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業的2019年:我們回不去了
根據IATA的預計,航空業完全復甦需要2023-2025年。有的人甚至精確地指出,2024年恢復至平均水平。然而,這些討論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影響——即便數據回到2019年,航空業也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也就是說,我們將面臨一個變革之後的航空業。
-
終止業務,賣油條,搞貨運,全球航空業或裁員1半
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漢莎航空裁員升級,所有空客A380面臨停飛!
另外,所有的寬體客機空客A380也將停飛。截至目前,漢莎公布的裁員計劃總數已經超過22000人。根據最新數據,到今年年底,漢莎航空在全球的138000名員工中,大約有128000名仍然在崗。德國以外的部分,裁撤員工已經離開了漢莎航空公司。而在德國,漢莎航空尚未與工會之間達成協議。進一步的裁員,主要是考慮疫情危機之下,航空業復甦乏力,且緩慢。截至目前,從中期看,漢莎航空已經按照計劃縮減了100架飛機。
-
空客A380成疫情下航空業的第一個犧牲品:法航退役機隊,阿航跟進
(觀察者網 訊)受新冠疫情影響,航空業陷入蕭條,而空客公司的A380客機,成為了首個受害者。綜合路透社和彭博社20日報導,法國航空(Air France)表示,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公司結束A380的運營,並提前淘汰整個機隊。
-
對話空客中國CEO:疫情影響空前 中國供應鏈生產保持穩定
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地區副總裁馬濤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地區副總裁馬濤在此前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曾表示,2020年無疑是航空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全球航空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航空公司處於求生模式,今年將淨虧843億美元。依據目前的狀態,全球旅行需求將緩慢復甦,直至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
對話空客中國CEO:疫情影響空前,中國供應鏈生產保持穩定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新冠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深遠而持久。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地區副總裁馬濤在此前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曾表示,2020年無疑是航空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全球航空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危機。航空公司處於求生模式,今年將淨虧843億美元。依據目前的狀態,全球旅行需求將緩慢復甦,直至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
空客中國CEO:疫情帶來「危」與「機」可持續發展是根本
圖:空中巴士中國執行長徐崗先生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3日消息:新冠疫情侵襲數月,全球航空業在今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陣痛期,不僅元氣大傷,而且更是對人們選擇航空出行的信心帶來了沉重打擊,不少業界專家都預估需要數年才能得以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全球航空業展開「花式自救」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資料圖片後疫情時代,隨著航線的恢復、運輸量的回升,全球航空業也表露出復甦的跡象。貨運方面,8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54.6萬噸,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7%,國內、國際航線數量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2%、87.8%。歐盟航線也在重啟。最近,歐洲各大航空公司就宣布將於10月恢復飛至墨西哥著名旅遊城市坎昆的航班。但不可忽視的是,全球航空業仍面臨重重危機,如航線管制、營收銳減、裁員、合併、破產。
-
空客A380發動機的價值已經減半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impleflying網站10月14日報導,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對航空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在寬體客機市場上,空客A380發動機的價值已經下降了50%。來自國際航空管理局IBA的數據顯示,使用過的飛機發動機的價值全線下降,為A380提供動力的發動機降幅高達50%。
-
全球航空業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四年
目前,中國民航恢復步伐處於全球前列,未來幾個月,中國民航的國內航班量和運輸量有望達到甚至超越2019年的水平。但在各國疫情形勢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全球航空業的復甦仍較為艱難。疫情影響之下,IATA估計,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的經濟損失將達840億美元,預計2020年營收為4190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一半,而全球航空客運量至少要到2024年之後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全球航空業出現復甦跡象,全球航司各顯神通
