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考研|傳播學中定性研究的七種方法

2021-01-08 灑脫褐瞳

(一)符號分析法

1、概念:20世紀六七十年代,符號學成為最流行的文本分析方法。對於理解文本的意義,符號學研究方法有其獨到之處。符號就是代表某種事物或思想的記號或標誌。它具有三個要素:符號的形式、被符號所指涉的對象,以及人們提供的對符號意義的解釋。符號學是研究符號的學科。各種形式的符號都是它的研究對象。分析媒介文本裡的符號,目的不在於描述符號本身,而在於發現每個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

2、分析步驟:

(1)文本裡都出現了哪些符號,儘可能多地列舉它們,考察每個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判斷重要的符號體現的隱含義和意識形態。

(2)考察文本裡的符號如何組合在一起。

(3)考察文本裡符號採用了什麼手法而被聯繫在一起,是否運用可隱喻或轉喻手法。

(二)文本分析法

1、概念:文本分析法是研究媒體內容的多種方法的總稱,它包含多個理論流派和思想資源,並無統一的操作程序。一般來說,它是研究者用來描述和解釋媒介訊息的一種研究方法,側重於描述文本的內容、結構和功能,解釋層次的潛在意義,很少使用數字和統計手段來呈現研究結果。用文本分析法研究媒介內容,也經常被稱為「解讀」媒介內容。

2、特點:文本分析法強調對媒介內容的深入理解,它的優勢在於獲得深入的隱含的意義。但文本分析法研究對象規模較小,代表性低。

(三)深度訪談法

1、概念:深度訪談是為搜集個人特定經驗及其動機和情感所做的深入的訪問。在自由交談中,從被調查者的反應、態度、意見中探求深層的東西,因此要求經過特殊訓練的專家主持。深度訪談法不採用問卷,但必須事先準備好「面談必要」;訪問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對主題有深入的探討;提問順序和方式可以根據被訪者的具體情況而調整,目的是促使被訪者深入、連貫、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意見。

2、特點:

(1)無結構的、直接的、一對一的訪問

(2)樣本量較小

(3)可獲取詳細資料

(4)訪問時間較長

(5)要求訪員有很高的訪談技術和追問刺探技術

(6)雖有訪談提綱,但根據被訪者反應,允許改變提問的措辭和順序

(7)結果依賴訪員

(8)可對被訪者的非語言反應進行較長時間的觀察

3、訪談技術

(1)階梯前進,沿著一定的問題線探索

(2)隱秘問題尋探,重點放在個人深切相關的「痛點」上

(3)象徵性分析,通過反面的比較來分析對象的含義

4、評價

(1)優點:資料詳盡;深入被訪者內心

(2)缺點:結果依賴訪員;隨機性小樣本,不能概括普遍性的結論

(四)民族志法

1、概念:或稱田野調查法,源於人類學。研究者通常採取參與觀察的方式,深入到特定團體生活中,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從而詢問或觀察所發生的事物,然後從內部觀點對其意義做出說明。近期媒體民族志的重要領域包括:日常生活情景式的接收;節目類型與文化認識能力的分析;科技與消費。

2、步驟

(1)選擇研究對象

(2)提出民族志對象

(3)通過參與性觀察、個案方法等途徑搜集民族志資料

(4)進行民族志分析

(5)書寫民族志

3、原則

(1)從廣義來說,民族志學研究關注所有的文化形式,包括日常生活、宗教和藝術;

(2)由於研究者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研究工具,因而必須進行長期的參與觀察;

(3)必須採用多重資料收集法,以核實觀察中發現的資料。

4、評價:

(1)優點:從人物和事件生產的自然環境下進行研究,因而能夠得到豐富、系統、詳細具體的資料。可以研究一些不容易接近、較封閉的群體。

(2)缺點:花費較高的費用和較長時間;結果高度依賴研究者的個人能力。

(五)人種學方法

起源於歐洲現象學家的研究成果。它主要是利用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調查,同時非常強調日常會話,因為會話是日常互動最基本的媒介過程。

