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的剋星:奧卡姆剃刀

2021-01-08 中科院物理所

(ID:quantumschool)

作者:白格爾&馮諾

——這柄真相之刃,讓人類看清真相

人類曾經擁有一把刀;

它重量不如匕首,鋒利勝過屠龍;

它貌似輕如鴻毛,出手橫掃千均。

它縱橫於哲學、物理、經濟、語言學、管理學等領域;

迷惑了哲學家,激勵了科學家,引領著企業家;

自14世紀橫空出世後,它終結了繁瑣複雜的學院爭論;斬殺了卡爾·薩根的恐怖火龍。

它就是那把小小剃刀,名字叫做奧卡姆。

01 奧卡姆剃刀

14世紀時,歐洲學者忙於「口遁」,把研究「似是而非」的東西當作智慧象徵。

例如:

黑色的白傘是否存在?

上帝的噴嚏還是哈欠導致了電閃雷鳴?

不是張三、也不是李四的人本身是否存在?

這些問題與中國的「白馬非馬,楚人非人」的詭辯學說,與「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心動」此類無法證偽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自英格蘭奧卡姆的邏輯學家威廉對此極其厭煩,這些學者爭來爭去全無實據,那口沫橫飛的星子時常噴到威廉的臉上。

如果不是作為一個有教養的修士,他會直接說「你丫閉嘴」,最後他壓制住滿腔怒火,文謅謅地道: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非常簡單八個字,道出了事物本質。

通俗一點的解釋:

如果能用A來描述現象,那麼不要發明B來解釋,新邏輯可能有漏洞。

延伸一點的理論:

如果同一個現象有n種理論,最簡單的那個便是最正確的。

他再進一步提出一條實踐原理:

能用n做好事情,那就不要有第n+1個動作。

這一把小小的剃刀,貌似簡單,它卻在不同學科中展現出巨大威力。

02 邏輯學應用:

斬殺「噴火的龍」

首先它斬殺了卡爾·薩根車庫裡的那條噴火的巨龍,讓邏輯回歸到正常狀態。

「我的車庫裡有一條噴火的巨龍。」卡爾·薩根說。

卡爾的朋友問:「在哪裡,我看看。」

「這條龍是隱形的,是看不見的。」卡爾·薩根故作高深。

「那真可惜,」朋友道,「讓我摸摸它的逆鱗。」

「隱形的龍,不是想摸就能摸到的。」

朋友想了一下,「讓它來噴我吧,我願意測測火焰溫度。」

「這條龍噴出的火是沒有溫度的,那是無形的溫度。」

「那在地上撒上石灰,記錄下龍的抓印。」

「這條龍是浮在空中的,不會在地上留下印痕。」卡爾又道。

「那,」朋友猶豫了一下,「總歸有一種方法才觀察到這條龍吧?」

卡爾·薩根道:「不,你提出任何一種觀察方法,龍都有相應特性來避免觀察。」

那麼問題就來了,一條看不見摸不著,噴著沒有熱量的火,浮在空中不會留下足跡,用任何一種方法都觀察不到的龍,同根本就沒有龍,有什麼區別呢?

這就是奧卡姆剃刀的標準應用:卡爾·薩根是個騙子,他的車庫裡根本就沒有龍。

03 科學應用:

最小作用量原理

宇宙所有的規律,都要服從一些基本原理,如簡單、對稱、守恆、穩定。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作用量S是拉格朗日函數的時間積分,含義很廣,包括時間、空間、能量、概率。

作用量最小,意味著數學上的極小值、導數為零。

自由落體為什麼會沿直線下落?光為什麼沿直線傳播?因為在近似平直的三維時空中,直線運動時的作用量最小;在非平直的時空中,如球面,物體會沿著最短圓弧(測地線)運動;無重力環境下,物體會收縮成球形,因為體積不變時,收縮成球面積最小。

狗叼飛盤,走的是直線,因為這種情況下走直線作用量最小;而狼捕捉獵物,走的是彎曲路線,它要的是捕獲概率最大(失敗率最小),概率超過時空成為影響作用量最小的第一因素。

亞里斯多德說,自然選擇最短道路。事物按照最小作用量運動,是為了儘量減少自己的消耗。因此,它們用數學最優化方式維持自己的「生命」,延遲衰亡。

04 生物學應用:

進化論的耗能最小原理

生物除了適應性這個原則之外,還要厲行節約能量、體積、器官數量。

北方生物的特點,都是為了減少單位表皮上的散熱。因為北方比南方寒冷,誰能更好地保溫,誰就能在北方存活。

(表面積與三維生物的半徑平方正比,體積與半徑立方正比。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越小,散熱越慢。)

蟑螂能夠擴散到全球,是因為它們佔據了一種特殊的生態位:不挑食,什麼都吃;不挑環境,什麼樣的骯髒環境都接受;體型很小,不僅吃得少,還易於被攜帶和躲藏;動物中常見的勇猛和驕傲對它們來說是成本很高的累贅。

蟑螂把生存成本壓縮到極低程度,以至於沒有生物在這個生態位上和它競爭,成為世界上最適應環境的甲殼動物之一。

節約能量和擴大收益之間的關係是動態的,最重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差額。新增器官可能消耗更大能量,但也能帶來更大收益;同樣的收益,你能節約能量,你就獲得生存優勢。

大自然不做無用功,進化論亦如是。

05 經濟學應用:

稅收中的「拉弗曲線」

在經濟系統中,稅收是關鍵性控制手段之一。

那到底該如何調整稅收呢,這是執政官們最煩惱的問題。

當年司馬光和王安石在這個問題爭執了一輩子,好友最終成為仇敵。

假設植物學家A和B爭論西紅柿是水果還是蔬菜,如果是水果則面臨高稅,而蔬菜由於是基本消費品則徵低稅或不徵稅。僵持不下,決策者C如何選擇?

答案是,既然西紅柿的生物學身份爭議不清,那麼就按照法律管制是必要的惡的原則,把西紅柿當成蔬菜不徵稅。因為徵收行為本身需要人力物力,很可能消耗的資源會超過徵收帶來的好處。

拉弗曲線:E點表示稅收最高點;黃色區域為禁止收稅區

美國供給學派經濟學家拉弗在1974年提出這個簡單的稅收曲線模型:

稅收一旦超過最優點,稅收就會抑制個體和企業的活力,導致政府稅收下降,不僅如此,還會導致整個社會的活力受損。

拉弗稅收曲線的含義就是:如無必要,切勿加稅。

06 語言學應用:辭簡義賅

熱門古裝電視劇《清平樂》裡談到一個史詩級典故,講的是大文豪歐陽修的軼事。

劇本來源於馮夢龍的《古今譚概》,原故事如下:

當年歐陽修在翰林院任職時,一次,與同院三個下屬出遊,見路旁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一隻狗。

歐陽修提議:「請你們分別來記敘一下此事。」

一人率先說道「有黃犬臥於道,馬驚,奔逸而來,蹄而死之」。

另一人接著說:「有黃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

最後第三人說:「有犬臥於通衢,臥犬遭之而斃。」

歐陽修聽後笑道:「像你們這樣修史,一萬卷也寫不完。」

那三人於是連忙請教:「那你如何說呢?」

歐陽修道:「『逸馬殺犬於道』,六字足矣!」

三人聽後爭相點讚,比照冗贅,深為歐陽修為文簡潔折服。

語言學應用的極高境界,就是言詞簡潔、辭簡義賅。

07 數學應用:極簡方式解決

網上有舉到一個數學方面的例子:

一串數列:-1,3,7,11, ,,

括號中應該填什麼呢?

答案1:15,19,因為這是一個首項為-1,

公差為4的等差數列;

答案2:-19.9.1043.8,它滿足一個

-x^3/11+9/11x^2+23/11的多項式數列。

很明顯答案1就比答案2有說服力,越做出無必要的複雜化說服力越弱。

《從一到無窮大》裡面有一個「尋找藏寶」的例子,也展示數學的極簡化能力:

有個年輕人在遺物中發現了一張寶藏圖。圖上這樣寫著:乘船至北緯X度、西經Y度,能看到一小島,島上草地上有一株橡樹和一株松樹,還有一座絞架。

從絞架走到橡樹,並記住走了多少步;到了橡樹向右拐直角再走這麼多步,在這裡打個樁。然後回到絞架那裡,朝松樹走去,同時記住所走的步數;到了松樹向左拐個直角再走這麼多步。

