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立駿/曹安民JACS:生長動力學控制實現取向可調的球形介孔金屬氧化物

2021-02-23 催化計

納米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關於球形介孔金屬氧化物(SMMOs)的最新研究進展顯示了其在眾多研究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然而,與廣泛研究的二氧化矽相比,直接構建這些材料並精確控制其關鍵形狀特徵,特別是孔隙結構,仍然是一個巨大挑戰。

有鑑於此,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萬立駿院士,曹安民研究員報導了一條簡單而高效的合成路線,可以很好地控制各種SMMOs的孔取向。以Al2O3為例,揭示了溶液中的沉積動力學在構建不同SMMOs中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點1. 以Al2O3為模型體系,研究人員論證了通過甲醯胺分解誘導過程來調節Al3+的水解和沉澱的可能性,為控制無機物種的生長動力學提供了理想的工具,無機物種的緩慢形成促進了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良好界面組裝,並成功地形成了均勻的嵌入介孔的Al2O3基納米球(Al2O3-SMMO)。

 

要點2. 通過控制濃度和添加劑等反應參數,可以方便地將製備的Al2O3-SMMO的孔結構從徑向、樹枝狀和同心向進行系統性調節。

 

要點3. 這種合成路線可以很容易地擴展到構建各種SMMOs中,如Cr2O3,CeO2,La2O3和Y2O3,或者CexLayOz的雜化化合物。

 

該研究為SMMOs的未來應用提供了一個可靠、通用的合成平臺,並實現了SMMOs的系統化設計。

Wei Zhang, et al, Spherical Mesoporous Metal Oxides with Tunable Orientation Enabled by Growth Kinetics Control, J. Am. Chem. Soc, 2020

