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世界上最公平的是太陽,父母的愛也可以變得公平

2020-12-05 空鈴界

【一】故事簡介:

平凡的一家人阿文(父親)和琴姐(母親)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阿豪小兒子阿和,哥哥阿豪是個各方面十分優秀的孩子,父親就把所有的愛都傾注給阿豪,也因此,弟弟阿和得不到足夠的愛,整天活著哥哥的「陽光」下,就是這樣一個家庭,弟弟進了少年輔育院,哥哥選擇了自殺……

【二】缺乏溝通的家庭往往「四肢不健全」

居裡夫人說過:一家人能夠互相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一家人缺乏溝通,往往不能密切合作。

文中的阿和和女友發生關係,他沒有選擇告訴父母;他和少年輔育院的獄友發生矛盾,他沒有選擇告訴父母;後來菜頭三番五次騷擾他,他也沒有告訴父母。哥哥阿豪也是一樣的,在他自殺前沒有吵架,沒有異常,沒有任何徵兆,父母都認為一切太突然了。

難道這兩個孩子生來就不願與父母溝通嗎?不一定,或許孩子曾經與父母溝通過,但父母都已冷漠的態度回應,反覆如此,孩子便選擇了不說,因為他知道,即使說了也得不到任何想要的回應。

【三】父母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

(1): 需要給予孩子適量的愛。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一項需要層次理論: 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歸屬和愛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認知需要;⑥審美需要;⑦自我實現需要。

其中第三項就是歸屬和愛的需要,也就是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需要親人朋友的關愛的,對於阿和,父親阿文沒有給予任何關愛,相對於哥哥阿豪來說,他顯得暗淡無光,阿文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了阿豪身上。

也就是說,阿文把阿豪應該得到的愛給了他,並把那份屬於阿和的愛也強加給了阿豪,這就導致阿豪的愛「過剩」,壓力增加一倍,造成了後來他選擇自殺的原因之一。

(2):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阿姆斯特朗是人類登月第一人,在他小時候,他跟媽媽說過一句話: 媽媽,我長大後要去月亮。媽媽沒有嘲笑著否定他,而是笑著回答:記得回來吃飯。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培養了一名出色的太空人。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他的媽媽這樣跟他說: 你在想什麼呢?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名出色的醫生……這樣的人生,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

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欲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是父母生的,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思考,正如影片中阿豪的結局,這是每個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這就需要從源頭解決。

(3):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大部分時間都與父母相處,孩子的每一個習慣父母都是十分清楚的,當孩子表現出不同於往常的舉動,父母就需要加強注意。

在小孩子看來,父母就像「全才」一樣存在著,孩子只有通過後天的不斷學習發展自己,終有一天,孩子長大了,回頭來一看,才發現,自己以前那麼崇拜的一個人是多麼瘦小、多麼不堪一擊。

