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愛會消失嗎?超職教育帶你了解4個心理學效應

2020-11-22 中華網家電頻道

有一對夫妻,他們一個月見兩次,你可能覺得驚訝,但像他們這樣的夫妻相處模式不少見。

他們平常就靠視頻聯繫,分隔兩地卻沒有分隔開感情,兩人相處的時候總是非常甜蜜。

你可能會問怎麼會一直甜蜜,這是因為他們彼此承諾,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交流,說說今天發生了什麼。

如果見面了,他們會一起去參加活動,比如看看電影,打打球,一塊去健身房鍛鍊。

如果把他們分別比作一個圓環,那兩人重合的部分就是維持親密關係的關鍵因素。

但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忽略對方的感受。

比如,有的人覺得我一定要照顧好對方,於是恨不能變成他第二個媽,管吃管喝,洗衣做飯,對方有什麼不滿意發洩出來她也心甘情願承受。

時間久了,這樣的人很容易在婚姻中變成怨婦。

太在意對方獨立的世界,就會忽略掉彼此原本重合的部分,而別忘了,正是重合的部分讓你們走到了一起。

柴米油鹽中無處不是浪漫

讀者AN分享了自己的婚姻故事:

結婚8年,別人都說我們感情太好了,像熱戀的情侶,一點也不像過了七年之癢的夫妻。也有人問過我為什麼,自己想了好久,我得出了一點點經驗:我經常能給他新鮮的信息,而且我們三觀很合,但我們接觸的東西不一樣,這就造成一個現象,在我的領域裡,他是學生我是老師,換到他的領域,又是我全程星星眼聽他授課。他在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也都是來問我的意見,看到好玩的東西,也會第一時間分享給我。就比如,路邊的花花草草和小狗小貓。我看到好玩的文章圖片也會第一時間發給他,很多東西其實沒什麼意義,但就是想跟這個人分享。我們每天午休時間都打電話,討論一下午飯準備吃啥晚上有沒有想吃的,家裡缺什麼了下班路上要不要去買,甚至是洗面奶洗髮水沐浴液買什麼牌子的,上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有時候不知不覺通話就十幾分鐘了。假日裡我們也很黏,不是他粘著我就是我粘著他,去哪都像連體嬰。在有些喜歡快節奏的人來看這種生活純粹是浪費時間,但在我眼裡,柴米油鹽中無處不是婚姻的浪漫。

如果你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己,你就可以給對方營造一種神秘感,激發對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會增加你們彼此的吸引力。

從這一點看,他們的愛情之所以能保鮮,想來是她在不斷學習新的東西,注入不一樣的能量,讓她的愛人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所以,不斷的成長和完善自己也是一種核心吸引力*

結了婚以後,愛會消失嗎?

很多女性都會困惑,結了婚以後,就和戀愛不一樣了,因為要照顧孩子和做家務,老公每天回來看到自己的樣子也是差不多的,甚至蓬頭垢面,這種情況下,自己還有吸引力嗎?

二十多年前,生物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Helen Fisher)研究了愛情這種令人小鹿亂撞卻心曠神怡的發展蹤跡。

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施瓦茨說:「由於愛情的普遍性,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猜測,愛情的經久不衰其實是由某些我們最基本的生物本性保持的。」

長久相處後我們渴望改變,是可以製造驚喜,再次吸引另一半的。

網上也總是有很多教程去教女性如何「撩漢 」「提升魅力」,如何費盡心思打扮自己,如何內外兼修。

心理學家表示,經歷了七年之癢、已經從「相看兩不厭」過渡到「柴米油鹽」的人,依舊有可能找回初戀的感覺。

「出於工作、孩子、父母生病等瑣碎的日常,夫妻之間可能會褪去兩性間的激情,暫時把愛情拋在腦後,這種情況也叫「生鏽現象」。但這種愛情是完全可以被重新點燃的。」

不拿愛情舉例子,我們說說相對簡單的友情。

我有幾個發小,在一起長大的過程裡,各自的生活都有了不小的變化,有的自己創業,有的考上了事業編,有的還在求學,有的學成歸國進入大企業工作。

但有個朋友可以說是沒什麼變化,我跟她說話時也很費力,因為她身上沒有足夠的閃光點了,不太吸引人了。

換到愛情上也是一個道理,你們在相處時有沒有彼此的價值交換,不管是情緒價值還是滿足好奇心的價值,只要你有,愛情就不會輕易消失。

這就變成了另一個問題:你是提供情緒價值,還是只會索取情緒價值?

