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些感染冠狀病毒的人發展得非常快,突然之間就猝死了?

2021-01-09 奕煦美食養生

為什麼有一些感染冠狀病毒的人發展得非常快,突然之間就已經猝死了?昨天(3月13日)的數據顯示,我國的新冠肺炎的病死機率為3.9%,其中高齡、有基礎病史的患者多為重症患者,而且死亡機率比較的高,這一觀點。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教授在《柳葉刀》之中發表的論文《武漢COVID—19成年住院患者死亡的臨床過程及危險因素:回顧性隊列研究》之中也明確地提到。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面前,人類都是平等的,我們每一個人一旦接觸到該病毒,都很有可能會被感染。

但是,不同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的表現也是不盡相同的。不少的人僅是輕症或者是普通型的患者,症狀比較的輕,病程也比較的短。可是存在這樣一部分的患者,感染之後病情發展比較的迅猛,成為重症或者是危重症的患者,甚至是死亡。

那麼為什麼有一些人感染病毒,病情發展特別快,甚至突然性的死亡?

1、感染病毒的濃度比較的高,導致病情比較的重,而新冠病毒主要攻擊的是我們身體的肺部,其次就是身體的脾臟、免疫系統等全身多器官都會受到一定的損傷,在對患者遺體進行病理解剖研究之中發現,重症患者的可隨病情進程導致肺間質纖維化。

這種改變或許會影響身體的呼吸,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從而死亡,這是很多重症患者需要上呼吸機的原因。

2、老年人以及基礎疾病比較多的人:

其實和其它的病毒是一樣的,新冠病毒進入我們人體之後就會爭奪正常細胞的營養、激發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與之抗爭,而這必將削弱我們人體的抵抗能力。

老年人或者是原本就患有基礎疾病的人,原本底子就非常的弱,這就讓新冠病毒在入侵之後會更加肆無忌憚地進行繁殖、侵略,引發重症的肺炎或者是合併全身多器官功能的衰竭。

年齡比較的偏高,免疫能力比較的差。而且高齡是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高危因素,高齡意味著我們身體機能的下降,免疫作戰能力下降,我們的身體無法承受病毒感染帶來的一系列損傷,從而導致死亡的發生。

有的解剖案例結果顯示肺部病變並不是特別的嚴重,這種導致死亡的因素很有可能是與患者本身的基礎病有一定的關係,而感染加劇了病情的進行,比如:誘發了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兩方面的共同傷害從而導致了死亡。

3、細胞因子風暴:通俗的講細胞因子風暴其實就是感染病毒的機體過度的免疫反應,用自殺式的攻擊不僅殺傷病毒,同時也傷害了我們自身的健康細胞,從而導致身體肺部以及多器官損傷及功能的衰竭,導致病情突然加重或者是死亡。

4、密切接觸傳染源的人:

