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後還會再生癌嗎?

2020-11-30 39健康網

  胃潰瘍做完手術後,或胃癌切除後10年沒有復發,是不是就算萬事大吉了呢?其實不然。殘胃是一種癌前狀態,其癌變率為正常人群的5倍。殘胃癌的發病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

      研究表明:膽汁和胰液反流,胃內持續低酸導致細菌過度繁殖和亞硝基複合物的存在是殘胃癌變的3大主要原因,其中以膽汁返流尤為重要。近年來,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和EB病毒感染與殘胃癌的發生也有密切關係。

      儘管殘胃癌本身並不比原發的胃癌更具侵犯性,但資料表明,殘胃癌被發現時多為晚期或常見於年齡偏大的患者,同時多伴有小腸、肝臟、食管和腹膜後受侵犯。這些都給殘胃癌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手術仍然是殘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可切除者5年生存率可達53%%,不能切除者一般在2年內死亡。

相關焦點

  • 女子大吃大喝胃爆炸噴出可燃氣體 不得不全胃切除【2】
    原標題:女子大吃大喝胃爆炸噴出可燃氣體 不得不全胃切除 女子大吃大喝致"胃爆炸" 腹腔噴可燃氣體   醫生:胃真的會爆炸,處理不及時,容易猝死   7日,記者請教了鼓樓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汪灝,他說,確實存在「胃爆炸」的病人,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是比較形象,專業上就是胃擴張或者穿孔,鼓樓醫院每年都能碰到一兩例。
  • 明明腫瘤切除得很乾淨了,為什麼還會復發?抗癌沒那麼簡單
    手術時,除了切除肉眼看得見的腫塊,還會適當的切除一些周圍看似「正常」,但有可能存在癌細胞浸潤的組織。有的腫瘤患者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手術切除得很乾淨了,還會發生復發轉移呢? 1.將腫塊完整切除。癌症腫塊必須完整的整塊切除,而絕對不能一小塊一小塊的切,整塊切除就像拔一棵樹一樣,把所有樹根找到之後,從底部完整的將樹和樹根一鍋端。 2.將必須清掃的淋巴結清掃乾淨。
  • 食物水果發黴了,切除後剩餘的還能吃嗎?
    發黴的食物發黴了,切除後吃好的部分有危害嗎?一 食物為什麼會發黴?自然界中存在著很多微生物,一些腐敗的微生物會分解改變食物的外觀、氣味等,在食品中最常見的就是黴菌,黴菌生存能力很強,哪怕在不利於自身生長的環境中也能長期存在,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大肆繁殖,尤其是夏季,溫度高,溼度大非常利於細菌繁殖。
  • 得了膽結石,那些切除膽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並且隨著病情持續加重損害後,會容易引起膽組織感染、壞死等嚴重併發症,所以在患有膽結石期間,必須要及時根據個人病情的不同,進一步選擇合適方式治療。對於身體結石的生長數量、位置等等細節要有明確認識,才能制定有效治療方案。得了膽結石一定要切除膽囊嗎?至於到底需不需要切除膽囊,要因人而異。
  • 百萬分之一的脊索瘤手術後還會復發嗎?
    但脊索瘤就像一枚「體內的定時炸彈」,即使是生長緩慢的脊索瘤也會變得具有強大的侵略性和破壞力,並能在局部變得相當大,對大腦或脊柱的關鍵部位施加壓力或侵入,同時還會發生像肺部等其他身體組織進行轉移的情況。這可能會導致疼痛和嚴重的神經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 新生寶寶竟有兩個胃!醫生檢查後,做出這個決定……
    等到足月分娩後,林林的父母就立即將孩子轉至柳州市婦幼保健院作進一步檢查。林林經過B超、消化道造影及CT檢查後,經過綜合分析,孩子的腹腔中除了正常的胃以外,旁邊竟然還多長了一個胃。那什麼是胃重複畸形呢?胃重複畸形亦稱重複胃、雙胃或胃重複囊腫,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發病率約為1/10萬,約佔消化道畸形的1%。
  • 八旬老人切掉全部胃之後依然能照常飲食!醫生:較大腫瘤為避免復發...
    每日商報訊 心臟收縮功能不好,肺功能也極差,嚴重貧血,且被診斷為胃癌,要切除全胃,這樣的心肺功能,能抗得過大手術嗎?術前,經過多學科團隊討論後,專家對施大伯進行營養調節、肺功能鍛鍊、改善心功能。8月13日,手術順利進行。術中可見,胃竇巨大腫塊侵及大部分胃以及部分十二指腸,大小約10cm×9cm。在護士和麻醉醫師的密切配合下,王國良小心翼翼、精雕細琢,歷時不到3個小時,順利完成手術。
  • 萎縮性胃炎是胃縮小了?一定會癌變嗎?
    對於普通大眾,很多人就是認為,萎縮性胃炎就是胃變小了,胃黏膜變皺了,離胃癌只有一步之遙了等等,造成了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既浪費了醫療資源,也加重了患者病情。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男人切除「兩顆蛋」後,身體或許出現4個變化,有你知道的嗎?
    導語:對於男性來說,想要提高精子質量並且有一個好的生育能力,首先身體和腎臟要健康,因為腎臟是男性身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排毒和生殖器官,而我們都知道男性想要有一個好的生育能力,並非有一個好的腎臟,最重要的也是睪丸,因為睪丸是儲存精子的部位,但是有很多的男性可能會因為很多的原因而失去了睪丸,那這樣會影響到男性的正常的夫妻生活嗎?
  • 胰腺網球大腫瘤侵犯多血管多臟器 狹縫中「抽絲剝繭」乾淨切瘤又保胃