DOI:10.1021/jacs.0c07938

https://dx.doi.org/10.1021/jacs.0c07938

催化技術交流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均相催化與酶催化QQ群:871976131

相關焦點

  • 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Angew:大規模無溶劑方法合成介孔金屬氧化物
    該課題組使用陽離子聚合物聚乙烯亞胺作為造孔劑和穩定劑,醋酸作為絡合劑,金屬醇鹽作為金屬氧化物前驅體,開發了一種大規模的無溶劑自組裝策略成功的製備了一系列高度結晶的介孔金屬氧化物,包括單組份介孔金屬氧化物(例如,TiO2、Nb2O5、Ta2O5、Al2O3、HfO2、ZrO2和SiO2)和多組分的介孔金屬氧化物,例如摻雜的介孔金屬氧化物(yNb摻雜的TiO2)、複合的介孔金屬氧化物
  • 周宏才課題組JACS:光催化活性位點在介孔MOFs中的精確鑲嵌
    >▲第一作者:龐建東博士;通訊作者:周宏才教授、吳明燕研究員通訊單位:德克薩斯A&M大學、中科院福建物構所論文DOI:10.1021/jacs通過這種方法製備的MOFs材料PCN-808-BDBR,不僅保存了MOFs材料的介孔性,而且使得光催化活性位點面向介孔孔道規則排列,可以高效率高選擇性的實現類似的微孔MOFs材料所不能實現的大體積底物的光催化反應,如二氫青蒿酸光催化氧化合成青蒿素的反應。
  • 萬立駿/曹安民Acc. Chem. Res.: 把空心碳球,進行到底!
    目前合成HCNs的方案主要依賴於基於模板的路線(TBRs),這些路線在創建空心結構方面具有工藝簡單的優勢,但面臨操作耗時、產品產量低以及危險蝕刻劑造成的嚴重環境問題的挑戰。同時,它們在構建複雜的碳相關結構方面表現出了不足的能力。因此,開發無需額外模板劑的HCNs創新策略是非常迫切的,這不僅可以確保精確控制具有指定功能的HCNs的關鍵結構參數,而且還是適合其實際應用的環境友好和可擴展的方法。
  • 孫學良&莫一非JACS:位點可調LixScCl3+x滷化固體電解質助力全固態...
    在室溫(RT)下,這些SSEs具有高達10-3S cm-1的離子電導率,與氧化物正極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寬的化學窗口,以及可採用液相法的合成條件。此外,與大多數報導的高導電SSEs(硫化物、氧化物、硼氫化合物和金屬-有機骨架等)的Li+通過像PS4四面體一樣的共價鍵的結構框架遷移不同,Li-M-X(M為金屬陽離子,X為滷素陰離子)的滷化物SSEs結構是通過基於離子鍵的最密陰離子堆積建立的。
  • Adv.Mater.綜述:雷射輻照金屬氧化物薄膜和納米結構
    最後總結了雷射輔助金屬氧化物加工的最新進展。圖1 Adv.Mater 將該文作為封面文章進行了鄭重推薦金屬氧化物的應用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其應用可以從微電子到醫藥。目前大量的研究進行了金屬氧化物薄膜及其納米結構的合成、組裝控制和直寫。
  • 李亞棟: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組裝及介孔材料的製備
    (節選)清華大學化學系李亞棟教授在《2008科學發展報告》上撰寫「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組裝及其介孔材料的製備」一文,從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單分散納米晶的組裝、介孔材料的製備3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並在文末對納米多功能介孔材料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文章首先介紹了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
  • 傅強JACS:金屬與惰性氮化硼載體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
    其典型的特徵是,在特定氣氛下,載體會遷移並逐步包裹金屬催化劑,形成的包裹層修飾了活性金屬表面的吸附性質和電子狀態,進而改變了催化劑的反應性能。大量的實驗事實證明這種包裹過程是可逆的,並且能發生SMSI效應的「活性」載體常常是可變價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如TiO2,CeO2,Nb2O5等)。很多時候,由於表面活性位被包裹層覆蓋,處於SMSI狀態下的催化劑反而是不利於催化反應進行的。
  • 福州大學JACS室溫可控合成球形COFs材料
    Soc., DOI: 10.1021/jacs.9b09189」。 共價有機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是一類結晶性有機多孔聚合物。其主要特徵是內部存在均勻分布的特定大小的孔結構,這些孔賦予了共價有機框架一些獨特的性質,使得它們在氣體存儲與分離、催化以及光電材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應用。
  • 催化周報:JACS、Angew.、AM、Chem、Joule等大合集!
    :分子工程強化金屬氧化物-載體相互作用實現高效穩定的二氧化碳電還原金屬-載體相互作用(SMSI)是金屬與金屬氧化物載體之間普遍存在的一種強相互作用,因其能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而受到廣泛關注。本文發現金屬氧化物與碳載體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可以顯著提高電催化CO2還原反應(CO2RR)的性能。設計了一種分子工程策略來開發具有相似物理性質的未摻雜、N摻雜、S摻雜和N,S共摻雜多孔碳載體(分別表示為C、NC、SC和NSC)。
  • 萬立駿出任中科大校長 官網已更新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記者申寧)今天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對現任領導進行了更新,空缺多日的校長一欄中出現一個新名字——萬立駿。這是兩天來,第四位履新的名校校長。昨天,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分別迎來了新「掌門人」。
  • 催化周報:Nature子刊、JACS、Angew.等大合集
    在這裡,我們報導了通過雙模板,分別使用介孔氧化矽和碳化鉬作為外模板和內模板,由石墨態管狀框架(OMGCs)組成的有序介孔碳,其孔徑和介孔結構可調。OMGCs同時實現了高導電性和大的表面積和孔容。得益於這些特性,與其他Ru納米顆粒負載的OMCs和商業催化劑相比,負載在OMGC上的Ru納米顆粒(NPs)在鹼性析氫反應中表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活性,在單電解池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中也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
  • 大化所傅強JACS:金屬與惰性氮化硼載體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
    1其典型的特徵是,在特定氣氛下,載體會遷移並逐步包裹金屬催化劑,形成的包裹層修飾了活性金屬表面的吸附性質和電子狀態,進而改變了催化劑的反應性能。2大量的實驗事實證明這種包裹過程是可逆的,並且能發生SMSI效應的「活性」載體常常是可變價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如TiO2,CeO2,Nb2O5等)。很多時候,由於表面活性位被包裹層覆蓋,處於SMSI狀態下的催化劑反而是不利於催化反應進行的。
  • 兩篇Nature一個主題:介孔材料的催化「情緣」
    「分子隔間(molecular compartment)」,使得吸收光/產電子的TiO2單元與MOF骨架中的催化或許金屬簇之間產生協同作用,從而光催化還原CO2並同時產生O2,實現人工「光合作用」。理論上,由於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化學勢低,幾乎不可能在高溫H2氣流下被還原形成稀土-Pt合金,然而,研究者在產物中,還是發現了原子分散的稀土元素和Pt以合金形式存在。
  • Energy、JACS大合集
    合理設計利用非貴金屬促進H2、O2和H2O之間相互轉化的多功能催化劑是研究的熱點領域。由於雙金屬納米系統的電子、結構和催化性能取決於其組成、結構和尺寸的高度可調,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重構的50 nm Pd納米片上,當過電位為590 mV時,活性為6.6 mA cm-2時,可實現93%的CO法拉第效率。實驗和理論研究表明,CO中間體是CO2還原過程中驅動結構轉變的關鍵因素。本研究突出了缺陷金屬納米片在反應條件下的動態特性,並提出了二維金屬納米結構表面工程調節其電催化性能的新機會。
  • 中科院發現取向生長金屬納米粒子新方法
    編者按:傳統製備金屬離子的方法包括等離子體法、雷射加熱蒸發法、惰性氣體蒸發冷凝法、液相法製備納米金屬粒子等等。日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氧化物基底上原位、取向生長金屬納米粒子的新方法。相關成果發表於美國《材料化學》雜誌。
  • 周宏才教授介孔MOFs中孔道環境精確調節光催化活性位點的引入
    研究背景 介孔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因為具有較大的孔道,適合於催化等方面的應用,因此受到化學與材料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孔道環境對於介孔MOFs材料的最終適用性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在介孔MOFs材料中進行精確的孔道環境調節是該領域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
  • 研究人員開發出超高性能金屬氧化物材料
    其他一些材料也表現出類似金屬的光學特性,只是在有限的波長範圍內表現不佳。近年來,人們在尋找除貴金屬以外的高性能等離子體材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具有豐富的光、電、熱、磁等可調控性能。氫化處理可以有效地改變其電子結構,達到豐富和可調諧的等離激元效應。如何顯著提高金屬氧化物材料中固有的低濃度自由載流子是一個挑戰。
  • 球形、板狀、棒狀、角狀、海綿狀納米顆粒
    球形、板狀、棒狀、角狀、海綿狀納米顆粒納米粉體也叫納米顆粒,一般指尺寸在1-100nm之間的超細粒子,有人稱它是超微粒子。它的尺度大於原子簇而又小於一般的微粒。按照它的尺寸計算,假設每個原子尺寸為1埃,那麼它所含原子數在1000個-10億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