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百年癌症「瓦氏效應」之謎

2021-01-19 世界未解之謎

近一百年來,癌症的瓦氏效應(Warburg effect)是令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本月發表的一篇研究終於解答了這個謎題,發現了癌細胞的新弱點,為開發針對新的標靶對象的抗癌藥物鋪平了道路。

人體攝入的食物消化後生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簡稱ATP)的化合物,為日常活動提供能量。瓦氏效應指的是癌細胞偏向使用效率較低的厭氧糖酵解取代一般正常細胞使用的有氧糖酵解,來合成人體活動所需的ATP。

據美國科學雜誌(scienmag.com)報導,瓦氏效應很大程度上依賴LDHA酶進行作用,SBP醫療研究所(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靠抑制LDHA酶的通用抗癌藥物,對常見癌症如黑色素瘤的作用很有限。

這份本月發表在EMBO期刊上的論文揭示,LDHA酶受抑制後,癌細胞會利用另一個靠ATF4催生的信號通路繼續生長。他們認為,開發同時針對ATF4和LDHA的藥物將是治療黑色素瘤的利器。

美國一年有9000多人死於黑色素瘤。在過去十年間,嘗試了包括針對BRAF和MEK蛋白的替代療法,為患者延長了數月至數年的生命。但之後癌細胞會產生抗藥性,導致癌症復發。因此抗癌界一直在尋找更新的藥物標靶和治療方式。

