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基因突變協同讓肺癌更惡性!

2021-01-10 生物谷

2019年9月28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根據開放獲取的期刊《eLife》上的一篇新報告,科學家已經確切地展示了兩種不同基因的突變如何協調驅動惡性肺部

腫瘤

的發展。


這項在新型基因工程小鼠身上進行的研究觀察了肺腫瘤的特徵--從小到肉眼看不到到大到可能致命的腫瘤。這一結果為腫瘤進展機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並將有助於目前正在開發治療肺

腫瘤

藥物的研究人員。


肺癌的類型很多: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肺腺癌是NSCLC最常見的亞型。約75%的肺腺癌的影響細胞生長的兩種重要控制機制發生突變--MAP激酶途徑和PI3'-激酶途徑。單獨的每一種途徑都不足以導致肺癌;他們需要協調才能做到這一點。

圖片來源:Rutgers University


"我們知道突變MAP激酶途徑促進良性肺腫瘤的生長,但相同的細胞的PI3的激酶突變單獨不足以啟動腫瘤形成,"該研究領導作者、猶他大學洪博培癌症研究所Martin McMahon(通訊作者)實驗室前博士後Ed van Veen說道。"相反,這些通路協同驅動惡性

腫瘤

的生長,但我們不知道這種協同導致了什麼分子變化,以及隨著癌症的發展,以及肺細胞是如何失去其特徵的。"


研究小組研究了只活躍於肺細胞(2型肺泡細胞)發生突變的突變小鼠。他們分析了這些突變在腫瘤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單個細胞的基因和蛋白質分子的影響。當他們觀察MAP和PI3'-激酶驅動的腫瘤的基因表達時,他們發現

腫瘤

細胞中作為2型肺細胞特徵的基因水平降低了,這表明這些肺細胞已經失去了它們的特性。


接下來,研究小組研究了負責協調MAP和PI3'-激酶通路的分子。螢光標記已知的參與肺細胞特化的分子顯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結果--這些分子沒有在導致

腫瘤

進展的肺細胞身份的喪失過程中發揮作用。相反,一個稱為PGC1α的分子似乎參與其中。


為了研究在肺

腫瘤

的發展過程中PGC1α是否直接控制2型肺泡細胞身份丟,研究小組研究了老鼠版本的分子,與MAP激酶通路中的基因突變。


"綜上所述,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的機制通路參與肺腫瘤發展也影響

腫瘤

細胞的專業化合作,"解釋了資深作家、皮膚學教授Martin McMahon說道。"由於MAP激酶和PI3'-激酶通路都是藥物開發的靶點,因此這項研究可能會影響目前