、運輸量的回升,全球航空業也表露出復甦的跡象。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本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貨運方面,8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54.6萬噸,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7%,國內、國際航線數量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2%、87.8%。歐盟航線也在重啟。最近,歐洲各大航空公司就宣布將於10月恢復飛至墨西哥著名旅遊城市坎昆的航班。
-
怕感染病毒,中國航司推遲提貨時間,空客:我們飛機「包郵」到家
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不少國家的航空業受到重創,但是,中國的航空業在不斷的恢復,中國只用了三個月控制住了疫情,而且十一黃金周,大規模的人次出遊也並未出現感染病例,這對於外國人來說,是一種非常驚人的成就。很多國家的航空公司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得不宣布裁員,而在中國,除了國際航班受到影響外,國內的航班已經正常運營,不少外籍機長對於中國的恢復能力讚嘆不已。
-
空客今年11月訂單再度為零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空客公司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公司交付飛機總計64架(去年同月為77架)。訂單為零(去年同月為242架),這是今年以來公司訂單第5次為零。當月交付的飛機中,空客A320系列54架(去年同月56架)、空客A330系列1架(去年同月5架)、空客A350系列7架(去年同月11架)、空客A380零架(去年同月1架)、空客A220系列(原龐巴迪C系列)2架(去年同月4架)。交付的空客A350飛機中,1架加長型空客A350-1000交付給航空租賃公司(ALC),由維珍大西洋航空(VIR/VS)引進。
-
日本亞航突然宣布全面停飛,疫情造成航空業崩潰在持續
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新加坡航空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酷航8月對一些客機進行改裝,將空客A320客機的座椅拆除以增加運貨空間。
-
250億美元補助快到期了 美國航空業裁員要繼續
對於美國航空業而言,黎明還有很遠。在舊有補貼快到期的情況下,新救助方案仍然毫無音信,而疫情的控制也不太樂觀。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已經持續了6個月,但我們的收入僅恢復了25%,」達美航空運營主管約翰·勞特在發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直言,「不幸的是,在未來6個月裡,我們幾乎看不到有什麼條件能夠改變這一現狀。」約翰·勞特所言不假,7月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將達美航空的困境展露無疑。
-
4600萬人或失業,全球航空業花式自救:泰航賣「油條配紫薯羹」月入千萬,將開放加盟……
,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新加坡航空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酷航8月對一些客機進行改裝,將空客A320客機的座椅拆除以增加運貨空間。由於家電產品需求增長,韓國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第二季度也因為高科技產品零部件運輸的增長而實現盈利。大韓航空也將部分客機改裝成了貨機。
-
旅遊業巨虧3000億美元,重創之下航空業何時才能復甦?
從大的分類來看,航空公司的「自保」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第一,大規模裁員。裁員是疫情期間很多公司的選擇,因為這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省下一大筆支出,航空公司也不例外。單靠裁員很難維持公司內部的資金流動。於是,很多航空公司向政府申請援助。例如,美國聯邦政府3月向包括美國航空公司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發放援助共計250億美元;法國政府近期宣布一項約150億歐元的航空業救助計劃,以幫助法國航空業應對危機、避免大規模裁員。據國際航協估算,截至5月中旬,各國政府共承諾向航空公司提供約1230億美元的財政援助。
-
世界航空業的希望!中國航班將於下個月「完全恢復」
它的預測給正在遭受大規模裁員和虧損的航空業帶來了一線希望。蓋特威克機場計劃裁員600人在旅行不景氣的情況下,美國航空裁員19,000人病毒使航空公司成為有史以來「最差」的一年到2月中旬」然而,由於6月初該市第二次冠狀病毒爆發,中國人到北京的旅行仍比2019年同期低24.8%。
-
「世界最大航空公司」宣布大裁員
美國航空集團宣布將裁員1.9萬人報導稱,由於聯邦援助的就業保護計劃即將到期,航空業將會再裁員上萬人8月21日,美國航空再次明確,計劃在10月7日至11月3日期間的「十月計劃」中暫時停止飛往美國15個城市的航線,理由是由於新冠疫情對旅遊業的破壞,這些地區的客運量不足,但尚未指出將在何時恢復服務。由於疫情影響,經營業績承壓,其股價表現也十分慘澹。數據顯示,美國航空年內股價已經累計下跌52.96%,當前總市值為66.82億美元。
-
空客第二季度虧損超過預期,不得不削減A350產量
這家飛機製造商還表示,為了避免在下半年有充足的現金流,削減產量是最好的辦法,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了航空業受到極大的影響,第二季度空客的交付額已經減少了44億歐元。空客表示,他們已經將這款飛機的月產量削減到每月5架。空客的競爭對手公司波音在空客發布的前一天宣稱會進一步削減波音787和777的產量,這兩款飛機都是A350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可以看得出無論是波音還是空客目前的日子都不是很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