一幅《八駿圖》,揚蹄奮進追夢人;而寄情山水的時候就像一幅潑墨山水畫,意境深遠畫中遊。

河南這個景區,霧氣縹緲,山高林密,流水潺潺,曲徑通幽,珠峰林立……滿足了你對意境的所有需求。

這裡意境悠遠,山峰俊美,如一顆遺世明珠,相傳武功拳術——通背拳就在此起源。

這些孤峰,拔地而起,姿態各異,最神奇的是它們互不相連,各自獨立,像極了大自然鬼斧神工再造的盆景

淨影風景區位於河南修武境內,系雲臺山風景區的一部分,以千年古剎「淨影寺」為名。

這裡有天然形成的百畝盆地,周圍30平方公裡範圍內山環水繞,溪瀑縱橫,有"世外桃源"之稱。

其內分布著中國最北的野生獼猴群、河南省最大的白皮松、南太行絕美的峰林地貌以及令世人讚嘆的牛軛谷世界地質奇觀。

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還是古仙人的神來之筆,古往今來,淨影——這一凝聚天地靈氣、承載萬物造化的絕佳所在始終活躍於文人的筆端。像是穿越歷史長河而來的一朵奇葩,以其獨有的魅力向世人揭示她的神聖、神秘、神奇。

這裡有天然形成的百畝盆地,周圍30平方公裡範圍內山環水繞,溪瀑縱橫。景區集奇山、溶洞、飛瀑、流泉、古寺、淨湖、白松、幽谷、石刻於一體,被譽為「天然氧吧」「洞天福地」。

盆地中部的千年古剎——淨影寺,自古有「聖賢依棲之地」之稱。這裡還是北方山水畫派鼻祖荊浩的重要隱居之地、是著名拳種"猿仙通背拳"的創立之所、是歷史上海河之源古衛河的發源地。歷代以祖詠、韓愈、趙秉文、元好問、董其昌等為代表的文學大家都曾在此隱居創作,留下佳篇無數。

景區由天門山、磨棚寨、黃龍洞、逸仙谷、雲泉河、五龍洞八大遊覽區100多處景點組成。影寺區一帶山脈大多上石灰巖巖溶因受到水的化學腐蝕作用,就形成了這一帶獨特的峰林地貌。

山中四時景致不同,冬雪覆蓋的淨影,靜謐,清幽,天地穆然,美成一幅遺世獨立的圖畫。

景區內樹木蔥鬱、綠浪蔽谷、繁花爭豔、林泉高致。主峰馬頭山海拔1259米,原始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夏季氣溫較平原低7 ℃ -10 ℃。

淨影河水系貫穿景區全貌,支流溪瀑密布,原始植被被茂盛,氣候涼爽宜人。大河小溪之中,各種飛瀑和多彩的懸泉,噴湧沸揚,似蒼龍播雨,如白蛇出洞,處處珠簾垂掛,幻出道道彩虹,灝氣撲面澄環,始幽奧的峽谷撲朔迷離,幻象多變。

近年來,因其環境幽雅,景象宜人,淨影逐漸成為新的影視劇拍攝基地,包括《臥薪嘗膽》、《人皇伏羲》、《孫子大傳》、《大腳皇后》、《老子傳奇》等劇組都曾在景區選景拍攝。

這裡的有不少野生獼猴,三五成群接受遊客投擲的食物,滑稽可愛,不時發潑撒野,警示牌上提醒遊客不要與野生獼猴對視。據說淨影寺僧人以習武為主。北宋時期,武僧們就是仿照猴子的靈性和動作,創編了那套「猿仙通背拳」,簡稱「猿拳」。