密切接觸傳染源的人,比如:一線的抗疫醫護人員、感染者的家屬或者是同時接觸多個傳染源的外賣人員。

接觸到病毒的數量和毒性都已經勝於其他的患者,病情進展快和危重的可能性自然就比較的大。

5、免疫功能低下甚至有免疫性缺陷的人: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病毒入侵我們人體之後,免疫系統需要挺身而出與之進行抗衡。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甚至是有免疫缺陷的人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力量去消滅病毒,病毒自然大肆的擴張。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國患未平,外憂又起。全球疫情正在進行蔓延,我們不能鬆懈,眾志成城,打贏這場全人類與新冠病毒的鬥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些藥物有使人猝死的風險?
        前不久,在生活中一直有著廣泛用途的嗎丁啉(多潘立酮)突然陷入了「猝死風波」:先是部分國家開始評估它的猝死風險,然後又被歐盟的監管部門限制使用。無獨有偶,同屬楊森公司的阿司咪唑(原息斯敏)也因此於數年前被迫退出市場,息斯敏品牌也只能用在另一款抗過敏藥物上。
  • 太突然!年僅25歲女演員猝死!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年僅25歲女演員猝死!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老年人由於基礎疾病的病程長,常見的冠心病、高血壓、肺心病、擴散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反覆發病,身體機能就會有一種耐受或者代償。 而對於年輕人,由於心臟沒有形成代償保護機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誘發惡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顫就相當於心臟驟停,瞬間失去意識導致猝死。 年輕人的猝死尤其讓人無法接受。
  • 為什麼有些人容易感染病毒?人體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和自愈能力
    當有新的A型流感病毒出現時,就可能發生大流行,這種病毒既感染人又具有在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的能力。當前在人群中普遍傳播的A型流感病毒的亞型包括:A(H1N1)和A(H3N2)。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解決一個困擾科學家和醫護人員幾十年的問題:為什麼同一種流感病毒會帶給人們不同的影響?為什麼感染同一種流感病毒,有些人的情況卻要糟糕得多?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調查了「免疫印跡」是否可以解釋人們對已經在人群中傳播的流感病毒的反應,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釋觀察到的季節性流感對不同年齡人群影響程度的差異。
  • 數學計算:新冠狀病毒傳播速度有多快?將有多少人會感染?
    新冠狀病毒傳播速度多快?將有多少人會感染?這是當前流行病學專家和許多人所面臨著的令人不安的未知數。這樣的重大問題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明確的直覺。問題是,我們的人腦傾向於直線延伸的線性思維,但事實證明新冠病毒不是呈線性增長而是呈指數級傳播感染,特別是在缺乏有效個人防止與治療措施的國家與地區。指數級的概念是什麼?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解釋。
  • 能感染人的冠狀病毒共7種,3個很厲害,新冠只是其中之一
    哪些冠狀病毒能感染人?1937年,冠狀病毒首先從雞身上分離出來,目前發現的冠狀病毒已經超過30種以上了。目前的資料顯示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如人、鼠、豬、貓、犬、狼、雞、牛、禽類。1965年,分離出第一株人的冠狀病毒。
  • 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這麼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新型冠狀病毒成為了全球的眾矢之的,原因無它,因為它的傳播渠道簡直防不勝防,輕易就能「攻破」人類的身體防線,致使感染!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這麼容易感染人類細胞呢?最新研究為我們揭曉了答案!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冠狀病毒用來附著在人類細胞上的蛋白質有一個緊湊的「脊」,這使得它比類似病毒更牢固地附著在人類細胞上,使它能夠更好地感染和更快地傳播。科學家稱這個脊為突刺」蛋白,而冠狀病毒就是通過這種「突刺」蛋白質與人類細胞結合,最關鍵的是它的「突刺蛋白」比類似病毒更容易與細胞結合。
  •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2020-05-08 08:56:53 來源: ■一旦暴露於病毒之下,蝙蝠的「超級」免疫系統就會維持自然的抗病毒反應■與此同時,MERS冠狀病毒本身也迅速進行特定基因突變,從而適應蝙蝠細胞
  •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彭茜)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
  • 猝死前6大細微徵兆,快學會自救!
    那麼,到底哪些人容易猝死?猝死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在危險來臨前,有沒有徵兆呢?  一、猝死更易找上年輕人  其實,猝死的發病徵兆並不多,特別是有特異性和有價值的徵兆。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年輕人大多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好,不太在意健康狀況,有點兒難受的感覺,通常不會立即就醫,而一旦出現惡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 為什麼會增加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
    由於免疫缺陷人群的免疫系統有缺陷或無效,他們無法阻止外來入侵者的入侵和繁殖,包括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表現不佳的免疫反應使人容易感染,但有些人的嚴重症狀實際上是由席捲全身的巨大免疫反應引起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可能是複雜和相互交織的。
