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簡單的小遊戲,幫孩子學習「管住自己」

2020-12-06 壹父母

簡簡周 / 文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常常會有一些管不住自己的時刻。

比如,明明知道吃下一塊高糖蛋糕會熱量超標、加速皮膚老化,但在那一刻,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再比如,雖然一再提醒自己要早睡,但就是捨不得好不容易把娃哄睡後的那一點自由時間,所以總是一拖再拖。

當然,不排除諸位中有超級自律星人,我深深地敬服,但畢竟也是成年人,有也不奇怪。

可要是讓小孩子管住自己的言行,那就更難了。

這是有生物學依據的。在大腦的各功能區域中,發育成熟最晚的,就是負責自我控制、做出決策等高級思維活動的大腦皮層部分,沒有之一。

所以,孩子管不住自己實屬正常,而我們這些早就過了「而立之年」的成年人,要是仍然缺乏自控力,可要好好自省一下了(我先面壁3分鐘~)。

這麼說,倒不是要為孩子的一切行為開脫,更不是鼓勵家家戶戶出產「熊孩子」,只是為了讓你在看到孩子不理智的言行時,別那麼動氣——他真不是故意搗蛋,他只是相關的大腦皮層還沒長好。

更重要的是,和懷疑他、懲罰他相比,你還有真正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引導他慢慢學會自我控制,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腦科學研究發現,大腦是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是可以構建的,如果父母引導得當,就能幫孩子構建一個更強大腦。

讓孩子具備自我控制能力有什麼好處呢?

說近點,自控能力對於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要超過智力因素,也就是說,孩子自控能力的水平直接影響考分,進而影響他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說遠點,自控能力能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溫和而可靠的人,並且更容易擁有成功的人際關係,過有意義的一生。

這麼重要的能力,該從哪裡著手培養呢?

如果你關注我的專欄已經有一陣子了,那麼,我現在就要把這個問題拋回給你了——你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呢?

Bingo!就是遊戲。

主題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上手指數:☆☆☆☆☆

適合年齡:2歲以上

你和孩子輪流扮演「紅綠燈」,另一個人則扮演路人或是小汽車,或者其他的什麼都可以,故事自己編。

重點在於,扮演信號燈的人發布指令,而另一個人要遵守指令。至於是直接通過口頭髮布指令,還是拿紅色、綠色的手巾來示意,讓孩子決定就好。

基本規則很簡單,就是小孩子都知道的「紅燈停、綠燈行」。

在玩耍的過程中,你還可以通過改變指令變化的速度,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比如,當孩子急著想要往前衝的時候,你就刻意放慢變燈的速度,讓孩子多等一會兒。

一段時間後,你又可以切換到快速變燈的節奏,讓孩子在「停-走-停-走」的狀態中不停切換。

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遊戲,尤其是節奏的變化,能讓孩子在輕鬆有趣的狀態下,體驗和學習如何自我控制。

同時,在遊戲中,孩子也有機會扮演那個發布指令的人,這對於在現實中總是處於被動地位的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好的體驗,因為他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控制感。