作家李愛玲曾經講述過自己跟婆婆相處的故事,她下班就有熱飯,家務也是婆婆做,她說想吃豬蹄,晚上婆婆就端上桌。

這是什麼神仙婆婆!

而我們再看另一面,婆婆對她這麼好,是因為她自己做得也很好,給婆婆買衣服買鞋子,甚至給婆婆報了旅行團。

如果覺得親密關係太複雜,不妨走出來看看其他關係,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情緒價值提供。

三觀相同、門當戶對,都是價值交換。

有些女生結了婚反而越發好看漂亮了,那麼她老公肯定能給她提供情緒價值——讓這個女孩認可自己,變得更自信更有魅力。

*真正的吸引,就是成為對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他有開心的事情,一定是第一時間跟你分享的,那麼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吸不吸引了,你就是他眼中的唯一。

如果有哪句話幸運地點亮了你,點個「在看」,希望你們都能收穫美好的愛情~

4個心理學效應讓你更迷人

心理學這4個效應,也可以幫助你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一、自我呈現

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給自己立一個「人設」,這個人設必須是對自己有利的,能快速讓別人認識你。

紳士、陽光、淑女、端莊、高冷、灑脫、大方……總有一種性格適合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別說不真實,要想提高吸引力,有時就得在真實的自我上加點戲。

