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和唯物主義本質上要解決什麼問題?意識形態科學文化藝術誦

2020-12-04 詩詞文化歷史藝術

辯證唯物主義者解決的是人的生存的物質需求和思想漸近大公無私的問題,是從物質到精神的科學文明進步的問題。所謂唯心主義,其本質是信神信主,修佛修道,解決的是永久生命的靈魂去向問題。

沒有一個物質的基礎,就不可能達到由精神的不斷修心,在到更高物質世界的展現。當然寺廟裡的僧妮可能是化緣,也可能是自食其力在保障身體健康下,不斷精進,以達到從低境界到高境界物質的同化。從信的精神世界到身心高境界的物質天國世界。

幾千年來,自古就有修佛修道,成仙成佛成道的歷史事列。人生也就是幾十年的壽命。如果人生明確了千載難逢來人世的目的,就不會由物質再到物質魂的不斷輪迴,現代科學的進步和發展,還沒有完全證實天國世界的存在,亡魂陰間的存在。但這些科學暫時證明不了的存在,並不是迷信和唯心的憑空想像。包括外星人的飛碟在前蘇聯來探訪地球,從而引發現代宇宙航天科學的快速發展,雖然對人類來說,以是超前的了不起。但對整個宇宙科學來說,只是冰山一角。

過去有很多固執的人,非把信耶穌,信天主和修佛修道的人視為唯心,現在以很少有這樣的人了,包括真正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也漸漸對佛道神有了科學的,本質的認識。沒有物質的身體,就不可能修成佛道神要求的正等正覺的正果自覺覺悟者。

所以創造物質生活美好的目的不是為生存而生存,不是為生活而生活。而是生生不息的為代代情緣,為真正的靈魂認識人自身的本質世界,與外在的天體宇宙世界而存在。

人類的辯證唯物主義者,正在從科學的角度,不斷的打開人類思想的更高境界 。科學唯物辯證論者和信徒修道修佛者都發現了人的肉身只不過是永久生命主原神(靈魂)的載體而已,肉身生命的死亡,只是歸土,靈魂再次脫離載體,新生命的再次開始而已。

辯證唯物主義者也是天國宇宙世界的一分子,也是走向美好未來的自覺覺悟的正覺者。能從科學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認識宇宙世界,認識地球人類世界生命的意義和本質,從而加速了人類大公無私,多奉獻少獲取,共同文明進步的思想。為什麼?因為成就正覺的自覺覺者,需要從身心的自我,修到無私無我的修心過程,這個過程是成就正果境界的關鍵所在。

