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不可怕,怕的是『等、靠、要』的懶惰思想,只要自己身無疾病,我就不會停下奮鬥的腳步……」這是我內心一直堅定的信念。 我叫張維成,今年46歲,中共黨員,是黔東南州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坪地村村民,家中有4口人,兒子在都勻師範學院讀大二,女兒職校畢業在家幫助我發展產業。
為能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2016年,在一次與村兩委的聊天過程中,我了解到了竹鼠養殖,市場前景廣闊,養殖過程簡單、見效益快,而且竹鼠肉質細膩精瘦,屬於低脂肪、高蛋白肉類,是具有保健美容功能的高級食品。 回到家後,我與妻子談起了想要發展竹鼠養殖產業的想法,妻子聽後,非常支持我。當年的9月份,我用家裡僅剩的1萬多塊錢,從錦屏運回了我的第一批幼鼠30對,開啟了我的竹鼠養殖之路。 竹鼠養殖周期短、見效益快,幼鼠飼養3個月體重就可達1斤左右,5個月可達2斤以上,最大的4至6斤左右。
竹鼠餵養方便,投入成本低,幼鼠時只需餵養一些稀飯、玉米即可,成年鼠主要靠吃竹子。在我們農村,竹子幾乎不花錢,加之養殖場地也是用自家的舊房改造,很大程度地節約了成本。 目前,我的竹鼠存欄200隻,在市場銷售方面完全不愁,肉鼠售賣價格一般每斤在80元錢左右,種鼠售價每對350至400元不等,一年下來收入可達4萬餘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我的竹鼠養殖事業步入正軌後,我也想著帶動村裡的鄉親跟我一起發展,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增收致富。 目前,我在村裡聘請了2名困難群眾到我的竹鼠基地當管理員,主要負責竹鼠飼養和圈舍衛生的清潔工作,他們每個月的工資有1500元,年底時還會根據當年的產業效益,適當給予獎勵。同時,我還帶動了5個村民一起發展竹鼠養殖,共同創業增收。 除此之外,我還在村裡做起了海爾電器代理商,又開了小賣部,現在,我們家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回顧我家的脫貧經歷,我深刻領悟到,幸福生活就得靠自己辛勤付出才能獲得。 接下來,我還計劃著新建200個竹鼠圈舍,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的鄉親一起增收致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餘歡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楊儀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