TIPS

景區地址: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影寺村 門票:40元

淨影寺景區清靜秀麗,但是整個景區不大,一天就可以遊覽完。如果想住宿,景區裡有一座賓館淨影山莊。或者從寺西上山階梯到影寺村農家樂,一個床位50元。

(本文部分圖來源於網絡)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總策劃:王鐃

統籌:王熙珩 王春利

視覺總監:阮衛

採編總監:劉磊

記者:劉林海

相關焦點

  • 「摩崖石刻」永州閃亮的黃金名片!
    張家界是一幅畫,永州是一本書。永州這本書內容很豐富,插圖很精美,值得世人好好品讀,反覆品讀。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九嶷山,引得秦始皇景仰並遙祭。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元結撰寫《大唐中興頌》,顏真卿揮毫抄清並將墨寶刻於浯溪石崖,引得歷代文人騷客競相尋根追蹤,「打卡」永州,留下了諸多詩詞歌賦和摩崖石刻,成為永州閃亮的黃金名片。
  • 中國第一奇洞,貴州織金洞的摩崖石刻一覽,現代人刻的
    進入織金洞,首先會經過一片摩崖石刻,高聳的石壁上雕刻了許多讚美織金洞的名句。但這些摩崖石刻又和古代的石刻不同,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古代的時候,織金洞沒有被發現。所以說,織金洞石壁上的摩崖石刻都是現代雕刻的,仔細查看了一下,最早也是解放過後,距今也只有幾十年的歷史。
  • 榕城十八景:鼓山摩崖石刻 閩都千年碑林(組圖)
    公路和索道間,有條「之」字形石階古道,拾級蜿蜒而上,直達湧泉寺,沿途勝跡眾多、林壑優美,還有不同年代、風格迥異的摩崖石刻。「如果走馬觀花,忽略了沿途大量美景和摩崖石刻,實在是可惜。」遊客林依伯的話,道出了不少遊人的心聲。  「遊覽鼓山的人,一般先到湧泉寺,然後再尋幽探勝。」
  • 自貢摩崖石刻之洞雲村摩崖造像
    洞雲村摩崖造像位於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洞雲村4組(原屬鴛鴦鄉)東崖坡上,坐東向西,始鑿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分布面積約200平方米。造像一龕三尊,為釋迦摩尼與弟子迦葉與阿難。現為大安區文物保護單位。
  • 靈隱佛像損毀令人心驚 飛來峰摩崖石刻亟待搶救
    杭州靈隱飛來峰相傳是從西天外飛來,古代藝術大師在這裡留下了鬼斧神工的摩崖佛像群,歷代文人騷客更是在此山留下不少題詠。飛來峰因獨特的石灰巖地質構造,怪石嵯峨、古樹繁茂,與周圍群山風貌迥異。然而正是這種石灰巖地質和江南的潮溼多雨,使得歷經千年保存下來的飛來峰摩崖造像在雨水侵蝕下漸漸面目全非。
  • 晉城不止有白馬寺,斷崖上有一寺廟,有90座摩崖石刻,當地人都難爬
    而在白馬寺的後山,還有一個不是特別起眼的寺廟——石佛寺,歷史悠久但是鮮為人知,因為山高很多當地人都沒有登上去過,顧名思義,這個小寺的主要景觀是石佛,而且是90多座摩崖石刻,而那些石刻是何時出現的呢?又是誰辛辛苦苦不顧風雨刻上去的呢?
  • 鞍山:霧氣繚繞人影飄渺 半冰半水一河兩景
    鞍山:霧氣繚繞人影飄渺 半冰半水一河兩景 作者:李春紅 2018-01-04 13:32   來源:北方晨報     河面上飄散著白色霧氣
  • 摩崖造像淹沒水下36年重見天日
    摩崖造像淹沒水下36年重見天日  「白河佛爺灣摩崖造像」系普查登記文物項目 文物部門正開展調查研究  多年淹沒在水庫中,「白河佛爺灣摩崖造像」因此被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近期,延慶區白河堡(bǔ)水庫持續向下遊輸水,隨著水位降低,這組摩崖造像漸漸露出水面。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這是白河堡水庫蓄水36年以來,佛爺灣摩崖造像的首次「現身」。
  • 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譜
    石壁一側,27方古石刻聯成一條摩崖碑刻長廊,叫做月陂亭。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古村落,2007年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上甘棠村古建築群、月陂亭摩崖石刻先後於2006年、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甘棠村以「千年古村」之名,與千家峒、「千古奇書」女書並稱為江永「三千文化」。
  • 千年打卡勝地 摩崖石刻|淡巖的明媚月光
