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不了Nature & Science就喪?試試這些大牛期刊

2020-11-28 搜狐

原標題:發不了Nature & Science就喪?試試這些大牛期刊

讀博士最繞不開的是什麼?

實驗?

單身?

脫髮?

窮?

當然是文獻和論文!

其實不止讀博士,只要是做科研工作,管他是博士前、博士中,還是博士後,都離不開期刊啊。而且無論是看文獻還是發論文,想必大家的首選都是大牛期刊,畢竟做科研咱是認真的,誰能不嚮往那些頂級期刊呢?

說到大牛學術期刊,你只知道《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那可不行。

雖然這兩本期刊在科學界地位確實不容置疑,但畢竟還是被稱作科學界的科普雜誌……就如同「360行,行行出狀元」一樣,在Nature和Science之外,各個不同專業領域裡崇尚的「頂刊」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流傳於不同專業的本領域最牛期刊的傳說吧。

聊天的時候淡淡的一句「xxx領域的人更喜歡投《xxx》雜誌」,逼格高到別人沒話說有沒有!

1

我的專業:生物數學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綜合向: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簡稱JMB;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簡稱JTB;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簡稱SIAM Review

偏純理論: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偏計算:美國公共圖書館旗下計算生物學子刊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這是開放存取期刊,可供讀者免費觀看,但投稿有點費用有點高)

偏統計:Bioinformatics;Biostatistics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P.K. Maini(JMB,牛津大學Wolfgang數學中心主任,把數學方法廣泛運用到醫學中);James Keener(SIAM Review,數學生理學創始人);Marty Golubitsky(SIAM Review,前任美國工業與數學協會會長);Mark Newman(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複雜網絡理論創始人);林希虹(Biostatistics,得過考普斯總統獎,也就是統計界諾貝爾)

上榜理由

專業性強、審稿嚴格、論文質量高。儘管數學類期刊影響因子普遍不高,但比Nature和Science分得更細,更受到業內專家的青睞。

2

我的專業:計算物理

(統計物理相關)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計算物理年刊》(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簡稱JCP);《物理評論快報系E 》(Physics Review E);Physica A/D(物理學A,統計物理相關;物理學D,非線性科學)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舒其望(JCP,馮康獎獲得者,在計算流體力學具有開創性工作);Mark Newman(Physics Review E,複雜網絡理論創始人);Eugene Stanley(Physica A,把相變理論廣泛應用到生物領域);Roger Temam(Physica D,千禧年七大數學問題之一——納維-斯託克斯方程的最頂級專家)

上榜理由

專業性較強、審稿嚴格(儘管比數學類略松)、論文質量高,是引用量和高專業性的一個折衷點。

3

我的專業:藥物化學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美國藥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簡稱JMC)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由於涉及多學科,我接觸過的編委有:副主編Richard A. Glennon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副主編Hualiang Jia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主編Shaomeng Wa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他還是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的主編。 其他的知名編委:Miles Congreve(Haptares )——化學VP工業界大牛;Rolf W. Hartmann (Saarland University)——在JMC發文章數量最多的教授之一;Ko-Kuei Chen(Eli Lilly)——中國天然產物界早期最知名的專家。

上榜理由

從以前單一的合成化學,發展成化學/生物/計算模擬的小綜合,特別是生物/計算研究,從體外延伸到體內實驗,深刻體現出藥物化學研究從早期單一的化合物獲得到現在各種學科交叉融合的演變。雖然影響因子不算高,但要發文章並不容易,中標率低。

4

我的專業:化工(膜技術)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膜科學》(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簡稱JMS)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A.L. Zydney

上榜理由

畢竟是教大家「膜法」的技術(笑臉)。膜技術算是一個比較小眾的領域,JMS在膜界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對數據量和表徵的要求全面充分,小膜法師們都把它作為第一目標!