  • 03年侵襲全球的非典,為什麼疫苗還沒研究出來,就突然消失了?
    ,就突然消失了?  其實非典就是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而且是為一種由SARS冠狀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所以說,跟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有著相似性的。  那麼,侵襲全球的非典,為什麼疫苗還沒研究出來,就突然消失了?其實不外乎這三點:  1.
  • 上網為什麼會猝死?什麼習慣也能導致猝死呢?
    猝死,是指平時身體「健康」或病情基本穩定的患者,發生非預料中的突然死亡,而導致猝死的最直接和密切因素多與疾病有關。現在的青少年,成年人也有發生猝死的事件。為什麼上網會猝死?     1.晚上11點到1點是子時,在這個時候是膽經在「工作"的時候,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還在通宵中的話,那麼會對膽髒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2. 凌晨1點到3點是丑時,在這個時候是人體排毒的一個重要的時刻。
  • 多位20多歲女性接連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圖片來源: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每2000人中就有1人猝死,其中將近一半的人在40歲以下。從臨床經驗上來看,年輕人在猝死人群中的佔比的確有所增加,引起的原因較多,常見原因為應激性心肌病、暴發性心肌炎、惡性心律失常、大面積肺動脈栓塞、心肌梗死、嚴重打鼾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等。
  • 人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抓住一個,或能救命!
    說到死亡這個話題,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談及的話題;畢竟死亡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然而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很多朋友對於生死也是慢慢看透了,畢竟見證了身邊的人生,一些親人的去世,從之前的害怕到如今的淡然。而也有一些不是自然規律而去世的,就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猝死。
  • 冠狀病毒最新發現!患者血液凝塊形成之謎?
    「這就像一場血塊風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四年級心臟病學研究員BehnoodBikdeli說,任何患有嚴重疾病的人都有可能發展成血栓,但住院的COVID-19患者似乎更易受感染。來自荷蘭和法國的研究表明,20%到30%的重症COVID-19患者出現血栓。科學家們有一些假設來解釋這一現象,但隨著死亡人數的上升,他們也在爭先恐後地測試抑制血栓的藥物。
  • 全球實際有多少人已經感染了新冠狀病毒?
    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134萬例確診病例,涵蓋了200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一場全球性的大流行病。雖然目前的累計確診病例人數已經非常恐怖,但是實際病例的人數可能會更多。這個消息聽上去非常讓人難過。根據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研究,新冠狀病毒的R0被認為是在1.4到3.8之間。我們通過海外的防疫情況很容易知道R0目前肯定是大於1的,顯然海外的感染人數正在經歷著指數級的增長。每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都有可能將其傳播給另外兩到三個人。我們知道病毒在2019年年底首次出現。通過美國現在累計確診人數,我們可以斷定,在1月初,數百名、甚至超過一千名感染者抵達了紐約、舊金山和西雅圖等人口密集的城市。
  • 記憶T細胞能『看到』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和新冠之間非常相似的序列
    新冠病毒反應性CD4+T細胞在未暴露的個體中已有報導,表明20-50%的人存在交叉反應性記憶T細胞。然而,這些T細胞的來源一直是推測性的。北京時間8月5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拉霍亞過敏和免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表明,識別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記憶性T細胞,也能識別新冠病毒上的對應位點。
  • 義大利如何成為歐洲冠狀病毒危機的源頭?
    為什麼義大利這麼快有這麼多人死亡?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嗎?儘管現在還為時過早,但科學家之間越來越多的共識是,致命的冠狀病毒病例實際上並未「迅速」襲擊義大利。科學家相信,該病毒至少從一月中旬開始在該國流行,而這種病毒之所以蓬勃發展,是因為如此多的被感染者根本沒有症狀,或者只有輕微症狀,例如咳嗽和輕微的低燒。
  • 360°詳細解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58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969人,尚有4928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本次疫情絕不容小覷。Q:什麼是冠狀病毒?A: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RNA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猝死一般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每2000人中就有1人猝死,其中將近一半的人在40歲以下。 原因可能是: ●這些年輕人的冠狀動脈病變相對較輕,平時不易被察覺,心梗一旦發生,由於太過突然,一下反應不過來,心肌壞死程度往往更加徹底; ●老年心梗患者的心臟在長時間的病變侵害下,機體自適應地發展出更多毛細血管,冠狀動脈罷工後,他們還有備選方案,能靠這些毛細血管再抗一下。 儘管猝死是非常突然、無法預料到的,但它的發生都是「蓄謀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