在這裡也釘個樁。在兩個樁的正當中挖掘,就可找到寶藏。

這道指示很清楚、明白。所以,年輕人開心到不行,然而當他找到這座島時大失所望,因為參考點絞架不見了。

這個時候如果拋棄掉那些複雜文字表述,只要列出一個複數坐標函數:

Γ=a + bi

很快就可以計算出,Γ所表示的未知絞架的位置已在運算過程中消失了。不管這絞架在何處,寶藏都在+i這個點上。

絞架的位置那個信息其實是冗餘的,這位年輕人無須在整個島上挖來挖去,他只要在圖中打×處一挖,就可以把寶貝弄到手。

08 社會學應用:

看清真相,遠離騙局

奧卡姆剃刀在社會學上有更多應用,例如:

信息爆炸時代,大部分信息沒有價值,完全可剔除掉。

商業物慾時代,各種渠道提示買買買,可實際上,最美好的生活是扔東西。

在服飾設計層面,最好的設計就是用最簡潔的方式利用好整塊布。

在企業管理當中,複雜的組織架構非但不能提升效率,反而導致信息不暢。

知識付費時代,雞湯內容不能使讓人見識增長,反而會增加知識焦慮。

很多時候,留白比什麼都重要。

除了以上這些,奧卡姆剃刀最重要的應用是洞察真相,看清騙局。

No.1

皇帝有沒有穿衣服?

讓我們來戳穿騙子的邏輯,《皇帝的新衣》的皇帝到底穿沒穿衣服呢?

別以為這個問題好回答,如果你在現場,你很有可能就是大臣之一。

如果懂得了奧卡姆剃刀原理,可以用邏輯手段,判斷誰是真理。

第一種邏輯如下:假設皇帝是真的穿了衣服→假設愚蠢的人看不見→假設你就是愚蠢的人→所以你沒看見皇帝穿衣服。

第二種邏輯如下:假設皇帝沒穿衣服→所以你沒看見皇帝穿衣服。

同樣看見光身子的皇帝,第二種解釋簡單明了。而第一種解釋,可能正因為它是錯誤的,就需要更多假設來補救漏洞,就像說謊圓謊一樣。

真相不需要偽裝掩飾,簡單明了。

No.2

金字塔式「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是金字塔騙局始祖。

利用人性貪婪,這樣的騙局比比皆是。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

裡面的套路非常多,各種表述也特別複雜,一般人都會看得眼花繚亂。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上課,碰上一個口才不錯的騙子,一定會熱血沸騰,感覺自己躲在床上就可以日進鬥金。

但如果你懂得奧卡姆剃刀原理,只要問一句:那這個系統到底誰來買單,財富誰來創造?不可能全部都是贏家。

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原來自己就是傳說中的韭菜。

No.3

迷信的邏輯源頭不可證偽

舉一個例子:你坐在廟裡,一陣風把廟門吹開了。

正常邏輯:外面風太大,門被空氣頂開。

迷信邏輯:你心不誠,神鬼發怒,神鬼驅使空氣流動,門被空氣頂開,所以你心要誠。

可見迷信邏輯比正常邏輯要複雜,很多人利用這一點裝神弄鬼。

還有那些神心靈、波仁切的騙局,都夾雜了許多偽邏輯在裡面。

根據奧卡姆剃刀,迷信邏輯解釋比正常邏輯弱得多。

心不誠不可證偽,神鬼亦不可證偽。

No.4

神藥的邏輯為什麼複雜

市場上總是流傳著一些神藥,在中老人裡面尤其有市場。

這些藥是如何推銷的,我們看看他們的傳銷邏輯。

第一:這個藥有非常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第二:我們的藥都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第三:電視臺都有我們的廣告;

第四:某某名人也喝過我們的營養液;

第五:某某吃這個治好了多年的中風;

…………

它有非常多的邏輯,有的甚至把周易、陰陽八卦、五行風水攪和在一起,你根本就看不清楚它的邏輯線在哪裡。

其實很簡單,亮出你的奧卡姆剃刀:這個藥為什麼有效,有效藥理是什麼?