人種學是在廣義的文化概念下對特定的文化情境做深入的、解析性的描述,它以一種非常全面的方式從人類認識自己的多個角度來思考。其目的在於認識一個社會制度裡的人的信念和習俗,強調使社會成員聯結起來的共同點。該方法要求從個體出發,摒棄了自然科學中的嚴格控制,觀察發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現象。大量依賴對研究對象的觀察、定性判斷和描述;重視過程,旨在獲得整體的畫面;還涉及反覆的、即時的理解手段以及在研究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調整。

(六)焦點小組座談法

一般由一位訓練有素的主持人組織,引導6—12個人針對某一主題開展自由討論。焦點小組訪談法包括在特定的情境下收集有關調查對象的情景定義的資料。

這種方法通常採用一種開放式提問,以便得出有關研究的媒介信息的高度自主的資料。訪談一般以事先確定的假設為中心,然後這些假設被用作訪談的焦點,主持人努力引導個人理解某個媒體信息,由深入細緻的、自由型的訪問引起,幫助回憶,然後通過調查或實驗而獲得的更加量化的資料加以檢驗。

作為一種研究技巧,小組訪談法曾在二戰期間用於宣傳效果的研究。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作為市場研究的方法,直到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大眾傳播學開始關注意義生成和媒介內容與技術的闡明時,這種方法才得以在傳播學領域中復興。

(七)投影技法

這是一種間接的(隱蔽性的)定性研究方法,其主要特點是:有隱蔽的調查目的;用無結構的、非直接的詢問方式;鼓勵被調查者將自己對所關心問題的潛在動機、態度等投射出來;不要求被訪者描述自己的行為;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將自己的動機、態度等投射到有關情景之中;類似心理諮詢分析患者的心理,分析被訪者所投射的態度。

主要包括:聯想技法、完成技法、結構技法、表現技法四種類型。

具體程序有:

1、收集資料:收集資料時,可以採用各種方法,如深度訪談、文獻分析等。

2、分析定性資料

3、輔助分析:主要是實地調查或訪談,對資料進行選擇、篩選;用矩陣、圖形或表格等形式重新安排資料等。

4、分析程序:包括歸納法和理論建立法。

5、定性研究報告:三種形式是單純描述、分析討論(以研究產生的概念為主)、實質說明(以期對理論有所貢獻)。

相關焦點

  • 大神帶你學傳播學:舒德森:新聞社會學|新傳理論44
    胡師姐:北大新傳院研究生/專業從事新傳考研輔導7年/帶出百餘名學員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滬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師北大滙豐財新傳媒將《新聞社會學》列為參考書目,可見作者和此書的重要性。研究方法:通過歷史進行祛魅舒德森的絕大數成果可歸入歷史研究範疇,他選取歷史研究方法將概念置於其形成的語境之中,從而實現對這些概念的祛魅。對舒德森來說,深入歷史語境是把握一切概念的形成與流變規律的關鍵所在,即使如「客觀性「、」知情權「和」公民權「這樣對於美國政治生活而言不可或缺的價值內核,也應當以歷史的眼光去看待,準確在語境中加以理解和把握。
  • 擇校02/上海交通大學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學科表現方面,也可以看出交大不斷在趕追老牌的新聞院校,在2017年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結果為A-,排名第五,在2019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中國地區第二。交大在新媒體理論與實踐、智能傳播、大數據與傳播創新應用、網絡輿論學等研究領域在國際和國內產生了廣泛影響,獲得了學界、業界的廣泛認同,取得了諸多國內領先的學術成果。主要研究方向:1.新媒體理論與實踐;2.
  • 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常考名詞解釋(7)
    名詞解釋是新聞傳播學考研各個院校都會涉及到的一道題目,為了讓2017年考生全面把握重要的名詞解釋,在此整理了新聞傳播學常考的110個名詞解釋供大家參考。   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常考名詞解釋(7)   101、」社會過濾器」:弗洛姆讓為,任何來自生活的實際經驗或體驗在上升到意識的層面上之前,都必須首先經過」社會過濾器」。他把社會過濾器分為三個方面:語言、邏輯、社會禁忌。   102、消費者主權論:傳統學派把消費者主權奉為王牌,消除」控制」這一重要命題。
  • 2012考研專業課輔導:新聞傳播概論複習概要
    第二節 傳播學的研究範圍和研究對象一、概念1.傳播:傳播是帶有社會性、共同性的人類信息交流的行為和活動。2.傳播學的研究對象:第一,按信息傳、受的範圍大小,傳播學可分為五個研究層次,即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
  • 傳播學研究:認識論、方法論及創新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中,傳播學研究主要沿著歐洲傳播學批判學派和美國傳播學經驗學派兩條不同路徑發展,前者以德國法蘭克福學派、英國文化理論學派等為代表,後者則以施拉姆所謂的美國傳播學四大奠基人為代表,其共同旨趣都是關注大眾傳播和整個現代文化工業的影響和後果,但其具有不同的思想史背景和方法論。
  • 紮根理論|19北師大新傳專碩真題解析04
    2019年 北京師範大學新傳專碩334名詞解釋4紮根理論答題思路 對於研究方法的學習,即,理解過後,直接背就是了,這樣在考場上就不會出錯。紮根理論要明確其提出者、淵源、建構程序,同時還要了解對它的評價。
  • 敘述發展傳播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主要觀點︱20北大新傳專碩真題解析
    2020北大新傳專碩334真題 簡答題1敘述發展傳播學的發展歷史以及主要觀點答題思路 特別特別接觸的一道題他提出,應擴張大眾媒介,使其提供那些發展中國家快速的社會變遷所需要的新念、新習慣和新行為的「線索」。勒納的觀點被稱為發展傳播學的經典之作。
  • 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
    在《傳播學方法論引論》、《傳播學研究思辨論》以及《論傳播學定性研究方法》等論文中,我們對思辨與實證有一個區分,即思辨研究操作概念,實證研究操作事實。這種理論體系是具有某種邏輯結構並經過一定實踐檢驗的概念系統,從中已產生一系列既定結論,如應用於傳播學研究的資訊理論、控制論、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方法論作為方法體系。它將說明不同方法的歷史來源、文化傳統、研究價值觀或世界觀、規則或標準、研究規範、研究倫理及對理論的可能貢獻。方法論作為操作體系,它是對研究程序的理論探討。
  • 上海外國語大學837傳播學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才聰學習網
    [全套]2021年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837傳播學理論考研全套資料考研真題及詳解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中國傳媒大學713傳播歷史與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中國傳媒大學20世紀40年代他從加拿大經濟史逐漸轉向了對人類文明史的研究,在傳播與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帝國與傳播》和《傳播的偏向》。他提出的主要理論是媒介偏向論,他認為,沒有一樣傳播媒介是不具有時間和空間的偏向的,而這種或偏向時間或偏向空間的特性,影響了社會的知識狀況、權力結構和政治形態。
  • 我打了退堂鼓 但贏家還是我|一戰北師大傳播學學碩傲嬌上岸
    當時按照胡師姐公眾號的北大新傳書單一本本地看,也跟著網課做筆記,直到九月份的時候我們院開了一個考研就業動員大會,我們教授非常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每年院裡想衝985的學生都很多,報名復旦武大的比比皆是,但是很多人折戟;因此到現在看你目標院校歷年真題還沒有感覺的同學,建議換學校!
