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茸專家吉村文彥先生研究認為:松茸最初起源於中國雲南的香格裡拉到西藏高原一帶,然後傳到日本、韓國及東亞和其他國家,然而松茸主要產於中國、日本和朝鮮。
松茸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食用菌,雖然在雲南農村有悠久的食用歷史,但也是近20多年才被認知為一種珍貴的林下生態食物。因為它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質,故具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松茸又名鬆口蘑,俗名臭雞樅,香格裡拉的藏族稱其為「鼻沙」,麗江的納西族叫它「大腳菇」。松茸因其生長在松林地,菌蕾形狀如鹿茸而得此名。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松茸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稱。相傳1945年8月廣島遭到原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
松茸吃起來有一股「異樣」的味道,喜歡它的人叫「別致的芳香」,不喜歡的人稱為「臭烘烘的男性荷爾蒙分泌物味」。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當地人提起松茸,那就是一個字——臭。又因為長相和雞樅有些相似,松茸便有了「臭雞樅」的乳名。
松茸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經史證類備急本草》《菌譜》《本草綱目》和《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中均有記載,但遠遠達不到很有名氣的程度;而在日本,松茸一直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據說有些日本人家會把幹松茸裝在小布袋子中,時常聞一聞就當享受了,可見日本人對松茸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