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航空業的「潮聲」

2020-11-16 國際在線

9月5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冬奧主題彩繪飛機「冬奧冰雪號」在成都雙流機場正式亮相併參加「過水門」儀式。新華社發(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西南分公司供圖)

新華社成都11月14日電 題:聽,航空業的「潮聲」!

新華社記者丁玫、謝佼、劉昕宇

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能聽到一種「潮聲」。

一架ARJ21飛機在飛行(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商飛四川分公司供圖)

每兩分鐘這裡就響起飛機轟鳴聲,或由遠及近,或直上雲霄。中國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的機場生產統計顯示,全球航空業疲軟背景下,雙流機場今年5月以25299起降架次在全球領先,9月、10月在大型機場中率先實現起降架次同比正增長,進入冬春航季日均航班計劃1100架次,同比增長5.1%。這轟鳴就是中國航空業復甦進取的潮聲!

潮起,來自經濟和社會活力的牽引。這裡晝夜車水馬龍,人們行色匆匆。川航物流公司,一排排貨物整裝待運,川航物流營銷部副經理周崗說,該公司2019年營收7.46億元,到今年10月營收已達16.4億元,全年有望過20億元。

「增長最快的是國際航線,今年新開十幾條。貨品中有全球急需的抗疫物資,有各類供應鏈物資、電商產品,極大拉動了經濟運行。」周崗說,成都周邊貨品僅三成,「全國貨品都在飛!」

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成都海關關員在雙流機場口岸查驗防護物資,做到即到即提,實現疫情物資通關「零延時」(1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潮頭,得益於時代風口的鼓動。航空物流需求猛增,「客機改貨機」正當其時。川航機庫裡,四川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職工正在探索空客321飛機「客改貨」技術。他們曾於2017年實現亞太地區首架無預留鯊鰭改裝,打破行業內該項目的世界紀錄,吸引當時中國市場一半的該項目訂單。

「五中全會提出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我們要緊抓國際國內雙循環機遇,只爭朝夕,實現航空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該公司總經理帥志勇說,「過去飛機做類似汽車保養的8C檢,只能專門飛到法國或其他西歐發達國家去做,前後周期40多天,花費百萬美元。如今我們只花20多天就能做,費用還大大降低。產業基礎能力的提升,帶來了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7月20日晚,ARJ21飛機的第100萬名乘客在機艙內拍照留念。該架飛機從上饒三清山機場起飛,在成都雙流機場降落。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潮聲,更聽從奮力拼搏的節奏。大飛機示範產業園中,為滬外首臺國產飛機ARJ21飛行模擬機入駐,中國商飛四川分公司正加班加點。在蓉飛行模擬機運行團隊負責人姜毓琦說,受中國商飛客服公司委託,為加速建立屬地化ARJ21復訓能力,提升西部國產飛機運營支持水平,團隊在前期不分晝夜進行訓練。三個月的連夜鏖戰,團隊達到了需全年才能掌握的資質能力。

「五中全會精神催促我們奮進!」姜毓琦說,「辦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大飛機事業需要增強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能力,這條路沒有捷徑,只能不停學習、不停試錯、不停總結經驗。」

在蓉飛行模擬機運行團隊負責人姜毓琦在工作中(10月16日攝)。新華社發(中國商飛四川分公司供圖)

航空業的潮聲,在成都航空經濟功能區206平方公裡內迴響。今年1月到8月,這裡引進項目協議總投資172億元,航空製造維修實現產值37.6億元,航空金融規模突破15億元,國際全貨機運量增長126.6%,帶動成都市外貿進出口4545.2億元、增長24.9%……未來天府國際機場投運後,成都將進一步釋放綜合樞紐的巨大能力,與重慶共同形成帶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

