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長」像一個掛杖而行的長髮老人。「長」從「長」簡化而來。簡化後的長,從原來的八畫減為四畫,筆畫省了一半。
簡化了的「長」,當中的一豎勾應是一筆,不少人寫成兩筆了。筆畫一錯,筆順也就錯了。這個「長」字,應是先撇後橫,再一豎勾,最後一捺。這是根據草書寫法楷化而來
簡化字中,根據草書寫法楷化的字是很多的,如婦、辦、報、斷、車、頭、歸、還、盡等等,這都可從草書描摩它筆順,不能總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寫字喲!
漢字「長」詞義的引申規律,是比較清楚的。長,從長發之「長」,引申為表時間的長久之「長」。人有某種技能、特長,與長短相似,長又引申為擅長之「長」。如《馮婉貞》:「莫如以我所長,攻敵之短。」
太長的東西,就會感到多餘,又引申為長物之「長」(cháng)。《世說新語》:「作人無長物」,即做人沒有多餘的東西。
長( cháng)的植物都是從土裡長出來的,故長又引申為「長」( zhǎng),即「拔苗助長」的「長」,而後再引申為「撫養」。如《詩蓼莪》中的「長我育我」的「長」。
再引申為「長者」的「長」,長官的「長」,《漢書·百官公卿表》:「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減萬戶為長。」這就是說,漢代管轄萬戶以上縣的官位稱「令」,管轄萬戶以下的官位稱「長」。
由於「長」有幾種讀音,所以實際生活中,常常會有難以分辨的情況出現,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分辨一下他們在不同的詞語裡的讀音吧。
如關雲長,有人讀cháng,也有人讀zhǎng的。根據古代韻書記音,《佩文韻府》排在平聲,是讀 cháng的。跟司馬子長一樣讀法。
又如舊時稱一種高官為「長」(zhǎng)吏,就有人錯讀成「 cháng」吏的。
再如皇帝的姐姐稱長公主,姑母稱大長公主,都應讀長輩的「長」,讀zhǎng。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寫「長公主被崇禎皇帝,砍得半死。」這裡長公主是皇帝的長女也讀zhǎng。
長的讀音問題,歷代詩文中,也常引起爭論。如文學教材曾選用了陶淵明《歸田園居》詩一首,其中「道狹草木長」的「長」,有說生長之「長」,有說長短之長。《佩文韻府》讀平聲,讀cháng。
這就是關於「長」的漢字知識,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