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揭示環狀RNA在預測II/III期結腸癌患者復發風險預測中的...

2020-12-01 生物谷

 

結腸癌是常見的發生於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佔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約60%患者初次診斷時已發展為局部晚期(II/III期),即使手術順利切除後仍有20-30%的復發風險。因此,對II/III期結腸癌患者的精確風險分層是術後治療策略的關鍵所在。目前的分期方法在預測II/III期結腸癌患者的復發風險方面有一定的局限。環狀RNA(circRNA)是一種新型的非編碼RNA,伴隨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環狀RNA被證實參與多種生物學功能,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同時,由於其特殊的封閉環狀結構,不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具有成為腫瘤患者生存相關標記物的潛能。

2019年9月2日,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瑞華團隊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A Circrna Signature Predicts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Stage II/III Colon Cancer」的研究工作,該研究揭示了環狀RNA在預測II/III期結腸癌患者復發風險預測中的重要作用,為結腸癌術後的精準治療提供了更好的治療策略。

該研究團隊採用高通量轉錄組測序技術與LASSO篩選框架的機器學習方法相結合。通過比較20例(復發和未復發各10例)II/III期結腸癌組織標本,分析並鑑定出差異表達的100個環狀RNA,並應用qRT-PCR方法在96例(復發和未復發各48例)驗證出22個顯著高表達的環狀RNA。該團隊進一步結合列線圖(Nomogram)數據挖掘方法,利用大樣本的II/III期結腸癌患者隊列(訓練集,249例;內部驗證集,122例;外部驗證集,180例),最終構建出一組基於4個環狀RNA(hsa_circ_0122319、hsa_circ_0008039、hsa_circ_0079480和hsa_circ_0087391)的分子指標模型(cirScore)。該分子指標模型預測II/III期結腸癌復發風險的準確性顯著高於傳統的臨床病理分期。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組由環狀RNA組成的分子指標在中期結腸癌復發風險預測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開創了基於機器學習的結腸癌分子標記物篩選新方法,為結腸癌的精準診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腫瘤DNA可預測AML/MDS患者復發風險
    中心點:異基因移植後持續檢測血清循環腫瘤DNA (ctDNA)可預測AML和MDS的復發。檢測ctDNA(包括DNMT3A、TET2和ASXL1)的預測價值,可媲美於匹配的BM中的持續性突變的預測價值。
  • 基因測序解釋RAS基因突變位點對於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復發率和生存率...
    基因測序揭示RAS基因突變位點對於轉移性結腸癌患者復發率和生存率的影響在過去30年中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更清楚地了解癌症基因突變及其在癌症發生發展當中的影響,對於評估癌症發展程度,轉移風險及疾病預後有著極其積極的作用。
  • 【期刊導讀】HBV RNA預測核苷停藥可靠嗎?|HBsAg|HBV|DNA|患者|...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的袁孟峰教授等人的研究中發現HBV RNA陰性的患者病毒學復發率也高達36.6%,這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樊蓉教授等人的研究是相違背的,其發現與HBV RNA陽性的患者病毒學復發率較高(33.3%)相比,HBV RNA陰性慢B肝患者的病毒學復發率則較低(8%)。且現有研究還並未明確驗證HBV RNA< 44.6 U/L是適合NA治療患者停藥的閾值。
