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H突變型膠質母細胞瘤」屬於幾級?能活多久?

2021-01-20 健康界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顱腦常見的惡性膠質瘤,其在基因分子水平診斷上分兩種,分為IDH野生型和IDH突變型,IDH突變即為為異檸檬酸脫氫酶突變,是在這種腫瘤中發現的最重要的遺傳改變之一。該文主要著重在IDH突變型膠質母細胞瘤的介紹。

IDH突變型膠質母細胞瘤(IDH突變型GBM)比IDH野生型GBM少得多,約佔病例的5-10%。IDH突變型GBM也被稱為「繼發性GBM」,因為它們幾乎總是從低級IDH突變型星形細胞腫瘤發展而來,IDH突變型GBM在組織學上對應於WHO IV級。

病因學

IDH突變是神經膠質瘤發生的早期事件,並且在從IDH突變的瀰漫性和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發展為GBM的整個過程中一直持續存在。TP53突變和ATRX丟失很常見,但不存在EGFR擴增。如果標準R132H免疫組織化學是IDH1陰性,建議使用下一代測序來檢測非規範性IDH1或任何IDH2突變。

病理

與IDH突變型和野生型瀰漫性和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的外觀相似,IDH突變型GBM通常看起來與IDH野生型腫瘤不同。

位置

與IDH野生型GBM相比,IDH突變型GBM好發於額葉(圖1),類似於WHO II級瀰漫性星形細胞瘤的對好發部位的定位。

圖1:IDH突變型GBM好發於額葉

大體病理學

IDH突變型GBM擴散擴散到大腦中,但有出血,而且中央壞死區域很大,因此通常沒有IDH野生型GBM的特徵。

微觀特徵

除了某些例外,IDH突變型GBM的組織學特徵類似於IDH野生型腫瘤的組織學特徵。伴發性壞死的頻率較低;少突膠質瘤樣成分的局灶性區域更為常見。

影像學

IDH突變型GBM原發部位對額葉有獨特的(但非排他性)偏愛。通常存在明顯的非增生區域,並且通常不存在典型的厚腫瘤外皮,該外皮圍繞著以IDH野生型GBM為特徵的大中央壞死核(圖2)。例外情況很常見,因此仍然需要進行分子譜分析來確定診斷。MRS可能會揭示一個在2.25 ppm處共振的2-HG峰。

圖2:6歲男童,(A)CT示左顳顳頂區域的一部分鈣化了混合密度質量,(B)在相同情況下的MR顯示侵犯灰質、白質的混合信號大面積佔位,(C)T2WI和FLAIR顯示,腫塊幾乎累及所有顳葉和頂葉,向內側延伸至基底神經節和丘腦,(D)T1 C+FS顯示腫塊具有斑片狀的增強區域,但大部分腫塊沒有增強。繼發性GBM通常存在鈣化和較大的非增強區域,病理證實腫瘤是IDH突變的GBM,它起源於較低級別的星形細胞瘤。

圖3:IDH野生型和突變型GBM的區別

治療和預後

圖4:大規模群體分析顯示患者的年齡是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生存時間的一個顯著性預後因素

膠質母細胞瘤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期的最有效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術後輔以放化療治療。IDH突變型GBM的出現年齡要年輕得多(平均約44歲),與IDH突變型GBM相比,其預後更好。平均總生存期為2-3年。目前幾乎所有研究結果均表示,年輕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期,大規模的人群研究也提示,年齡是最顯著的預後因素。MGMT啟動子甲基化是對烷基化劑反應的強烈預測指標,可以增加化療敏感性,有助提高預後。

