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李煜在《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提到:「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翻譯成現代白話是,只有在夢裡才不是漂泊不定的旅客身份,這樣才能夠享受短暫的歡樂。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夢都有一種很夢幻的稱呼,也沒有具體的科學證據證明夢的形成規律,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認為人之所想,夢之所在。
一般情況下,人們最多會夢見一些莫名其妙且複雜多變的畫面,但是對於一些科學家而言,夢境可能會幫助自己觸發研究興趣和研究動力。
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是一位印度高等數學家,但是在拉馬努金的早期經歷當中並沒有出現任何高等數學教育的經驗,然而拉馬努金能夠成為當時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主要是因為拉馬努金有很高的數學天賦,而面對一些古人研究出來的數學公式,別人是在名師的教研室當中獲取。而拉馬努金卻是通過做夢來夢到3900個數學公式。
對於很多數學學生而言,面對一些複雜難以運算的數學公式時,也沒有辦法將其運用好並發掘其更多的數學奧秘。但是拉馬努金卻是一個例外,不僅可以通過夢境可以夢到數學公式,而且能夠將其運用於自己的數學運算中。
拉馬努金出生於1887年12月份,從小家境就十分貧寒的拉馬努金一度被家裡的父親計劃著輟學去鎮裡的店鋪當童工,但是拉馬努金的母親卻極力捍衛自己兒子上學的權利,認為孩子一方面太小,無力承受童工的壓力,一方面認為孩子原本就有權利接受教育。
在母親的堅持下,1898年拉馬努金進入了當地的一所中學,在這裡拉馬努金算是真正意義上第1次接觸最正規的數學教育。經過中學教育的啟發,拉馬努金在1899年就已經掌握了當地大學的數學教育水平的能力。而在13歲的時候,拉馬努金通過借來的高等三角學書裡的知識解答了當時很多專注於學習數學專業的大學生也難以回答的一些數學難題。
1901年,當時僅僅只有14歲的拉馬努金就已經被當地的記者所發現,在記者的曝光之下,人們發現年紀14歲的拉馬努金或許真的能夠被稱之為數學天才。在各地數學愛好者的關注下,拉馬努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高等三角學裡的難題。對於未接受系統教育的問題,拉馬努金回應記者:自己夢境裡總是出現各種數學公式,自己並未全部運用現在只是冰山一角。
但是能夠把數學學好,並不是能夠拯救家庭經濟危機的最好辦法,直到1910年拉馬努金的家庭依舊十分貧困,長期處於挨餓的狀態。拉馬努金很快找到了一份抄寫員的工作,然而在這份崗位上,拉馬努金認識了一位劍橋畢業的研究人員。
在這位劍橋朋友的幫助下,拉馬努金得到了展現數學天賦的機會。而此時來自英國的穆克吉爵士試圖支持拉馬奴金的事業,也就是說在拉馬努金於生活中繼續研究數學的同時,會得到贊助者的一筆資金來補貼家用。
1913年,拉馬努金在國際學壇上發表了拉馬努金數學定理,雖然這一項定理在當時並沒有多少數學家能夠理解,但是三一學院中的院士哈代卻站在拉瑪如今的陣營中,稱讚拉馬努金是當時數學界較為出色的數學天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