這也是他學會自我控制的內在力量基礎。因為孩子在遊戲中學到經驗、汲取到的力量,都可以帶到現實生活中去。

所以,如果你已經試過了用說教、懲罰或是好好講道理的方式來教導孩子控制衝動,但都收效甚微,那麼不妨試試通過遊戲來幫助孩子。

玩,真的是孩子學習最好的方式。

歡迎你給我留言,我會每周分享簡單有趣的親子遊戲,陪你一起輕鬆養育。

- 作 者 -

簡簡周

壹父母聯合創始人

美國科恩博士親授遊戲力講師、兒童遊戲治療師

親子關係顧問、專欄作者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分東南西北,學會這幾個小遊戲,孩子方向感蹭蹭「躥」
    特別有些孩子,方向感特別差,比說東南西北,自己家門衝哪,說不定都不知道。那麼方向感是天生的嗎?有什麼方法能提升方向感嗎?萌娃:就在門前,卻不知道哪個是自己家阿薇最近可被自己家的小寶貝「逗壞」了,原來前兩天,阿薇帶孩子回家。
  • 10個國外幼兒常玩的英文學習小遊戲,超值...
    怎麼跟孩子安全愉快地度過2個月是極其傷腦子的事!假期到了,不管對父母來說,是喜劇還是鬧劇,家長們都面臨著難題:送不送孩子去假期班?要不要請老人幫忙看孩子?孩子在家老是玩怎麼學東西?很多家長在暑假中比較鬆懈,孩子的學習進度也會被耽擱,那麼連貫性就會被打破,階段性學習成果就會付諸東流,特別是英語。
  • 暑假如何幫孩子動手又動腦,這位媽媽的方法,讓孩子主動遠離手機
    孩子愛玩是天性,如果能讓孩子一邊處於放鬆的狀態,一邊又能開動腦筋,學到東西,是最好不過了。作品的成功製作,讓兒子非常有成就感,他希望能學習到更多的科學知識和製作更多的科技小作品,他希望我能給他買些相關的書籍。為了滿足兒子的求知慾,我上網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最後給他精選了這本《玩轉科學遊戲中的科學知識》。這本書精選了250多個妙趣橫生的經典科學小遊戲,包括簡單小實驗、趣味小製作、觀察測量等。
  • 斑鳩來安家管吃管住管看孩子
    劉先生閒來無事,除了打理陽臺外,還擔當起了鳥兒的後勤,管吃管住,有時還幫著照看小鳥。    「最多的時候有十個鳥窩,現在還有五個。」劉先生說,斑鳩、八哥都在這裡築過巢。    劉先生說,鳥兒一般是春季產卵孵化,那時基本不用太操心,只是提供些食物和水就可以。他粗略統計了一下,小鳥們一年能吃掉300多斤玉米。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很管用
    參與度更高,孩子會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責任,因此,他會自覺自愿的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獎勵和懲罰,他就是打心眼裡想去做。 特別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對「自己做主」這件事毫無抵抗力,只要能自己說了算,他們內心會倍爽。 給孩子學習的自主權,是喚醒他內驅力最基本的條件。
  • 愛學習不如擅長學習,學霸的「元認知能力」,幫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什麼是元認知「元認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最先由美國發展心理學家John Flavell,他用這個概念來描述:人們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就是指孩子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如何學習如何思考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大部分的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寫作業是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他們自己也以做完為目標。
  • 2-6歲孩子右腦開發的小遊戲,每天堅持做,讓孩子在玩樂中變聰明
    而且,開發右腦,能夠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可以讓孩子學得更輕鬆。孩子的思維特點就是形象思維,而右腦正好是形象思維的再認和再現。孩子在6歲前左腦還未發育成熟,右腦正好是「立功」的機會,所以開發右腦,符合孩子的認知結構,使孩子學東西更快、更好、更輕鬆。開發右腦,不僅能夠發揮孩子的創造潛力而且能使孩子更聰明。
  • 如何監督自己的孩子學習?尤其是學英語!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監督孩子學習呢?監督是不是就是用眼睛盯著他學習?千萬不要把「監督」理解為「監視」,那樣只能使孩子心理更加緊緻,叛逆期的還會加劇跟家長的矛盾。你只需要搞好後勤支援工作就可以了。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好。第一, 如果是初中生,孩子每天都有哪些科的作業,你必須知道,有些地方老師會把作業發進微信群,這樣最好。
  • 這幾個小遊戲,訓練孩子的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大家好,我是慧優幫Suki.低齡段的孩子學英語,自然拼讀可以說是必學的項目。很多媽媽們和老師們苦於找不到好玩的遊戲,給孩子們訓練,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家庭裡,都能很好的訓練孩子的自然拼讀技能。
  • 培養孩子方向感,多陪他玩以下幾個小遊戲,就能達到目的