文章原創,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思想辨證文化藝術探索綱要。

相關焦點

  • 客觀的唯心與主觀的唯物:兩個主義的功與過!
    唯心主義讓人得以從法理上誕生,並揭開了人心靈世界的帷幕,人性、人情、人心得以張揚,人的生存地位被改變,人打開了認識自己和確立自我的大門。問:這些竟然是唯心主義的功績?答:這些是被唯物主義遮蓋和忽略的存在面,被唯心主義打開,唯物主義沒想辦也辦不到的事,唯心主義辦到了,這還不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 不少學者研究「科學文化」。那麼科學和文化到底是什麼關係
    不少學者研究「科學文化」。那麼科學和文化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個概念不是什麼新鮮概念。實際上60多年前的前蘇聯早就已經走過這個道路。於此配套的還有科學主義,唯物主義,和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泛泛認為科學發展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乃指建築物都修的科裡科氣,像科幻一樣。
  • 為什麼人類發展選擇了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到底是什麼?
    在一定時期、一定人群選擇了認可唯物主義,而唯物主義也更好地解釋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對於人類發展的解釋能更好地讓人信服。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理性思維的人也越來越多就會越來越認可唯物主義。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相比對人類的解釋更能讓人證實,在邏輯上也能自圓其說。
  •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
    主講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豐子義精彩觀點:·《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給以高度重視和評價。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5部馬克思經典,其中就有《德意志意識形態》。
  • 放棄二元論: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讓我們誤解世界!
    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是人類的片面認識和初級認識,對建立人類的意識形態起到了兩方面的作用,應該說,唯物主義是人們認識物質世界的有力工具,而唯心主義則使人認識到自我及精神世界,起到了對唯物主義的補充作用。兩個主義共同塑造了人類今天的現實。問:你的意思它們倒是珠聯璧合?
  • 唯物主義史觀,值不值得提倡?唯心和唯物有著怎樣的辯證關係?
    唯物主義史觀,值不值得提倡?唯心和唯物有著怎樣的辯證關係?在我看來,沒有唯心,均是唯物。比如說,神,靈魂,鬼魂,我都看到了,能說是唯心嗎?還有報應,我也看到了,能說是唯心嗎?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哲學中一些困擾人們的常用概念,什麼是存在?什麼是唯心?
    唯物主義者,馬克思唯物主義這種理論認為物質構成世界上存在一切事物的基礎。與致力於研究自然的不同層面的科學不同,形上學超越特殊的事物去追問更加一般的問題,如:自然的背後是什麼,事物如何形成,事物的存在意味著什麼,是否存在一個不發生變化因而是知識確定性的基礎的領域。實體一個分離的、獨立的事物;它構成現象的基礎;是作為事物的其他屬性的基礎的本質。存在形上學的一個一般術語,指終極的實在或實存。
  •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我們大家怎麼去看待?
    說起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問題大家怎麼去看待,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這兩種對世宙人生真理的認知,都是人們第六意識層面的主觀判定,都算不上究竟圓滿的知見。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客觀存在的真實,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精神或意識是第一屬性,物質依賴於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在這個問題上,古今中外分歧眾多,但是,末學認為,目前哲學界沒有一個人的智慧能夠超越2500年前印度太子「悉達多」,也就是娑婆世界共尊的佛陀,對世界本來面目的認知。
  • 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是哲學兩大派別之一,同時也分成主觀,客觀兩大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哲學兩大派別之一,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唯物主義分為兩種,一元論和二元論。一元論的唯物主義只承認物質一個本原,也稱之為機械的唯物主義。二元論的唯物主義承認物質和運動兩個本原,也稱之為辯證的唯物主義。
  • 姚老師講心理---淺談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看心理學
    哲學探討的對象和心理學探討的對象不同,哲學是對世界甚至宇宙事物、現象的本質和普遍規律的研究,建立的是宇宙觀、世界觀,哲學家試圖解決的問題是「認知世界和認知自我」,由於哲學展現的是思維維度的不同,又因為研究方式不滿足現代科學的基本原則,所以也被稱為介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一門學科。而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百科定義: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
  • 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反對四種錯誤傾向
    要回答和解決好這一問題,必須牢牢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旗幟鮮明地反對全盤否定、虛無歷史,以古非今、簡單復古,故步自封、盲目排外,妄自菲薄、去中國化等四種錯誤傾向。其主要危害在於,否定了傳統文化的作用和意義,否定了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正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正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也就成了偽命題。  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歷史唯物主義者,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看待文化與歷史問題。
  • 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C.前者反映經濟基礎,後者不反映經濟基礎  D.前者具有穩定的形式,後者沒有穩定的形式  6.社會意識形態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規範  C.文學藝術 D.哲學思想  7.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對  A.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反映 B.科學文化的反映  C.
  • 棲息的本質與建築的意義:凝固的意識形態
    ,人類與建築和土地的聯繫一直是哲學家關心的問題。義大利著名哲學家、政治活動家馬西莫·卡奇亞裡(Massimo Cacciari)在其著作《建築與虛無主義:論現代建築的哲學》中討論了大城市的本質、建築的形上學以及現代人的棲息困境等問題。對於卡奇亞裡而言,在各種建築學意識形態得到徹底批判與清算之前,一切關於「建築現象學」的討論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丨人擇原理
    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時間真實存在嗎?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估計是人類從古至今上萬年都在思考的問題。自從我們小時候知道有個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以後,更是縈繞著我們長大的問題。看到另一個回答者說到:一個新的理論,這個理論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澄清了問題。
  •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丨人擇原理
    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時間真實存在嗎?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估計是人類從古至今上萬年都在思考的問題。自從我們小時候知道有個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以後,更是縈繞著我們長大的問題。看到另一個回答者說到:一個新的理論,這個理論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澄清了問題。這個說的很形象。
  •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人他們的一生都分別獲得了什麼收穫?
    昨日收到網友飛鴿傳書,問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人他們的一生都分別獲得了什麼收穫?回想自己,思索再三,作如下之答。我的理解:「主義」是指一個人對世間萬象的感想和實現所想所採用的方法,也通稱為人的世界觀。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一對矛盾體,但是彼此誰也離不開誰。古代先賢僅一八卦圖就已經把這兩者的關係形容的無比舒適了。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奮鬥的結果,一定是和他的世界觀有直接關係的;人一生的世界觀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歷史觀要點「扼要的闡述」
    恩格斯在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寫的書評中說:「這種德國的經濟學本質上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上的,後者的要點,在本書的序言中已經作了扼要的闡述」。(《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7頁)馬克思後來講到這篇序言時也說過:「在那裡我說明了我的方法的唯物主義基礎」。
  • 堅持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典範
    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和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典範,具有深厚的歷史唯物主義底蘊。
  •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哪個是正確的?你有什麼看法?
    從唯物到唯心,從唯心到唯物一切皆正確,倒如:從磚到建築,首先必須經過思維的創造,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唯物)的美,首先得服從思維的形象(唯心)設計而建立。所以唯物論和唯心論沒有對錯。只有客觀存在,才會引發人們主觀上認識問題,沒有具體的物質存在,人也無法了解到外部事物。即便是「先見之明「也是先有對物的認知才具備了先見之條件。 就象學生和老師,老師懂得那麼讀,天生的嗎?
  •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否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大家怎麼認為呢?
    在宇宙的真相中,沒有什麼主義,只有能被人有限認識和永遠不能認識的真實存在:其實所謂的唯心也是另外空間裡客觀物質存在的一種能量表現,而能量本身也具有物質性。極端唯物主義最荒唐的地方,就是絕對虛化『』精神『』(存在)的物質性,陷入了一種對自己認知能力範圍以外物質的否定,成為一種狹隘的唯物主義。