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營銷與消費者行為定性研究方法中的特殊議題

2021-01-13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先進的數位技術平臺為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互動與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可能。網際網路為消費者呈現出一幅通過電子商務增強自身社交能力的新圖景。除了可以接觸到前所未有的海量的信息,網絡消費者還可以權衡一系列產品消費的利弊,接觸到獨立而專業的專家資源,以及與不同的企業、機構進行高效的交流。因此,網絡消費者或許可以成為營銷傳播項目、產品設計及兩者之間關聯的價值建構中重要的角色。這些消費者更樂意且更有能力傳達出他們對品牌及產品的意見訴求——無論這些意見是正面還是負面,甚至使更大範圍的受眾對企業進行制裁。網絡消費者受惠於集體智慧、對消費體驗控制的更高要求以及基於個人興趣而設置的價值主張。

在數位技術時代的背景下,商業更應立足於滿足在線購物需求。除了受惠於網絡處理系統對海量顧客信息的處理,企業應開發出更先進的,客戶導向的商業模型,制定電子商務戰略與項目,以便更精確地定義並滿足客戶需求。數位技術改變營銷環境的潛在可能使人們開始了一系列對消費者、營銷策略和營銷導向的研究,企業將根據這些研究構建基於網際網路的客戶關係。早期的研究重點在於如何在電子營銷環境下進行消費群體的描述、定位及細分。

然而,電子商務的總體擴張以及大規模應用網際網路作為營銷渠道的方式激發了一系列針對消費行為以及電子營銷的研究課題。其中包括了網絡購物選擇,網絡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以及對網絡購物的信任感研究。

最近,人們對利用定性研究方式對電子營銷以及網絡消費者行為進行研究的興趣漸濃,而且定性研究方式方便了對相關購物者動機及知覺的更深層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可以讓研究者在現實環境中通過直接觀察了解網絡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利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藉助數位技術手段對消費者購物行為及相互之間的交流進行分析。重要的是,這樣的研究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著眼於增強對消費者的洞察力而非研究者閉門造車的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定性研究讓研究者能對消費者行為的觀察更深入,了解更詳盡,這不是單純定量研究可以做到的。另外,可以說定性研究方法是網絡現象研究者的一個重要工具。實際上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定性研究以及綜合研究方法可能會顯示出對以下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發現網際網路幫助消費者的新範式;在創新過程中幫助消費者參與的合作共贏模式的探索;有助於評估在eCRM(電子客戶關係管理)中推行個性化操作的影響;推動網絡消費群體的消費者行為分析。

藉助這個編輯工程,我們著眼與討論與反思在電子營銷研究中定性研究的運用。我們會展示一系列運用了高質量的理論分析與定性試驗分析項目,這些分析實驗都經過了嚴密的三盲(三盲方法:不但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不了解分組情況,而且負責資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員也不了解分組情況,從而較好地避免了偏倚。——譯者注)方法處理。這些實驗通過定性的「放大鏡」幫助了對電子營銷「競技場」的進一步探索,而且還認識到定性研究方法對於加深對網絡消費者的了解的貢獻。

 

對「特殊議題」的貢獻

在第一篇標題名為「加強型焦點小組(上了知網也沒查到是什麼意思,只能這樣翻譯了):運用網絡虛擬環境的特異性指導線下焦點小組的方法「的文章中,克裡斯·休列斯和愛德華·甘布爾展示了一個非常好的利用虛擬世界進行電子定量營銷研究的途徑。他們不僅界定了在線上環境運用線下方法的界限,還提出並檢驗了一個概念性的方法來操作為虛擬世界中特殊的消費環境進行焦點小組訪談。

在《探究如何使用定性研究來設計具有實際性、可操作的網絡調查問卷》的論文中,約翰·羅斯特指出了四個必要的定性研究階段,用以獲得更加生動、可靠以及操作性強的方法。他清晰地強調了在尋找合適的研究方法時捕捉消費者與產業視覺深層信息的重要性,提出了有力的論據證明在測量複雜(營銷)環境中創造可操作研究工具時使用定性研究的需要。

阿斯沃·索法裡在他的論文《國際在線交易中顧客信任感:焦點小組訪談中得到的啟示》中提出了關於信任感在國際在線交易中的重要性的看法。該項研究展示了焦點小組研究是如何揭示概念性理論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的。在該篇論文中網絡信任感在國際交易環境下是多維的:信任感與國際交易環境之間是互相依存的共生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應該被企業小心的處理,以便鼓勵國際消費者進行網絡交易。