臨床試驗

中藥物的部署、對試驗結果的解釋以及新肺癌藥物發現的過程。"(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肺癌檢測基因突變,該如何用藥?
    ,測序發現有EGFR基因突變,易瑞沙是最好的藥物麼?最近收到好幾個類似的問題,於是決定寫這一篇也許有點枯燥的文章,但作者相信這對中國近20萬EGFR突變肺癌病人和家屬來說是有意義的。本文主要回答下面幾個問題:EGFR的突變有哪些?肺癌檢測出EGFR突變後有哪些藥可以選擇?國產的EGFR藥物更便宜,但和進口的效果有差別麼?如果出現了藥物抗性怎麼辦?
  • Nature 解析最難治的KRAS突變肺癌有助治療
    1.KRAS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的是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70.5萬。由於吸菸和室外空氣汙染物的影響,這十年來肺癌發病率在中國攀升很快。肺癌主要分小細胞肺癌(15%)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不同的肺癌,治療策略和預後也是不盡相同的。
  • 小細胞肺癌與兩種基因突變相關
    原標題:小細胞肺癌與兩種基因突變相關  科技日報柏林7月21日電 (記者顧鋼)德國科隆大學和科隆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對兩種肺癌進行對比研究後,成功解密了導致肺癌的遺傳基因,這一成果被刊登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肺癌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導致多種基因和信號通路的改變,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最終導致肺癌的發生和發展。lung cancer,NSCLC)和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85%;根據生物學差異,非小細胞肺癌又細分為腺癌(Adenocarcinoma),鱗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腺鱗混合癌,大細胞癌(Large Cell Lung Cancer)和其他罕見的肺癌等;小細胞肺癌約佔15%左右,惡性程度更高
  • 通過驗血查基因有沒有突變 讓肺癌靶向藥物治療更便利·都市快報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轉化醫學中心公布了一個由馬勝林院長領銜的臨床研究項目,能通過化驗肺癌患者的血液,來指導患者的靶向藥物服藥,這一成果已經在臨床上應用。 我們人體中有一個基因叫EGFR,這個基因突變和肺癌有密切關係。據統計,在中國人的肺癌患者中,40%左右有EGFR突變。其中,不吸菸、女性、腺癌患者中比較多見,約有60%的突變率。
  • 肺癌靶向藥耐藥性突變 第三、四代抑制劑成下一片「藍海」
    在全球範圍內,由肺癌造成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總和,而我國面臨的肺癌挑戰更為嚴峻。 據腫瘤科醫生向記者反映,與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相比,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更高,但對放療和化療更為敏感,且有短期緩解率。一旦發現小細胞肺癌,即為晚期,小細胞肺癌的生存時間較短。因此,小細胞肺癌更為嚴重。
  • 暗藏的癌症「定時炸彈」——RET基因突變
    2019年,一篇名為《我在美國治肺癌》的日誌在癌友圈火了起來。文中患者的詳盡記述不僅給許多「同病相憐」的國內外肺癌患者帶來了共鳴,更帶來了對患者參加的臨床試驗中所服用的那顆「救命藥丸」的巨大關注,盼望它能為「康復」帶來新希望。
  • 吸菸導致KRAS基因突變形成肺癌
    眾所周知,吸菸是導致肺癌的首要風險因素。每次吸菸時,都會對肺細胞造成雙重打擊,為癌症的形成創造理想的生存環境。香菸中所含有的化學藥品,如焦油和甲醛會滲透到細胞中,損傷DNA。上述化學藥品也會對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過程的基因造成嚴重破壞,即促使細胞分裂的基因變得極度活躍,以及使調控細胞分裂的基因失去調控能力。
  • 揭秘基因突變與多種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
    研究者Lincoln Stein表示,非編碼DNA在基因組中佔到了98%的比例,其對於科學家們而言非常難以研究,而且其因為不編碼蛋白質經常會被忽略。通過仔細分析這些區域,研究人員在DNA代碼的一個鹼基中發現了改變,其或能驅動多種類型癌症的發生,研究人員或能利用這種新型癌症機制來開發治療包括癌症在內多種疾病的新型療法。【3】eLife:基因突變協同讓肺癌更惡性!
  • 柳葉刀:耐多藥惡性瘧原蟲在東南亞迅速蔓延,已出現基因突變
    柳葉刀:耐多藥惡性瘧原蟲在東南亞迅速蔓延,已出現基因突變 澎湃新聞記者 溫瀟瀟 2019-07-26 20:23 來源
  • 上海每天新增23個肺癌 突變基因首次被找到
    來自滬廣兩地的知名胸外科專家以「傾聽『肺腑』之言」為主題,首次向公眾發布了發現肺腺癌13個突變基因,並為市民推薦了早診早治手段和微創手術的最新理念。  基因:亞洲肺腺癌基因突變特點首次發現  肺癌發病的增加與人口老齡化、城市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環境汙染化以及生活方式不良化有關。肺癌的發生、發展過程受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共同影響。
  • 肺癌基因檢測查出罕見基因突變,就無藥可救了?還可用這個療法治
    目前靶向治療是肺癌患者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它比傳統的化療和放療作用更為精準,因此療效一般來說要比傳統的放療和化療要好,而且副作用要更小一些,所以被很多中晚期肺癌患者視為延長生存期的重要方法。但是想要進行靶向治療,就一定要先做基因檢測,因為靶向藥物治療有效的前提,是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存在著基因突變的作用靶點。但是有不少患者在做完基因檢測後卻感覺墜入了絕望的深淵:被告知存在的基因突變是「罕見突變」,目前還無有效的靶向藥可用,這些人又被稱之為「罕見的肺癌患者」!什麼是罕見的「肺癌患者」?
  • 得肺癌不幸,但如果是這幾種基因突變的肺癌,又是不幸中的萬幸!
    尤其是針對一些特殊基因類型的肺癌患者,效果更好。在亞洲,EGFR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很高,大約5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 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變陽性③,這些患者適合使用靶向治療。周彩存教授表示:「針對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靶向藥(EGFR-TKI)是目前一線治療的最佳選擇。
  • 肺癌精準治療新突破!揭示高海拔地區肺癌人群基因突變特徵
    ,首次揭示高海拔西藏地區肺癌人群基因突變特徵,對指導高海拔地區人群的肺癌精準治療具有重大意義。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列首位,而在高海拔西藏地區,這兩項數據分別排在該地區各癌種的第六位和第四位[1]。據此推斷,高海拔地區肺癌人群可能具有不同於其他地區肺癌人群的基因特徵,且這種特徵可能與低氧有關。
  • 不吸菸也會患肺癌?可能是由於RET基因突變
    肺癌分別佔男性發病的首位和女性發病的第二位。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肺癌的病因,吸菸一直是非常明確的致癌因素,不過生活中也會發現一部分不吸菸的人群罹患肺癌,這除了與家族史、環境因素等可能有關外,原因仍在待探索。其中在部分年輕、不吸菸的肺腺癌患者中,更容易發現RET基因的融合突變。
  • 不可成藥的基因突變靶點RAS
    KRAS基因突變,是目前世界上最難對付的基因突變。很多藥物都嘗試攻克KRAS這個堡壘,全部失敗:司美替尼、曲美替尼、卡比替尼……2017年10月10號,全球藥企巨頭,禮來公司宣布:在一個有453位KRAS突變肺癌患者參與的三期臨床試驗中,其抗癌新藥Abemaciclib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期,試驗失敗。
  • 肺癌常見的基因突變和靶向藥選擇
    推薦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基因檢測,推薦必檢基因為EGFR、ALK、ROS1,擴展基因為BRAF、MET、HER2、KRAS、RET等,對一代EGFR-TKI耐藥患者建議檢測EGFR T790M。上述中最常見的基因突變為EGFR突變,亞裔肺腺癌患者中EGFR基因敏感突變達到約50%。
  • 在研靶向療法治療基因突變肺癌,疾病控制率91%
    近日,美國FDA宣布授予KRAS G12C抑制劑Sotorasib(曾用名:AMG 510)「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KRAS G12C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治療。
  • [中國專家共識]非小細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
    在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系列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已證實EGFR 靶向治療能顯著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而在EGFR未發生突變的肺癌患者中,臨床研究證據提示不宜使用靶向藥物。這些臨床研究和系統分析均指出EGFR突變檢測是晚期肺癌患者使用EGFR-TKIs治療的先決條件。
  • 肺癌MET突變靶向藥: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
    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三大肺癌MET突變靶向藥亮相!VISION研究顯示:Tepotinib治療MET14ex跳躍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