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讀者老爺們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晚上吃完飯,你還大嚼零食和甜點,別人告訴你這樣不好,你一句「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就塘塞了過去,既說服了別人又給自己以理由,最主要的是享受了美食。搬黑格爾出來還真是好用。
但是你真的了解黑格爾嗎?用他的話之前是不是要先理解話的意思?
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於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他的原話「存在即合理」也絕不是能這麼用的……存在即合理從來都不是說你做各種事情都很對,如果這樣的話,你長期晚上加餐後變成肥胖者也是挺對的。
存在即合理,這裡的「合理」請不要誤讀為「合乎情理」或「符合社會公共道理、公理」之類,而是當做「理由」來講。「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存在即合理」其實是在黑格爾(Hegel,1770—1831)《《法哲學原理》11頁、《小邏輯》43頁的一句話被中文給縮寫了,原文譯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那麼究竟該如何正確理解」存在即合理「這句話,其實黑格爾的原意應該用」因果律「來解讀,也就是說,世間萬物的運行法則都有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任何出現的現象,發生的事情都有原因,而且這個原因根據邏輯規則導致了相應的結果。
所以在「存在即合理」這句話中,「合理」的意思是合乎邏輯,不是我們中文字義中「合理」,這種「合理」有著有一定道德或法律上正當性的意思,並不是所有合乎邏輯的事情都是正當的。
比如違法犯罪的滋生是常常是因為貧窮,這種說法合乎邏輯,但你不能說因為貧窮而犯罪就是正當的,是「存在即合理」的,我們只能通過改變貧窮來降低甚至消滅犯罪,這就是我們每個有志向的人為了讓這個世界更好而應擔負的責任。
另外,存在即合理這句話還是擁有積極意義的。它強化了我們對於因果關係的認知,讓我們在原因上努力,儘量去避免壞的結果,是一句有啟發性、哲理性的話。
它讓我們積極地去尋找問題的原因,並通過解決原因來影響結果,而很多人卻把這句話用來給不良習慣或惡性事件做消極的辯護,如果黑格爾知道你們這樣用這句話,恐怕會氣得醒過來把世界上所有高低槓都弄爛以避免它們成精。
總結來說,每句語言都有它的適用環境或局限性,我們應該多做功課儘量避免誤讀。如果是名言,我們更應該結合名人生活的環境,正能量的去理解,不要把那些充滿哲理的言語當成你消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