5

我的專業:化工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工業與工程化學研究》(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簡稱IECR), 《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雜誌》(AICHE Journal,簡稱AICHE J), 《化工科學》(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簡稱CES)。

上榜理由

文章內容充實,受到本領域認可。IECR更偏向於應用;AICHE J更偏向於老派和嚴謹;CES更偏向於機理。

6

我的專業:催化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美國化學會: 催化》(ACS Catalysis), 《催化雜誌》(Journal of Catalysis)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Johannes Lercher(Journal of Catalysis)

上榜理由

文章內容充實,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受到本領域認可。目前ACS catalysis偏新穎和偏理論與實驗表徵結合;Journal of Catalysis偏系統性和完備性。

7

我的專業:化學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JACS), 《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上榜理由

文章內容新穎,受到本領域認可。

8

我的專業:臨床醫學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簡稱NEJM)

上榜理由

醫學類風向標,醫學人眼中的CNS(CNS是Cell、Nature、Science三大頂級雜誌的簡稱)。被醫學類文章各種引用,所以影響因子(IF)比CNS的要高一些。而且排版頗具古風,插圖精美。

9

我的專業:法醫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國際法醫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國際法庭科學》(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上榜理由

審稿嚴謹,法醫界公認的頂級期刊。與Nature比,它有大量的法醫案例報導。

10

我的專業:生命科學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細胞》(Cell)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編委裡各個領域的大神很多,近幾年有幾位華裔科學家也成為了編委。這也是華人在生命科學領域地位上升的一個標誌。

在眾多編委裡比較特殊的一位是Benjamin Lewin。這位編委最為人熟悉的不是他的研究工作,而是他編寫的基因系列教科書,這本教科書堪稱分子生物學教材的經典之作。同時Benjamin也是一位學術雜誌的運營大師,確切地說他就是細胞雜誌之父。細胞雜誌正是由他在1974年創辦。到了1986年, Benjamin成立了自己的學術出版公司,Cell Press。除了繼續經營Cell以外,這個公司還陸續推出了Neuron, Immunity和Molecular Cell這樣的重量級學術期刊。到了1999年,Benjamin將Cell Press公司賣給了Elsevier。雖然交易細節沒有公布,外界推測售價應該在一億美元以上。Benjamin抓住市場的需求,走自己獨特的道路,堪稱生命科學創業的成功代表。

上榜理由

在CNS(Cell、Nature、Science三大頂級雜誌的簡稱)中,Cell排第一,與Nature和Science相比,Cell對科研工作的紮實程度要求更高,對工作量的要求也更高。

11

我的專業:人工智慧

我們領域的最牛會議有

《神經信息處理系統》(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簡稱NIPS);《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 IJCAI);《美國人工智慧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AAAI);《IEEE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簡稱CVPR)

最牛期刊有:《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簡稱PAMI)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Yann LeCun,Geoffrey Hinton等AI的重要人物。

上榜理由

中標率低;會議大佬群集,發展更新速度快。除了理論論文更偏向於投期刊外,新技術、新方法主要在會議上湧現。

12

我的專業:應用語言學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TESOL Quarterly,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Brian Paltridge, Kees de Bot, James Lantolf, Merrill Swain, Suresh Canagarajah.

上榜理由

中標率低,而且第一個期刊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僅限於邀請(invitation only-只有被期刊邀請才能供稿)。不過在應用語言學領域,這些期刊都是標杆性質的。雖然有一些其他期刊在某些應用語言學細分領域也很厲害,但列出來的這些都基本屬於大家都知道的top list系列了。

13

我的專業:人文地理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EPA/EPD Antipode Urban Studies,C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等。再細分比如:《政治地理學》比較好的就是Territory,Politics,Governance.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Wu Fulong (華人圈中比較強勁有名的學者)

上榜理由

是各流派中最難發表的雜誌(比如Antipode是馬克思派陣營)

14

我的專業:植物生理生態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 《植物,細胞和環境》(Plant, Cell Environment)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Owen K. Atkin(New Physiologist)

上榜理由

關注本領域前沿問題,更新速度快,文章質量高,內容翔實。

15

我的專業:地球物理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地球物理研究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簡稱JGR);《地球物理期刊》[Geophysics(journal)]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牛人主編不少,如Richard Arculus, Robert L. Nowack, Uri S. ten Brink, Mauriccio D Sacchi 等。

上榜理由

業界最新及最權威論文的舞臺;奠定基礎研究的知名文章不少,並被廣泛引用;分幾大類,增強了專業性。

16

我的專業:物理

我們領域的最牛期刊有

《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我所知的擔任過主編/編委的大神有

Gene Sprouse,Martin Blume,Ben Bederson

上榜理由

自1958年創刊以來,只發表原創性物理學研究,在物理學界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響,大約平均每兩年貢獻一個諾貝爾獎,其文章目前大約每兩分鐘被引用一次。