因此當孩子表現出異常還願意向父母傾訴時,說明他還是信任父母的,相信父母能夠為他答疑解惑,父母應該為此感到高興。

你還有沒有其他有助於親子之間的關係相處方式,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注:我是空鈴,願走心寫文字、走心看世界、走心過一生。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一個優秀、光芒萬丈的孩子,為何選擇自殺?
    「你覺得,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麼?」我覺得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可阿豪說:「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無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阿豪是家裡的老大,有個弟弟阿和。媽媽琴姐是美容師,爸爸阿文是駕校教練。
  • 電影《陽光普照》:每一位孩子要接受公平的對待,隱喻令人深思!
    ——《陽光普照》前些天,小姨媽看了19年金馬獎的最佳影片《陽光普照》,這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壓抑又悽厲,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故事。阿豪(許光漢飾)是家裡的大兒子,學習好,性格好,外形長得好,從小被父母尤其是父親給予了厚愛。
  • 「一個兒子」|《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是一部以家庭敘事為外殼的片子,自然離不開對對親子關係的討論。他仰視著太陽平靜地對妻子訴說這樁事,就像躲在暗處一直默默注視著兒子的生活,用無言的、拙笨質樸的愛,守護他的孩子,哪怕手段極端。這難免不讓人想起去年底攫獲院線票房金缽的《誤殺》,為了讓女兒無意間犯下的罪劣永絕後患,李維傑幫女兒和妻子掩飾犯罪現場,甚至將錯就錯殺把誤殺變為真殺。
  • 不要被《陽光普照》的名字所騙,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陽光普照》獲得的獎項不要被《陽光普照》這個陽光滿滿的名字所騙,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
  • 你真看懂了《陽光普照》裡司馬光的隱喻?父親才是這個悲劇的源頭
    最近,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主演的《陽光普照》在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包攬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剪輯共十項大獎。
  • 《陽光普照》並非最好天氣,我們要從積極生活,回歸「沉思生活」
    陽光和煦,晴空萬裡,這也許是大眾對於天氣最棒的稱讚,然而物極必反,被陽光照耀的大地若是缺少了影子的庇護必會造成浩劫性的災難。《陽光普照》以光與影為隱喻,展開了一個關於積極生活及否定性的辯證,阿豪的死敲響了當代社會過度積極所造成的神經衰弱及迷失自我的警鐘,我們若是不斷在這種過度積極、缺乏否定的社會上運作著必會面對能源耗盡(自我心理或生理上)的未來。
  • 今年第二個最「公平」一天,9月22日,全球晝夜相等,赤道最熱
    在太陽系中,地球不僅時時刻刻沿著黃道面圍繞太陽公轉,而且還以與黃道面成23.5°交角自轉,正是因為地球存在這個方向永久不變的23.4°交角,才讓陽光在一年365天時間內光照強度發生變化,有一段時期內直射地球北半球,有一段時期內直射赤道地區,又有一段時期內直射南半球,讓絕大部分地區出現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花開花謝,天氣冷熱更換。
  • 《陽光普照》:關於父親的隱喻
    近作《陽光普照》在去年年末甫一亮相便被眾聲喧譁地推崇為2019年最重要的華語電影,金馬獎更是拿到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大獎和6項提名。全球疫情期間《陽光普照》上線Netflix,終於共享更多的影迷,值得推薦。《陽光普照》片長155分鐘,繼承了臺灣電影娓娓道來的風格,不動聲色地講述了一個承受喪子之痛的家庭從2013年到2018年的一段艱難經歷。
  • 《陽光普照》在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是太陽
    在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是太陽。不管緯度如何,一年中每個地方都有一半的白天時間和一半的黑暗時間。幾天前,我們去了動物園。太陽太強了,所有的動物都受不了太陽。他們想找個影子藏起來。我有一種模糊的感覺。我也希望像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隱藏。
  •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生命對所有生命體都只有一次
    然而,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幾乎絕對公平的事情——生命對所有生命體都只有一次。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 2020年最「公平」一天快來了!南北半球光照相等,晝夜時長相等
    趣味探索訊 今天是3月10日,農曆二月十七,二十四節氣已經過去了三個,立春、雨水、驚蟄,第四個節氣「春分」要來了,它將發生在世界標準時間(UTC)3月20日03:50,即北京時間3月20日11時50分。春分對地球來說最特殊的一天,可以被看成是一年中地球最「公平」一天。
  • 《陽光普照》:破敗的家庭陰影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救贖
    而最讓他能以喘息的不是父母的殷切期望,還有父親的雙重標準,這同時使得小兒子阿和一直活在阿豪的陰影下。阿豪和阿和在片中猶如陰影和陽光的強烈對比,一個被關照到無處可躲;一個被忽視到無處可去。如果說片中的阿豪是陽光的譬喻,意在溫暖的太陽照亮家庭,他同時也在創造陰影,人們常常擁抱光線的照射,卻忽略陰暗的存在。
  • 東野圭吾《白金數據》:科技可以帶來公平麼
    因為神樂有雙重人格,早樹兄妹被殺害時神樂正是另一個人格,Ryu,由於他對於另一個人格做了什麼是沒有記憶的,所以最開始神樂懷疑是Ryu殺死了早樹兄妹。但是隨著調查的深入,神樂發現了早樹和她哥哥開發的另一個程序,Mogul。這個程序是用來搜查DNA資料庫中的「白金數據」。
  • 告白文案|陽光普照大地,可太陽只有一個,人潮擁擠,我只喜歡你
    陽光普照大地,可太陽只有一個,人潮擁擠,我只喜歡你The sun shines on the earth, but the sun is only one, the crowd is crowded, I only like you重要的人,要時時刻刻放在心尖上
  • 佟大為全家福曝光,網友直言太偏心,有二胎的家庭如何做到公平?
    其實,在我看來,與其爭論父母偏心與否,倒不如想想孩子在意的「偏心」是什麼,因為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要回歸到孩子身上,否則就沒有了意義。 01或許,你對偏心有誤解 上周末,和閨蜜聚餐的時候,無意間聊到她家兩個寶寶,閨蜜直言很心累。
  • 有種不公平「基因」叫楊雲,看了雙胞胎女兒,一個逗比一個清秀
    孩子的外貌很大程度上是受遺傳基因影響,如果父母帥氣迷人,那麼孩子的顏值也不會太差。那麼家長的什麼特徵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呢?顏值外貌遺傳是最顯而易見的,雙眼皮小酒窩,這些顯著的外貌特徵都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
  • NonRake Chain:打造一個公平的遊戲世界
    對於遊戲設計,公平性和娛樂性是兩大重點,既有娛樂性又兼具公平性的遊戲自然不愁用戶。但安全問題頻出的網際網路,始終在影響遊戲的公平性。表現最突出的是棋牌類遊戲,其遊戲開發者可能通過程序代碼設計作惡,黑客也可破解後進行惡意操作。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將幫助遊戲行業建立一個公平的遊戲世界,這是 NonRake Chain 項目成立的初衷。
  • 《陽光普照》:犯罪、自殺、甚至殺人,只換來一個人的覺醒
    《陽光普照》是金馬獎大贏家,長達2個半小時的作品,讓劉若英花一周時間才走出心痛。它講述一個平凡家庭,經歷了犯罪、死亡、甚至殺人,才換來家庭的救贖,迎來「陽光普照」。《陽光普照》不是什麼勵志片,它只是真實地描繪生活的殘酷,引起的共鳴卻是如此強烈。
  • 經濟和社會的公平和不公平
    從社會角度看,經濟領域體現效率的過程就在創造著不平等,不公平。 社會中的公平主要是人在觀念上追求的平等。很顯然,經濟競爭一定會創造社會上的不平等。平等意味著公正,不平等就是不公正。這樣看,需要對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的平等和公平給以明確的定義。人雖然作為勞動出現在經濟領域,但同時還作為人出現在社會領域。
  • 如何讓人工智慧理解「什麼是公平」
    「什麼是公平」,就算是人類自己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它有時取決於語境。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教導小孩要公平是至關重要的,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如何才能將社會上所說的「公平」的細微差別傳遞給人工智慧(AI)系統呢?CMeedncIBM研究院的一組研究人員是著手解決該難題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