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4日),看到麥當勞的新品肉夾饃,陝西人鹹作子(掀桌子)了……
圖源:網友
1月13日,麥當勞中國推出了「牛年牛氣」的新年限定,其中搭配豆漿售價9元的「金招牌肉夾饃」吸引了不少吃貨的注意,結果不到一天,肉夾饃就因為「肉量少」翻車了,直接被吐槽上了微博熱搜。
對此,@麥當勞 官微14日回應稱,該產品系餐廳現場製作,肉餡份量可能有偏差。一名客服稱,以實物為準,目前針對網友普遍反映的情況,需要一對一進行處理。
在@麥當勞 13日發布的商品圖中可以看出,這款肉夾饃的肉餡非常紮實、肉醬滿滿。
產品宣傳語中,麥當勞稱該肉夾饃「精選臘汁肉,慢滷熬煮,細細切碎,每一口都汁液橫流,香酥爽口」。
但新品上市當天,立馬出現了大量質疑其「虛假宣傳」的聲音。
在多位消費者曬出的照片中,麥當勞肉夾饃中的肉醬少得可憐,薄薄的一層,連餅面都沒蓋住,與廣告圖片出入很大。
有網友調侃這款肉夾饃應改名為「兩片饃」,「一頭豬拿來做麥當勞肉夾饃估計能繞地球一圈」……
但也有少數網友反映稱,自己買到的肉夾饃肉量還可以。
此事引發討論後,@麥當勞 14日在相關微博評論區回復稱:該產品系餐廳現場製作,肉餡份量可能有偏差。如果顧客有疑問,可以第一時間與餐廳溝通,餐廳將盡力確保提供滿意的餐品。
此外,麥當勞客服回應@沸點視頻 稱,以實物為準,「如果是普遍的現象,我們也是挨個處理」。
然而,不少網友並不買帳,認為這種行為是在欺騙消費者,宣傳也要有度,賺錢要有良心。
部分網友卻認為,宣傳圖片與實際食物不符的操作,在餐飲業很常見,沒必要苛責。
據界面新聞報導,早在2009年,肯德基也曾因消費者買到的法風燒餅與實物不符而被投訴。當時,一位北京的消費者表示,燻雞法風燒餅的宣傳頁圖片中,夾層的肉是一片一片的,但實物的肉是一條一條的,顏色也不同。對此北京肯德基方面稱,產品實物與圖片存在一定差別,品牌已在產品廣告及宣傳單頁上標註,如果顧客實在不滿意可以換貨。
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此外,第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在實際情況中,不少企業都會通過一句「產品實物與圖片存在一定差別」來擺脫因缺斤少兩受到的法律法規制裁。但這種行為本身給消費者造成的「上當感」,也是切實存在的。
對於麥當勞這次的宣傳和實物差別,大家怎麼看?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