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徵,堪稱人類史中的一部壯舉。若非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信念,恐怕沒有哪一個民族、哪一支隊伍能在戰爭史上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據統計,紅軍長徵的行程約兩萬五千裡,他們還經歷了三百八十多次戰鬥,攻佔了七百多座縣城,當然,還有更令人心痛的數據:犧牲了營級以上幹部四百三十餘人,他們的平均年齡不過三十歲。那麼,當年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八十多年過去了,如今變成什麼樣了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
當年紅軍走過的草地,位於四川西北部,名叫松潘草原。如今不少背包客前往此地旅遊,一望無際的綠色值得一去,可正是如此美麗的風光,給當年物資十分匱乏的紅軍,造成了很多、很大的麻煩。
茫茫草原,一望無邊,紅軍戰士根本無法判斷自己所走的方向是否正確。如果走錯了,必然要回過頭重新再來;有些地方看起來平坦寬闊,可一不留神便會陷入淤泥,即便人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仔細觀察,也要留心手裡牽的高頭大馬是否走對了路。種種因素,讓紅軍長徵的路多了無數困難,導致紅軍的體力消耗巨大,行軍速度巨慢。
除此之外,因四川多雨水,草地沉積了大量水分,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地形地貌——淤泥難纏,陷阱遍布,而我們的紅軍戰士卻只身前行,食不果腹。可即便行路艱難,紅軍戰士也克服重重阻礙,在松潘草原周邊建立了整整七個蘇維埃政權。
不得不說,這番成績為松潘草原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如果不是上天眷顧,紅軍是如何完成這趟徵程,又是如何建設自己的隊伍和政權?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強國,而這片草原又是何種風貌呢?根據不少背包客、攝影師提供的照片來看,我們不難發現,松潘草原美貌依舊,還添了幾分繁榮與興盛的風光——春天,草原上百花綻放,處處展現著生機;夏天,草原上牛羊成群,講述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生活;秋天,草原輝煌遼闊,豐收的景象盡收眼底;冬天,冷峻蒼茫,像一個歷經世事的老人期待著下一個春天。
值得一提的是,這片草原上還有不少藏族廟宇,每天都有不少藏民和遊客迎來送往,講述自己心中的故事。由此可見,無論是旅遊業,還是畜牧業,松潘草原始終用自己的水土滋養著華夏兒女,讓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安心、快樂的生活。
青山處處埋忠骨,很難說,松潘草原帶給人們的福祉究竟是自然的饋贈,還是當年紅軍留下的祝福。可如今看來,先輩的堅持不懈也好,我輩的勤勞勇敢也罷,都是中華兒女的優良品質。我們用自己的優點滋養著這片大地,而大地也在回饋著我們,讓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和使命,讓我們親自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與榮耀。
關注暴走大歷史,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我們下期繼續為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