…………

社會上的騙局還有非常多,如果一件事情它變得非常複雜,還夾雜了許多新概念,這種項目最值得人懷疑。

如果邏輯完整自洽,越簡潔的解釋越有力。

這把刀,你應該時常握在手裡面。

因為它是真相之刃,幫你理清這「剪不斷,理還亂」的世界。

手持這把刀的人,既清醒,又智慧。

可惜的是,人類大多數已經迷失,在這複雜的世界、荒謬的騙局中忙亂奔走,慢慢地,已經忘記了這把最鋒利的思想之刀。

當年,人類獲得這把刀並不容易,剃刀主人威廉被視為異端,教會驅逐,帝國流放;死後經過笛卡兒、牛頓等大科哲加持後,歷經百年,才磨成這閃閃發亮的理性刀片。

倘若這位14世紀的修士知道他的武器被人類遺忘,除了感慨一生流離外,會更加絕望於這個世界。

記住,這是真相之刃,鋒利無敵。

有騙局襲來時,拿起這把刀。

它是騙子最害怕的武器。

世界越來越複雜時,也祭起這把刀。

看清楚世界的真相。

來源:量子學派

編輯:x^2

相關焦點

  • 奧卡姆剃刀
    事實上,只有前兩種形式見於他現存的著作中,而第三種形式則由後來的一位學者撰寫。威廉使用這個原理證明了許多結論,包括「通過思辨不能得出上帝存在的結論」。這使他不受羅馬教皇的歡迎。  許多科學家接受或者(獨立的)提出了奧卡姆剃刀原理,例如萊布尼茲的「不可觀測事物的同一性原理」和牛頓提出的一個原則:如果某一原因既真又足以解釋自然事物的特性,則我們不應當接受比這更多的原因。
  • 奧卡姆剃刀的效力
    「奧卡姆的剃刀」是一個經常被引用的思維法則,今天好像人人都在揮舞著這把剃刀,不管是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還是政策制定者。《劍橋奧卡姆研究指南》,2000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哲學教授保羅·文森特的《奧卡姆的唯名論形上學》文章出自此指南 奧卡姆剃刀是一條經驗法則
  • 奧卡姆剃刀定律
    ■管理速遞  在管理學領域,重要的事實是百人法則,即很多國際集團公司的總部不超過100名職員,這種人少高效率的組織結構,不能排除根植於西方文化領域中的奧卡姆剃刀作用。  什麼是 奧卡姆 剃刀?
  • 科學界的名刀-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的剃刀」在科學界是一個廣為人知,但卻並未得到廣泛認可的一個原理。至於這個原理的提出者,我也是真沒弄明白這哥們到底叫什麼名字,到底是叫威廉還是叫奧卡姆,還是叫個性十足的「奧卡姆的威廉」,今天我就不糾結了,就暫且叫他奧卡姆吧,希望學識淵博的朋友可以為我們指點迷津。
  • 奧卡姆剃刀原理
    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
  • 保持簡單——奧卡姆剃刀原理
    這則小故事蘊含著一個重要的原理—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奧卡姆剃刀定律,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
  • 奧卡姆剃刀原理(簡單有效原理)
    奧卡姆剃刀定律在目標管理中的運用。「奧卡姆剃刀」三法。對於組織在目標設置與執行過程中因上述種種原因而出現的目標曲解與置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之道,即「無情地剔除所有累贅」,這也正是「奧卡姆剃刀」所倡導的「簡化」法則:保持事物的簡單化是對付複雜與繁瑣的最有效方式。
  • Laws of UX - 奧卡姆剃刀定律
    之前我們依次聊了費茲定律、席克定律、雅各布定律、米勒定律,以及格式塔理論的三大基礎原則,包括蘊涵律、接近律、相似律;今天來看名字很酷的奧卡姆剃刀定律。新開微內容系列,Laws of UX,用戶體驗(設計)定律,由Lawsofux.com整理,每期一句話簡述相關定律或設計原則,附送漂亮的海報卡片。
  • 對奧卡姆剃刀理論和小草的思考
    這就是西方非常著名的奧卡姆剃刀理論。用更通俗點兒的話來說,威廉想表達的意思是:最簡單的,就是最接近真相的,最正確的,最有價值和最有力量的,最高效的,最美的……世界上有很多巨人都對奧卡姆剃刀理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因此在實踐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奧卡姆剃刀理論是西方哲學的精華之一,是西方社會從本質上理解大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一把利刃。
  • 奧卡姆剃刀不是「剃鬚刀」
    實際上,在自媒體上就活躍著一位以「奧卡姆剃刀」為網名的網絡科普達人,他本名張弛,是科學松鼠會會員,通信領域的科普專家,也是微博籤約自媒體,2020年初又在今日頭條上多次現身講科普。