    首先如果家長有意識地去鍛鍊孩子的方向感的話,是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的,小孩子會更加敢想敢做,還能提高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其次孩子方向感好的話,他也不至於會經常迷路,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孩子都會有明確的方向,這樣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所以說培養孩子的方向感是很重要的。
  • 5個小遊戲開發左右腦,在家就能玩,讓寶寶擁有高智商
    現在每個家庭都想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好的智商,畢竟智商對於一個人還是很重要的。人們總說常用的是左腦,所以人們熱衷於開發右腦,但是專家認為,左右腦同時開發更有利於寶寶智能和潛能的發展。要想嬰幼兒左右腦均衡發展,掌握適當的時期和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孩子學習 Scratch 和 Python,究竟有什麼用?
    目前,越來越多的孩子都在學習 Scratch 和 Python 「做遊戲」。那麼,學習編程「做遊戲」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學習遊戲是表象,鍛鍊編程思維是核心編程思維是一種思考方式,面對一個任務,孩子會將任務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對每一個任務設計算法並編程實施,反覆測試和修改,形成最終結果,完成任務。
  • 寫錯字、抄寫慢,不是孩子粗心而是這項能力差,5個方法幫他改善
    很多孩子上課時抄板書慢、容易串行,就和視覺的這項功能有關;4、能夠回憶起看到過的視覺信息,比如書寫時能記得漢字的筆畫、單詞的字母順序,抄寫時能記住剛剛看過的內容,閱讀時不會看了下半句,忘了上半句。02 訓練孩子視覺能力的小遊戲既然視覺能力對孩子的發展,尤其是學習如此重要,那麼學齡前階段,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訓練孩子的視覺能力呢?
  • 幾個小遊戲,教你在家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參與支配了一切智力活動,思維能力也是未來學習能力的核心,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要使孩子聰明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一)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具體向抽象發展。
  • 不一樣的學數學:一個猜數字的小遊戲,讓孩子走入二進位的大門
    在家要學和學校不一樣的東西在家裡推動孩子的數學學習,儘量不要用學校的方式,除非孩子自己要求。比如,學校老師會布置做練習題,反覆的練習同一個概念,以求達到熟練的程度。重複做一樣東西誰都會厭。這樣的方式,在家裡,就最好別用了。在家要用不一樣的方式,學不一樣的東西。目的是打開視野,增長見識,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 作業幫新匠師丨李英傑:喚醒孩子的語文學習力,用愛好驅動成績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在不斷沉澱和成長。」2018年,看到了在線教育的意義,李英傑來到作業幫直播課,希望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對全國各地語文學情的了解,把好的語文教育傳遞給全國更多的學生。「家長們發現孩子語文學習問題一般都具體滯後性,其實這些問題早在半年前一定就已經產生了。這部分孩子教起來有難度,首先他對語文學科已經有些厭倦了,自己學不好,而且老找不到方向,成績特別差的學生,可能還有點逆反心理。但父母又特別希望趕快提升。」
  • 直播課教你5個護眼小遊戲
    歪頭看屏幕,頻繁眨眼、揉眼都要引起注意| 直播課教你5個護眼小遊戲 歪頭看屏幕,頻繁眨眼、揉眼都要引起注意|
  • 全職媽媽未必知道的20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小遊戲。
    原標題:全職媽媽未必知道的20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小遊戲。你可以嘗試一下今天小編整理的文章,沒事多陪陪孩子玩玩一下的遊戲,讓孩子在快樂中得到成長,同時也能拉近您和孩子的關係! 1、觸摸字母 孩子18個 月後,可以把字母描繪在砂紙上並且剪下來,讓孩子通過觸摸字母的邊緣來學習字母。讓孩子在觸摸字母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幫助孩子腦海中形成字母的形態。
  • 右腦發達的孩子,從小身上有這三個特徵,以後多半是學習的料
    所以很多人誤以為學習好的孩子應該是左腦發達,右腦發達的孩子更適合搞藝術。但實際上,左腦的功能在生活中經常用到,日常中就能得到很好的鍛鍊,所以右腦發育好,大腦整體發達程度才高,孩子才是學習的料。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者程不時先生就曾在《開講啦!》
  • 兩款益智小遊戲,幫寶媽省下冤枉錢
    原來,這位寶媽在一胎生兒子的時候,秉承著「不做怪獸家長」的信念,在別的媽媽早早送孩子去早教班的時候,她仍然讓孩子在家裡玩耍。直到寶寶2歲大的時候去面試幼兒班,這位媽媽驚訝地發現,自家的孩子竟然明顯落後於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