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中國的哪一個地方,只要一提及袁隆平袁老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研發的「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對於糧食不足的一大問題,都說民以食為天,他把人們認為天大的事情都給解決了,他自然是人們心中十分敬仰的英雄級人物。因為他在糧食上所做出的巨大的貢獻,所以大家也親切的叫他「糧神」。
每當一提及「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時候,許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袁隆平老爺子,是的,對於這麼一個稱號他完全擔得起,那麼他身上除了這麼一個光環之外,還有許多,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 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眾多的光環之中,人們卻發現,唯獨少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這麼一個光環,於是,人們不禁問了,袁老對人類的貢獻那麼大,為何連這麼一個稱號都沒有呢?這又是什麼問題呢?
其實想要了解這個問題一點兒也不難,那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院士,這兩者的不同之處了。首先,前者指的是在工程技術這一方面上有重大成就的,而後者則指的是在科學技術領域上有重大成就的,另外,後者還有一個年齡的限定,就是在65歲以內的。對於前者,咱們的袁老肯定是符合條件的,他的成績就在「雜交水稻」的工程之上;但是對於後者呢,雜交水稻這一項的成就算與科學技術領域這一塊不太符合,再加上袁老在年齡方面的條件也不太符合。
但是不管是哪個院士、哪個稱號,袁老在糧食上給大家做的貢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不管他是何身份,他都是我們最尊重的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