  • 新聞追蹤:朱之文微博非「@奧卡姆剃刀」管理 發文出於同情
    >   大眾網菏澤8月24日訊(記者 張鵬)日前,新浪微博網友「@奧卡姆剃刀8月23日,朱之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村民借款遠未達到一百萬,且其微博帳號「@朱之文」由「@奧卡姆剃刀」代管,並非他本人所發。今天下午,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朱之文」微博並非「@奧卡姆剃刀」代管。  網友「@奧卡姆剃刀」在爆料的微博中說,「朱之文一年借給村民100萬,不僅沒人還一分錢,而且人緣一點也沒維下。
  • 專訪@奧卡姆剃刀:做一個為正能量發聲的通信科普者
    微博大V @奧卡姆剃刀 本職是某高校的通信專業教師,他利用業餘時間,用大眾易懂的語言去普及通信知識,破除通信行業謠言,抵制不懷好意者對中國通信業的詆毀。  現在的他在微博平臺上擁有近700萬粉絲,作為中國通信科普的佼佼者,他堅持站在通信科普第一線,為科學技術發聲,為中國通信正名。
  • 奧卡姆剃刀法則
  • 一切理論之母:奧卡姆的剃刀
    奧卡姆剃刀以結果為導向,始終追尋高效簡潔的方法,600多年來,這一原理在科學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奧卡姆剃刀已經成為重要的科學思維理念。2 語言學領域的奧卡姆剃刀在語言學領域,語言表達的是事實還是情感,或者是毫無意義,而科學或哲學的命題一定要是關於事實的命題,才具有實證的意義,當然關於情感的表達屬於文學和美學範疇。3 管理學領域的奧卡姆剃刀如今這把陰冷閃光的剃刀又向我們複雜的企業管理髮出了挑戰,它指出許多東西是有害無益的,我們正在被這些自己製造的麻煩壓跨。
  • 奧卡姆剃刀和貝葉斯估計
    奧卡姆剃刀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一個解決問題的法則
  • 奧卡姆剃刀思維:簡單成就高效
    奧卡姆剃刀原則,即「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且看文章介紹其在產品設計、工作、生活中的運用吧。前面我們提到了「奧卡姆剃刀」原則,那究竟什麼是「奧卡姆剃刀」呢?一、「奧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由14世紀英格蘭的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的。
  • 林峰拿起了奧卡姆剃刀
    文/旭輝控股總裁 林峰房地產行業正進入一個小寒冰期,這是一個少數人才能生存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堅持長期主義的時代,這是一個需用奧卡姆剃刀來精簡聚焦、減耗提效的時代。01當灰犀牛遇上黑天鵝這兩年在行業宏觀調控的灰犀牛衝擊下,今年又遇上疫情的黑天鵝,房地產行業面臨到20年來未有之環境考驗。
  • 善用「奧卡姆剃刀」提速增效能
    14世紀英格蘭邏輯學家、來自奧卡姆的威廉提出奧卡姆剃刀定律,主張「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數百年來,這把「剃刀」被廣泛應用在哲學、管理學、語言學等方面。 「黨員幹部要在工作中善用『奧卡姆剃刀定律』,抓住主要矛盾,科學地化繁為簡,激活幹部活力,凝聚力量提高效率。」
  •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
    奧卡姆剃刀定律:複雜的問題可以簡單化提出者:14世紀歐洲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內容精解: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所說的,「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應用要訣:不做任何多餘的事。
  • 「奧卡姆剃刀」:精簡生活與精神世界
    過於龐雜的信息會給人的精神世界帶來嚴重的影響,令人茫然、焦慮、無所適從……中世紀哲學家威廉·奧卡姆的「奧卡姆剃刀」,有助於精簡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1「奧卡姆剃刀」本是擁護唯名論的威廉·奧卡姆反駁唯實論的思想武器。近代哲學爭論的主要派別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而中世紀哲學的兩大對立陣營是唯名論和唯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