數據來自官網: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out

https://journals.aps.org/prl/50years/milestones

作者

蔡導-化工PhD、畢導-化工PhD、二麻博士夏廠長-藥物化學PhD、半個書生-AI PhD、張翼-應用語言學PhD、神樂醬-Urban Studies PhD、謝nini-臨床PhD、shan yao-生命科學PhD、喵奴•Cathy-法醫準PhD、楊夕歌-數學PhD、Liz-生態學PhD、@極目-地球物理PhD、@秦溱-粒子物理PhD

編輯:婉珺,曉嵐

歡迎搜索「果殼科學人」,關注微信公眾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來自果殼網

轉載請聯繫授權:sns@guokr.com

投稿請聯繫scientificguokr@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國際三大頂級期刊嗎?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國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因子也非常高的三大頂級期刊。  那麼三大頂級期刊到底是哪三個期刊呢?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該雜誌連同英國的《nature》雜誌被譽為世界上兩大最頂級雜誌,代表了人類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並且science和其他期刊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science》雜誌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誌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 發Nature和Science?網友:還以為是西湖大學!
    和science上發表。其實不看內容都能猜出是生化或者材料科學,頂尖的物理理論是很難發的,實驗科學就是看誰錢多。cell裡面都是生物內容的頂尖雜誌,以生物為主。nature和science是各種理科的集合,物理研究更得拼錢,相對而言生物化學所用的瓶瓶罐罐要便宜多了,準入門檻低。我不信雙非學校的錢比一流大學的錢多,能發頂尖文章應該是研究人員的idea牛,更努力,並能抓住機會。
  • 發表眾多Nature及Science等頂級期刊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由於性騷擾...
    他發表了150項研究成果,其中包括Science和Nature等頂級期刊;是Neuron和其他期刊的編輯委員;並且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近期由於性騷擾,而受到大學的紀律處罰,不得已從大學辭職。他發表了150項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科學》和《自然》等頂級期刊;是Neuron和其他期刊的編輯委員;並且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頂級期刊,為什麼你只認識Nature和Science|大象公會
    這兩本經典期刊在中國普羅大眾心中的地位是如此高舉,以至於產生了很多都市傳說,比如在珠海市某區,發一篇Nature或者Science論文獎勵一百萬人民幣。甚至有一本非著名期刊,給自己起名叫Nature and Science,由旅美華人馬宏寶主編,發表的論文以中國人的文章居多。
  • Nature、Science、PRL等期刊,對圖片的要求是什麼?
    符號和文字應足夠大,以便在縮小後清晰可見(縮小後的高度大約為7點(2毫米),不少於5點)。單個圖片中字體大小不應有過大的差異。不能作為矢量文件使用的線條圖在最終列印出的尺寸上應具有至少300 dpi的解析度。灰度和彩色圖在最終列印尺寸下的解析度也應為至少300 dpi。
  • 全球頂級期刊 Nature、Science、Cell 的簡介、網站和期刊名單
    網站主頁:https://www.nature.com/Nature子刊名單及連結地址:https://www.nature.com/siteindex/index.htmlNature子刊簡介:TitlesIntroduction in ChineseNature Nature
  • 80篇Nature/Science帶你走進大牛的催化世界!
    Petterssonb關於催化歷史的簡約而不簡單總結 A brief history ofcatalysisNature, Volume 7, no. 4,2003 Alexis T.Bell伯克利大牛的機理性探索Watching catalysts at workNATURE|Vol 456|13 November2008 Walter Leitner亞琛工大大牛關於均相催化的綠色化學內涵A greener solutionNature, VOL
  • Science,Nature的學術大牛/期刊主編解析論文「結果」和「討論」
    首先撒花慶祝學術大牛兼期刊主編 Gareth Dyke (中文名:代明睿) 加入投必得的科研培訓部門,接下來將由Dr. Dyke 給大家帶來一系列線上,線下培訓,包括論文寫作,投稿,發表,學術會議的報告,牆報等等各個方面!那麼,Dr. Dyke 到底是何許人也?
  • 發SCI論文有技巧?不同的期刊接收率不同,大數據下發SCI有捷徑?
