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體內成像的無透鏡螢光顯微鏡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顯微鏡在生命科學領域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工具,它們的應用已經擴展到了臨床實踐中。通過顯微鏡,醫生可以對眼睛展開檢查,檢查組織是否有癌症跡象,並藉助其進行手術。但是,顯微鏡體積龐大,無法使用它們對身體內部的很多區域進行成像;而且,光學鏡頭無法同時提供完美的大視場和高解析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3/376911.htm

 

  為了克服這些障礙,來自萊斯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根本不使用任何透鏡的顯微鏡:該顯微鏡尺寸非常小,可以附著在內窺鏡頂端,從而被用作植入物植入體內,以便長期監測大腦活動以及執行其它由於現有顯微鏡龐大尺寸而未進行嘗試的應用。

  萊斯大學團隊研發的廣域視角螢光顯微鏡可以集中在幾立方毫米的體積上,同時還能實現微米級的成像細節。此外,還可以通過增加傳感器的尺寸進而增加廣域視角的大小。由於所使用的傳感器是傳統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檢測器,所以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為了能夠形成清晰、高質量的圖像,該設備依賴於「振幅光罩」,這似乎是一個精確設計的衍射光柵。傳感器捕獲通過「振幅光罩」的光線,該光線看起來與正在成像的對象完全不同。為了形成最終圖像,需要通過涉及「振幅光罩」的算法將成像數據轉換成高解析度圖像。