    紅網時刻1月5日訊(通訊員 梁輝 肖鵬飛)七旬老人19年前因為十二指腸憩室、膽總管和膽囊結石做了手術,胃被切除75%。此次體檢發現胰腺體尾部腫瘤,腫瘤侵犯多支重要血管和多個臟器。手術既要完整切除腫瘤和累及的血管、臟器,又要保護惟一完好的胃供血動脈,還要將患者僅剩的25%的胃切除60%。
  • 這是胃食管反流!別以為是小病,這些危害你想不到
    正常情況下食物經食管進入胃內,經消化後進入十二指腸,是一個向下的過程。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胸骨後疼痛、哮喘、慢性咳嗽、牙腐蝕、咽炎等,嬰幼兒還可出現吐奶、紫紺,甚至窒息。 胃食管反流病原因? 食管下括約肌鬆弛,使胃酸反流進入食管,食管體部運動異常,使食管清除胃酸時間延長等。
  • 神跡:腦切除後的吉他手,演繹音樂人不屈的意志
    4年後,他再次發病被朋友們送進了醫院。  他的好友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躺在床上,像玩具一樣,身體上下擺動著。」  醫生們診斷馬蒂諾患有腦動靜脈畸形,正是因為腦動靜脈畸形才導致他患有那些疾病。  他的外科醫生說:他的大腦血管看起來和一團蟲子一樣。為了移除「那一團蟲子」,醫生切除了馬蒂諾左顳葉的70%。
  • 胃的自愈能力非常強大,但幽門螺旋桿菌仍是致癌元兇
    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後沒有明顯的症狀,也不可能發病。 其原理就是Hp可產生高活性的尿素酶,當受試者服用碳14標記的尿素後,如果胃內存在Hp感染,其產生的尿素酶便可將尿素分解為氨和碳14標記的CO2,碳14標記的CO2經呼氣排出,定時收集呼出的氣體,通過分析呼氣中碳14標記的CO2的含量即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是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也是用於判定治療後Hp是否根除的首選措施。
  • 美國開發出新減肥法:抑制胃分泌"飢餓激素"
    美國開發出新減肥法:抑制胃分泌"飢餓激素" 2008年09月18日 08: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研究人員根據這個原理,把一種稱為「魚肝油酸鈉」(sodium morrhuate)的化學物質,通過血管送達胃動脈,使胃底減少分泌飢餓激素。  他們在最新一期《放射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實驗豬接受注射後,吃得比以前少,測試結果證實,它們體內分泌的飢餓激素下降了多達60%。
  • 切除膽囊後,身體會變得怎樣?和正常人有什麼區別?一看就明白
    其中膽囊方面出現的異常,就十分常見,作為消化器官,藉助於該部位進行蠕動,能夠促進分解、消化、吸收,但有些時候,卻因為情況嚴重,不得不採用切除的方式,可能你的身邊也有人,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那麼切除這個部位後,身體會變得怎樣?希望大家提前了解。這個部位被切除後,會影響到人們的消化,尤其是在剛切除,那短時間內,消化不良的感覺更加明顯。
  • 為何闌尾炎切除後,患者更容易得結腸癌?
    闌尾,位於盲腸的末端,一般在盲腸後內側距回盲瓣約2.5 cm處,長7cm~9 cm,直徑0.6cm~0.8 cm。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將闌尾視為退化、無用的器官。雖然現代醫學發現,闌尾有免疫防禦的功能。但是,醫生和患者都認為切除闌尾對人體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可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文獻顯示,闌尾切除和結腸癌的發生有越發密切的聯繫。
  • 急性闌尾炎,必須要切除闌尾嗎?
    提起急性闌尾炎,或許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動手術切除闌尾,反正闌尾也沒什麼用。闌尾,這個盲腸末端的「小蚯蚓」,真的沒用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闌尾其實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切除闌尾後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率大大增加,所以保留闌尾的治療方法也是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治療理念的重大創新。
  • 你見過海星進食嗎?它們竟然會吐出自己的胃……
    (央視財經 《是真的嗎》)吃,是每個生物都有的本性,可是據說有些海洋生物在進食時卻十分奇特。最近,網上就有傳言說,海星在進食時會吐出自己的胃,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帶著強烈的好奇,真相小分隊來到了北京海洋館探尋真相。
  • 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忽視4種小病,或是給癌細胞「開路」
    一、胃有點不舒服,咋成了胃癌?3、殘胃炎一些經歷過胃切除手術的人,患殘胃炎的機率較高。如果不儘快醫治會在10-15年左右轉換成殘胃癌。所以,做了胃切除術後的患者,需要每隔1-2年胃炎的檢查。醫生通常根據患者情況作出判斷,如醫生建議及時切除腺瘤性胃息肉,患者就要遵從醫生的建議。胃息肉具有復發傾向切除之後還需定期進行複查。
  • 為什麼乳腺手術後還會上肢麻木疼痛?
    為什麼手術做完了還會有這些症狀? 別緊張,別害怕,你的擔憂也有人懂。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了解、認識它們,緩解大家對未知的焦慮。 1、為什麼手術做完了還會有這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