    ,先培養自己的自信心,然後在試著挑戰更高水平的期刊雜誌,畢竟一開始就想投高水平期刊,被拒的概率非常大,多次的投稿,多次被拒,不僅會打消自己的工作積極性,而且還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如何獲取SCI期刊投稿的難易程度?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低溫電子顯微鏡適用於研究大的、穩定的分子,這些分子能夠承受電子的轟擊,而不發生變形——由多個蛋白組成的分子機器是最好的樣本。因此由RNA緊緊圍繞的核糖體是最佳的樣本。三位化學家用X射線晶體衍射研究核糖體溶液的工作在2009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但這些工作花了幾十年。近幾年,低溫電鏡研究者們也陷入了「核糖體熱」。多個團隊研究了多種生物的核糖體,包括人類核糖體的首個高清模型。
  • 經濟,人口,教育和社會學家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的文章​最全集結!
    文章名稱作者期刊日期被引DOIA survey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aily life experience: The 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Kahneman, D; Krueger, AB; Schkade, DA; Schwarz, N; Stone, AASCIENCE2004131410.1126/science.1103572The
  • 985大學發《nature》有多難?發一篇相當於一個河南省高考狀元
    而他研究後寫出來的論文,自然也是毫無疑問的發表在了《science》、《nature》這樣的頂級期刊上,而且還不止一篇,一個人發的比我們的985大學一年發的還多。華中農業大學是老牌211大學,科研實力也是相當的不錯,可在前幾年才發出了本校歷史上的第一篇《nature》。
  • 學習怎樣在《Science》上發Letters|scienc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不管您是不是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可能也會注意到最近幾天有這樣的新聞:而這些新聞的緣由呢,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科技部最近聯合出臺了《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對具體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教育部或科技部的官網上去學習全文,就不在此累述了。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那,什麼是SCI呢?
  • 2020年7月31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7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7月3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論文深度解讀!
  • 期刊解析—優質臺辦期刊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期刊概況更多信息請點擊下面連結: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2915影響因子該雜誌歸屬BMC旗下,臺灣科技局創辦的期刊。小結據網友分享的經驗,這個國產雜誌關注的人不多
  • 期刊鑑賞-Cell子刊iScience到底怎麼樣
    最近有粉絲在後臺諮詢Cell小子刊iScience怎麼樣,值不值得投稿呢?生命科學前沿將開設期刊鑑賞欄目,分析熱點期刊走勢。不到2年的時間即入選SCIE證明了該期刊的運作能力。 iScience號稱對標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ce Advances,野心不小。得益於Cell巨大的影響力,編委會成員也是超級大牛。國內的頂尖神經科學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薄慕明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部主任、中科院化學部院士楊學明擔任其戰略編委會成員。
  • 大牛Nature/Science輪著發不停歇:普林斯頓銅氧化加成問題再出奇招!
    早在2016年MacMillan教授團隊就將催化研究發在了Nature上,當時首次證明了可以使用簡單的羧酸分子和烷烴類分子分別作為親核——親電耦合對,利用鎳催化還原劑的協同合併作用實現sp3-sp3鍵的直接形成。而這項耦合方法的優點之一便在於能夠從簡單的起始物出發,只需四步就可以合成藥物替羅非班。
  • 三星發完Nature發Science
    上個星期我們還在感概惠普、三星接連在Nature上發表重要成果,沒想到現在才過去十天,三星又在Science上發文章了。這速度,大寫的服!為了滿足所有這些要求,OLED現在必須克服技術限制、與FMM相關的低像素密度以及由於使用吸收性彩色濾光片而導致的低發光效率。
  • The science to look for in 2019 | Nature Briefing
    Nature | Read this article at nature.com/nature/articles?Nature Podcast | Listen to nature.com/nature/articles?
  • 哪些人更「容易」發論文?網紅有望挑戰學術大牛
    該網友表示,如果說之前審稿人對一篇論文的青睞可能來自「它出自大牛實驗室」,那麼現在這種青睞的產生可能會因為「大家都說好」。如果說之前審稿人對一篇論文的青睞可能來自「它出自大牛實驗室」,那麼現在這種青睞的產生可能會因為「大家都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