  • 電子營銷與消費者行為定性研究方法中的特殊議題
    最近,人們對利用定性研究方式對電子營銷以及網絡消費者行為進行研究的興趣漸濃,而且定性研究方式方便了對相關購物者動機及知覺的更深層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讓研究者在現實環境中通過直接觀察了解網絡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利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藉助數位技術手段對消費者購物行為及相互之間的交流進行分析。重要的是,這樣的研究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著眼於增強對消費者的洞察力而非研究者閉門造車的結果。
  • 運用好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得益彰的方法
    方式上看,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只看到連串數學公式、得出系列數字結論,易導致見物不見人,駛離研究初衷。這也是定性研究可成為社會科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的重要緣由。當然,縱覽近些年社會科學通過定性獲得的研究成果,定性研究也在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從闡釋理論到對接現實等的轉化與應對。
  • 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
    原標題: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 社會現象是人的複雜活動,它不可逆而且隨時都在變化,社會系統中的事物的性質和特徵適合作定性的描述,而定量研究則有一定難度。   實際上數學方法本身也不單純是定量的,存在定性的數學,如微分方程定性理論等。突變理論的創始人、法國數學家託姆(Rene Thom)認為:「在科學中可能存在著數學的另一種用法,它將不是定量的,而是完全定性的」。
  • 情緒傳播:概念、原理及在新聞傳播學研究中的地位思考
    在媒介技術日益發達,表現手段愈發豐富、精確的情境下,情緒傳播日益在大眾傳播中凸顯,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文章試圖梳理情緒傳播的相關概念,釐清情緒性語言表達、情緒社會分享和情緒感染三大情緒傳播理論。筆者還回顧了情緒傳播在新聞傳播研究中從被有意遮蔽再到獲得釋放的認知歷程,在此基礎上認為情緒傳播理論應當成為新聞傳播學研究中新的發力點。
  • 自考《傳播學概論》練習題
    答:批判學派和傳統學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異表現在:前者是哲學思辨的,後者是科學實證的。具體地說,批判學派採用的研究方法,都直接或間接地繼承了盧卡奇的「總體性」的方法。這種方法認為,總體不等於部分的簡單之和,總體包含著部分所沒有的東西。用總體的眼光審視傳播,才能洞察其內在的歷史背景與社會聯繫。傳統學派採用的是實證方法,以「科學性」見長。
  • 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常考名詞解釋(3)
    名詞解釋是新聞傳播學考研各個院校都會涉及到的一道題目,為了讓2017年考生全面把握重要的名詞解釋,在此整理了新聞傳播學常考的110個名詞解釋供大家參考。   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常考名詞解釋(3)   41、受眾的社會分類論:以社會學為基礎,注重各社會群體的特性差異對受眾成員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為的影響。主要觀點:   ①大眾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提供各種信息,但社會成員是有選擇地接收和解釋這些信息的。
  • 謝宇:漫談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
    他長期以來在方法論、中國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建樹,他也希望進一步了解我們學生的想法、學生對社會學方法的一些理解,以及未來學習的一些打算。好,那我們開始,請。  謝宇:有方法方面的可以問,其他方面的也可以問,美國的教學,美國的學科發展啊,等等。隨便吧。我先問一下,你們有多少人上過我的網站?沒人上過吧?
  • 2021考研最辛苦的十大專業,沒有再難的了
    2021考研最辛苦的十大專業,沒有再難的了考研路上,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考研很辛苦,但有些專業真的讓人更是苦不堪言,有不少同學吐槽:只需專業選的好,年年期末賽高考!今天西安南極光畢業考研自習室就來盤點一下考研最辛苦的十大專業~醫學與其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考試不同,醫學類考試要考醫學綜合。醫學綜合涵蓋了醫學中首要的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知識點又多又雜。一種疾病從它發生的原理、開展的症狀、各種檢查及診斷列最後的醫治計劃都串聯著考試各科的內容。
  • 丁方舟、韋路:西方傳播學研究的理論體系及其演化
    這就意味著他們更傾向於把傳播當做一種單向的流動過程,一種傳者針對受者的說服過程。而在當代,修辭學視野中的傳播研究更關心人們如何使用符號來影響周圍的人,以及人們如何使用符號來構建所處的世界。這就意味著,修辭不僅僅是傳播信息的過程,它本身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
  • 講座整理 風笑天 - 定性研究方法的幾個問題
    一、定性研究方法與質的研究、質化研究、質性研究是一回事嗎? 1、四種不同概念的產生通過梳理,與英文中的qualitative research概念相對應的四種中文概念分別是:定性研究、質的研究、質性研究、質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