相關焦點

  • 航空業大災年
    全球近3萬架民航飛機,被現實剝去了主角光環,直到「末日」來臨,都沒能帶著航空業逃出生天。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8800多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將被削減。也就是說,在今年一年中,航空業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從業人數的一半。
  • 「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
    【財經】(財經天下)「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營收大幅縮水,降薪潮、裁員潮正暗流湧動。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全球航空業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航空業的2019年:我們回不去了
    根據IATA的預計,航空業完全復甦需要2023-2025年。有的人甚至精確地指出,2024年恢復至平均水平。然而,這些討論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影響——即便數據回到2019年,航空業也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也就是說,我們將面臨一個變革之後的航空業。
  • 全球航空業展開「花式自救」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資料圖片後疫情時代,隨著航線的恢復、運輸量的回升,全球航空業也表露出復甦的跡象。但不可忽視的是,全球航空業仍面臨重重危機,如航線管制、營收銳減、裁員、合併、破產。對於一些本就經營不善的航空公司,新冠疫情將該問題更加放大,要麼關門,要麼停飛,一些實力較強的航空公司則暫時縮減規模。由於航空旅行未能像預期的那樣迅速從疫情危機中恢復,空客日前就加大了強制裁員的警告力度。新加坡航空集團近日也宣布將削減其所有航空公司約4300個職位。
  • 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的奇怪邏輯,航空業虧損就能說明連線型生意不賺錢...
    我心裡暗下決心,早晚得像羅振宇老師今天這樣,讓雕爺坐在臺下聽我洋洋灑灑講上四個小時的商業理論,然後不斷給他老人家特寫鏡頭,此生別無他求。 坦率地講,作為一個大象公會的忠實讀者,吐槽『羅輯思維』顯然是我們這些自認為高逼格知識分子的一大業餘愛好,就像從事嚴肅文學的人不嘲笑兩下馮唐老師不足以劃清和暢銷書網紅的界限一樣,我們一致認為,羅輯思維的知識深度,就是用來掃盲的。
  • 玩轉課堂——STT航空業行業培訓師快速提升(TTT實戰版)
    參加航空業行業培訓師培訓,首選STT!!STT(又名:玩轉課堂®)是航空業行業培訓師市場2015年的突破性成果,是我們的研發團隊廣泛實地考察國內外眾多權威品牌課程、TTT/PTT等同類講師培養課程和優秀航空業行業培訓師授課現場,組織力量進行研發和優化改善,對傳統TTT內容與框架進行全面升級改進的最終成果!!
  • 目前全球航空業的現狀——慘
    全球的航空公司、機場、旅行社和其他旅遊和航空業組織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艱難生存。全球航空業正處於嚴重危機之中,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恢復。在危機期間,一些航空公司可能會倒閉。其他公司則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業務,以適應未來的發展。目前,航空公司只能執行最初計劃的一半航班。
  • 疫情當前,客運航空業有多「慘」
    綜合以上原因,客運航空需求非常少,你說客運航空業慘不慘!虹橋機場內景那麼,客運航空業什麼時候能恢復呢?據估計,航空業初步恢復要等到三月中下旬,最遲四月底將全面恢復。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隨著疫情控制的持續以及醫療的不斷投入,全國每日治癒數已遠大於新確診數,早晚有一天確診數會歸零,已確診的患者也將全部治癒出院。其次,天氣轉暖,溫度上升,各地春意盎然,病毒活性將下降,人的陽氣上升,這些都有助於疫情的控制。
  • 疫情下的全球航空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2020年預期全球航空業的收入將會下降38%,預期損失為2520億美元,其中歐洲地區將是下降最多的地區,而北美將會是表現最好的地區。中國和美國將支撐全球航空業全球的航空業看起來在2020年都將會表現的非常糟糕,尤其是國際航班,在疫情的防控措施下,大多數國家都不得不封鎖邊境,僅能允許少量的特殊航班起降。
  • 全球航空業以貨運求生存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參考消息》22日刊登源自日本《富士產經商報》的報導《全球航空業以貨運求生存》。報導摘要如下:新冠疫情的蔓延導致旅行需求「蒸發」殆盡,在這樣的背景下,航空業界正在竭力通過發展貨物運輸求生存。一方面,疫情期間人們減少外出使得貨物運輸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航班削減導致運力下降,運費飆升。
  • AR和VR是如何徹底改變航空業的?
    在航空業,唯一被認為比節省金錢更重要的是航空安全。航空安全網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共發生20起涉及商用飛機的致命事故,造成282人死亡。在優化航空業效率的時候,安全、培訓、運營成本和協調都是相輔相成的。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正在迅速成為行業內的遊戲變革者。事實上,Business Wire預測,AR和VR在航空業的應用市場將從2019年的7800萬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3.7億美元。
  • 空氣變成保護罩,或將顛覆航空業!
    話說受疫情影響航空業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幾乎沒有什麼人再坐飛機。即使乘客都戴上口罩,但是否能夠保護大家的安全也讓人擔心。為此,人們也是想盡了辦法,創新君也曾給大家介紹過不少。總而言之,把空氣做成保護罩,這樣坐飛機才會更安全,或將顛覆航空業!這簡直就是科幻片,或將顛覆航空業。
  • 疫情期間的世界航空業救星:隨心飛
    最近東航的周末隨心飛產品著實火了一把,如一把火炬點亮這個航空業寒夜,引來各形各色的人關注。產品雖然有限制性,但是無法掩蓋住自身的魅力,就連平常飛行需求不高的旅客都「蠢蠢欲動」,思考是否該入手,可見隨心飛產品真的走進了許多旅客的內心。這是一款有溫度有感情的產品,正如它照亮了復甦中的航空業,同時也如傳遞火炬一般傳給了下一個火炬手—海航。眾所周知,海航更需要也更有能力接任下一位火炬手。
  • 內幕故事:疫情下悲慘的全球航空業(下)
    編者按:新冠疫情的蔓延暴發,讓全球航空業遭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這篇翻譯自《衛報》的長篇文章,原標題是Inside the airline industry's meltdown,作者Samanth Subramanian在文中進一步揭示了疫情下全球航空業的悲慘現狀。這是本系列文章的下篇,文章簡述了全球航空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同時對全球航空業未來的發展做出了展望。
  • 普惠:邁入航空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自其誕生伊始,航空業就一直被人們對更高性能與效率的不懈追求所定義。隨著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持續發展,這種創新精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尤其是在像普惠這樣的公司中。儘管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負面影響,市場對航空運輸的需求預計仍將恢復增長,而由航空業產生的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份額也將隨之增加。
  • 國際航協: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 一文看懂我國航空業現狀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全球航空業造成史無前例的打擊。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
  • 波音客機滑出跑道:物聯網應用如何助力航空業?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應該在航空業的改革中加入更有效的技術,而物聯網技術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那麼,物聯網技術在航空業的應用有哪些呢?下面就由OFweek物聯網為大家一一講解。一、信標登記使用信標是物聯網在航空業最早的表現形式之一。
  • 外媒:對於中國航空業的恢復勢頭 其他航司只能羨慕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0日消息: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在全球其他航空業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影響之際,中國卻逆勢而上,迅速復甦,航空客運量接近去年。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期間,中國民航共計運輸旅客1326萬人次,日均旅客運輸量恢復至2019年國慶假期的91.07%而放眼全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周二警告稱,航司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才能度過危機。
  • 美媒:氫燃料飛機有望永久改變航空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0月3日刊載題為《為什麼這款太空時代飛機可能永久改變飛行》的報導,作者系記者保羅·西勒斯,文章稱,雖然空客公司最近比較重視開發電動小型飛機,但現在已經把重點轉向用氫來解決航空業的碳排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