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呼吸系統最重要的器官,也是最容易感染疾病的器官,因此,在中醫稱肺為容易受傷的「嬌髒」,就是要告訴大家,對於肺好好保養,這樣才能讓人體健康。
人體的呼吸系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需要氧氣來進行反應,得到相應的能量以便維持人生命的正常,而氧氣主要是通過空氣而來,外界空氣通過人體鼻子吸入,進入咽、喉,抵達下呼吸道的氣管、支氣管,因為是外來的,所以可能帶有病菌,那麼這些部位就擔任了「守門員」的角色,為人體健康把關,但也因此容易感染、生病。所以,只有好好保養肺部、氣管與咽喉,才能有效抵抗病毒入侵,不被疾病所擾。
水腫、多痰、咳嗽,是肺在「求助」
中醫認為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同時也有通調水道、宣發衛氣等的作用,肺主氣,是掌管呼吸、排出體內濁氣的出口;又主皮毛,因此若皮膚有過敏或感冒症狀,風邪會隨之入侵。
此外,呼吸系統也是調節並代謝體內水分的重要器官,如果功能異常,代謝就不好,就會出現水腫、痰多的情況;最後,肺也主宣發與肅降,當宣發功能不順時,就會使人想咳卻咳不出來,而肅降功能不暢者則會一直咳不停,甚至咳到胸悶、喘不過氣來。
因此,如果出現喘咳、多痰、水腫的情況,就是提示呼吸系統出現了問題,其病在肺,應該注意肺部的養護了,千萬不要馬虎大意,以致病情進一步嚴重。
空氣汙染、情緒不佳也會傷肺
空氣汙染是影響呼吸系統的主要外因,而在空氣汙染中,尤其是PM2.5的危害最大,人體的鼻腔本來是人抵抗空氣汙染的重要關卡,但由於PM2.5的微粒直徑比較小,鼻孔內的鼻毛沒有辦法過濾,這就會導致這些顆粒直接進入到了肺部,到達肺泡中。由於進入肺泡後,人體無法通過自己我調節排出這些顆粒,這些顆粒就會沉積在肺泡中,時間久了,就可能引起肺部的炎性病變,比如呼吸道過敏、支氣管炎、甚至肺部的腫瘤等等,更可怕的是如果這些顆粒通過肺泡進入血液中,還可能引發心血管病變,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此外,中醫認為造成肺部損傷的原因,除了外邪入侵外,情志因素能會影響到肺部的功能,從而導致人體健康異常。按照中醫理論,七情中的悲與憂和肺健康息息相關,因此常常感到憂慮、情緒不好的人,容易影響肺部的功能;反之,肺部不好的人,也比較容易難過悲傷、情緒低落。
養肺護肺,中醫5招平衡免疫,不怕病毒入侵
冬季是肺部易感染病毒的季節,中醫認為養肺護肺,應該從調整全身,平衡免疫入手,日常保健中,有5個簡便的方法可以照顧好您的肺:
1、運動養肺
平時可通過規律的運動增加肺活量,讓氣體交換更好,心臟更強壯,但要特別注意空氣品質的問題,如果空氣品質不佳不建議去戶外參加運動,可以選擇健身房運動,另外儘量不選擇夜晚運動,一方面是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天色晚不易發現空氣品質好壞,以免吸入更多灰塵顆粒。
2、飲食潤肺
當出現感冒症狀時,身體會有發炎反應,此時不適合吃羊肉火鍋等溫補食物;另外像是辛辣刺激物、油炸物、雪糕等,易造成肺部的纖毛收縮,加重病情,也應避免食用。過食刺激的食物,也會給人體的免疫系統帶來不良刺激,平衡免疫首先要做得不挑戰自己的免疫力,讓免疫力維持正常就是最好的。
3、按摩護肺
當出現鼻塞、流鼻涕、鼻子癢等症狀時,可按壓迎香穴、印堂穴;喉嚨癢、咳嗽可按壓列缺穴、合谷穴。身體虛、易感冒體質的人,則可多按摩足三裡穴,以平衡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尤其是先天體質不好的小朋友更適合。每天可以進行2-3次按摩,每次按摩一個穴位5分鐘就可以達到效果。
4、開朗調肺
因為悲傷會影響肺功能,而肺氣虛又會讓人不自覺的感覺悲傷,所以要想讓肺部正常工作,那麼就必須在情志上避免悲傷的情緒,選擇開朗、快樂的情緒可以調養肺氣,而且也可以放鬆壓力,平衡人體的免疫。
5、深呼吸補肺氣
肺是人類呼吸的主要器官,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日常的呼吸來鍛鍊肺部功能,達到健康防病的效果。日常中,深呼吸是最好的調理方式,中醫認為深呼吸能夠對肺進行調養生息,可以達到防治外邪傷肺的效果。深呼吸也就會我們所說的腹式呼吸,利用橫膈肌帶動呼吸,讓吸入的空氣變多,氧氣含量高,能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環,提高肺活量,同時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怎麼做呢?就是在吸氣時用鼻子吸氣,深吸直到自己感覺肺部都充滿了為止,同時腹部也會鼓起來;呼氣通過口腔,緩慢悠長,也可以通過心中默念五個數的方式,基本上5秒左右的時間將氣吐完,長期練習,呼吸能更加深沉,腹式呼吸不僅對呼吸系統有幫助,還可以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統不適,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