  •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信念更新,可預測復發時間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復發可以通過他們對悲觀信念的傾向來準確預測。研究發表在e Life雜誌上。該障礙的特徵是連續的興奮期(躁狂)和抑鬱期,中間穿插著無症狀期,患者此時情緒正常,處於臨床緩解期。復發之前較短的無症狀期與功能較差、自殺、殘疾、失業和住院的機率增加有關。因此,一個主要的研究目標是確定即將復發的預測因子,以促進及時治療。
  • 結腸癌輔助治療後,如何識別復發高風險患者?
    核心提示:Ⅲ期結腸癌:化療後循環腫瘤DNA分析可識別復發高風險患者;點亮CRC無化療治療希望的BEACON試驗結果遭質疑?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患胃癌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Ⅲ期結腸癌:化療後循環腫瘤DNA分析可識別復發高風險患者;點亮CRC無化療治療希望的BEACON試驗結果遭質疑?
  • 【期刊導讀】HBV RNA預測核苷停藥可靠嗎?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的袁孟峰教授等人的研究中發現HBV RNA陰性的患者病毒學復發率也高達36.6%,這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樊蓉教授等人的研究是相違背的,其發現與HBV RNA陽性的患者病毒學復發率較高(33.3%)相比,HBV RNA陰性慢B肝患者的病毒學復發率則較低(8%)。
  • [ASCO2015]BRAF V600E與KRAS外顯子2突變對結腸癌的預測價值
    5月30日下午消化系統(結直腸)腫瘤口頭報告專場上,一項來自PETACC8和N0147試驗3934例患者的匯總分析顯示了,BRAF V600E與KRAS外顯子2突變對經輔助FOLFOX+/-西妥昔單抗治療,微衛星穩定(MMS),III期結腸癌患者的預測價值。
  • 術前內分泌治療和檢測可簡便預測乳腺癌復發風險
    如何預測預後以更好制定術後治療策略?結果表明,在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術前內分泌治療安全,儘管不會明顯改善預後,但圍術期檢測患者對內分泌治療的反應,能夠簡便地預測復發機率。這可能會推動臨床實踐的改變。研究團隊表示,「這是世界上同類試驗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在乳腺癌手術前提供芳香酶抑制劑治療並結合Ki67水平簡便檢測的價值。」
  • 結腸癌去化療,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陳功教授深度解讀免疫評分
    被明確推薦應用於早期結腸癌(II期&低風險III期): 對於II期結腸癌患者,Immunoscore評分結合TNM分期,能有意義的指導是否需要進行化療,對改善和預測預後具有臨床意義; 對於低風險的III期(T1-3 N1)結腸癌患者,Immunoscore評分結合TNM分期,能輔助臨床判斷患者是否有必要進行更長時間的化療
  • 腦膜瘤復發可以預測嗎?研究表明子結構可以可靠地預測腫瘤復發
    當前腦膜瘤分類不一定預測腫瘤是否會復發,但研究人員發現使用分子可能更好地預測腦膜瘤復發,研究報告發布在《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美國科學院學報》上。雖然組織病理學系統已成功預測腫瘤復發,但仍有改進的空間。  目前常用的預測腫瘤復發的方法:腦膜瘤手術切除程度是決定術後復發率的重要因素。  20世紀中期以前,對於腦膜瘤生物學特徵及影響其復發的許多因素,全世界還未有足夠了解及統一認識。
  • 預測乳腺癌復發風險更簡便!新研究支持術前內分泌治療和檢測
    結果表明,在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術前內分泌治療安全,儘管不會明顯改善預後,但圍術期檢測患者對內分泌治療的反應,能夠簡便地預測復發機率。這可能會推動臨床實踐的改變。其中2/3患者進入試驗組,在手術前後的2周裡都額外接受了一種內分泌治療(來曲唑或阿那曲唑,均為芳香化酶抑制劑)。試驗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術後的輔助治療均根據當地治療標準而進行,通常,所有患者術後需接受內分泌治療至少5年,以降低復發風險。與此同時,通過確診時以及術前內分泌治療2周時的腫瘤組織樣本,研究團隊還在患者中檢測了細胞增殖指數Ki67的變化。
  • 環狀RNA臨床潛力可期,有助腫瘤患者耐藥難題