資料來源:Anne G.Osborn.《Osborn’s Brain》。

相關焦點

  • 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檢查報告中的IDH突變意味著什麼?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人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是膠質瘤的最高分級。GBM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約為1年。然而,一小部分患者能存活3年以上。對這些長期存活者的臨床、放射學和腫瘤分子特徵的仔細分析有望為他們的診斷提供一些線索。
  • 被診斷為「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生存期有多久?
    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是發病率最高的神經上皮性腫瘤,也是臨床上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腦腫瘤之一,多繼發於WHOⅡ級星形細胞瘤或間變型星形細胞瘤,大約佔顱內腫瘤的15%左右,佔星形細胞腫瘤的70%左右。
  • "芳·華"視界| 專訪天壇醫院李文斌:近期膠質母細胞瘤診療的更新與...
    對話實錄如下:一、SNO和EANO聯合發布成人膠質母細胞瘤治療共識1、建議修訂成人膠質母細胞瘤的分子病理分型神外前沿:近期,膠質母細胞瘤診斷和治療的幾大變化事情中,應該包括:2020年4月24日,SNO和EANO聯合發布成人膠質母細胞瘤治療共識(詳見:文獻編譯| SNO和EANO
  • 昆明動物所等在膠質母細胞瘤分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膠質母細胞瘤難以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高度異質性。遺傳突變的多樣性是其異質性形成的重要原因。而現有以組織病理特徵為標準的分級方法無法解釋腫瘤異質性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具有相同病理學分級的病人經過相同的治療手段後產生不同的藥物反應和預後,因此要改善對膠質母細胞瘤的診斷和治療,需要尋找新的分類方法。
  • 膠質母細胞瘤的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作者:熊中奎,王思本,浙江省紹興第二醫院腫瘤放療科;郎娟,浙江省紹興市人民醫院病理科 膠質母細胞瘤儘管如此,EGFR仍是有吸引力的分子靶點,目前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中,新型EGFR抑制劑對突變型GBM具有更強效、更特異性的作用,可為臨床帶來基於作用機制的聯合治療。
  • Cancer Cell:揭示巨噬細胞支持PTEN缺陷膠質母細胞瘤的機制!
    資深作者Ronald DePinho醫學博士說,研究小組在缺乏功能性抑癌基因PTEN的膠質母細胞瘤小鼠模型上的工作,為治療最常見和最致命的腦腫瘤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圖片來源:Cancer Cell大約三分之一的膠質母細胞瘤缺乏PTEN。
  • 腦膠質瘤IDH基因型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進展
    異檸檬酸脫氫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變存在於70%~80%的Ⅱ~Ⅲ級膠質瘤和90%的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是腦膠質瘤發生發展的重要生物學標誌物。2016年,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將瀰漫性膠質瘤重新分類,在原有組織學分型基礎上增加了IDH基因分型。
  • 2020膠質母細胞瘤值得期待研究進展盤點
    替莫唑胺類藥物經常用作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化療。即便手術切除很乾淨,到腫瘤復發時間的平均時間僅為6.9個月,平均的生存期僅為14.6個月,採用替莫唑胺以及放療輔助治療,平均總生存期也僅為14.7至16.6個月。膠質母細胞瘤的體徵和症狀最初呈非特異性。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人格改變、覺得噁心、有類似中風的等症狀,且症狀通常會快速加重,還可能會發展為意識不清。
  • 膠質母細胞瘤難治,離不開這個「惹禍精」!但它也有弱點…
    它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並且能產生異質性腫瘤細胞,是細胞中的「惹禍精」。 二 「惹禍精」癌症幹細胞 野生型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腦癌。經過放療和替莫唑胺化療後,中位復發時間僅為7個月。
  • 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近日,科學家們確定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致癌基因,這一發現為這種致命腦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靶點。 膠質母細胞瘤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許多腫瘤療法對其均不適用。當前的標準治療選擇是放療加替莫唑胺。雖然它只讓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2.5個月,但都被認為是巨大的成功。 「我們發現的新致癌基因有望成為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 膠質母細胞瘤能治好嗎?世界頂級期刊權威最新綜述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神經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今年6月腫瘤醫學界的頂級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IF:292分)發表了一篇詳盡的綜述,在此做分享一窺膠質母細胞瘤GBM的治療現狀、新療法的進展。
  •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起源和精準幹預研究獲進展
    PTEN缺失的人神經幹細胞能在免疫缺陷小鼠顱內形成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樣的腫瘤該研究揭示了人神經幹細胞中的基因突變是形成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BM)的源驅動力,為實現針對攜帶特定基因突變的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精準治療提供了新型研究平臺和藥物評價體系。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是原發性腦腫瘤中最常見且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該類腫瘤在術後及放化療後極易復發,這導致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不超過16個月。
  • 肝母細胞瘤能活多久
    肝母細胞瘤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在常人看來,腫瘤往往侵害的是老人,但是有那麼幾種腫瘤的高發人群卻在兒童,例如肝母細胞瘤,自己家孩子得了這種病之後,家長肯定是非常的擔心和著急,那麼肝母細胞瘤能活多久呢?該類腫瘤應該怎樣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中國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
    膠質母細胞瘤又稱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最常見也是最具侵襲性的腦癌。
  • 病人來源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體可涵蓋腫瘤異質性
    病人來源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體可涵蓋腫瘤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7 15:22:01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Hongjun Song、Guo-li Ming、Donald M.
  • 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解讀膠質母細胞瘤
    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見、最具侵襲性的原發性腦腫瘤。據國內專業出國看病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儘管作為一種罕見癌症,每年仍約有1.2萬例新確診。出國看病熱門醫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經腫瘤專家為大家解讀這種罕見的癌症,以及人們對它的一些誤解。1. 對於 「無法手術」的膠質母細胞瘤,該怎麼治療?
  • 穿上就能治膠質母細胞瘤,腫瘤電場治療儀產品獲批上市
    適用於22歲及以上經組織病理學或影像學診斷的復發性幕上膠質母細胞瘤及新診斷的幕上膠質母細胞瘤。該產品為首個利用電場抑制細胞分裂原理的醫療器械,通過交變電場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從而實現對膠質母細胞瘤的抑制效果。目前尚未有同類產品在國內批准上市。
  • 優寧維發布|HALO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中的應用實例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tliforme, GBM)是最惡性的原發性腦腫瘤。常駐小膠質細胞和外周浸潤的巨噬細胞,佔GBM中非腫瘤細胞的一半。這些腫瘤相關的巨噬細胞與GBM的增殖、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有關,可影響化療、放射治療和免疫療法的療效。
  • 國內首個腫瘤電場治療產品獲批 用於膠質母細胞瘤患者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5月1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宣布,經審查批准了諾沃庫勒有限公司(Novocure)生產的創新產品「腫瘤電場治療儀」的註冊,適用於22歲及以上經組織病理學或影像學診斷的復發性幕上膠質母細胞瘤及新診斷的幕上膠質母細胞瘤。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因此,遏制膠質母細胞瘤的復發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重要難題。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癌症是如何開始、發展和獲得對治療的抵抗力的,部分取決於對癌症幹細胞生物學的更深入探索。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腦癌,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幹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是有限的。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源自單一癌細胞類型的癌細胞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用來減緩癌細胞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