二、曝光效應

對於吸引力的各項研究都表明,我們越是時常見到某個人,就越對他印象深刻。

簡單來說就是怒刷存在感,這一點,在男生追求女生的時候很常見。

不過這個應用的前提是,你至少不招人討厭,要不然只會起到反作用。

三、戀愛補償

就是指人們一般會愛上那些愛自己的人。

人類的愛總夾雜著自私,願意被愛,只有被愛,才會考慮付出愛。

所以有時候,因為出於感動也會選擇跟一個人在一起。

四、評價焦慮

沒人能忍得了別人對自己的批評,人們會因為這些批評感到焦慮。

在喜歡的人面前,我們渴望展現真實,又害怕自己會嚇跑對方,但一般情況下,暴露真實的自我反而更能吸引人,別人只會覺得「哎 這個人真實得好不做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5個兒童教育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心理特點,能幫我們更好地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幾個有趣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吧。
  • 愛笑的人,運氣真的會越來越好丨超職教育6個心理學新發現
    心理學可以改變生活。健康時報記者根據知名心理學研究網站匯總了心理學6大發現:a. 男女差4歲以內,婚姻最容易幸福男人永遠喜歡18歲的?如果你的對象比你小很多,剛開始,你可能會感到不錯,但一些問題會隨著時間慢慢顯露出來,代溝也可能是一個問題,所以,還是看你們的心理年齡是否相差太大。假如一個35歲的男人迎娶了23歲的女性,那矛盾點會集中在男人事業忙無法顧及女性的感情需求。b. 被父母過度控制,就算到了60歲也會受影響父母過度控制,手把手教育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會很優秀嗎?
  • 聰明的父母需要了解的2個心理學效應
    所以,在這期節目裡,將和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又有用的2個心理效應,同時告訴你如何把這2個心理學效應運用在教育孩子上。-1- 超限效應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 知道五大心理學效應會讓你的婚姻更幸福
    因此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婚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從眾效應 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從眾效應是一種追隨別人行為最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盲目從眾,會給你婚姻帶來很大後遺症。
  • 感情裡,男人女人,不可不知的三種戀愛心理學效應
    兩個人既然選擇在一起,就要好好去愛彼此,然而,在愛情裡面,其實會有很多劇情的,男人和女人,都需要明白的是,戀愛中,其實會有這幾種戀愛心理學效應,只有弄清楚這幾種戀愛心理學,兩個人的感情才會越來越順利。第二:戀愛中的吊橋效應:從心理學上來理解,吊橋效應,是指一個人提心弔膽過吊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心跳加快,如果這個時候,恰巧有一個異性出現,和你並肩作戰,這種因為緊張的心跳,會轉化成為對方使得自己心動,從而更容易產生愛情,如果初次你們兩個人在一起,不小心遇到點小危險,就會更容易愛上對方,我們都知道英雄救美,這個詞語
  • 你不知道的4個戀愛心理學效應,快來Get下吧!
    原標題:你不知道的4個戀愛心理學效應,快來Get下吧!文丨情哥男生和女生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的奇妙的。彼此都有複雜並且有趣的心理。兩個人相互摩擦肯定能產生火花。兩個人能夠在一起真的是非常的難得的。其實你們相處的過程當中是會產生很多戀愛心理學效應的。
  • 你不知道的幾個實用的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有很多,但有些心理學的效應卻不一定會被人們所熟知,有些效應可以幫助你了解消費者的心理狀態,也有些會讓你明白自己在特定情況下的心理活動,了解心理學的一些效應可以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感受,也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些心理學的效應吧。
  • 七大心理學,你了解嗎?
    那麼,你們真的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嗎? 今天,攝影樹洞萌萌就來具體給大家講解下這七個心理學效應,了解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智慧的人。 1、飛輪效應
  • 心理學: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涉及人的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等,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談及心理學時,往往都會覺得不可琢磨,難以窺探,但實際上心理學並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責任分散效應,你推脫的是機會和幸福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持續更新,讓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今天繼續連載《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5篇——責任分散效應。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媒體報導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受害者被一大群路人圍成一圈「看熱鬧」。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所以,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查閱了相關的心理學文獻,總結出了「討人愛」的原因,希望通過理解並學習5個心理學效應,能幫助我們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1.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家們曾經在1992年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他們讓4名外表相似的女生假扮成上課的學生參加一堂共計130人的大課,為了製造多看效應,每位女生都不與班裡的其他學生互動,並在一學期內採取不同的上課次數,4位女生參加課程的次數分別是0,5,10,15次。
  • 教育心理學的效應
    教育心理學的效應 http://www.hteacher.net 2018-09-10 14:2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走進《發展心理學》,帶你刷新教育認知,重建你的教育信心
    我們每個人在自己漫長的一生中無數次問自己,我是誰,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我會有和其他人相似的地方,但為什麼我又會和兄弟姐妹如此不同?是遺傳基因,還是生活的經歷,或者是家庭環境、文化背景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而這些因素又是如何交織在一起塑造了一個個獨特的個體。
  • 超職教育心理專欄:別讓網絡戾氣控制了你!
    原標題:超職教育心理專欄:別讓網絡戾氣控制了你!「在這種社會氣氛的圍繞下,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受害者」。——《這個世界不欠你》慧超有言論的地方就有戾氣,沒有哪個平臺可以避免。從微博、知乎、小紅書到抖音、小破站;從飯圈、遊戲圈、小說圈到各種圈;從明星事件、社會新聞、到個人家事。
  • 心理學帶你了解愛情的本質,告訴你如何維持愛情
    ,也沒有晚一步,正巧趕上了,那也沒有什麼別的可說,唯有輕輕問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4)冷漠型:對自己的看法相對積極,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但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這類人會避免與他人聯繫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從心理學上說,一段感情是有哪幾個階段呢?
  • 五大兒童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教育能夠影響人的一生,從選擇接受教育那一刻起,便有了不同的人生軌跡。許多老師或者家長為了教育學生教育孩子付出了大部分的精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成人容易站在成人的高度看孩子,對於孩子的心理並不了解。把握這些常見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對於教育孩子至關重要。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心理學對我們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心理學通過一些科學測量與經驗來揭示人本身的一些規律,這樣人們也可以更好通過這些規律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這非常重要。
  • 超職教育丨每年必考的心理學知識點!(最好收藏)
    心理學的英語詞彙「Psychology」源於古希臘語「心靈或精神解說」之意。心理學涵蓋的內容雖然較多,但也不是雜亂無章的,掌握好知識體系,在腦海中搭建好思維導圖,再去抓一些必考點、易錯點,一次性通過考試並不是難事。熟記下面這些考點,能夠幫助你快速熟悉心理學體系,對於考試或者是今後的學習都有幫助,建議分享收藏!1.
  • 6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暈輪效應—— 「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也形象地稱之為光環效應。追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8個愛情中的心理學效應
    今天跟大家分享8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今天就給大家列出來,看看是否感同身受。1、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願意為自己多付出,不斷完善自己,你的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個人吸引力;而當你一味討好對方,則會讓對方恃寵而驕,你在投入過程中不斷「貶值」,對方卻在投入過程中不斷「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