    由於癌症的早期診斷亟待改善,許多患者在第一次臨床就診時就已經患有晚期癌症。這些患者往往錯過了手術的機會,抗癌藥物成為他們主要的治療選擇。自首個晚期癌症化療臨床報導以來,多種抗癌藥物的創新研發不斷,有效改善了晚期癌症患者的臨床療效。除此之外,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也為癌症的醫學治療開創了一個新時代。
  • ESMO局部結腸癌臨床實踐指南8大推薦要點一覽!
    05 風險評估 輔助治療的選擇方案應與患者進行充分討論,腫瘤復發風險,化療的預期獲益和併發症風險應考慮在內。 結腸癌切除術後復發風險應綜合TNM分期、MMR/MSI狀態和採樣淋巴結數(+/- 12)進行評估[III, A]。 II期腫瘤風險評估的微調,應考慮其他臨床病理特徵,例如組織學亞型、分級、淋巴管或靜脈或周圍神經侵犯、淋巴炎症反應、累及切除邊緣和血清CEA等[III, A]。
  • 自然子刊重磅:調節性T細胞新作用,預測癌症3-5年復發風險
    當前有一些多基因檢測的方法,可以為乳腺癌患者的預測預後、復發、轉移乃至指導治療提供信息。 這些檢測更多的是通過乳腺癌患者新鮮或石蠟包埋(FFPE)的組織進行風險分層。而在液體活檢日趨火熱的今天,尚未有任何成熟的技術可以僅憑血液生物標誌物,就能夠預測癌症的復發風險。
  • Nat Med:臨床試驗表明術前免疫療法對結腸癌患者是有效的
    在一項創新性的稱為NICHE的II期臨床試驗中,來自荷蘭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患有結腸癌但沒有遠處轉移的患者,在等待手術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短期的免疫治療來獲益,這是因為這可以使得腫瘤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幅縮小或清除。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會清除掉癌細胞。
  • 環狀RNA(circRNA)資料庫大匯總,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
    此外,更新後的資料庫包含了人類和小鼠之間環狀 rna 的保守性分析。該資料庫預測了已知的 109 個 RNA 結合蛋白數據集與 circbase 中的 circRNA 的結合位點,並利用 Targetscan 軟體預測了 miRNAs 與 circRNA 的潛在結合位點。
  • 非編碼RNA之環狀RNA最新研究進展
    這表明環狀RNA可能通過競爭性結合疾病相關的miRNA在疾病調控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Science:重磅!揭示環狀RNA與大腦功能存在關聯doi:10.1126/science.aam8526環狀RNA能夠影響正常的大腦功能,圖片來自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環狀RNA生物學培訓網絡。
  • 新發現:幽門螺桿菌或許可預測結直腸癌的風險
    近期一項國內回顧性隊列研究探討了HpI是否可以作為結腸鏡的替代檢查,並在中國人群中量化HpI與罹患CRC的風險比。 01 HpI是否可以作為結腸鏡的替代檢查?
  • 歷史回顧丨新一代多基因模型預測亞裔早期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術...
    這是全球首次在大樣本的亞裔乳腺癌患者中,尤其是50歲以前的病人,驗證了多基因表達技術對不同淋巴結轉移早期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術後發生遠處轉移和死亡風險的預測能力。方 法 本研究中,我們回顧性收集了2005年~2014年間收治的752例I-III期可手術乳腺癌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94.1個月。   以DGM-CM6模型評分<33或≥33分為低危和高危復發組,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比較DGM-CM6對不同分型方法、不同淋巴結轉移狀態下的乳腺癌患者,在10年無遠處轉移復發生存(DRFS)和總生存(OS)的預測能力。
  • 文獻解讀|環狀RNA的性質和功能
    , has_circ_0000615等,環狀RNA與miRNA相互結合,從而參與到ceRNA調控網絡中去環狀RNA可以與RNA binding蛋白結合,比如circ-Foxo3可以與CDK2, p21蛋白結合,抑制細胞周期,阻斷從G1期到S期的轉變環狀RNA可以調控mRNA的穩定性,比如在小鼠巨噬細胞中,circ-RasGEF1B可以增強ICAM-1對應mRNA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