  由於該設備在距離顯微鏡一定距離範圍內生成聚焦圖像,因此可以在幾立方毫米的體積內創建3D影像。


相關焦點

  • 指尖上的三維螢光顯微鏡無透鏡超薄超輕
    打開APP 指尖上的三維螢光顯微鏡無透鏡超薄超輕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20 10:52:25 近日,美國萊斯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款無透鏡、寬視場、超薄的螢光顯微鏡「FlatScope」。
  • 新型螢光蛋白可用於超解析度光鏡-電鏡關聯顯微鏡成像
    新型螢光蛋白可用於超解析度光鏡-電鏡關聯顯微鏡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5 16:04:50 線粒體基質(a)和核纖層蛋白(b)的超分辨光電關聯成像結果(圖片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網站)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濤院士課題組與徐平勇課題組合作,報導了可用於超解析度光鏡-電鏡關聯顯微鏡(SR-CLEM)成像的新型螢光蛋白mEosEM
  • 南理工學生團隊打破國外壟斷 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面市
    中國江蘇網訊 觀察細胞通常需要染色標記,無法同時實現大視場、高分辨觀測,加之體積龐大、成本高昂,是當今顯微鏡存在的三大痛點。在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獲金獎的隊伍中,一支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團隊研製出的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突破了上述痛點,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 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將使中國製造在全世界再放異彩
    而本文要講的便是關於製造創新應用的,在本次比賽中,有一支獲金獎的隊伍中,研製出了一款新型無透鏡全息顯微鏡「CyteLive」,這種中國人自己的新一代顯微鏡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成本僅為同類產品的百分之一,而他們來自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的學生團隊。
  • 這個學生團隊造出新型無透鏡全息顯微鏡
    近日,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學生團隊研製的「CyteLive」無透鏡細胞分析監測儀獲高教主賽道金獎。這種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成本僅為同類產品的百分之一。
  • 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顯微鏡,可用於深層組織成像
    光學相干顯微鏡和雙光子顯微鏡等非侵入性顯微技術常用於活體組織的體內成像。當光通過生物組織等渾濁物質時,會產生兩種光:彈道光子和多重散射光子。彈道光子直接穿過物體,沒有經歷任何偏轉,因此被用來重建物體圖像。
  • 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團隊研製出新型無透鏡全息顯微鏡
    新華社南京11月10日電(記者陳席元)近日,在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學生團隊研製的「CyteLive」無透鏡細胞分析監測儀獲高教主賽道金獎。這種新一代無透鏡全息顯微鏡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成本僅為同類產品的百分之一。
  • 新穎的3D光學成像技術提高了螢光顯微鏡效率
    Kevin Tsia博士(右一)和他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光學成像技術,可以使3D螢光顯微鏡更高效,更不損壞。在這些平臺上,單個3D快照需要在標本上重複照明,標本的光照強度通常是日光的數千倍至百萬倍,這很可能會損壞標本本身,因此不利於長期用於各種解剖學、發育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生物成像。此外,這些平臺通常很快耗盡有限的螢光「預算」——這是一個基本限制,即螢光燈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照明產生,然後在一個稱為「光漂白」的過程中永久消失,這就限制了在一個樣本上可以執行多少圖像採集。
  • 新一代螢光顯微鏡可輕鬆實現超分辨成像
    近年來,隨著活細胞體系單分子螢光成像技術的發展,膜蛋白單分子研究,特別是受體動力學的研究,已成為目前單分子研究領域中最活躍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超分辨成像技術因其能夠突破光學衍射極限,而比傳統光學顯微鏡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用於體內成像的近紅外基因編碼鈣指示劑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用於體內成像的近紅外基因編碼鈣指示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8 15:05:19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Vladislav V.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光片螢光顯微鏡的誕生大家知道,傳統的寬場螢光顯微鏡通過物鏡將激發光聚焦,同時收集樣品的螢光信號成像。由於使用點掃描方式成像,為達到較快光的速度,光束照射每個點的時間很短,成像元件(PMT)的量子效率又很低,需要更強的激發功率。與傳統寬場螢光顯微鏡相比,光漂白和光毒性更加嚴重。
  • 多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之七:雙光子顯微鏡角膜成像
    圖2 雙光子螢光對角膜細胞結構成像 [1]內源分子的種類可通過螢光的光譜、強度、螢光壽命進行分辨,雙光子成像有雙光子螢光強度成像、雙光子螢光壽命成像和二次諧波產生成像三種。在強度成像中,同種分子不同的氧化還原狀態信號不同,反應了新陳代謝信息。在螢光壽命成像中,同種分子處在不同微環境時所發螢光的持續時間不同,據此可判斷其是否與蛋白質結合,從而判斷代謝狀態。二次諧波成像中,近紅外雷射可激髮膠原蛋白產生二次諧波,獲得基質層結構信息。
  • 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簡介
    主要類別3.1 寬場螢光顯微鏡最常見的螢光顯微成像技術就是傳統的寬場螢光顯微鏡,但它只能對事先切片的樣品進行成像,不具備光學切片能力,對於厚度大於2微米的三維樣品,寬場照明會使得整個樣品體積內的螢光標記發射螢光,這些離焦光會遮掩焦面上的細節從而極大降低了對比度。
  • 如何選擇倒置顯微鏡與螢光顯微鏡?
    倒置顯微鏡供醫療衛生單位、高等院校、研究所用於微生物、細胞、細菌、組織培養、懸浮體、沉澱物等的觀察,可連續觀察細胞、細菌等在培養液中繁殖分裂的過程,並可將此過程中的任一形態拍攝下來。在細胞學、寄生蟲學、腫瘤學、免疫學、遺傳工程學、工業微生物學、植物學等領域中應用廣泛。螢光顯微鏡用於研究細胞內物質的吸收、運輸、化學物質的分布及定位等。
  •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的應用
    最近,基於探針SR成像技術的光敏定位顯微鏡(PALM)和隨機光學重建顯微鏡(STORM),以及藉助螢光基團隨機激活特性的螢光光敏定位顯微鏡(FPALM)都已經取得了成功。   通過基於探針的SR成像技術,可以獲得多張原始圖像。
  • 單分子螢光成像概述
    單分子螢光成像技術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外力作用下研究單分子活動,通常通過原子力顯微鏡(AFM)、光鑷(OT)或磁鑷(MT)將力施加到單個分子上。另一類就是用螢光顯微成像觀察生物系統中單分子活動。 螢光顯微成像是生命科學領域觀察生物體結構的經典方法。
  • CCS Chemistry | CRISPR螢光探針用於細胞染色質高分辨成像
    常規的染色質成像方法,如螢光原位雜交技術(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即FISH),需要對染色質DNA進行固定與變性處理,不能實現對活細胞的實時成像。因此,發展高時空分辨的染色質可視化工具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
  • 三十年來重大突破:光學轉化效率提高2個數量級,近場光學納米顯微鏡實現無透鏡針尖增強拉曼成像!
    設計了首例光纖耦合納米線近場光學掃描探針,光激發和信號收集都通過探針實現,無透鏡系統,不需要調光路,大大簡化了高分辨納米光學成像的儀器和操作。3. 首次實現全光纖無透鏡針尖拉曼成像,在簡單的可攜式微型桌面STM上即可達到1nm的針尖拉曼成像解析度。
  • 基於成像質譜顯微鏡(iMScope TRIO)對奧曲肽在小鼠體內動態分布的...
    本研究所使用的成像質譜顯微鏡(Imaging Mass Microscope, iMScope TRIO),前端是搭載高分辨光學顯微鏡的大氣壓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源(Atmospheric Pressure -MALDI),後端配置離子阱和飛行時間串聯質譜儀(IT-TOF)。高分辨光學顯微鏡以及領先世界水平的 5 μm 空間解析度,有助於觀察和定位到亞細胞水平的組織器官中。
  • 倒置螢光顯微鏡的使用
    倒置螢光顯微鏡是近代發展起來的新式螢光顯微鏡,其由倒置顯微鏡和落射螢光裝置組成,具有在培養皿或培養瓶內進行顯微觀察的特點,可實現活體細胞和組織、流質、沉澱物等差螢光觀察是科學研究工作中的理想儀器。所以,在醫學科研型研究生的實驗教學中,掌握倒置螢光顯微鏡的使用至關重要,只有正確的使用和妥善的管理倒置螢光顯微鏡,才能發揮它的功能和提高使用率,使之更好地為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