焦點小組研究作為一種定性研究方法,被幾位研究者(研究者的名字雞腸那麼長就不翻譯了,原諒偶)改進,在他們的文章《在線焦點小組與面對面焦點小組之間的區別,兩種方法的概覽》中,他們對比了線上焦點小組與線下焦點小組之間的區別,並充分考慮到歐洲與安吉洛-薩克斯頓兩者的營銷研究中所運用並改進的研究方法之間的不同。他們發現線上焦點小組可以滿足上述提到的安吉洛-薩克斯頓方法,但對於像歐洲研究方法那樣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前提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伯納黛特·科爾斯和彼特·納吉在他們的論文《躲在虛擬化身後的網絡消費者:虛擬身份和「第二人生」消費的關係》中他們探索了網絡消費者的身份識別問題。他們研究消費者為何想要通過自我表達來連接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他們的工作是在「第二人生」的虛擬世界中利用直接內容分析進行的。在他們的研究中,大量的數字營銷現象浮現出來,比如用戶與自身相似的群體進行交往的趨向、虛擬世界用戶之間的信任感缺失以及用戶在虛擬世界中會做出跟在現實世界中不一樣的探尋生命多樣性的選擇。

(Second Life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在2006年末和2007年初由於主流新聞媒體的報導而受到廣泛的關注。通過由Linden實驗室開發的一個可下載的客戶端程序,用戶在遊戲裡叫做」居民」, 可以通過可運動的虛擬化身互相交互。這套程序還在一個通常的元宇宙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高層次的社交網絡服務。居民們可以四處逛逛,會碰到其他的居民,社交,參加個人或集體活動,製造和相互交易虛擬財產和服務)

Manon Arcand and Jacques Nantel在他們的論文《在線男女信息處理揭秘:外部因素思考模式對比》中,稱他們是為了幫助網頁設計得更加符合兩個性別的信息處理策略而進行此項研究。他們運用外部因素思考方法,比如要求被試者表達(在「第二人生」中)執行一個任務時的感受,這種方法還能幫助找到被試者的一些通常難以發現的想法。從這項研究的結論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管理實踐方法,用以改進網頁設計使得網頁能夠同時取悅男性和女性。