該論文的首要作者Gaurav Pathria博士說:「這份研究幫助解釋了近百年來一直難以解釋的癌細胞瓦氏現象。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比起ATP,癌細胞更偏愛胺基酸。可能這些瘋狂生長的細胞認為低效的瓦氏效應對於攝取產生蛋白的基礎物質——胺基酸來說更有效。」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原創 | NMN下架與瓦氏效應新解
    有趣的是上周MIT的科學家在《分子細胞》雜誌發表一篇有關NAD+的文章、解釋一個令學術界困惑了100年的瓦氏效應,即腫瘤雖然超速增長需要很多能量但卻選用了能量產出效率較低的糖解作用。任何最後勝出的生物學決定都是平衡各種利弊的綜合決定,以前對瓦氏效應的解釋是雖然糖解能量產出效率低、但可以產生大量細胞複製所需原材料,所以可以最大化腫瘤繁殖。
  • 解開癌細胞「能量工廠」的百年(1921-2021)難題
    解開癌細胞「能量工廠」的百年(1921-2021)難題關於癌細胞代謝的「沃伯格效應
  • 研究揭示體內T細胞「警察」記憶之謎
    雖然活化的CD8+T 細胞能高效殺滅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但其發揮效應後,極少數T細胞存活下來,而存活下來的就成為了記憶性的T細胞,等再次遇到同樣的病毒或腫瘤細胞時,T細胞便能夠迅速將它們清除,從而在機體抗腫瘤和抗感染免疫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湖北瓦氏黃顙魚養殖技術
    湖北瓦氏黃顙魚養殖技術_李聖華瓦氏黃顙魚是一種淡水名優經濟魚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近年來,由於瓦氏黃顙魚的市場需求量日漸增大,而它在長江水系中的資源不斷減退,因而開展瓦氏黃顙魚的無公害人工養殖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及市場潛力。
  • 科學家揭示糖與癌症的關係
    主要焦點在於Warburg effect,即腫瘤組織轉化糖為乳酸的數量明顯高於健康組織,是癌細胞最突出的特徵之一,這種現象已被廣泛研究,在腦腫瘤檢測方面甚至也涉及這項指標。但目前為止,該效應僅僅是癌症的症狀之一還是癌症的起因,還不得而知。
  • 基因研究揭示人類膚色的進化之謎
    基因研究揭示人類膚色的進化之謎 原標題:   人類擁有多種膚色,如非洲的阿高人(左)和蘇爾馬人(右)。目前,研究人員發現了有助於形成多種膚色的基因。
  • 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
    Dunca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一種與正常組織幹細胞響應創傷相似的新機制,或許可以解釋經過多個周期的化療藥物治療後膀胱癌幹細胞會積極促成化療耐 藥的原因)。靶向癌症幹細胞的這種「創傷反應」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幹預方法。他們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今天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 體內T細胞「警察」記憶之謎揭示
    雖然活化的CD8+T 細胞能高效殺滅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及腫瘤細胞,但其發揮效應後,極少數T細胞存活下來,而存活下來的就成為了記憶性的T細胞,等再次遇到同樣的病毒或腫瘤細胞時,T細胞便能夠迅速將它們清除,從而在機體抗腫瘤和抗感染免疫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研究揭示治療反應異常型癌症的分子特徵
    研究揭示治療反應異常型癌症的分子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50:34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Louis M. Staudt小組揭示出治療反應異常型癌症的分子特徵。
  • 科學家揭示蝗蟲聚群成災之謎
    聊點科技【科學家揭示蝗蟲聚群成災之謎】究竟是什麼讓蝗蟲聚群成災?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鑑定出一種由群居型飛蝗特異性揮發的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被認為是導致飛蝗聚群的關鍵性群聚信息素之一。該發現使對蝗蟲的綠色和可持續防控成為可能。康樂介紹,「我推測,其他蝗蟲屬種,比如沙漠蝗,或許它的群聚信息素不是4VA,但這一研究框架同樣適用。」
  • 研究揭示ILC2促進癌症肺部轉移的機制
    研究揭示ILC2促進癌症肺部轉移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4 21:12:04 英國劍橋大學Timotheus Y. F.
  • 新研究:在土衛二南極的「虎紋」圖案之謎最終被破解!
    :在土衛二南極的「虎紋」圖案之謎最終被破解!(圖片:NASA/JPL/Space Science Institute)  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解決了土衛二恩克拉多斯上的「虎紋」之謎。  自從NASA「卡西尼」號宇宙飛船對土衛二進行了詳細觀測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對土衛二非常感興趣。
  • 32種癌症10225例癌症患者的研究揭示TP53基因的新功能
    研究團隊在分析了這個龐大的數據樣本庫後,對TP53基因突變如何影響癌症有了更透徹的了解。他們發現,在所有被研究的癌症類型中,TP53突變在存活率較低的患者中更為常見。他們也找到了一種更準確預測預後的方法。Donehower說:「我在突變TP53腫瘤中發現了四個上調基因,其表達與患者預後相關。如果這四個基因高表達,那麼患者更有可能預後不良。
  • 太陽風「輕語」揭示其身世之謎
    科學家已經對太陽風研究了60多年,但對於太陽風仍然有著許多的困惑。比如,雖然我們都知道太陽風來自於太陽的外層大氣——日冕,但它在離開太陽時並沒有減速,反而加速了。顯然它內部有一種「加熱器」使得它在急速穿越太空時不會冷卻。  近日,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在咆哮的太陽風背後,「聽」到一些微小的聲音,揭示了這些太陽風的身世之謎。
  • 最新研究揭示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與癌症風險及臨床預後的關聯
    以基因為中心的癌症研究表明,似乎只有5%~10%的癌症病例是可遺傳的,即癌症相關胚系(germline)遺傳變異。由於癌症驅動的胚系遺傳變異在基因組中分布較少,並且局限於少量的基因,很多相關研究都是關於已知的癌症驅動基因,包括腫瘤抑制基因、DNA修復、致癌信號通路以及細胞周期密切等。
  • PNAS:揭示特殊蛋白幹擾細胞抗癌機制促進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2014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TAT3的細胞蛋白幹擾細胞的抗癌機制並且促進癌症發展的分子機制,STAT3蛋白是在大多數人類癌症中過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NAS上,該研究為理解癌症發展以及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來抑制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困擾人類的十大科學之謎
    這些一團亂麻般的問題,或許在時間的本質被揭示之後就可以完全解決。搞清楚生物大滅絕之謎,或許能給予人類以更多的警示。10.不治之症成因之謎  現在不少不治之症(如癌症、愛滋病)難以預防和治療,是因為科學家不知道這些癌症是如何形成的。
  • 解密已被破解的十大世界未解之謎
    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讓科學家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都無法解釋的科學之謎現已找到了答案。
  • 【盤點】2015年癌症領域突破性研究TOP10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在揭示癌症發病機制、開發治療和預防癌症新型方法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近日,來自美國德州農工健康科學中心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發現西蘭花中名為蘿蔔硫素的提取物或許可以幫助治療癌症;又有研究者發現冥想也可以幫助癌症的治療;諸如這樣積極的研究非常之多,也有研究者發現機體的其它組分或許會影響癌症的發生,比如一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就發現腸道微生物竟然可以影響癌症免疫治療效果。
  • 癌症研究探秘:癌症如何進化?
    近年來,很多科學家將對癌症的研究目光轉移到了探索癌症的進化機制上來,有些研究者認為癌症或許是一種機體適應性的進化機制,而近年來關於癌症進化的相關研究也層出不窮,在此,小編對這些報導進行了匯總,供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