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些感染冠狀病毒的人發展得非常快,突然之間就已經猝死了?昨天(3月13日)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新冠肺炎的病死機率為3.9%,其中高齡、有基礎病史的患者多為重症患者,而且死亡機率比較的高,這一觀點。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教授在《柳葉刀》之中發表的論文《武漢COVID—19成年住院患者死亡的臨床過程及危險因素:回顧性隊列研究》之中也明確地提到。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面前,人類都是平等的,我們每一個人一旦接觸到該病毒,都很有可能會被感染。
但是,不同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表現也是不盡相同的。不少的人僅是輕症或者是普通型的患者,症狀比較的輕,病程也比較的短。可是存在這樣一部分的患者,感染之後病情發展比較的迅猛,成為重症或者是危重症的患者,甚至是死亡。
那麼為什麼有一些人感染病毒,病情發展特別快,甚至突然性的死亡?
1、感染病毒的濃度比較的高,導致病情比較的重,而新冠病毒主要攻擊的是我們身體的肺部,其次就是身體的脾臟、免疫系統等全身多器官都會受到一定的損傷,在對患者遺體進行病理解剖研究之中發現,重症患者的可隨病情進程導致肺間質纖維化。
這種改變或許會影響身體的呼吸,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從而死亡,這是很多重症患者需要上呼吸機的原因。
2、老年人以及基礎疾病比較多的人:
其實和其它的病毒是一樣的,新冠病毒進入我們人體之後就會爭奪正常細胞的營養、激發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與之抗爭,而這必將削弱我們人體的抵抗能力。
老年人或者是原本就患有基礎疾病的人,原本底子就非常的弱,這就讓新冠病毒在入侵之後會更加肆無忌憚地進行繁殖、侵略,引發重症的肺炎或者是合併全身多器官功能的衰竭。
年齡比較的偏高,免疫能力比較的差。而且高齡是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高危因素,高齡意味著我們身體機能的下降,免疫作戰能力下降,我們的身體無法承受病毒感染帶來的一系列損傷,從而導致死亡的發生。
有的解剖案例結果顯示肺部病變並不是特別的嚴重,這種導致死亡的因素很有可能是與患者本身的基礎病有一定的關係,而感染加劇了病情的進行,比如:誘發了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兩方面的共同傷害從而導致了死亡。
3、細胞因子風暴:通俗的講細胞因子風暴其實就是感染病毒的機體過度的免疫反應,用自殺式的攻擊不僅殺傷病毒,同時也傷害了我們自身的健康細胞,從而導致身體肺部以及多器官損傷及功能的衰竭,導致病情突然加重或者是死亡。
4、密切接觸傳染源的人:
密切接觸傳染源的人,比如:一線的抗疫醫護人員、感染者的家屬或者是同時接觸多個傳染源的外賣人員。
接觸到病毒的數量和毒性都已經勝於其他的患者,病情進展快和危重的可能性自然就比較的大。
5、免疫功能低下甚至有免疫性缺陷的人: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病毒入侵我們人體之後,免疫系統需要挺身而出與之進行抗衡。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甚至是有免疫缺陷的人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力量去消滅病毒,病毒自然大肆的擴張。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國患未平,外憂又起。全球疫情正在進行蔓延,我們不能鬆懈,眾志成城,打贏這場全人類與新冠病毒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