via:yeeyan

相關焦點

  • 基於情境理論的消費者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面對同樣的營銷刺激,如同樣的產品、服務及同樣的廣告,同一個消費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將會作出不同的反應,採取不同的消費行為[1].以往學者對於情境對消費者行為影響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情境對消費行為哪些方面有影響,而忽視了到底是情境因素中哪些因子對消費行為產生影響以及情境因素與其他因素之間是否有交互作用[2].本文便在貝克情境理論的指導下,結合實際分析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 消費者行為學的典型營銷案例
    由於複雜而且動態,人類的行為學很早就成為一門正式的科學。  作為營銷者,你的使命就是改變消費者的行為,上面描述的心理反應與過程發生的時間僅為0.2-1秒。不同的個體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反應,每天每一個消費者要處理數以萬計的各種信息,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果汁的市場,那麼你的目標消費群是以億計算的。
  • 信息處理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UX研究
    我們知道我們有很多的客戶,包括很多聯合國組織,或者是聯合國組織在日內瓦的一些其他公司,這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客戶,我們幫助他們進行網絡研究或者是體驗研究,而且我們涵蓋了不同的領域,比如說手錶、銀行業、保險業等等,還有很多的電子商務等等,我們其實並不是說在某一個領域特別的專業,我們主要是進行一些方法的研究,我們會把它叫做UX工具箱,所以很多的事情都是在工具箱中,我們就會知道哪種測量方法適合哪種項目
  • 新傳考研|傳播學中定性研究的七種方法
    但文本分析法研究對象規模較小,代表性低。(三)深度訪談法1、概念:深度訪談是為搜集個人特定經驗及其動機和情感所做的深入的訪問。在自由交談中,從被調查者的反應、態度、意見中探求深層的東西,因此要求經過特殊訓練的專家主持。
  • 謝宇:漫談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
    他長期以來在方法論、中國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建樹,他也希望進一步了解我們學生的想法、學生對社會學方法的一些理解,以及未來學習的一些打算。好,那我們開始,請。  謝宇:有方法方面的可以問,其他方面的也可以問,美國的教學,美國的學科發展啊,等等。隨便吧。我先問一下,你們有多少人上過我的網站?沒人上過吧?
  • 消費者的決策過程
    圖表1 傳統的「漏鬥式」模式  我們通過對5個行業以及3大洲中近2萬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進行研究,開發了這一方法。我們的研究表明,媒體和產品的激增要求營銷人員尋找新的方法,以便讓自己的品牌進入到消費者在開始決策歷程時所確定的初選商品名單之中。
  • 因外力致特殊體質被害人死亡 行為人行為如何定性
    【分歧】  對聶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爭議  第一種觀點認為,聶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應定性為意外事件。  【評析】  筆者贊同第三種觀點,主要理由如下:  聶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的關鍵點在於其是否有傷害的故意,被害人因特殊體質死亡與被告人的行為是否具有因果關係。  首先,本案中聶某的行為是否具有傷害的故意。
  • ...商業數據科學聯合實驗室發布首份《中國網民商業行為研究報告》
    通過為期一年對網民底層網絡行為和驅動需求進行定性研究,並結合網民行為監測數據進行定量分析,聯合實驗室傾力打造了行業首份《中國網民商業行為研究報告》,首先對汽車、電商、金融保險三個行業進行了系統深入探討,為廣告行業了解目標用戶需求和網絡行為、洞察在線廣告營銷方向梳理出了清晰的標準與規則,並結合商業行為模式總結得出了廣告投放策略和應用規範。
  • 心理學角度闡述行為與態度、定性與定量的關係
    定性和定量的關係首先,定量和定性同屬於科學研究中的一種數據,而科學研究的核心是因果關係,因此定性和定量的不同就在於對「原因」理解的差異。二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定量關注數據頻率,定性關注數據意義:定性假設起因,再由定量來驗證;定量挖掘數據,再由定性剖析原因。
  • 中國比較政治研究的議題、價值與方法
    中國比較政治研究的議題、價值與方法 2017年01月05日 09:23 來源:《理論探討》 作者:高奇琦 吉磊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購物中心消費者行為的性別差異研究
    在此背景下,本文從研究購物中心這一新興業態空間中消費者行為出發,分析不同性別消費者行為特徵及業態空間選擇差異,並進一步探討性別角色認同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以期解讀不同性別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及對消費空間需求,為購物中心的規劃建設提供一種基於不同性別消費者的視角,優化購物中心設施配置,推動城市零售商貿業發展。
  • 定性定量分析,調查研究方法知多少
    今天分享一下調查研究要用到的方法。方法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解決某個問題)而採取的測量手段,如購物網站、點評平臺用到的星級評定。以這麼一個問題為例,玩暴力遊戲會讓人變得暴力嗎?先用實驗的方法,在實驗組中,實驗人員玩雙人對戰暴力遊戲,對照組中,實驗人員玩雙人非暴力遊戲,贏家可以選擇對輸家進行懲罰,結果表明,玩暴力遊戲的一組選擇的懲罰力度更強。
  • 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
    原標題: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 社會現象是人的複雜活動,它不可逆而且隨時都在變化,社會系統中的事物的性質和特徵適合作定性的描述,而定量研究則有一定難度。   實際上數學方法本身也不單純是定量的,存在定性的數學,如微分方程定性理論等。突變理論的創始人、法國數學家託姆(Rene Thom)認為:「在科學中可能存在著數學的另一種用法,它將不是定量的,而是完全定性的」。
  • 運用好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得益彰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採用這些知識和方法時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失去了科學判斷力。」這為我們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把準研究方法和選擇好研究方法提供了根本遵循。方式上看,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只看到連串數學公式、得出系列數字結論,易導致見物不見人,駛離研究初衷。這也是定性研究可成為社會科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的重要緣由。當然,縱覽近些年社會科學通過定性獲得的研究成果,定性研究也在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從闡釋理論到對接現實等的轉化與應對。
  •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現象,作為凝聚態物理學關聯電子系統的傳統難題,反覆出現在量子物質科學的諸多研究方向上,對其進行合理的模型設計和正確的理論計算,能夠幫助人們理解重費米子材料、銅基和鐵基高溫超導體、過渡金屬氧化物、石墨烯層狀結構等體系中普遍出現的反常輸運、奇異金屬和非費米液體行為。
  • 講座整理 風笑天 - 定性研究方法的幾個問題
    一、定性研究方法與質的研究、質化研究、質性研究是一回事嗎? 1、四種不同概念的產生通過梳理,與英文中的qualitative research概念相對應的四種中文概念分別是:定性研究、質的研究、質性研究、質化研究。
  • 曲濤:船舶碰撞侵權行為定性之法理分析
    關鍵詞:船舶碰撞 特殊侵權行為 準侵權行為 他人的加害行為 海商法 過失行為海商法律制度肇始於英美判例法以及國際航運慣例,客觀上決定了其在基礎理論上存在著「先天不足」的缺憾。相反,侵權責任法理論卻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因此,無論是海上侵權責任法理論體系的建構,還是船舶碰撞侵權行為的理論化、系統化研究,均須憑籍侵權責任法的基本邏輯與研究方法。
  • 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善因認同與內在道德認同如何促進善因營銷的成功
    [1,2,3]成功的善因營銷對企業、善因機構及消費者都有幫助:善因營銷活動可以加強企業或品牌形象、增加營收與利潤;善因機構可以充實基金及知名度;[1]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同時捐款給善因機構,因一舉兩得而感到滿足。[4]善因營銷是企業社會責任表現的一環,因此如何成功地從事善因營銷一直是學術界及實務界的重要議題。
  • 定量調查和定性調查共同使用就是「混合研究方法」?
    許多學者主張定量調查與定性調查應該結合起來,他們提出了種種具體的方法來印證這一觀點。對此可以從兩個層次來討論:一個是在調查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兩種方法如何共同使用,例如「混合研究方法」;另一個則是如何把分別獲得的資料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 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 遵循9個內容營銷準則吸引消費者眼光
    我們身處內容營銷的時代。在inbound marketing的新紀元,企業在網絡上的PO文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愈來愈多企業投入內容營銷的懷抱,網絡世界變成眾聲喧譁的場域。根據研究預估,86%的B2B公司都使用內容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