    有的研究者還推測秦始皇曾南巡至永州,一是來拜訪周貞實,二是來巡察南部駐軍和水利,由此,一些研究者做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早在商周時期,瀟水兩岸的望子崗和淡巖一帶,就有城池和堡壘存在。  為了求證,筆者於2020年11月13日會同部分專家到淡巖實地考察,僱人披荊斬棘,那種經過,有點類似柳宗元當年發現西山的滋味。
  • 長樂首石山發現疑似史前巖刻群|摩崖石刻|劉文平|崖壁_網易訂閱
    兩人發現,在首石山狀元峰及其周邊存在大規模疑似摩崖石刻群,其中較為密集且面積較大的部分位於狀元峰西側的崖壁和崖面上,其餘則零星分布在狀元峰北坡綿延約1500平方米的亂石叢中。  狀元峰大面積疑似巖刻主要有四處,其中兩處分別位於西北面和西南面的崖壁上,另兩處分別位於西北側和西南側的兩塊崖面上,總面積約50平方米。
  • 這五位近現代山水畫大師筆下的「巴山蜀水」各有千秋,絕美!
    小編在重慶曾工作過一段時間,那裡的天氣經常是灰濛濛的,霧氣很重。每天空氣很潮溼,夏日悶熱,冬日陰冷。李商隱的名作《夜雨寄北》就有提到巴山夜雨這個天氣現象。大師傅抱石先生擅於畫雨,在重慶避難的那些年畫了不少《巴山夜雨》。
  • 喻建十《山水畫基礎概論》——山水畫的基礎墨法(下)丨三品課堂
    上節課,喻建十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山水畫基礎墨法中的破墨和潑墨技法。本節課,老師將教我們怎樣解決破墨與潑墨技法結合運用的難題,並講解基礎墨法中的積墨技法。名家簡介喻建十·1959年生,字九可。齋號不動容齋、小易簡樓。
  • 元代山水畫精髓,全在這裡!
    《幽澗寒松圖》元 倪瓚 紙本墨筆 縱59.7釐米 橫 50.4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倪瓚的山水畫秀麗、清幽。他作畫喜用幹筆皴擦, 以側峰著紙, 稚嫩中見蒼老, 簡淡中見厚重。此畫以不同尋常的技法描繪畫中的人物、樹木和山石,用枯澀而精確,毫無鋒芒畢露、草率或隨意之處。
  •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山水畫的水墨暈章,首先得熟練於五彩用墨(濃、淡、焦、幹、溼)、用筆的技法和技巧。這樣的隨心筆墨,適合於小寫意,大寫意,破墨,潑墨……等。用筆用墨技法:小寫意是細膩鉤繪,細心染墨,大寫意是筆韻有粗細大小墨韻,破墨是以焦墨破水破淡,潑墨是筆調濃淡,大量水分,求潤澤韻味,在技法熟練的情況下,可引用書法用筆的手法。高水平畫家,所表現的手法是各有長處的,也就是有各自的藝術符號。
  • 「藝惠藏」畫家楊寶樹的山水畫似夢境猶如蓬萊仙境
    出版個人畫集有《寶樹山水畫》,《楊寶樹山水畫集》等。在國家、省、市報刊、雜誌、書畫作品集發表作品近千餘幅,數十次獲全國大展賽金獎。夢境?仙境?幻境?像霧?像雲?像水?楊寶樹老師四尺水墨山水《縹緲雲山圖》寶樹雜談】:這幅《欲寫山色好風光》,我想,看過我作品或者寶樹雜談的人很容易就能發現出和以前的作品有不同,大致為兩點:一是用筆,一是用色。畫畫貴簡不貴繁,這個簡指的是筆墨,而非境界。用筆用墨做到簡和少,是我近幾年想突破的目標。
  • 九年一遇!內蒙古出現「水煮黃河」奇觀 水面霧氣縹緲如同仙境
    近日,位於內蒙古三盛公水利樞紐庫區的黃河河段,連日出現「水煮黃河」景觀,水霧飄渺如同仙境,過往遊客無不嘖嘖稱奇。由於霧氣直接從河面升起,宛若水面沸騰,蒸汽瀰漫的情形,這一現象也被稱為「水煮黃河」。據介紹,「水煮黃河」現象可能是由於蒸發的水汽遇冷後迅速凝結,形成霧氣。要形成這一現象,水溫低、氣溫低、溼度高,三大條件缺一不可。通常,這一現象會在黃河封凍前出現,一般出現在早上7:30-9:30。據水利樞紐負責人介紹,上次「水煮黃河」出現,還是在2011年。
  • 長江水裡到底藏著多少神秘傳說?在重慶,無頭巨佛也不算多魔幻!
    不過很快,重慶南岸區就組織了專家實地調研,原來這尊無頭巨佛早已登記在冊,經考證,該石刻造像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2007年-2011年)期間,曾被定為民國時期造像。而關於它真正的題材究竟是佛教造像,還是道教真武大帝,又或是根據其旁邊被破壞更嚴重的另一尊造像而被推測為兩尊一組的「福德正神」,則還需要專家繼續深入考證。
  • 倪瓚山水畫的空疏美
    倪瓚 安處齋圖 29×60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倪瓚山水畫的空疏美文丨王伯敏畫裡空疏處,箇中儘是詩。倪瓚山水,畫面空疏,故其所作,向有「疏體」之 稱。他與同時代的王蒙「密體」山水形成強烈的對照。倪瓚的畫空,空中有靈氣;畫疏,疏的有秀氣。他的這種空疏景色,是象夕陀美。畫家放象夕瀉 之,觀者於象外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